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卫士长写“检查”

教卫士长写“检查”

时间:2023-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教卫士长写“检查”毛泽东与江青的结合,造成了一个历史的错误。平常,毛泽东对江青是管得很严的,几十年没让她插手政治大事。因此江青在政治上的野心是逐渐暴露的,主要是“文革”时期利用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毛泽东沉思地应着。毛泽东开始设法调解纠纷。“检查写完后先交我看看。”李银桥回屋写好检查后,马上送毛泽东看。毛泽东看后点点头,将检查放在床头柜上。

五、教卫士长写“检查”

毛泽东与江青的结合,造成了一个历史的错误。时间不长,毛泽东就觉得不对劲,他许多时候和江青吵架,身边工作人员虽没法插言,却也是看在眼里的。毛泽东曾经对身边工作人员多次讲过,江青是一个“政治包袱”,我的家事瞒得了别人,瞒不了你们,“我的事,我在的时候不要讲,我死后可以讲,实事求是的讲”。平常,毛泽东对江青是管得很严的,几十年没让她插手政治大事。因此江青在政治上的野心是逐渐暴露的,主要是“文革”时期利用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从解放前到五六十年代初,江青主要工作是负责毛泽东的生活,没什么事干,毛泽东给她看的材料她才能看。

江青闲得慌时,每天就打打扑克。但是她这种人,陪她玩玩也很难侍候,毛泽东身边人员称她为“输不起的江青”。她一玩就一定要赢,赢不了就发脾气,埋怨对家。

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他经常与江青打对家,要是出错了牌,时常遭白眼,甚至不时闹出牌桌上的风波。江青经常扣他大帽子,李银桥受不了就去毛泽东那儿告状。这个时期江青还未涉足政治,对于非原则的问题,毛泽东一般是“和为贵”,从中协调,使双方都好下台阶。到“文革”后期,江青在政治局拥有一定的权力,她与工作人员发生纠纷后,毛泽东一般是帮助同志,斥责江青,没有什么思想工作可做,而是直接严肃批评江青。

据李银桥回忆,1952年初,中央首长还住在北京市万寿路的新六所,而毛泽东在中南海、新六所都有住所,来回跑,直到1959年定居中南海。

有一天打牌,一开始江青就脸色不好,李银桥为此心里总犯着嘀咕,因此常出错牌,越出错牌,江青的脸色越难看,纵然对方想让他们赢牌也不容易做到了。这时,李银桥又出错了一张牌,江青瞪着眼,忽然将满手的牌朝桌上一摔,朝李银桥发起泼辣脾气。

“不打了!”江青倏地站起身,怒气冲冲地指着李银桥说:“你为什么说我躲风?啊?”

李银桥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糟了!这事怎么会被她知道了?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原来,当时全国上下正在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江青自从延安时期的“三查”、“三整”运动中查出她的入党时间问题,跟毛泽东发生一次大争吵之后,对党内各种整风运动很不满意,她心中有鬼,十分恐惧运动。无论大小运动一来,她就能躲则躲,很少参加。她也从不隐讳自己对整风运动的不满和偏见,说什么“有人吃饱了饭没事干,整天琢磨着搞别人。”“哼,这次你搞人家,下次人家搞你!”从日常小事,到政治迫害,历史证明,江青是很会记仇报复的,不但有“仇”必报,而且恩将仇报,甚至不惜置人死地。

掀起“三反”“五反”运动后,江青照例又不参加组织活动,到外面躲了一段时间。有一次机要秘书徐业夫见此,问李银桥:“为什么运动一来,江青就走了?”

“躲风呗。”李银桥随口答道。

不知怎地,这话传到江青耳里,这自然被她记为仇恨,待机报复。李银桥总出错牌,今天成了江青的出气筒,他心里紧张,无言以对。

“哼!”江青盛气凌人,在房中走来走去。这时李银桥早起身跟在她后面,想解释又不好开口。其他人早已出去了。

“你为什么说我躲风?说话呀!你说没说我躲风?”江青摆开架子,像是审问犯人。

“我说过,可是……”李银桥心里忐忑不安,又不得不说,支支吾吾。

“你为什么说?”江青追问。

“我不是有意的。徐秘书问我,我是随口说了一句。”

“你这个没良心的!”江青眼睛都湿润了,“我政治上保护你,你反而政治上诬蔑我!”

“我真不是有意的,我没有诬蔑你……”

“我再问你,你为啥挑拨我跟李敏的关系?”江青在翻陈年老账。

“这是绝对没有的事!”李银桥辩解道。

“我叫你派车去学校接她回家,你为什么不去接?”

“接了。我去接,是李敏不肯回来。”

“是你挑拨!”

“这一条我绝不承认!”

