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促进沿淮现代农业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促进沿淮现代农业发展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促进沿淮现代农业发展张长青 杨 普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但是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已成为该区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促进沿淮现代农业发展

张长青 杨 普

(安徽省农科院 安徽,合肥230031)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五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体现了中央对加强“三农”工作的系列方针政策,同时也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高度重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统筹粮食生产与淮河治理,把淮河流域作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加以建设。狠抓农田水利建设。结合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以内涝治理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全面实施大中型排涝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实施意见,切中要害,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对加强淮河流域农业发展具有长效和深远意义。

安徽省沿淮低洼地区主要是指沿淮河及部分支流下游分布的大片低洼地区,该区涉及13个县、2个地级市及其辖区,总人口1436.6万人,耕地面积110万公顷。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光、热资源充足,土地比较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生长。2006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231.2万公顷,占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6.3%,粮食总产量995.7万吨,占安徽省粮食总产量的37.7%,是安徽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是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已成为该区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沿淮农业生产长期遭受旱涝灾害困扰

沿淮地区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5~15℃,年日照时数2200~2300小时,年积温4800~5400℃,是安徽省光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降雨量700~900毫升,主要集中在6~9月份,年无霜期210~215天,光能、水资源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沿淮一线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的重要地理标志,淮河的径流及其特殊的地理特征(中间低两头高),以及该区域的降雨月份相对集中(6~8月份),以致沿淮极易遭受洪涝灾害,而其他月份降雨相对较少,因此旱涝灾害频繁,并交叉发生。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泉县发生洪涝灾害30年37次,旱灾40年56次,一年中旱涝兼有的有24个年份,旱多于涝,涝多于洪,正常年景只有7年。40年旱灾中全县旱灾面积均达到50万亩以上,其中有10年达100万亩以上。又如阜南县,共发生春、夏、秋旱共65年次,淮河干流因旱出现5次断流,其中1997、1999年主汛期断流,旱灾面积超过40万亩以上有12个年份,70万亩以上有7个年份,100万亩以上有4个年份。洪涝灾害以6~7月份为最多,为2年左右一遇,全县因洪涝成灾面积超过100万亩以上有10个年份。2007年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中,全县秋季农作物受灾面积112万亩,成灾92万亩,绝收62万亩,受灾人口105万,转移人口3684人,水利、交通、电力、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水毁严重,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14.8亿,其中农业损失8.5亿。

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沿淮人民在艰难困苦中战天斗地,在与旱魔水患的斗争中谱写了无数壮丽诗篇,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自然灾害,“种了毁,毁了种”,力争把自然灾害降低到最小。然而沿淮人在与自然灾害争斗的痛苦过程中,痛定思痛,认识到加强水利农田基本建设是发展沿淮农业根本前提。

2沿淮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与存在问题

2.1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沿淮地区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给予高度重视,重点是加强水利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实施了淮北大堤加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行洪区移民迁建等重点工程。同时结合国家安排的淮河治理、扶贫、以工代赈、商品粮基地、节水灌溉、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组织农民投工投劳兴修水利工程,对部分洼地进行了治理,开展部分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如颍上县“九五”至“十五”期间,开挖疏浚排灌沟河18条,总长119公里,中小排灌沟渠1406条,修∪型防渗渠260公里,打小机井13.4万眼,新建引水工程23处,改造农田林网125万亩,抚育中幼林80万亩,新增有效除涝面积11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1万亩。又如凤台县根据粮食生产持续增产需要,按照“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洪涝旱综合治理”的原则,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截止2005年,全县共开挖疏浚河道和骨干排灌沟150公里,中小沟2800公里,渠道总长2700公里,其中防渗渠道220公里,建设机电排灌站764座装机容量4.37万千瓦,治理洼地面积1.8万公顷,占易涝面积的86%。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对沿淮农田水利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6~2007年,安徽省对沿淮10个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22359.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633.3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3754.7万元,项目区实现了“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田格局。两年共增灌溉面积33.3万亩,改善除涝面积34.57万亩,灌溉保证面积达90%,新增面积35.9万亩,除涝面积达10年一遇标准,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治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924.34万公斤,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2.2存在问题

2.2.1干支流未能得到根本性治理,排水能力较低

淮河中游洼地治理最突出的矛盾是洪涝排泄不畅。淮北支流河道较平缓,断面窄浅,排水能力较低,普遍不足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即使是治理的河道,排水标准也低,如1995年浍河本干治理时仅按3年一遇标准进行疏浚,加之10年的运行,形成淤积,目前排水能力远低于3年一遇。

2.2.2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标准低

有的县连片乡镇10年未有农田水利治理,近几年没有治理项目牵动的小区,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仅开挖了中小沟,并没有完全配套。由于管理不善,过去开挖的大中小沟已失去正常的排水功能,垃圾、杂物和农业废弃物淤积沟底,导致排水不畅,常出现“大沟半漕中沟满,小沟水漫地里淹”的现象。

