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淡泊明志的心境

淡泊明志的心境

时间:2022-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诸葛亮一生明明只有两个阶段,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分成三个阶段?诸葛亮出生在山东琅琊山脚下的沂水县。诸葛亮选择待在隆中,隆中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荆州是个军事要冲,是一个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所以诸葛亮身居隆中,足不出户,消息却非常灵通。舌战群儒,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最了不起的精神。诸葛亮淡泊明志,淡泊就是不追求功名利禄。

诸葛亮一生明明只有两个阶段,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分成三个阶段?因为我们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民族,信奉“三”,无三不成礼。西方是二的文化,我们则是三的文化,“三”这个字要念“参”,即大家都来参与。

什么东西都把它分成三份。所以,我们把诸葛亮的经历也分成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27岁以前,他勤奋学习,用各种知识充实自己,为以后的“平天下”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明确自己的目标,用两个字来说,就是 “定位”。我相信现在大部分的人没有定位的意识,遇到什么就做什么,你把我放在哪个位置,我就做什么事情,定位不够清楚,这是一生痛苦的源头。而诸葛亮从一开始定位就很明确。他这辈子绝对不当皇帝,他只当一个贤能的辅政大臣。然后他就开始去准备了。

诸葛亮出生在山东琅琊山脚下的沂水县。一个人没有名气的时候,你是哪里人谁都不关心,你是哪里人又怎么样,你说你是我的同乡,我心里想同乡算什么。但是当一个人出名了大家就开始争了,他是我们这里的人,他是我们这里的人,到处都在争论他出生在哪里。所以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活着的时候,而是体现在死了之后是否能得到人们的推崇和认可。

诸葛亮身高六尺四,是一个标准的山东汉子,他父亲娶了个继母,却很快就去世了,继母怎么办?能不能说我们都不是你亲生的儿子,我们不管你,不能。在封建社会,中国人是很讲道义的,父亲的事就是儿子的事,不像现在,父亲的事和儿子无关。所以长兄诸葛瑾就扛起了赡养继母的责任,在孙权那里做官。这样,他们兄弟一个在东吴,一个在襄阳,兄弟中几个小的,就跟着叔父诸葛玄到刘表这里来谋职。

刘表是个不敢做事,也不知道怎么做事的一个人。他有地盘,但是没有能力,因此,诸葛亮出山,根本不会去找刘表。因为他看到叔叔在刘表那儿是有力使不出来,只好每天早上签到,下午签退,什么都不敢做。所以诸葛亮最终待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非常有名,叫隆中。他待在隆中耕田,做一个实实在在、老老实实的农夫,这有什么好处?进可攻,退可守。所以,当一个人还没有确定你的舞台在哪里之前,最好不要着急,找到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静下心来,等待时机。

诸葛亮选择待在隆中,隆中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首先,隆中的地理环境特殊。我一直认为地理环境会影响一个人。比如“山不高而秀雅”,山太高也很麻烦,平时大家都不去,只有下雪的时候,大家都一窝蜂地到峰顶去,然后挤得一团糟。“水不深而澄清”,高雄有一个澄清湖就很美。隆中地不广,但是很平坦;林子不大,可是很出名,它很靠近当时的荆州。荆州是个军事要冲,是一个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所以诸葛亮身居隆中,足不出户,消息却非常灵通。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想到中国台湾。台湾岛很小,全世界的资讯却可以迅速地进来,如果南部知道,北部也会知道,中部也会知道。不会像其它面积很大的地方,有的北方知道,南方不一定知道,南方知道,东方又不知道。可以说,全世界资讯在这里可以得到最便捷地交流,我们不一定是世界的中心,但是我们资讯交流快捷,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长处。隆中就有这么个好处,它是都市旁边的农村,闹中取静,对当时所有政治变化、军事变化的消息都非常灵通,否则,诸葛亮再怎么用心也没有用。

诸葛亮虽然生活在乡下,但是他有抱负,只要有机会,他是要参与政治的,所以,他对当时的政治事务了如指掌。他跟徐庶、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庞统,还有另一个大名士水镜先生组成了一个智囊集团。水镜先生,可以说是他们这个智囊集团的一个领导,这个集团的安排和运作几乎像一个国家的运作一样。