江青气急败坏,耍起泼辣劲,顿着脚,越吵越凶,不可收拾。

李银桥看看手表,毛泽东该起床了。他冷静了一下,尽量和缓地说:“江青同志,主席该起床了,我得去照看。”

照料毛泽东起床后,李银桥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声地对毛泽东开口了,“主席,我跟江青同志吵起来了。”

毛泽东正在看报,漫不经心地问:“你为什么跟她吵呢?”

“不是我跟她吵,是她跟我吵。”李银桥斟酌词句说,“我说她躲风,她说我是政治诬蔑。”

“噢,躲风?”毛泽东掀起眼皮,开始注意了。问:“那你有没有说啊?”

李银桥解释说,他没有诬蔑江青的意思。

“嗯,没有就好。”毛泽东沉思地应着。

“她还说我挑拨她和李敏的关系。”

“你有没有这个事?”

“没有。”

毛泽东想了想,说:“好吧,你下去。叫江青来,我跟她谈谈。”

李银桥出来的时候,江青还在院子里团团转,他小心翼翼地转达了毛泽东的意思。

“你可真行哪!”江青斜了他一眼,径自进入了毛泽东的卧室。

不大工夫,毛泽东按值班室的电铃又找李银桥,江青已经走了。

“看来问题不好解决哟。”毛泽东慢条斯理地说,“你得承认错误,写检查。”毛泽东开始设法调解纠纷。

“怎么写?”李银桥心中犯着愁。

“你怎么说的就怎么写。”

“她说我政治上诬蔑她,我没这个意思。”

“那就写没这个意思。”

“她说我挑拨关系,我没有。”

“没有就写没有。”

接着毛泽东具体指导他怎么做文章。

“要写我们两个人的名字,写主席、江青同志,然后另起一行。躲风的话说了,承认,要检查说的不对。要道歉对不起。再写个‘但是’,‘但是’后多做点文章。话是说了,但没有搞政治诬蔑的意思。至于挑拨,根本不存在。去接李敏了,李敏不回来。交代的事办了,只是没办成,以后争取办成。”

“检查写完后先交我看看。”毛泽东最后嘱咐李银桥。

李银桥回屋写好检查后,马上送毛泽东看。

“嗯,可以。”毛泽东看后点点头,将检查放在床头柜上。然后又对李银桥说:“检查交了,问题还没解决。你到中南海去躲一躲。”

李银桥茫然地望着毛泽东。

毛泽东笑了,说:“只好委屈你先躲躲风了。”

这样,李银桥从新六所“躲”进了中南海。10多天过去了,毛泽东叫卫士电话通知他回去了。到新六所,一见面,毛泽东就笑着说:“银桥啊,问题解决了!江青病了,住在北京医院。你带着东西去医院看她。明白吗?”

“明白。”李银桥心里一阵高兴。

“先不要忙,在你房间里等着,等机会成熟了再去。”

“李银桥心里虽有些纳闷,但只得听从毛泽东安排,就再‘躲’一会吧。好一会儿,北京医院一名护士来电话点名找他,说江青要烟和一些水果,让他送去。”

李银桥乘车到北京医院,进入江青的病房,江青面带微笑和他握手,客气地请他坐下。李银桥将东西放在桌上,坐下来,心情轻快。

“你对我有意见没关系,但你不该背后讲我。”江青态度已经柔和。李银桥连忙又自我批评一番。

“你以后有意见直接来找我,不要背后讲。当面讲什么我也不会怪你。”江青说完,马上岔开话题,谈起了工作上的问题。研究如何照顾好毛泽东的休息和饮食。她并关照要李银桥等身边人员多操心毛泽东的生活。

事后,李银桥听说,为协调这事,毛泽东用心良苦。他给江青打电话,要她心胸放宽些。说银桥一听说她病了,很着急,买了东西要去看她,因此毛泽东要她主动提出让李银桥送什么东西去。这样,江青才让护士打那个电话点名要他去。

江青是很难侍候的。毛泽东讲过,江青是刀子嘴,尽伤人。没有什么人和她搞得来。40年代到60年代初,毛泽东和江青之间主要是家庭纠纷,不是政治分野,所以在纠纷中毛泽东是同时做两边的工作,重点是化解矛盾,而不是批评江青。由于毛泽东运用之妙,一场风波就被他轻轻松松化解了,事过之后,双方都心情愉快,也不留痕迹,没有什么后遗症。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毛泽东是个例外。

人都是社会的人,生活在一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重要的是要善于化解矛盾,协调关系。有人说,妯娌关系、婆媳关系难处理,这要看什么人来处理。不善调解,任何人的关系都不好处理;谦虚忍让,相敬如宾,再难的矛盾也会化解,再复杂的关系也能协调。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相忍为上,善解人意,多替别人想想,不失时机地帮助协调和沟通,创造和睦、融洽的人际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