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榆中生态创新最新消息

榆中生态创新最新消息

时间:2023-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5.4 生态创新的机理——维度结构与中介变量在本书的预设模型中,提出企业的生态创新维度特征会影响生态创新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绩效,下面将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支持并细化这一理论预设。因此,企业的技术属性将会影响其生态创新能力,是企业生态创新的关键性要素之一。而C热电企业将生物脱硫首次应用于电厂脱硫,也是基于该工艺的生态技术特征。

3.5.4 生态创新的机理——维度结构与中介变量

在本书的预设模型中,提出企业的生态创新维度特征会影响生态创新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绩效,下面将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支持并细化这一理论预设。

生态创新与一般创新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对环境绩效的诉求。因此,企业的技术属性将会影响其生态创新能力,是企业生态创新的关键性要素之一。企业生态创新的技术属性包括产业技术特征及其生态属性等,例如资源消耗型产业会着重关注资源生产率,而环境约束型产业会非常关注污染减排,以顺应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例如, A耐材企业积极引入先进设备,进行工艺EI ,这与耐火材料业的环境污染属性是密不可分的。而C热电企业将生物脱硫首次应用于电厂脱硫,也是基于该工艺的生态技术特征。尤其是对于资源依赖、高消耗、高度污染的行业,其技术属性将会促进企业格外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问题。

其次,企业生态创新的资源特性也会影响其生态创新能力。企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及对创新过程中各项活动的熟悉程度。对于生态创新而言,有形资源更蕴含着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涉及废物、副产品在内的具有特定意义的资源概念,因此本书将企业生态创新的资源分为一般创新资源及生态创新特定资源。

例如C企业围绕热电、生化之间的能源梯级利用和废物循环利用,采取了一系列生态创新实践:①集中供热;②灰渣的综合利用;③生物脱硫(用CaCO3喷气体以生成CaSO4 ・2H2O) ;④色谱分离技术,获得斐然的生态创新绩效。

而巩义市曾在2004年,投入1.2亿元推行“变烧煤为燃气,变人工操作为电子控制,变倒焰窑为隧道窑”的工艺改革,旨在不仅有效降低污染、增加产量,而且还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产品档次。然而,由于隧道窑建造所需材料和设备较多,投资较大,且因是连续烧成窑,所以烧制程度不宜随意变动,只适用大批量的生产和对烧制程度要求基本相同的制品,灵活性较差,而巩义耐火材料企业大都规模小,实力弱,无法自发独立地进行工艺设备的升级,故这项改革成效甚微,只有A企业等几家规模上万吨的耐材企业响应。

B企业开发节能环保注塑机,与其EI创新资源配置和水平及学习机制是密不可分的。 B企业自2001年开始研发数控机床,花费2000万元从日本公司购得产品技术资料、服务、培训等,后又聘用了德国德玛克副总等50多名国际技术人员,以及北化王兴天教授、东北国营机床企业的技术人员等进行CNC产品研发,如今不仅自用,且外销也不少。2009年开始生产机械设备的心脏—伺服电机。这些已有的创新成果极大地促进节能环保型注塑机的自主研发。2006年海天投入研发经费约1.5亿元自主研发出J5系列节能环保型注塑机及HTD全电动节能环保注塑机,并获得巨大成功。

可见,资源特征的强弱,将会影响企业环境与经济的内外部整合能力的强弱。

生态创新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创新系统理论组织起来的创新活动,以期在多个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达成系统耦合从而使物质和能量能够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因此,网络关系也是影响企业生态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例如A企业与武钢、包钢、酒钢和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洛耐研究所、武汉钢铁设计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请20多位专家教授担任总工、技术顾问等职,其中武汉科技大学的林彬荫教授级高工自1986年开始担任企业总工和厂长特别助理,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基础和合作关系,共同解决隧道窑工艺过程中的问题,大大提高A企业的生态创新能力。而B企业1998年与德国德玛克公司合作,促进B企业知名度提高的同时,也学习其先进技术及管理,2007年B企业吞并了德国Zhafir品牌,借力跻身国外市场,及时把握国际市场绿色化需求,积极进行产品生态创新。 C热电企业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江苏省循环经济型污水处理系统的试点。与浙江大学农学院合作,共同研发菌丝体的综合利用,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中水回用的研究。2009年11月,与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并成为江南大学发酵微生物工程科研基地。共同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深入挖掘新客户新市场,大幅提升C企业生态创新的运作效率。丰富的企业网络,良好的信任、资源的共享、沟通的顺畅,成员之间的有序分工协调及整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生态创新能力,促进生态创新的顺利进行。

因此,本书提出如下命题假设(见图3.14):

img57

图3.14 生态创新的维度结构与企业生态创新行为的关系

机理_命题H2:企业生态创新的技术维水平与生态创新能力密切相关;技术维水平越高,生态创新能力越强,越促进企业生态创新绩效。

机理_H2a:企业生态创新的技术维水平有助于提升环境与经济的内部整合能力;技术维水平越高,环境与经济的内部整合能力越强,越促进生态创新绩效。

机理_H2b:企业生态创新的技术维水平有助于提高环境与经济的外部整合能力;技术维水平越高,环境与经济的外部整合能力越高,越促进生态创新绩效。

机理_命题H3:企业生态创新的资源维度水平与生态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资源维度水平越高,生态创新能力越强,越促进企业生态创新绩效。

机理_H3a:企业生态创新的资源维度水平有助于提升环境和经济内部整合能力;资源维度水平越高,环境和经济内部整合能力越强,越促进生态创新绩效。

机理_H3b:企业生态创新的资源维度水平有助于提高环境与经济外部整合能力;资源维度水平越高,环境与经济外部整合能力越强,越促进生态创新绩效。

机理_命题H4:企业生态创新的关系维度水平与生态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关系维度水平越高,生态创新能力越强,越促进企业生态创新绩效。

机理_H4a:企业生态创新的关系维度水平有助于提升环境和经济内部整合能力;关系维度水平越高,环境和经济内部整合能力越强,越促进生态创新绩效。

机理_H4b:企业生态创新的关系维度水平有助于提高环境与经济外部整合能力;关系维度水平越高,环境与经济外部整合能力越强,越促进生态创新绩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