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北钢城比祁连

西北钢城比祁连

时间:2022-01-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钢城比祁连镜铁山铁矿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和勘探最早的大型铁矿床,探明储量4.84亿吨,构成酒泉钢铁公司的骨干矿山。当时唯独西北地区是空白,连一处中型规模的铁矿产地也没有。这一发现,揭开了西北地区铁矿勘查史上新的一页。1955年12月14日,西北地质局六三四队在酒泉绿原旅社宣布成立。经全国储委审查,批准铁矿石储量1.55亿吨。
西北钢城比祁连_甘肃地矿史话

西北钢城比祁连

镜铁山铁矿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和勘探最早的大型铁矿床,探明储量4.84亿吨,构成酒泉钢铁公司的骨干矿山。

1955年,西北地质局六四五队继头道沟铁矿床之后,发现了桦树沟和黑沟铁矿床。第二年,西北地质局六三四队进行勘探。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于工业布局的需要,国家希望六大经济区都有自己的钢铁基地。当时唯独西北地区是空白,连一处中型规模的铁矿产地也没有。1955年10月初,忽然传来好消息:在甘肃境内的头道沟发现了大铁矿!消息所及,震动很大。地质部和西北地质局的一批专家、领导纷纷赶来了解情况。后经查明,头道沟铁矿规模并不大,属小型矿床,但在尚无铁矿的甘肃境内,却是开创性的,是大铁矿发现前的序曲。

1955年夏初,西北地质局六四五队在肃南境内黑河到石油河地区部署了两个分队从事1∶20万路线地质普查,旨在了解海相火山岩系和超基性岩体的分布范围,为寻找黄铁矿型(白银厂式)铜矿和铬铁矿提供资料。

同年6月15日,六四五队三中队二分队秦士伟等人,历经艰难困苦,来到桦树沟,找到了“亮石头”。

9月中旬,时任六四五队技术负责人的严济南只身离开酒泉队部去寻找派出的小分队,途中住在白石湾一家藏民帐篷里,获得一条报矿消息。严济南与陈鸿玉、鄢少华一行,翻山越岭,在头道沟找到了铁矿露头。

根据地质部副部长刘景范提议,为加快对头道沟铁矿的评价,西北地质局电告东秦岭地质队(陕西),抽调陈鑫工程师到甘肃。

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系的陈鑫,曾在白云鄂博铁矿工作。1955年10月23日,陈鑫进山。到头道沟,发现矿石质量不错,但规模有限,充其量属中型规模。

img56

1959年,地质队员给镜铁山矿区运送物资

其后,由郎生寿等人带路,秦士伟和刘栋陪同,陈鑫又上桦树沟。他沿着裸露的矿层,认出菱铁矿,目估品位便提高一个档次,并认为有可能继续东延。这种判断得到证实。在北大河东侧,他们找到了铁矿转石。秦士伟带一位民工,依照转石的分布方向,爬上壁立于东岸的高山,发现了巨厚的铁矿层,这便是黑沟铁矿床。

黑沟铁矿床与桦树沟铁矿床,隔河相望,像一对孪生兄弟。这一发现,揭开了西北地区铁矿勘查史上新的一页。

1955年12月14日,西北地质局六三四队在酒泉绿原旅社宣布成立。老红军卢仁槐任队长,陈鑫任技术负责。

1956年,全国人民正在欢度春节时,置身镜铁山的地质队员们,忘记了这个传统节日,他们在严寒冰冻的环境里终于完成了桦树沟矿区的普查评价。

img57

镜铁山勘探中,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路

1956年—1957年,六三四队(后改称甘肃省地质局镜铁山地质队)对桦树沟和黑沟矿区进行了勘探,在人力和自然力的反复冲撞中,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征服。

首先是将钻探设备运抵矿区。当地山势陡峻,悬崖丛生。矿区地形坡度平均为50°左右,没有条件修筑公路,也来不及修路。上百吨的钻探设备,沿着新开辟的“之”形便道往上转运;6人一组,8人一帮,呼喊着号子向前挪动。他们脚下就是悬崖。前来矿区视察的安志文(国家建委副主任)、高健君(甘肃省委副书记)、刘景范(地质部副部长)和杨拯民(玉门油矿党委书记)等,无不为之震撼,为之感动。后来,邓小平称这里是“艰苦中之艰苦”。

钻机用水取自北大河,扬程500米~700米。没有高压水泵,就采用土办法,架设高空索道引水上山。后来有了水泵,但气温在-20℃~-30℃,滴水成冰,钻机输水是一大难题。在玉门油矿的支援下,用羊毛、毡片和草绳包裹输水管,外面再糊上一层泥巴,用以保温。所有这些工程都是在冰雪覆盖的陡坡上完成的。到了冬天,有谁不慎赤手触摸到铁器,即刻被粘掉一层皮。

机场上,用汽油桶做成的炉子昼夜不熄。工人们穿着棉衣棉裤,腰里扎根草绳,在奇寒的大冷天里操作。

1956年5月上旬,大雪封山,交通中断,运粮车队进不来。1500人的队伍靠配发的黑豆维持生命。山高谷深,飞机空投太危险。关键时刻,队长卢仁槐亲率胡英、金振山等闯雪山,解除了断粮之急。那次行动付出了沉重代价:途中车翻,合同工杨守林不幸牺牲。

为选择一条出山的捷径,便于修筑公路和铁路,地质队员阳裕德奉命踏勘,九死一生。那是条仅有野兽出没的峡谷,许多地段只能像壁虎般贴着悬崖爬。6天之后,阳裕德完成踏勘任务,昏倒在出山口河边。

1956年7月,10多台钻机同时轰鸣。

在矿区勘探过程中,李敬君、白兴民、郑存江、孟子明、段文、辛立同、王宏江、宋尚仁等11名地质队员先后献出宝贵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19岁。多数是坠崖而亡。

头道沟铁矿完成初勘,提交矿石储量423万吨。1958年2月,由陈鑫、李树源、倪文栋、彭绪道等主笔,提交了桦树沟矿区地质勘探报告。经全国储委审查,批准铁矿石储量2.74亿吨;伴生重晶石储量2019万吨。同年12月,提交了黑沟矿区地质勘探报告。经全国储委审查,批准铁矿石储量1.55亿吨。

这两份由血汗凝成的勘探报告,为西北地区第一个钢铁企业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来了后期建设者的捷报——

1958年8月1日,酒泉钢铁公司宣告成立。

1970年6月1日,桦树沟矿山建成投产。

1970年9月30日凌晨,酒钢1号高炉出铁。

镜铁山铁矿床从发现到勘探结束历时两年多,为发展西北地区的钢铁工业提供了可靠的矿石资源,由此出现了酒泉钢铁公司和钢城嘉峪关市。

为表彰他们的丰功伟绩,纪念那段不应忘记的岁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地质矿产部在嘉峪关市竖起一座地质工作纪念碑,上书“纪念钢城的开路先锋”。

1986年6月,在纪念碑揭幕庆典上,嘉峪关市和酒泉钢铁公司的领导人致辞说:“当年这儿仅有一块‘750’里程碑,现在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工业城市,当年为找矿而献身的先驱们,地下英灵倘若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

(孟永鹏 窦 贤 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