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起得早,住得近,三年后我有什么感受

起得早,住得近,三年后我有什么感受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三年,我围绕这个主题写过三篇文章,追踪我每年的变化。2017年,“起得早与住得近”系列面世第三年,再度撰文,以表纪念。那三年后我还能有什么?但是作为成长的基本功,我相信“起得早+住得近”的套餐组合,非常有益于年轻人的发展。

过去三年,我围绕这个主题写过三篇文章,追踪我每年的变化。

2014年,我写了《起得早与住得近》;2015年我写了《起得早与住得近,持续一年后我有什么变化?》;2016年我写了第三篇《起得早,住得近,两年之后我有什么变化?》。2017年,“起得早与住得近”系列面世第三年,再度撰文,以表纪念。

1.关于早起

早起是战略资源。在持续行动的路上,许多人说自己没有时间,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一般而言,腾出时间做事就两个思路。第一个是“优化存量”,第二个是“拓宽增量”。“优化存量”就是在现有的作息里调整,空出时间做事情;“拓宽增量”就是向睡眠要时间,早起就是一种形式。

对于长期散漫且无行动力的人,我认为“优化存量”的难度要比“拓宽增量”大。白纸好画画,而在已有的生活节奏下改变,就像空中加油,保持稳定且持续,难度会比想象的大。

当我们工作很忙碌的时候,如果要腾出一段时间做一些事情,早起就是很主流的方式了。因为不管你再忙,早上总是可以比既定的时间再早起一点,于是你可以有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这段不被打扰的时间对我们非常有价值,可以让我们和自己相处,入静入定,容易焕发力量。当然熬夜也可以,但是第二天的关联效应会比较大。

我用了三年的时间早起写作,其实验证了这一点的价值。写作可以让我和自己相处,在繁杂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原点,就像每天早上的仪式,可以让生活充满力量。

日积月累下来,写作让我从生活中多赚了数千小时的时间,而这些时间累积下的工作量,也让我有长久的进步。我觉得想要成长进步的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自己的时间要保证,而且要加倍投入,用多换少,这样会走得扎实,走得稳当。

当然会有人说早起没精神,并以此为借口证明自己不适合早起,这些其实可以通过午休、运动和锻炼、营养和饮食还有规律作息来调节。还是看你要什么了,而不是用“不适合”做借口,万一哪天你发现你适合贫穷呢?是不是就放弃努力了?

2.关于住得近

“住得近”是我用三年坚守换来的一条真理,至少对我而言是真理。

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很多小伙伴为了追求舒适和价格便宜,把房子租在郊区,每天地铁通勤上班。虽然很多人认为在地铁上也是可以学习的,但是我拒绝了这条建议,把住所选在离公司20分钟距离的地方,骑车就能到。

于是我可以避开所有的早晚高峰,不用上拥挤的公交,也不用往人员密集的地铁里挤。而且早上写作完成后,骑上自行车就可以上班了。而正好我早上已经开始工作,进入了状态,到公司后可以直接开始干活,连预热的仪式都不需要,所以我的效率反而提高了。

其实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空间上的近是最大的优势。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道理。现代网络再发达,大部分公司还是要把员工放在一个空间里,也是为了确保生产效果,这就是工业化大生产。为什么那么多的大企业要把总部放在北京?因为在北京办事方便。道理如此简单。

所以我根本就不相信地铁上可以学习的鬼话,因为如果我们有那么高的学习本事,那我们的成长速度也足以让我们在离公司更近的地方找一个住所了。有的人说离公司近的房子太贵了,一下子把工资掏空了。这是压力,也是好处,好处就是迫使你再多做一些事情。

在我持续行动1000天的经历中,积累了许多治懒的方式,但是综观下来,有一种方式比较有效,那就是用人民币来驱动。在确保自己能承受的基础上,尽量加大自己在人民币上的压力,就像企业运营保持一定的负债率,其实是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

核心在于度,而度的把握就在于,我们自己要什么。三年前我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所以我开始早起一点,多写一点,于是三年后有了今天,有了这本书。那三年后我还能有什么?就要看我今天做什么。

但是作为成长的基本功,我相信“起得早+住得近”的套餐组合,非常有益于年轻人的发展。因为等你年纪大了的时候,想睡懒觉也会早早醒来,那时候你只能去怀念那个曾经克服困难挣扎起床的自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