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位寒门学子的生存体验

一位寒门学子的生存体验

时间:2022-08-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入学时曾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的特困生张开兵,如今已是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内别具一格的“名人”。一家考取了两个大学生,整个村庄沸腾了。就这样,他从老板那里领取了入学以来第一笔勤工助学的报酬,也领取了他在大学生存下去的第一份自信。一天,南昌阳光乳业有限公司的业务员来农大寻找代售点,张开兵把他引见给书店老板,并表示愿意为他开展这项新业务。

入学时曾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的特困生张开兵,如今已是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内别具一格的“名人”。他的出名不是因为他的另类和“酷”,而是缘于他对贫困的成功挑战。通过勤工助学,他不仅解决了自己和妹妹的学费和生活费,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帮校园内50多名特困生解决了吃饭问题。

地处长江边的江西省彭泽县泉山镇西垅村是个三面环水一边靠山的小山村,因受“十年九涝”年景的影响,当地村民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张开兵就出生在西垅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特别是张开兵三兄妹相继来到人世后,张家的日子就过得更加紧巴。

屋漏偏遭连夜雨,母亲又因过度劳作患病卧床10多年,为了给母亲治病,家里早已一贫如洗,张开兵三兄妹上学后,学费就成了这个家庭难以承受的负担。每次开学前父亲四处借钱时那种酸楚和无奈,总是深深留在张开兵的脑海里。

1999年9月,张开兵和妹妹张晚风同时收到了江西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家考取了两个大学生,整个村庄沸腾了。然而,将近万元的报到费,却让全家个个愁容满面。父亲四处借贷,最终也只凑了4000来元钱加上张开兵的那1000多元,刚够一个人的学费。

父亲一脸无奈地说:“爸爸实在是无能为力了,看来,你们兄妹只能有一个去上大学!”张开兵理解父亲的难处,当即表示让妹妹拿这些钱先去。但他又不甘心就此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决定先带妹妹去省城报到,自己到学校后再想办法。他坚信,天无绝人之路,世上没有跨不过的门槛,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张开兵领取人学以来第一笔勤工助学报酬时,也领取了在大学生存下去的信心

张开兵怀揣5000来块钱,带着妹妹踏上了去省城求学的道路。第一次来到省城南昌,他无心欣赏大城市的名胜景观和堂皇富丽。他很清楚,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只够一个人的学费去解决自己和妹妹的报到问题,思来想去,他决定去找学生工作处,希望能够减免一点学费或者缓交学费。

张开兵怯生生地找到了学生工作处。走进学生工作办公室,只见里面挤满了人,都是一些要求减免学费的特困生,张开兵涨红着脸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候。一个小时过后,办公室的人才少了起来,这时,张开兵才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要求。学工处一负责人对他说:“同学,你刚才也看到了,这么多人都是来要求减免学费的。农大的同学大多来自农村,全校8000多名学生中有1200多名特困生急需帮助,学校也感到不堪重负。眼下,学校能给你最大的帮助就是同意你缓交学费。”交完妹妹的学费,可供他们兄妹俩开支的生活费仅400多元。各买一份米饭,再买一包3角钱的榨菜,这就是兄妹俩每餐的伙食。

课余时间张开兵就在校园内四处转悠,希望能找到一份临时工作,以减轻生活的压力。然而,江西农大远离市区,除了校办工厂有着一批下岗职工外,同时还有上千名需要自己养活自己的特困生,想找上一份工作就显得特别难。入学一星期后的一个晚上,张开兵拖着军训后的疲惫身躯在校园内各餐馆和商店门口转悠,以期找到一份勤工助学的活,结果还是连连碰壁。更令他难堪的是,厂保卫人员见他四处游荡以为是小偷在踩点,便把他叫过去盘问。经过一番解释后才把误会消除。一个多月过去了,找工作的事依然没有着落,报名后剩下的那点钱也一天少似一天,即将陷入山穷水尽境地的张开兵开始有点茫然了。

就在他快要断炊的时候,几位在南昌大学和江西师大就读的高中同学齐刷刷地出现在他的面前,每人拿出100元钱,说是“借”给他度过难关,等大学毕业后有钱再还。拿着昔日同窗从牙缝中省下来的钱,张开兵哽噎无语。他很清楚,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钱,而是一份份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真情和爱心啊。

他不想成为一个永远被救济的对象,自己既然能通过捡破烂、打零工读完小学和中学,也完全能够在大学生存下去。

一个星期一的下午,张开兵去打开水时路过校园内“和平书店”门口的报刊亭,见很多同学在买报纸。张开兵站在一旁看了看,只见书店规模不大,报刊品种也不全。他想,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共10000多人,按平均每人每年报刊消费20元计算,一年就是几十万元。而整个学校就这么一个报刊亭,如果自己帮书店老板去上门订送报刊,肯定能把业务做得更大。想到这,张开兵拎着一个空热水瓶转身就往宿舍跑,他想把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尽快写出来交到老板手上。到宿舍后,张开兵铺开稿纸开始冥思苦想。直到第二天天亮,一个完整的方案总算出来了。第二天一大早,当两眼布满血丝的张开兵把自己熬了一个晚上写出来的方案交到书店老板手上时,老板用一种怀疑的眼光打量了张开兵半天,等他看完了张开兵有理有据的建议后,口气勉强地答应让张开兵先试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开兵憋足了劲。他利用课余时间,敲开了农大校园里的所有学生宿舍和部分教职工的家门。功夫不负苦心人,半个月下来,他为书店老板征订了3000多元的报刊!当他把厚厚一沓征订单和征订款递到书店老板手中时,书店老板愣住子,眼里闪现的惊讶明显多于欣喜。张开兵没有作声,内心的喜悦却如潮水般直往上涌。就这样,他从老板那里领取了入学以来第一笔勤工助学的报酬,也领取了他在大学生存下去的第一份自信。

