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素描技巧
前面对地质素描的要求、理论、步骤、方法等都作了介绍,本节着重谈一下素描的技巧,如地质内容和起衬托作用的山、河流等具体的表现方法。具体地说,对于组成地质现象的各个部分应该怎样去画的问题。在野外工作时间有限,为了避免画图时出现过多的线条,同时也要求有较快的速度,就必须掌握一些素描图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地质工作者在野外经常和山、河流等地形地貌打交道,而地质现象都与山、河流有密切的关系,画山不外乎是画山的外形及组成该山的各部分,如山脊、冲沟等。
冲沟的画法:利用一条、两条简单的曲线组成,按河流的方向自沟口向上游绘出。对于软岩(如页岩、全风化花岗岩、粉砂岩、泥岩等)组成的山,冲沟上游方向画一两条曲线,或画成树枝状,沟口画双曲线,但画时应注意,冲沟自上游至沟口由窄变宽(见图6-3)。对于致密岩石(如硅质灰岩、辉绿岩、石英砂岩等)组成的山,画时应注意线条与岩层的方向。
山脊(岭)的画法:利用一条简单的曲线勾出山脊的位置即可,这种方法适用于画远景。一般常用的是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线,先依山脊的位置勾出曲线,然后根据可见和不可见的受光与背光部分,受光处和平缓地貌少画线条,背光处和陡坎(崖)地段多画线条。画山岭时,不画脊线,只画其他背光部分的阴影线,而衬出山岭来,山岭较缓,为无线条的空白。但应考虑向阳的地方线条少,背阳的地方线条多,在素描图里既有山脊又有山谷冲沟,虽然利用同样的线条来表示,但由于它们的方向不同而显示了不同的形态,因此在画山的时候应特别注意线条方向(图6-28)。
河流素描:水利水电勘测工作者经常与河流打交道,除了山以外,还有河流和阶地。特别是对搞区域断层活动性、第四纪地貌研究工作的同志们来说,掌握河流阶地的素描技巧,是不可缺少的。一般的地质素描是不画河流的,最多只用一个箭头代表水流的方向,而水利水电勘测工作者在素描时主要是画河谷和阶地。
阶地的画法:画阶地时应取一个较好的位置,因为阶地的面积一般是较宽广的。阶地面上少画或不画线,可以稀稀地画点、画线来点缀一下;阶地斜坡用较少的曲线勾绘;阶地前缘、后缘一般为陡坎或斜坡,线条适当多画,疏密适度,这要根据图的大小,使其插入报告中不至于看到一片黑。使用的线有实线、点画线、虚线。线的方向:在垂直河流方向上用竖线,平行于河流方向的用横线。在画河曲时应注意各个不同地方的弯度,同弯度的河曲,由于透视的关系,愈接近视平线,弯度愈大。图6-28中新老洪积扇两侧为怒江的Ⅰ级阶地。
河谷的画法:画河谷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一些,它包括了河槽、河漫滩、阶地,以及该河床两边的山形,因此素描时除了画阶地以外,还要画山。如果山形与阶地的画法已经掌握了,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就可以画出河谷了。但我们所在的位置,只有正对河谷时才能画出谷的两侧,否则只能看到谷的一侧(见图6-6)。素描前,首先要了解河谷的性质,是“V”形谷还是“U”形谷,以及组成谷壁的地层岩性,这样就可大体确定河谷的轮廓,观察清楚了就可以进行素描。一般情况下选择较合适的河谷对面为画图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