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人都是设计师

人人都是设计师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雷军曾经总结小米在半年超过100亿元的秘密:电商的威力、社交媒体的威力、把手机当电脑做、发动群众做手机、粉丝经济、硅谷式创业等等,然而雷军在说完这些秘诀之后,又加了一句: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真正的秘诀。让用户成为设计师,是雷军的小米模式中最引以为傲的特点。

雷军曾经总结小米在半年超过100亿元的秘密:电商的威力、社交媒体的威力、把手机当电脑做、发动群众做手机、粉丝经济、硅谷式创业等等,然而雷军在说完这些秘诀之后,又加了一句: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真正的秘诀。

在金山工作时期,雷军有一句口头禅,叫做“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在创办小米之后,雷军的口头禅变成了“顺势而为”。小米除了赶上了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的浪潮之外,还有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那就是百万级用户参与的粉丝经济学,在小米内部,他们将这种外人摸不透头脑的现象称为“用户扭曲力场”。

扭曲力场是《星际迷航》里的一个术语,外星人通过强大的精神力量建造了新世界。在苹果公司,员工们曾经用“现实扭曲力场”来形容他们伟大的乔帮主。用户扭曲力场,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庞大的用户形成的一种强大能量,这种能量广泛存在于小米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等诸多环节。

小米有一个全民客服的理念,那就是鼓励大家近距离地接触用户。比如雷军自己,每天都会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回复微博上的评论。小米的全部工程师,能否按时回复论坛上的帖子,成为了他们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统计,小米论坛每天大约要增加12万个新帖子,经过一定的筛选之后,有实质内容的帖子差不多在8000条左右,也就说每天每个工程师要回复150个帖子。而他们的反馈在帖子后面都会有一个状态显示,比如“已收录”、“正在解决”、“已解决”等等。用户可以明确地知道,究竟是哪一个ID的工程师在解决以及什么时候能解决,于是便产生了一种被无限尊重的感觉。

为了让工程师具有产品经理的思维,小米打破常规,鼓励工程师通过论坛、微博和QQ等渠道和用户直接取得联系,让工程师们直面每一段代码成果在用户面前的反馈。当一项新开发的功能正式发布之后,工程师们会立即收到用户的反馈。此外,小米还要求工程师参加和粉丝聚会的线下活动。

小米之所以这样认真负责地回答粉丝的问题,就是鼓励他们参与进来,让每一个米粉都成为设计师,与小米站在一起,做在一处,想到一块。

小米构建了一个“用户扭曲力场”的金字塔,广大的用户是塔基,他们通过微博、微信、事件营销等媒介,加入到小米的设计工作中,虽然介入不深,却是一个强大的跟随群体。在金字塔的中间,是米粉,他们是一个关键的群体,也是支撑小米走到今天的中流砥柱。在小米成立之初,雷军就订立了三条军规,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和米粉交朋友。

为了让这些朋友成为小米最忠实的“编外设计师”,小米最核心的办法并不是心理战,而是让用户发出惊声尖叫,让他们对产品狂热,当狂热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他们自然就生出了参与小米设计的强烈欲望。

雷军一直在讲一句话,要做互联网手机,再简单地说,就是要将手机当成电脑那样做。为此,雷军曾经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做了30年的PC,PC最后胜出的招只有两条,高性能、高性价比。”所以,雷军将自己定位为首席产品经理。

在小米,雷军不喜欢召开管理会议,他在整个公司的管理上只有每周一次、每次一个钟头的公司级例会,此外也没有什么季度总结会、半年工作会等等。那么这些余下的时间去哪儿了?用来参加各种产品会以及每周定期跟MIUI、米聊、硬件和营销部门的员工聊聊,开个简短的产品讨论会。

在产品思维上,雷军确定了“让用户尖叫”这个方向。当初小米1为了制造“用户尖叫”,就在高配低价上下了工夫,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小米1被抢购一空,没有抢到的人怨声载道,仿佛丢了一部小米1似的。

有了尖叫声,小米的粉丝们就开始跃跃欲试地加入到设计师的阵营中,而小米又赋予了粉丝们另外一项权利:裁判。

小米在MIUI设计的早期,就曾经确定了两种机制:一个是以论坛为核心的互联网开发模式,另一个是在易用性和个性化上做文章。以上两条,成为了小米日后激发粉丝力量的关键所在。为此,小米的产品经理设计了不少工具,鼓励粉丝们参与到用户体验的评测和优化中。在小米,每周二会开放粉丝参与的体验报告,让用户选出本周更新程序中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为此,小米内部还设立了一个“爆米花奖”,奖励那些得奖者并给他拍照挂在办公室,额外还赠送一些小礼物。