靠自己的努力念完大学

第一次的成功,让张开兵开始明白即使打工也需要智力和眼光,他开始做起了一个有心人。

一天,南昌阳光乳业有限公司的业务员来农大寻找代售点,张开兵把他引见给书店老板,并表示愿意为他开展这项新业务。征得老板同意后,张开兵找来几位特困生同学挨家挨户上门征订鲜奶。第一月下来后,因订量太少,亏本了。书店老板想打退堂鼓,取消这项业务,张开兵不相信订牛奶的市场就这么小,他对老板说,再给我一个月时间,如果还是不行,我分文不取。老板被他的这番话打动了,答应让他再试一个月。

在分析上个月收效不大的原因后,他把眼光投向了学校周边的几个成人高校和企业,他分析认为,那儿的消费潜力远比自己学校大。事实再次证明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又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张开兵和他的几个同学所征订的鲜奶量,终于可以为书店老板赢利了。

随着这两笔业务的成功和增值,老板把张开兵每月的工资加到了450元。此时,书店老板已对张开兵刮目相看了,他很欣赏张开兵的开拓精神和独到的眼光,他决定利用张开兵把自己的业务做大。为此,他决定让张开兵担任业务主管,委托张开兵在特困生中增招新员工,并负责培训。

从那时起,他每个月都可定期领到450元工资,再加上节假日打工的收入,不仅能够满足他兄妹俩的生活所需,而且还有节余。大学第二个学期结束时,他不仅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而且还给病中的母亲寄去了1000多元钱。钱不多,但张开兵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2000年暑假,他嘱咐妹妹张晚风回家看望病中的母亲,自己则留在南昌,挣来年的学费。

在暑假里,他把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早晨5:30分起来送牛奶;上午8点左右,到学校附近的建筑工地找活干,挑砖运砂拌灰这些重体力活,什么都干。活虽然累了点,但为了挣够来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张开兵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下午,他得赶往南昌阳光乳业公司昌北分站,协助这个站的负责人处理牛奶调配、发送等内部事务。

有时碰上建筑工地停工,张开兵便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到南昌市区四处找活干,炎炎烈日下,发送广告传单、搬运货物、推销产品什么的,他都不记得自己到底干过多少个“工种”了。

这样每天工作10多小时,一个暑假下来,他挣了近4000元。新学年开学时,张开兵一次性缴清了所有学杂费。

走出困境的张开兵决心要帮更多的特困生学会“自我造血”

从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困境中走出来后,张开兵就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我和同学们每天辛辛苦苦帮老板打工,但其他同学的工资却很低,还无法自己养活自己。为什么我们贫困生不能自己扛个牌子单干呢?

2000年9月5日,由学校提供场地,由特困生自己管理的“江西农大勤工助学服务部”正式成立了,张开兵担任该服务部负责人。

服务部成立后,张开兵和同学们积极开拓市场。除了订送报刊、牛奶外,他们还开展了促销日用品、代买代送早点、上门家教等新业务。经过与邮政局协商,他们又开始了电话磁卡、信封、贺年片的促销工作。2001年元旦前夕,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勤工助学服务部”的同学们就售出贺年片几万张。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服务部的成员也由最初的七八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0多个人。目前,根据工作量的多少,他们每月都能定额领到100—300元不等的“工资”。

开办了勤工助学服务部,他更加忙了。过去,张开兵只要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可现在却要担负50多名特困生的生活负担,他感到任重而道远。但是,在逆境中养成了倔强个性的他没有轻言放弃,整日不知疲倦地穿行在学习和打工之间。如今,勤工助学服务部的业务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但他知道,自己还是一名学生,勤工助学只是一种手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本末倒置。作为一名贫困生,他能证明自己的生存能力不比别人差;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也能做到学业上合格。为了不影响学习,他把别人睡觉和休息的时间都利用上了,从入学到现在,他没有哪一天早上迟于6点起床。令人欣慰的是,至今为止,张开兵还没有哪门功课补考过。

通过这两年多的磨练,张开兵发觉:利用课余时间找一份工作,对特困生来说,不仅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培养生存能力,而且还可以在工作中找回自尊和自信,培养健全健康的心理。

为了给更多的特困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帮助他们学会“自我造血”,张开兵又有了一个新的设想——在校园内创办一个由大学生自己管理的“大学生勤工助学超市”。他的这一想法已得到校方的认可,并表示愿意为他提供一切便利,包括场地和启动资金。届时可为100多名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

江西农业大学和江西省教委把张开兵作为典型在大学生中加以宣传,不久前,张开兵还被有关部门推荐参加“首届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的评选。我们在这里衷心祝愿张开兵和他的“勤工助学”校友们的路能够越走越宽,走出人生新的世界。

编后语: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的高校中,有学费、衣食之忧的贫困大学生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15%。因此,课余兼职、假期打工族渐渐成了大学校园里独特的风景。可是,很多贫困生却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本文主人公张开兵没有走常规的老路:找家教、打零工,被动适应社会。他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创造岗位勤工助学,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这正应了一句经济学原理:从来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经济。张开兵的做法,正体现了知识就是先进生产力的论断,他的成功对那些已经毕业或尚未毕业的大学生们都应该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尹祖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