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留住员工要从对方的需求入手

留住员工要从对方的需求入手

时间:2022-08-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任何一家企业,无论领导者多么能干,但如果没有员工的支持和帮助,企业也永远难以做强做大。于是,领导就找管华谈话,从中了解到管华离职的真正原因。目前,管华妻子调工作的问题已经办理妥当了。有研究表明,员工导向的领导行为与高群体生产率和高工作满意度成正比。要引进并留住最能干的员工,领导者需要去了解他们的个人愿望和需求。

在任何一家企业,无论领导者多么能干,但如果没有员工的支持和帮助,企业也永远难以做强做大。也许过去企业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留住客户,可是客户的服务和开发是员工做的,如果员工留不住,那么客户自然会丢失。因此,领导要想留住员工,也必须像企业留住客户一样,了解员工的需求与渴望。

员工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同时各企业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一个好的领导者要善于在工作中懂得了解员工的心理,关爱员工要关注其所求。在实施员工关怀时,应从实际出发,考虑组织的发展周期、规律、阶段、资金实力等一系列相关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多层次关怀互动体系。

现在一些企业,往往好用的人才留不住,留住的人才不好用。因为现在的员工选择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了,企业不能满足要求,员工就跳槽。所以,领导对优秀员工的挽留,要从满足其需求入手。

管华在一家外企任高级软件工程师,年薪高达六位数。但在一个月前,他向公司提出了离职申请,准备到一家规模不大的私营企业就职。令公司领导感到意外的是,他准备去的那家企业给他的工资还不及他现在工资的一半。

管华的领导非常惜才,决定留住他。于是,领导就找管华谈话,从中了解到管华离职的真正原因。原来,管华来公司任职后,就开始与妻子分居,现在差不多有十年了。管华新换的公司虽然不大,工资也少,但对方承诺,要想尽一切办法帮他把妻子调到本市来。目前,管华妻子调工作的问题已经办理妥当了。这个条件就等于在管华身上多加了一根绳子,让管华宁可舍弃高薪也要离开公司。

了解到具体情况后,这位领导十分后悔,自己怎么就不知道管华的这种需求呢。

对于领导来说,要了解员工的需求,需要与员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的主导思想、管理理念、管理风格是关键。领导者可分为任务导向型和员工导向型两大类。任务导向型领导者更倾向于关心生产技术和工作任务;员工导向型领导者则重视下属的需要和人际关系。有研究表明,员工导向的领导行为与高群体生产率和高工作满意度成正比。由此可见,人际关系和谐是要从员工的需求入手。了解员工的需求有如下几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日常观察与反思:通过观察与反思,发现员工需求;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深入了解问题背后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种途径是开员工座谈会:和员工一起探讨他们的需求,集中了解民意、抓住问题重点,有针对性地改进,从而留住员工。

第三种途径是员工沟通日:定期进行,制定不同的主题和形式,利用这种主动型管理工具和沟通渠道,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第四种途径是作员工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潜在需求,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

人都是有欲望的,员工之所以要离开,肯定是你给予他的不能满足他的需求,或者他觉得在这里他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员工是组织的核心资产。要引进并留住最能干的员工,领导者需要去了解他们的个人愿望和需求。工作满意度是除薪酬以外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最关键的因素。另外,员工都希望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机会,比如被公司派去接受培训。还有就是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福利,例如幼儿保育、参加健康保障计划等。最重要的是,员工希望获得授权以自主决断一些事情,希望自己做出的贡献能够得到组织的肯定与认同。

领导只有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实施策略,才能使之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收到预期的效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马斯诺就已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员工的需要。马斯诺的分析让人们感觉到很深奥,实际上,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员工的需要问题,就能更接近真理、更加实用。员工在企业工作是否安心或卖力,取决于企业能否或怎样来满足员工在物质待遇、职业理想、归属感、边际利益这四个方面的需要。可以说,员工的这四种需要,也是企业可能用以“捆绑”员工的四根“绳索”。通常情况下,绳索越多,捆绑得越牢。

无论是高层级员工还是普通员工,都存在以上四种需求。对此深入分析和综合加权利用,对企业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将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般来说,只要员工的一种关键需求能够得到最大化满足,其他三种需求能够得到基本满足,员工就会安心地在企业工作下去。

(1)物质待遇。员工愿不愿意在一个企业工作,企业给予他物质待遇的高低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很显然,不仅员工希望在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前提下有所积累,而且员工需要获得一种社会文化认同感,因为在特定的社会中,金钱是体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重要方面。此外,相当比例的中高级人才往往是以企业给予他们的物质利益的高低来评判企业对人才的尊重和对他们的价值认知的。但是,物质待遇并不是所有员工选择企业的唯一因素。很显然,如果一名员工的事业心很强,企业没有把他放在适合于他的专业岗位上,比如让一个计算机本科生去烧锅炉,让一个喜欢技术而不是推销的人去从事他不喜欢的推销工作,即使企业给他们的待遇较高,他们也很难做下去,至少他们可能做不好烧锅炉和推销这份工作;同样,如果一个员工在企业中没有人格尊严,除非找不到其他工作,否则他一般都不会长期干下去,即使干下去,也不会把工作做到最好。

(2)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一个人想在他喜欢的领域做出一种令他人羡慕、令自己满意或自豪的成绩的愿望,哪怕这种愿望可能只是阶段性的。应该说,大多数企业从业人员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即使是生产一线的没有较高学历的普通工人也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只是他们的职业理想可能朦朦胧胧、缺少引导。一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其所受教育、工作和生活环境、个人爱好、个性追求等有关,也与特定的社会价值取向有关。职业理想比较强烈的人到一个企业工作,这个企业吸引他的可能并不是较高的工资待遇,而仅仅是这个企业提供给了他学习锻炼的机会、施展才华的舞台。对于这样的员工来说,企业只要能给他实现个人抱负的平台,他就可能会心满意足,其他方面的追求不是无可无不可,而是暂时可以退居第二位、第三位。

(3)归属感。归属感是员工对自身所工作的企业的一种综合感觉,如在该企业工作有无安全感,值不值得全身心地投入,有无荣誉感,是否被尊重,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企业是否善待员工,企业能否长期发展,有无安全保障,可否长期保有工作等。从本质上讲,每一位员工都希望在有归属感的企业工作。当一个人感到他在一个企业工作没有归属感时,他必然会不安心、不投入,如果他感到完全没有归属感,而外面的诱因又足够强大时,他就可能辞职不干。

(4)边际利益。有的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纯粹是把这个企业当跳板,即为他获取新的工作机会而积累资本,有的员工可能会因为喜欢一座城市而选择这个城市的一家企业,有的员工可能是因为他所在的企业距离他的住所近而不愿意跳槽,有的员工可能因为在一个企业工作可以获得较好的社会评价而不为其他企业的高薪引诱所动。这类追求都统一称为对“边际利益”的追求,一旦边际利益发生改变,这种追求的员工也很可能会辞职离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