让用户成为设计师,是雷军的小米模式中最引以为傲的特点。雷军之所以能想到这点,跟他的个人经历有关。原来,雷军曾经是诺基亚的发烧级用户,给诺基亚提过不少建议,然而诺基亚最终却没有“知错改过”,让雷军非常愤怒,他认为,当你喜欢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已经没有经济目的了,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个东西改了之后会更加完美。所以,作为企业决不能让喜爱它的用户很受伤。

小米的想法很简单,让更多有智慧、有积极性的人参与到一款手机的设计中,这种荣誉感是他们向外人推销小米的原动力。小米真是够聪明,用上百万的粉丝免费给它做产品经理和体验评测员,这将会产生多么难以估计的力量!正如互联网革命的思考者克莱·舍基所说:“所谓‘领先用户创新’,并不是由产品的设计者,而是由该产品最活跃的使用者来推动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小米发迹之后,大量的互联网手机模式马上跟进,其结果如何呢?他们并没有真正模仿出小米,因为他们面临的障碍不是硬件和软件,而是小米这种粉丝参与设计的产品经理模式。

互联网公司有一条核心的游戏规则——得产品经理得天下。雷军正是将这种思路贯彻到了手机领域中,于是就产生了摧枯拉朽的神奇魔力。

众所周知,苹果走的是典型的极简主义,就目前各大手机厂商来说,没有谁做得能比苹果更加简洁。然而简洁真的就是用户所喜欢的吗?莫非是乔帮主在说:你们只需要黑色和白色这两种颜色?

事实上,并非是苹果的用户只喜欢黑色和白色,而是苹果太成功了,掩盖了它存在的某些缺点,正如乔布斯本人的霸道和说一不二,让他的粉丝在无形中屈从了他。

小米虽然在某些方面效仿苹果,但是在和用户沟通这个层面,走的却是和苹果完全不同的路线。小米是让所有用户都参与进来,都动起来,都像饲养一个宠物那样来养成自己的手机。让消费者都能在小米这里找到自己心仪的一款,无论是样式、颜色还是性能。

于是,小米走了一条跟苹果完全相反的集大成之路,目的是为了得到各种功能的支持。所谓集大成,就是让所有用户都参与研发过程,最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小米,则是一个适合不同用户不同使用习惯的混合体。

在手机养成法则的影响下,小米对它的MIUI系统进行了认真的改良和完善。最初,MIUI的研发就是在互联网上,敞开大门让所有用户参与进来。当时,小米都要每周更新四五十甚至上百项功能,其中有三分之一就是由米粉们提供的。

由于是养成,所以要面对很多实际困难,然而雷军还是做到了。为了保证每周都能更新,小米通常是在2天内完成规划、2天内写完代码、2天内做好测试,于是,MINU就变成了一个拥有生命力的“活系统”,可以随时接纳用户提出的需求。

小米超越苹果的地方是,它看到了手机的一个本质——个性化。如果完全照搬照抄乔帮主的苹果,那么小米肯定是个蹩脚的模仿者,学成了四不像。小米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养成”自己的手机,这就是互联网思维。

小米做了很多养成工作,比如有的用户反映在突然停电时,看不清手机上的手电筒图标。于是,小米马上在新版的MIUI中就添加了更快捷的功能——长按Home键就可以点亮手电。对于壁纸,小米也积极和用户一起养成,他们从米粉投票中选择了票数最多的壁纸。这些壁纸推出之后深受欢迎。

有一位用户在滑雪时丢了手机,顿时发现有两个功能非常重要——寻找手机位置和远程删除所有数据。之所以觉得数据重要,是因为如今智能手机储存着大量的邮件和网络服务密码等私人数据。这个意见提出之后,立即得到了小米的重视,于是,小米经过技术团队的攻坚克难,增加了定位找回功能,解决了米粉的后顾之忧。

在雷军的手机通讯录里,至少有1000多名米粉的电话。在这些粉丝的参与下,小米推出了二百多个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的创新设计以及几百种主题风格的解锁方式,此外还有群发短信前自动添加名称、不接电话前提下友好提醒来电方的开车模式等等。小米将养成当做一项重任来完成,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此,曾经有人问雷军,这样做会不会给公司造成拖累,雷军的回答是:“中国使用手机的人数以亿计,哪怕百分之一的需求都是百万级的大需求。因此,注重细节上创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创新能产生大效益。”

小米的这种手机养成策略,颠覆了传统的用户策略。过去,厂商是通过对市场零距离的调研,发现了用户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设计全新的产品和服务。然而市场调研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对手机这种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当它上市时,市场需求很可能就发生了变化。为了抑制这些不可控因素,小米采用了吸引用户直接参与的方法,而这种方法让每一个米粉都感觉到是在养成只属于自己的手机。

自己养成自己,恰恰说明了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道理:最了解消费者的还是他们本身,所以万千粉丝们创新的热情和能力,才是企业的重要动力之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