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女娲抟土帝造人

女娲抟土帝造人

时间:2022-08-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国古代曾经有过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圣经》说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但是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呢?1928年底,周口店龙骨山的挖掘工作碰到了坚硬的地层,许多人认为石层之下不会再有什么化石了。把这个“伟大的梦”变成现实的正是年仅25岁的青年考古学家裴文中。是什么使裴文中走上这条成功之路的呢?

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话题。我国古代曾经有过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圣经》说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但是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呢?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和著名的生物学家赫胥黎从比较解剖学仿生学以及古生物学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提出了人猿同祖论,认为人类和现在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即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的。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 。这些伟大的理论,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从古人猿进化到人,劳动创造人的根据是什么呢?

这个根据就是化石。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骨骼在适当的条件下埋在地层里形成的,它是古代生物遗留下来的原始证据。所以,人类骨骼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进化的实物资料。多少年来,遗传学家、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都在极力寻找这一最直接的证据,但是都未能如愿。

1929年,这一难题被我国年仅25岁的青年考古学家裴文中解决了。裴文中1904年出生在河北省滦县纪各庄,从小就对各种科学感兴趣,对各种事物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一次,老师讲课文《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裴文中对这个故事感到很好奇。老师告诉他这是传说,不可信,人类究竟是怎样起源的,至今还是个谜。老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裴文中,也激发了他探索人类起源奥秘的愿望,他决心献身这一事业。

1923年,裴文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我国名牌大学——北京大学地质系。虽然经常到野外去考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生活十分艰苦,但他立志要实现揭示人类起源这一“伟大的梦”。1927年,通过四年刻苦学习,裴文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第二年春天,他本人申请到北京西郊周口店工作。一到周口店,裴文中就开始了挖掘地下化石的工作。在发掘过程中,他从工人那里学到了识别鸟骨、鹿牙、猪牙、人牙等化石的知识,深深地感到自己虽然有大学文凭,可是对这门科学却知之甚少。于是,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决心在周口店发掘化石工作中有所作为。他贪婪地阅读古生物学的各种书刊。裴文中借来基特尔的英文版《古生物学》第二册,废寝忘食地学习,几乎整整花了一年时间,把这本大部头书读完了。与此同时,他非常注重实践,主动和工人一起上山挖掘各种化石。他注意观察,细心领会,不耻下问,虚心求教,深入探索,学习和积累了大量的识别各种化石的经验,娴熟地掌握了识别人类化石的高超本领。一块小小的化石,只要露出地面一小部分,他就能够很快断定是人类化石还是动物化石,然后决定怎样挖出来以使其保存完好无损。

1928年底,周口店龙骨山的挖掘工作碰到了坚硬的地层,许多人认为石层之下不会再有什么化石了。但是裴文中坚持要继续挖下去,他认为坚硬的石层下面一定会有化石。1929年,裴文中担当起了全面掌握周口店发掘工作的重任,他更坚定了发掘工作的决心。果然,在坚硬的石层下面,又露出了比较松软的土石层。裴文中和工人们一道奋战,竟得到了145块化石,其中有一颗猿人牙齿,牙根之长、牙齿之坚是以前从未见过的。裴文中又惊又喜,远古时代居民的形象在他脑海里更加清晰了。

到了12月,天气很冷,挖掘工作越来越困难,裴文中身先士卒,亲自下到深达12米的洞穴里。12月2日晚上,突然,他看见一件奇特的东西,他禁不住高兴地叫了起来:“这是猿人的头盖骨。”这一惊人发现,在中外考古学家中引起了巨大的、强烈的震动。在两年前的1927年,也是在龙骨山的发掘中,发现了一颗保存完好的猿人下臼齿,臼齿的主人被命名为“北京中国猿人”,也叫“北京猿人”,但是当时未能得到大多数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承认。有人甚至说,当时从发现的下臼齿推断“从猿到人”过渡类型的原始人的存在还是一个“伟大的梦”。把这个“伟大的梦”变成现实的正是年仅25岁的青年考古学家裴文中。是什么使得这个年轻人敢于断定这个头盖骨化石就是真正的北京猿人呢?是什么使裴文中走上这条成功之路的呢?裴文中主要依靠的是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细心观察。观察是人们对任何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也是裴文中在挖掘化石和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过程中所使用的基本方法。有一次,他走到工人筛土拣化石的地方,有个工人交给他一块动物牙床化石,说是猪牙,牙床上还有三颗保存完好的牙。裴文中接过来仔细一看,立即断定这几颗牙不是猪牙,而是猿人的牙。在12月2日晚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裴文中就是凭借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一眼就看出是猿人化石。北京猿人头骨的发现震惊了世界,一个伟大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也填补了中国考古学家在考古学上的空白。

第二,全面比较。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人类认识事物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裴文中通过比较古代猿人和现代人的头部发现,这个猿人头盖骨化石,头骨最宽的地方在化石耳孔稍上边,向上则逐渐变窄,而现代人头骨最宽的地方则比较高。北京猿人头盖骨的高度比现代人的小,其平均脑量为1043立方毫米,而现代人为4000立方毫米;北京猿人左右眉脊都非常粗壮而向前凸出,左右互相连续,在眼眶上方形成屋檐形状,头骨厚度也比现代人几乎大一倍。头骨化石的牙齿也比现代人粗大得多,齿冠的构造也比现代人复杂得多,但面部相对较短,嘴巴也比现代人突出。通过这一系列比较,裴文中断定这个猿人头盖骨必定是北京猿人无疑。北京猿人的上肢骨已基本具备现代人的形式,股骨的大小、形状、肌肉和比例均与现代人相似,下肢骨已基本具备现代人的形式,但却保留着某些原始性质。这些都充分说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的身子基本相同,但却长着一个某些方面还近似于类人猿的脑袋,北京猿人通过长期的劳动才能进化到今天这个形状。

第三,科学推测。推测是根据已知事实来想象不知道事物的一种科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推测所依据的事实是正确的,其结果也是正确的。通过细心观察,全面比较,考古学家能够重塑北京猿人大致的长相以及身材等主要特征。

几十万年前北京猿人生活过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状况,已经无法复制。考古学家在猿人洞中又挖掘和发现了十万件石器,从这些石器中可以断定,他们以前已经能够创造各种石器工具,由这些不同类型的石器可以推测他们的劳动方式。比如,用砍砸器劈裂兽头骨,砍伐树木;用削刮器割肉剥皮,削刮木棒;用尖状器挖掘植物块茎等。在猿人洞中发现的骨器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制造角工具。有绝大部分梅花鹿的头骨,其面骨和头骨的基部及角部分去掉了,只保留一个好像“水瓢”似的头盖。由此断定,北京猿人是把鹿角当成角工具截掉,粗壮结实的鹿角做锥子使用,又坚又硬的鹿角尖做挖掘工具使用,余下的骨头又加以打制,保存了头盖作为盛水的容器。在猿人洞里还发现有6米厚的灰烬和被烧灼的石块、骨骼,这表明猿人已经有了长期用火的经验,而且具有一定的控制火的能力。

从这些所有的容器、化石和遗迹来分析考证,加上裴文中所具备的丰富的经验知识,发现北京猿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裴文中从此以后又继续进行考古挖掘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中国猿人史要》(与人合作)、《周口店洞穴采掘记》《中国石器时代》等著作,还发表论文80多篇,成为我国考古学的权威。在1964年,周恩来称赞他为“发现中国猿人的人”。裴文中实现了伟大的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