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注意哪些是你回避的人和场景

注意哪些是你回避的人和场景

时间:2022-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你所回避的,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会给自己心理带来不适感觉的事物。比如是不是在以前类似的场合里发生了某件不愉快的事件,让你的感觉泛化到讨厌所有的场合?或者是,你回避的是应酬这项活动本身,这种社交方式是你不认可的。不同的社交方式是不是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及积极影响?让不同的方式进入自己原本的认知结构中。这样也就为你的人格增添了丰富的养料。

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你所回避的,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会给自己心理带来不适感觉的事物。比如你回避餐桌上热闹非凡的应酬活动,那么你应该问自己,你回避的是什么?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是不是在以前类似的场合里发生了某件不愉快的事件,让你的感觉泛化到讨厌所有的场合?或者是,你回避的是应酬这项活动本身,这种社交方式是你不认可的。那么你就要继续追问,你认可的社交方式是什么样的?不同的社交方式是不是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及积极影响?有没有可能去接受其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这样追问下去,你自我的大门就开放了,你已经在自我觉察了。

再比如前所述的S先生,他想逃离的是办公室让人不快的气氛,那么他可以问自己,要逃离的是什么?让不同的方式进入自己原本的认知结构中。你的认知结构有了发展的可能。这样也就为你的人格增添了丰富的养料。

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强迫性重复,指的是:每个人在童年早期时候,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些挫败和创伤,若这些创伤严重就有可能导致日后出现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童年早期的小孩缺乏理性,但感受很丰富,因为还不识语言,大脑对这些创伤的记忆还不能用语言来编码,于是长大后,这些创伤在记忆中能保留下来的就只有当时的感受了。人们在潜意识中都希望医治好自己的创伤,但因为当时的创伤在记忆中只剩下感受了,每次为了疗伤,他都必须先创造出类似当时的感受——为了有这种感受,他还得先制造能产生这种感受的事件或情境,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自讨苦吃”,甚至自虐——然后试图依靠自己现在的力量,把那些失败扭转,医治好自己的创伤,但结果多数是失败的,于是人们就一次次地重复来过——这种疗伤的愿望是潜意识的,这种受伤性感受的创造也是潜意识的,当事人对自己这种强迫性重复现象通常也是很少察觉到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强迫性重复就是要你正是你所回避的事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