2.2.3水利排灌工程老化失修,排灌效能衰减

现有排灌工程大都是20世纪60~70年代兴建,不仅设计标准低,工程质量差,而且工程不配套,加之管理经费严重不足,长期缺乏养护、维修,无力更新改造,水工建筑及闸门等已陈旧老化,腐蚀较为严重,洪期又要“带病运行”,加剧了损坏,完好率越来越低,工程效率逐渐下降。据固镇县水利部门测算,有25%的抽水机实际效率低于装机时30%,而抽水时单位耗能却增加45%,排灌机械设备实际排灌量只达到设计流量的35%。加之这些设备均属老机老泵,属淘汰型号,没有备件,亟待更新。

2.2.4灌溉技术落后

沿淮地区水多时成患,干旱时水资源宝贵。新灌溉技术和设备引进和推广跟不上,田间灌溉大多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40%左右。

2.2.5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加大了沿淮大中型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沿淮多数县属贫困县,缺乏农业设施投入资金,尤其是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后,地方财政收入减少,更加减少了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农村中兴办公共事业的“一事一议”,由于基层干部只强调减轻农民负担,忽视了农田基本建设和公益事业的投入。还有种粮效益低,青壮农民大都外出打工赚钱,对农田基本建设投工投劳不感兴趣,以致村民大会召集不起来,农民参加会议人数比例低,形不成决议,甚至部分农民认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公益事业,应由政府解决。这种情况给农田基本建设带来困难,导致水利排灌“最后一公里”难以解决。

3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

200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皖发【2008】6号文件)明确提出狠抓农田水利建设。结合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以内涝治理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全面实施大中型排涝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继续实施治淮工程,全面完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启动淮河湖洼地治理、一般堤防加固和行蓄洪区调整改造等治淮新三项工程。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增加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将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和小型排涝设施建设纳入补助范围。坚持把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相关资金投入。省委、省政府2008年6号文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粮食安全警种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同时对淮河流域及其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必须加以深刻理解。鉴于沿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使用、养护、管理的复杂性,须认真贯彻实施,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意见。

3.1加强以内涝治理为重点的综合治理规划

沿淮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水利先行。从2007年淮河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来看,受灾面积和经济损失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所修建的各大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减灾作用,外水矛盾达到缓解。而内涝(关门淹)成为沿淮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对此我们必须抓住省委、省政府6号文件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大好机遇,抓紧编制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开展重要支流综合治理和中小河道的疏浚,编制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对沿淮洼地排灌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编制治理规划中,既要重视搞好县域内的水利规划,同时也要注意跨越县区界线,根据流域地形,搞清洪涝灾害的成因机理,划清流域界线,尤其注意解决水流平缓地区的客水串流问题。

3.2加强中小河道治理和排灌设施建设

沿淮地区多数中小河道除涝标准低,如西淝河、北淝河、浍河等长期以来未得到根本治理,其下游河道弯曲、浅平,排涝能力远低于3年一遇,因此,必须进行疏浚治理。对河水外排条件差,应修建排灌站,实行灌溉排水综合治理。在疏浚河道的同时,应结合面上兴修除涝配套工程建设,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加大、中、小沟和桥、涵等建筑物配套工程,建成涝能排,旱能灌的水利工程体系。对原有排灌站台及其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修、更新,切实提高排灌能力,在排涝灌溉中发挥关键性效益。

3.3改革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经营权

针对目前沿淮农村普遍存在的水利工程设施建成后存在的管理不善问题,尤其是保养、维护不到位,造成锈蚀损坏,水利设施功能不能发挥作用等问题,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积极应对办法。根据沿淮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可采取:一是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放开建设权,盘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存量资产。实行“谁投入,谁经营,谁受益,谁管护”,调动农民管理、使用、养护的积极性,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年限。二是分离农村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将部分农村小型机电排灌站承包给有事业心的农民经营,与有关主管部门签订协议或合同,规定各自的责、权、利,将防汛抗旱落实到承包经营者的头上,实行有人管护,确保排灌站的良性运转,发挥应有效应。

3.4革新治水思路,因地制宜,实行退耕还湖(河)

沿淮地区普遍存在大片低洼地,其地形基本上与河槽、河床相似,遇大水年份,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淹没,如同河(湖)一般。由于沿淮地区人口分布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700人,人地矛盾突出。以阜南县蒙洼地区为例,是淮河的重要蓄洪区之一,人均不足一亩地,人多地少,多年来一直是建圩圈水,建坝防水,建闸堵水,建站排水,汛前抓加固,汛后抓修复,建了毁,毁了建,种了淹,淹了种,如此反复。对这样的沿淮洼地,应树立人水和谐理念,在原则上应放弃一部分耕地。将洼地界定为三大区域,即滞水区、耐水区和一般农田区。对滞水区不考虑农田水利配套,实行退耕还湖、还河,以增强蓄水能力,一方面可有效缓解常年因防洪排涝给沿淮农业及群众生活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增加蓄水以满足沿淮淮北地区农业抗旱及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第三,退耕还湖后,可增加沿淮湿地面积,发展水产养殖业,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这将有利于发展沿淮适应性农业和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长青等.沿淮低洼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13-14.

[2]张凤国.建设新淮河打造大粮仓[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89-97.

[3]阚言华.建设新淮河打造大粮仓[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78-85.

[4]王献志.强化农田设施建设,创新农技服务机制,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安徽省沿淮洼地农业结构调整研讨会论文集).2008.3:90,91.

[5]吴小林.建设新淮河打造大粮仓[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