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个人有个人的理解,有的根据社会制度,有的根据生产工具,还有的根据文化形态等等进行划分。半个世纪过去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不但没有减缓,反而越来越严重,中国教育的文理分科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反映。斯诺进一步指出,这种文化分裂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实际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差别起源于观察世界方式的差异。

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个人有个人的理解,有的根据社会制度,有的根据生产工具,还有的根据文化形态等等进行划分。这里我们想根据人类观察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来进行分析,据此发现,从人类文明初期到科学文化之前,人类是从整体上来观察和把握世界的,这就是所谓的整体论,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很好的例子。其方法是直觉方法,也就是在观察复杂系统整体特性基础上,产生直觉,创造性地把握世界。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科学文化发展以后,人类发展出了一整套科学方法来观察和研究世界,这就是在对复杂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分解基础上,通过仔细了解各组成部分特性,从而达到了解复杂系统整体的目的,这就是科学分析方法。科学方法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物质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人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舒适和便捷。然而,分析方法在面对生命、人、社会等这些复杂系统时,就显出了局限性。更为糟糕的是,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强大,一种从未有过的文化分裂出现了。

1959年英国学者斯诺(Snow)在一次报告中指出:西方文化分化成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形成科学文化的是科学家,而人文文化则是所谓的文学知识分子。两者之间是一条充满互不理解的鸿沟,彼此缺乏了解,甚至于反感和敌意。非科学家大都认为科学傲慢自大,认为科学家是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不知道人类的状况,而科学家则认为文学知识分子完全缺乏远见,尤其是不关心他们的同胞,在深层次上是反知识的。更为严重的是双方在对待对方生产的知识上有着决然相反的态度。

在一些科学家眼中,人文学者从事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所提供的知识和自然科学相比是等而下之的:“硬科学家(Hard scientists)给出的是切实可靠的知识,并能进而构建出坚实的理论;而历史学家据说能提供可靠的事实性知识(前提是必须坚持清楚明白的方法),但这种知识常常会被大量无可证实的臆测所玷污;经济学在方法上冷峻严格,但其假设相对于现实世界来说,却是一种危险的、甚至常常是致命的过度简化;而其他社会科学中,却始终是由印象派式的描述和主观意向性的阐释占据着统治地位,尽管它们会为自己披上精致的统计数字的外衣……处于最底层的是文学批评,这门学问向来都被看作是一种高度费神的鉴赏活动,也许很有趣,很有价值,但其主观性也达到了无可救药的高度。”(保罗·格罗斯等,2006)

相反,人文知识分子也认为科学所提供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识,这些所谓知识是抽象的、分析的和断裂的,而世界特别是生命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是具体的、整体的和绵延的,比如,爱这个抽象的词是根本无法表达人们爱的心理状态的。柏格森是这一观点最坚定的拥有者和维护者(曹文彪,2008)。

半个世纪过去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不但没有减缓,反而越来越严重,中国教育的文理分科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反映。由此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斯诺进一步指出,这种文化分裂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这会使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再也无法在同一个水平上共同就任何重大社会问题展开认真讨论。由于大多数知识分子只了解一种文化,因而会使我们对现代社会做出错误解释,对过去进行错误描述,对未来做出错误估计(刘兵,2004)。

问题已经非常清楚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不仅对社会不利,对个人也十分有害,那么如何解决呢?似乎沟通与对话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毕竟科学与人文都属于人类文化范畴,他们之间必定存在着根本的相同之处,至少从目的上说,都是应该是促进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幸福。但是,大目标的相同并不能轻易弥合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责难与对抗,因为它们之间的确存在很大差异,如果能够确定科学与人文所应具备的关系,双方都认同这一关系,这就会给沟通与对话建立一个共同基础。于是,曹文彪(2008)指出了这一关系:“科学为人文提供依据,人文为科学确定目标。”并对此做了一个形象比喻,即“科学是发动机,人文是方向盘。”我们从最好的愿望出发,假如双方都认同这种关系,并在一些涉及社会的重大问题上进行沟通与对话,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也许会得到一定的弥合。

但是这一关系仍然只是在目标或作用层次上来谈论,并未触及科学与人文的根本差别,对于解决社会层次的问题也许有用,但无法解决个人层次的问题。也就是说,个人要么选择成为“发动机”,要么成为“方向盘”,继续走文理分裂的道路,其结果不要说学文的不懂科学,就是学理的也许根本就成不了“发动机”,最多只能成为发动机上的一个“螺丝钉”,因为科学分化越来越细,个人从事的专业只是科学中一个很窄的方面而已。现实情况是,一方面,个人继续在专业越来越细化的道路上疾驰,另一方面还要让他们在重大问题上进行沟通和对话,不是不可能,是很难!

实际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差别起源于观察世界方式的差异。正如本节第一段所述,人文文化的方法是直觉的综合性方法,也就是在观察复杂系统整体特性基础上,产生直觉,创造性地把握世界。好处是对世界的整体特性有深刻理解,因而能够很好地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足之处在于对复杂系统各组成部分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因此很多现象无法解释,也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自然规律,从自然中解放出来和更大范围地改造自然。而且直觉又依赖于个人的遗传基因、社会文化背景、个体经历以及个人的创造性等等因素,因此不容易形成统一的方法,其结果也并不能保证一定正确。

而科学方法是在对所观察的复杂系统进行分解的基础上,采取观察、实验、推理、归纳、总结,好处是排除了带有主观性的直觉,建立了一套客观、严谨、可验证的实事求是的方法。但是其缺陷在于它一开始就将复杂系统分解了,因此所得到的结果虽然客观,但也只是局部的,这对于没有生命的物质系统问题倒不十分突出,可面对生命、人、社会等复杂系统时,由于这些系统不能从分解的局部来理解其整体特性,科学方法的局限也就显现出来了。因此,人文知识分子和科学家所看到的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可见,方法的不同导致观察结果的不同,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缺陷,但各自都用自己的优势攻击对方的不足,这才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想使两者再次走到一起,重新融合,达到统一,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绝不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