虽然《三国演义》的确渲染了诸葛亮的智慧,但是我们照样可以用科学来解释。舌战群儒,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吗?没有,他只是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而已。他虽然身在隆中,但是清楚地知道所有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人,并对他们逐一地做个案的研究。所以,虽然诸葛亮才28岁,单枪匹马来到东吴,东吴所有的将士都想把他打倒,想让他难堪,他却从容淡定地一个一个地说出你是谁,他是谁,你从小怎么样,他怎么怎么样。可见,一个人基本功必须扎实,基本功不行就上台,那后果是很难堪的。如果诸葛亮第一次去见江东群儒就被他们弄得哑口无言,那你当初下山干什么,简直就是自讨没趣。草船借箭和借东风也并不神秘,只是利用了点儿天文科学知识而已。刮西风的时候,偶然也会有一段时间是刮东风的,诸葛亮只是抓住了这个诀窍而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最了不起的精神。我必须要说,现在的人还是像诸葛亮的比较多,像刘备的比较少,尤其是在中国台湾地区,诸葛亮非常多,就是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过一个刘备,所以诸葛亮都在田野上,在各行各业中,台上没有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淡泊明志,淡泊就是不追求功名利禄。老实说,一个人有没有抱负,要不要为人民服务,就看你名利心重不重。只要名利心重,你再怎么说都没有用,全都是假的,说漂亮话而已。因为“名利”两个字,会使一个伟大的人变成一个卑鄙的人。因为谁都超越不了这两个字。我再说一遍,老天要考验一个人,就用这两个字来考验他,他名关过得了吗?利关过得了吗?大部分人两关都过不了,你看很多人活到五六十岁、七八十岁,满口都是“钱钱钱”,有的人名片拿出来,一页印不完,印两页,这是做什么嘛!他们就是过不了名利关。

宁静才能致远。诸葛亮能看到10年、20年、50年以后的事情,否则他怎么能几句话就把刘备说动了,这就表示他心里很平静。“我当不当丞相无所谓,我下不下山不在乎”,一个人只有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他才会很冷静地看到事情的本质和精髓。现在的人都热衷展望未来,你看美国人所做的长期计划,不过是三五年,就三五年他们都觉得很长了,我们不要上这个当。中国人考虑的都是千秋万世的基业,三五年算什么。一千七百多年以来,讲到诸葛亮只有说他好的,没有说他坏的,他是个失败者,但是我们用一句话来赞美他,叫作“不以胜败论英雄”,这样你就知道中国人的厉害了。要贬低你的时候就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要捧你的时候就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这就是智慧,不是知识,跟知识无关。

我觉得,我们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出生就是原点,然后画一个曲线,画完人就走了。不管你是谁,就做这一件事而已。从娘胎出来找到原点,就开始画自己这一生的曲线,画到哪里算哪里,画完就走了。颜回就是画到三十几岁就走了。有的人画得很高,一下子掉下来,走了。每一个人最后的结局都是相同的,四个字——不了了之。不了了之,你能怎么样,因为根本由不得你。你看以诸葛亮的智慧,以诸葛亮的远见,以诸葛亮后来得到的机会,最后都说汉室的气数已尽,所以很多人说诸葛亮是法家,我不以为然,他是孔子的信徒,他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尽人事,听天命,所以他完全没有遗憾。

诸葛亮的一生,27岁是个关键,因为碰到了刘备。他鞠躬尽瘁,就是报答刘备提供给他表现的舞台,如果他没有碰到刘备,他将心安理得地永远做个农夫,做个很平凡的人,宁可老死山林,也不愿意参与政治。我相信现在大家都很清楚,当人家要破格提拔你,突然给你加薪,你就知道你要准备坐牢了。所以,我们得到一个很大的教训,不要期望得到破格的提拔或加薪。

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没有好的老板,我宁可一辈子默默无闻,总比去坐牢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