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刚性十足的硬坚持

刚性十足的硬坚持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势必要经历苦闷、彷徨乃至绝望。但李樯却并不认为自己幸运,甚至害怕自己的未来比他更不幸。见了他后,李樯实在无法忍受内心的恐惧,坚决地辞职了。怀疑过后,李樯没有放弃,仍然继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命运给了李樯漫长的甚至是超越心理承受极限的考验,而李樯则凭着他刚性十足的硬坚持走了过来。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势必要经历苦闷、彷徨乃至绝望。我们可以暂时停下来,喘口气,思考片刻,看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重新校正方向,调整策略,但没有理由就此放弃梦想,选择平庸的生活。

如今声名鹊起的编剧李樯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就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而他为梦想做出的牺牲常人是无法理解的。当我们重温他的往事时,可以触摸到他对梦想不妥协、不放弃、不打折扣的执著。

1968年出生于河南安阳的李樯,高中快毕业时由于担心考不上大学,所以选择了当兵。1989年,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大专班,1992年毕业后分配到战友话剧团做编剧。两年后,他又转业到安阳文化局的创作室做编剧。

毕业后的李樯一直非常迷茫。在读大学前,他几乎没有写过什么东西,唯一的写作经验是当兵时写日记。但他从小就喜欢看电影,有一种讲故事的冲动。转业到地方后,在旁人看来,他学编剧出身,到文化局是非常对口的。但李樯仍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的工作主要是创作民间戏曲——河南豫剧,但李樯在大学学的是话剧、电影编剧,他还是想写自己真正想写的题材,写与内心有关的故事。

李樯母亲的一个朋友,一辈子都梦想拍一部电影。他把用毛笔小楷写的端端正正的剧本拿给李樯,想让他推荐给导演拍摄。剧本写的是古代题材,但不是很规范,几乎是诗歌的写法。李樯看着他花白的头发,心里非常难受。在母亲的朋友眼里,李樯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可以在文化局的创作室做编剧。但李樯却并不认为自己幸运,甚至害怕自己的未来比他更不幸。

李樯悲观地想,他会不会是自己未来的一种征兆呢?自己和他会不会都是堂吉诃德呢?要知道,堂吉诃德总是执著于与想象中的对手斗争,却丧失了现实生活中的成功与欢乐。李樯非常害怕自己成为像他那样的人。见了他后,李樯实在无法忍受内心的恐惧,坚决地辞职了。

文化局的工作稳定,可以按部就班地过日子。所以,有人批评他:“话剧团的工作你辞掉了,文化局的工作你也辞掉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你写过什么东西,你是不是心比天高、好高骛远啊?”一个搞创作的人,还号称要成为优秀的编剧,却没有作品问世,所以有人甚至指责他是狗熊掰棒子,捡了这个,丢了那个,最终的下场将是什么都得不到。

李樯回到北京,成了京漂一族,没有固定的工作、收入与住房。其后的几年,是他最艰难的日子,过得有些乱七八糟。

李樯不清楚自己具体要写什么,只是朦胧地觉得北京的机会多一点,可以让他完成写剧本与拍电影的愿望,所以就回来了。但首先要生存下去,李樯去了一家报社做编辑,后来又帮一批学生写话剧剧本《小王子》,但没有任何稿酬。除此之外,从毕业到写出剧本《孔雀》,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李樯几乎没有作品问世,这让他感到迷茫和苦闷。

当时,李樯的房子租在北京南城,而工作单位在北四环。上下班要倒3趟公共汽车,耗费将近两个小时。一天,他路过国贸桥,看着汹涌的人群,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好高骛远。北京的大街上有那么密集的人群,李樯在其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他对自己所坚持的梦想产生了怀疑,他怀疑自己是否错了,自己是否应该在话剧团、文化局继续待下去,干着一份安稳的工作。

怀疑过后,李樯没有放弃,仍然继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他发现自己除了写作之外别无所长,而且再从事新的行业已经晚了。1996年,李樯又辞掉了报社编辑的工作,一心一意地写作,但他的努力仍然没有结出果实。

1997年之后的两年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两年。那两年时间,李樯一直试图创作,但没有成功。每次春节回家,家人都会问:“你今年都干了些什么?”李樯不知道如何回答。沉重的压力让李樯陷入到焦虑当中,他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好,经常处于一种自闭的冥思中,有时连续睡一个星期都不起床,不仅暴饮暴食,而且密集地看书、看碟。他觉得自己很没用,是个多余的人。

1998年,李樯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一年没有赚到一分钱,住在一间特别差的房子里,彻底绝望了。他觉得无法向家人和自己交代,觉得自己是在虚度年华。过年的时候,李樯借了1500块钱回安阳。李樯坐的是临时加车,开得极慢,原本七八个小时的火车坐了十几个小时。车上都是农民与民工,坐这种慢车的人也只能是穷人。李樯看着他们,感慨万千,他觉得自己跟他们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被生活湮没的人。

但李樯还是不甘心,回安阳后,他跟父母说:“北京太喧嚣了,我要回家安静地写东西。”他觉得自己已经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一定要写一个完整的东西出来。既然一直以编剧自居,那么总得有部作品吧?不管这部作品能不能被拍成电影,他都要完成它,也算是给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折腾一个交代。

就这样,李樯开始写《孔雀》,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初稿。2003年,《孔雀》由顾长卫拍成电影。2005年,《孔雀》公映。后来,他的第二个电影剧本《立春》也由顾长卫搬上银幕,话剧《穷爸爸富爸爸》、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也相继出炉。

面对自己走过的路,李樯说:“你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前,命运无论如何都会捂着你。在这之前,你是不可以妄自菲薄的,你也不可以自以为是,你只能慢慢地去发现你的天性中能成形的部分,不断地尝试去成就它。现在回想,我过去经历的一切坎坷,都是成为编剧前人生安排给我的课题,怎么面对人生的选择、平凡与不平凡、艰辛与荣耀,怎么认清自己……解决了这些课题,才能跨越期待中的自己与现实的自己之间的鸿沟。”

命运给了李樯漫长的甚至是超越心理承受极限的考验,而李樯则凭着他刚性十足的硬坚持走了过来。应该说,他代表了“蜗居族”追求梦想的一种方式,一种悲壮的甚至有些极端的方式。与他不同的是,金马影帝黄渤提倡软坚持,一种更有弹性、更加灵活的追求梦想的方式。究竟以何种方式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与当事人的个性和所处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无意评论这两种方式的优劣,只是将它们呈现出来,让大家自己去比较、思考、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