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迂回曲折的上市路

迂回曲折的上市路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狼的生命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使得狼得以历尽千辛万苦而生存下来,这种精神使被狼群淘汰的“孤狼”,在四处冒险中,成长为强壮的“狼王”。华为波折的上市路是任正非在企业实践中运用毛泽东思想的范例。华为对上市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一直拒绝上市的华为突然变得积极起来。华为的内部人士透露,在部门分拆没有完全解决之前,华为是不可能上市的。

在狼的生命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使得狼得以历尽千辛万苦而生存下来,这种精神使被狼群淘汰的“孤狼”,在四处冒险中,成长为强壮的“狼王”。

任正非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是毛泽东的唯物辩证法。对于辩证法的核心,即矛盾法则,任正非有着深刻的理解。华为波折的上市路是任正非在企业实践中运用毛泽东思想的范例。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曾在第二届中国基金市场国际研讨会上说:“有家企业,银行账户上有稳定的大量的资金余额,但这家企业的老板是极端厌恶风险的,甚至厌恶证券,一谈到股票他就害怕,就生气。我就碰到这样一位。他就是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我跟他谈过两次,他一谈到股票,就极端厌恶,他说股票纯粹是不务正业。他说我的公司永远不会和股票打交道,永远也不会和证券打交道。为了说服他,我讲了很多道理,试图说明资本市场将会更有利于他企业的发展,我花了很大的力气,最终还是未能说服他。”在1998年以前,谁在任正非面前提上市的事情,他就跟谁急。华为对上市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华为对上市的态度在2002年发生了逆转。2002年下半年,国内很多媒体都在显著位置刊发了一条由海外媒体首先发表的信息:华为正在积极筹备海外上市。华为对关于上市的消息不置可否:“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国际化、有竞争力的公司,我们不排除任何有助于达到目标的措施。”一直拒绝上市的华为突然变得积极起来。

但是,仅仅过了3个月,华为上市的消息急转直下。2002年11月23日,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费敏接受国际记者采访时称:“上市的目的是为了从股市上筹集资金,但华为目前并不缺钱,此外,由于2002年内地的通讯市场不景气,因此华为的上市时间表会推迟。”

那么,华为到底需不需要上市?答案是肯定的。

(1)华为经营的特点。首先,电信设备市场的特点是:投入资金量大、销售周期长、资金回笼慢、拖欠严重。其次,华为的经营战术是集中投入、重点突破,所以对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流动资金要求极高。并且,华为的产品线拉得很长,几乎涵盖了数据交换传输、移动通信、高端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等主要通信领域。这些因素决定了华为对资金链处于饥渴状态。

(2)国际化的需要。海外市场对华为日益重要。2003年,华为海外市场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占总收入份额的27%,而在2004年,华为提出这方面的目标是40%,也就是要达到20亿美金。没有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华为就无法与朗讯、摩托罗拉、北电等国际巨头在国际市场上抗衡。

(3)品牌建设的需要。海外品牌建立非常艰辛,尽管在竞争对手看来,华为已足够强大,但在运营商眼里,来自中国的一家做高科技的企业还是令人生疑的。何况与其他企业相比,华为是惟一一家不上市的电信企业。通过海外上市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提升华为的国际品牌影响力,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毕竟,在海外市场挂牌后,公司名字挂在那里,就是一个最好的广告。”一位华为人士说。

上市,还是不上市?对于华为来说,已不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何时、以何种方式上市。事实上,产权诉讼、人事风波、产品热销、部门分拆,无论是利好消息还是负面新闻,任正非和他领导下的华为总是波澜不惊。由于一贯的低调,人们很难了解华为的真实心态,从华为的一系列动作中,我们可以捕风捉影,看到华为上市前的筹备工作。

(1)内部分拆:上市前的诉求。

无论是否为了上市,分拆都是华为必须经历的阶段。对于华为而言,分拆不仅可以理顺它原本复杂的股权,同时分拆后的模块化经营还可以使公司业务更加清晰。

华为的内部人士透露,在部门分拆没有完全解决之前,华为是不可能上市的。由于华为收入及费用支出未必经得起透明化的会计审核,同时过分复杂的股权结构也可能隐含了不合适的股份安排,可能会导致上市的法律障碍,华为对此相当的慎重。

(2)清除历史遗留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华为上市有两大关系必须理清,除了股权,还有历史形成的各方利益体的平衡。”历史上的产权遗留问题一直是华为上市最大的障碍。华为早期为大举开拓市场,与各地用户组建了很多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有当地运营商和政府的股份,公司没有任何实体的运作,只用于销售回款,但是他们的年分红比例却高达投资额的60%到70%。当地运营商和政府投资合资公司的钱,甚至可以先由华为出。这在当年既促进了华为的销售,解决了回款问题,又疏通了长期客户关系。但是,当年的明智之举也为华为后来的上市之路埋下了隐患。包括2001年任正非强制推行的期权改革在内,华为近几年从未间断过对历史产权关系的清理。

(3)降低内部股风险。

刚成立时期的内部股权制度,现在已经成了华为巨大的负担。事实上,正是当初的内部股票激励机制成就了华为业绩的高速飙升,现在到了为激励机制“还本付息”的时候了。在2000年,公司销售额从1999年的120亿跃至220亿,全员持股激发的热情在这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当年分红高达70%。

2003年,华为又动用了30亿元的内部股权,再次给予80%以上的员工股票购买权,这样大量而分散的股权融资,是危急时刻摆出的一步“险棋”,一旦未来几年经营出现问题,则面临的“挤兑”风险会相当严峻。这个决策的做出是基于上市的基础上的,通过上市,非但可以避免了可能由于业绩不理想而导致的内部股挤兑潮,而且可以把这个包袱让资本市场来消化,对于公司长期的发展绝对有利。

解决了资本的压力,摆脱了现金流的束缚,华为在今后的国际市场上才会有更大的升值空间。对于华为来说,上市的道路是曲折,并困难重重的,也是必须要跨出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所以,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华为的上市就是一种平衡与打破平衡的矛盾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