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系上黄金的鸟儿飞不远

系上黄金的鸟儿飞不远

时间:2022-08-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把钱看得并不重,“钱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的俗语,被众人所认同。在美国曾经有一项调查指出:年薪7万美元以上的人,对自己薪水不满足的比例高于年薪7万元以下的人。一味追求金钱的人不会有远大的志向。“俭以养德”,中国人笃信对物质生活无过高的要求,不贪恋物欲,可以使人的道德光大。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把钱看得并不重,“钱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的俗语,被众人所认同。但现今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人对钱“认真”起来,有句“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调侃很是流行一阵子。现实生活告诉人们:人若是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就会丧失人的尊严,就会无所作为。

追求金钱违背了人类生活的本质。人作为万物之灵长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之处,是有高级的心理性的精神需要。可悲的是不少人把金钱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拼命地追逐金钱无非就是追求对物质的占有和物质享受,追求肉体感官的快乐。爱因斯坦曾把这种只看重人的动物性的满足称为“猪栏的理想”。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物”对生活的感受确确实实不同于动物。早在上世纪2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凯因斯就指出:当人们的物质问题解决之后,代之而起的则是如何追求精神上的美好生活。遗憾的是有些人的“物质问题解决之后”,仍然是钻进钱眼里,不想出来,误认为有钱就有生活的快乐。在美国曾经有一项调查指出:年薪7万美元以上的人,对自己薪水不满足的比例高于年薪7万元以下的人。说明了赚得钱愈多,不见得愈开心。在国内也看到许多人经济富裕了,反而失去了快乐,精神陷入了困境。为什么?这是因为把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限制在动物性需求的层次上,没有高尚的追求,没有精神的支撑点。

一味追求金钱的人不会有远大的志向。崇尚金钱的人是只图个人享乐、发财致富的经济动物。对于这种人,除了金钱之外,不要设想他们会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一位搞长途贩运手中已有七位数积蓄的老板,同几位刚认识的大学教授,炫耀他一身皮尔卡丹西服、金利来皮带等高贵“装备”后,很有感触地说,我没什么文化,所以钱赚得不太多,我的愿望是让儿子上大学读书,有了知识好接我的班,赚大钱,生活得比我更好。听后,几位教授脸上呈现出无可奈何的笑容。具有远大志向的人都把事业看得比金钱重要千百倍。革命先烈方志敏被俘时,国民党士兵在他身上搜来搜去,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感到不可思议。方志敏有一段感人至深的话:“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阶级和民族的解放,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栅;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柔软舒服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巢似的住所!”

以金钱为最高生活目标的人,在金钱魔鬼般的诱惑下,心态变得浮躁了,感觉代替了理性思考,潮流化的选择主宰了自主性的选择。于是,完全成为赚钱的机器。即便是已有大的作为者,但一经要狠狠地捞钱,也就止步不前了。英国大发明家瓦特,20岁发明蒸汽机一举成名后,热衷于获利当老板,他一直活到83岁,然而在科学发明上再也没有什么新的贡献。而今,商品经济大潮把一些作家裹挟“下海”。且不说,文人下海总是呛水溺水者多,就是那些真正赚了钱的极少数人,恐怕其心态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再让他们履行当初“赚钱以推动事业”,“赚了钱再潜心干事业”之类的诺言,真正能为者怕是凤毛麟角。

追求金钱会诱使人的道德沦丧,甚至犯罪。“俭以养德”,中国人笃信对物质生活无过高的要求,不贪恋物欲,可以使人的道德光大。真理从来就是世界性的。居里夫人认为,她和皮埃尔·居里“不能注意自己的物质利益”。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经济拮据、生活贫困时,毫无保留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放弃了他们的专利权。她说:“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属于全人类。”展示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信奉金钱至上的人,必然也利欲至上,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没钱不干,全然不顾道德良心,社会责任。更有甚者,在他人突陷险境的生死攸关之际,毫无人性地与求援者讲价钱,如若对方无力满足其要价,便以看杂耍的心情观看他人鲜活的生命怎样熄灭,如此的道德沦丧震惊了许多人,受到众人的谴责和唾骂。至于为金钱不惜违法乱纪,铤而走险,乃至掉脑袋的,也是时有发生,不觉新鲜。

印度文学家泰戈尔有诗云:“鸟儿系上黄金是飞不远的”。这句话应是每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立志有所作为的人的格言。

(钱森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