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看,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

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看,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

时间:2022-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天道和人道之本源的意义,又是保障人们顺利交往和行事通达的凭证。孔子对诚信更加推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也把修养诚信看做是做人应走的正道,“思诚者”是“人之道也”。可见,在中国先哲们的思想及价值取向中,诚信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道德标准,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又何尝不是我们今天必须遵守的立身处世之本呢?

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天道和人道之本源的意义,又是保障人们顺利交往和行事通达的凭证。诚信乃天道运行之本。《中庸》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者,物之终始”;可见诚信是自然运行的基本规律。

诚信是人道之本。《左传·成公十七年》云:“人之所以立,信、知、勇也。”孔子对诚信更加推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也把修养诚信看做是做人应走的正道,“思诚者”是“人之道也”。王安石断言:“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的道德支柱,无此便难以立足。朱熹把忠诚、讲信义看做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无此就谈不上做人之道。可见,在中国先哲们的思想及价值取向中,诚信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道德标准,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又何尝不是我们今天必须遵守的立身处世之本呢?

诚信是交往顺利、行事通达的凭证。人既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人要生存一步也离不开社会之光的普照,在与他人进行交往,与社会开展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等实践中,诚信是保障这些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资本。孔子认为,人不讲诚信是不行的,在他看来,“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难哉”。墨子也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刘昼把讲信用看做是行动的基础和根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传统的诚信美德是一面历史明镜,对于世人都有借鉴价值,作为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历史责任的大学生就更应以史为鉴、诚实守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