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海无涯勤作舟,不辱使命占鳌头

学海无涯勤作舟,不辱使命占鳌头

时间:2022-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徐乃东陈燮中,作为我的挚友,是我的同年生人。田头歇息期间,性格豪爽的蒙古族兄弟们玩起了他们传统的摔跤摆擂游戏。夺了冠的蒙古族兄弟趾高气扬地在田头转圈等对手出场。看来这位蒙古族兄弟不仅是有一定的摔跤技巧还伴有强壮的体格,优势是显然的了。开课后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这四点一线成了陈燮中的生活轨迹。

徐乃东

陈燮中,作为我的挚友,是我的同年生人。他既是我的同乡,更是我同年同月同日去内蒙古哲里木盟金宝屯胜利农场支边务农的知青战友。

1969年6月8日是我们浙江知青到达胜利农场的第一天。经过了几天的旅途奔波,大家疲惫地等待着安置。我与陈燮中很有缘,都被分配到五分场(当时称二营)六连,又安排在同一间宿舍,自那天起我们俩开始了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生活。

相同的年龄,相同的文化素养(都是1966年初中毕业),相仿的家庭历史背景(所谓家庭出身有问题,被称作“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使我俩有一种亲切感和共同的语言,所不同的是他具有比我更健壮的身体。

内蒙古金宝屯胜利农场场部大门,陈燮中曾在那里支边务农(1990年)

六月的东北农村已进入夏锄季节,农场数万亩玉米的除草任务因原场就业人员的迁出(金宝屯胜利农场因接纳知识青年,由劳改新生就业农场改制为地方国营农场)而急需知识青年去接替。为此,知青们有了第一份艰巨的任务,必须马上进入劳动者的角色。可对于我们这些从未离开过城市的年轻人来说,夏锄是何等陌生而又艰苦的劳动。首先,我们无法迅速地分清苗与草,既怕误伤了苗又怕留下了草,犹犹豫豫地下锄显然会耽搁劳动的进程。俗话说“六月的日头,后娘的拳头”,头顶的烈日和一眼望不到头的垄沟让我们苦不堪言。连队的红旗在前面飘扬着,领头的留场老职工和从农场周边公社新招来的贫下中农,他们都是干农活的老把式,瞬间就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拉得远远的。看到红旗在前方停下来,我们就预感到那是老把式们在打尖、歇息、抽烟了,趁他们歇息的功夫我们就拼命追赶,可等我们刚追到插红旗的地方,红旗又向前移动了,老把式们又起来向前铲地了,我们丝毫不敢怠慢,不敢休息,咬着牙继续追赶,可不一忽儿又被甩得老远,真是欲哭无泪了。

一天,二天,三天……一周后,陈燮中铲地的速度跟上了老把式们,可以与他们并肩同行了。十几天后,陈燮中居然能领先于部分老把式啦!老把式们也不得不对这位体格健壮而又不服输的毛头小伙子刮目相看了。陈燮中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每到歇息途中他并不独自坐下,而是马上返回去迎接我们这些落在后面的知青战友。由于陈燮中这个头带得好,老把式们就坐不住了,在陈燮中的影响下也都纷纷起来往回迎接我们这些初入农门的知青。于是,每到迎合处,我们都会双手相击,还会发出“嗨”的一声来表达对他们的谢意。这种团结互助的氛围一下拉近了新老职工的关系,老把式们与知青们一起劳动,一起歇息,显得十分和谐。

田头歇息期间,性格豪爽的蒙古族兄弟们玩起了他们传统的摔跤摆擂游戏。于是助威呐喊声,掌声,叹息声夹杂着跺脚声此起彼伏。作为知青的我们,大多只是旁观者,好奇地看着热闹而忘却了疲劳。夺了冠的蒙古族兄弟趾高气扬地在田头转圈等对手出场。突然人群中有人喊出“知青兄弟来一个,来一个!”血气方刚的知青也有站出来的,可是刚一交手就很快被对方摔倒了。又一位知青站出来了,由于不懂方法而体力又不支,两个会合下来,便被对方制服于地。看来这位蒙古族兄弟不仅是有一定的摔跤技巧还伴有强壮的体格,优势是显然的了。当我们有些垂头丧气之时,陈燮中却笑嘻嘻地站起来了:“我试试。”只见他大大方方地与蒙古族兄弟搭肩,下腰,绕圈,摆出一副训练有素的摔跤架势。知青和老职工们都兴奋起来,陈燮中在与对手的交会中不慌不忙地接招,一个会合,两个会合,三个会合都不分上下。每到精彩处,叫好声、掌声、口哨声混杂在一起不绝于耳。眼看已到了第五个会合,我们暗暗为陈燮中的体力和耐力捏把汗。突然,陈燮中瞅准了对方的空档,一个扫荡腿把那位蒙古族兄弟结结实实地撂倒在了地上。知青和老职工们齐声喝彩,田头响起一片掌声。只见陈燮中拉起倒在地上的蒙古族兄弟,然后抱拳大大咧咧地说:“兄弟,承让啦!”

内蒙古金宝屯胜利农场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午餐时间一到,五分场食堂用马车把饭菜送到了各连队的田间地头。我记得当天的伙食是高粱米水饭和白菜炖粉条,白菜中还夹杂一些油梭子(也叫猪油渣),显得特别香。我吃了六两高粱米水饭,就着一碗白菜炖粉条。再看陈燮中一斤二两的高粱米水饭,二碗半白菜炖粉条,饭量足足是我的一倍多。原来体力就是这么来的,我们都自愧不如。饭后,知青们围着陈燮中,问他刚才与蒙古族青年摔跤的问题,为什么敢上还能赢?有什么秘诀吗?他先是笑而不语,逼急了才淡淡地说:“你们摔跤时我在观察他的空档,因为我中学时拜师学过格斗和擒拿。”现在我们明白了,运动达人陈燮中其实在青少年时就是一个体育运动爱好者!

由于工作的需要,两年后他就调离农业连队去了场部的机修连当机修工,而我也离开农业连队去后勤连(鸡鸭号)当文书和统计员了。

分开没多长时间,老天仿佛精心安排似的又让我俩聚在了一起。一九七三年夏季,我与陈燮中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典型被推荐上学。陈燮中被长春地质学校勘探机械专业录取,我被吉林医科大学(后改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放射专业录取,我俩又相聚在了长春这同一个城市里。

出身书香门第而又勤奋好学的我们如鱼得水般地重新跨入了学校大门。久违了七年的校园、教室、体育馆、图书馆是那么的陌生而又亲切。在去学校报到的途中,我俩坐在火车上特别兴奋,陈燮中曾郑重地对我说:“咱俩是幸运儿,这次选拔推荐对于咱们这样家庭出身的人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我们时来运转了。我一定要刻苦再刻苦,勤奋再勤奋,凭自己的实力出人头地,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现在想起来当时这几句朴素而豪迈的誓言,他说到也做到了。

入校后他学习的是地质勘探机械专业,在旁人看来这是个枯燥乏味而又深奥难懂的专业。该专业包涵了数学、物理、几何、制图等基础的文化知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们的实际文化水平仅仅停留在初中的水平,而且又荒废了多年。开课后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这四点一线成了陈燮中的生活轨迹。凌晨五点同学们还在酣睡,他却已早早起来用冷水洗脸刷牙,打扫宿舍楼道、楼梯的卫生,然后是练哑铃打太极拳。懒散的同学在钟声的催逼下匆忙起床时,陈燮中已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开始自习了。我不想夸张,所以不用“废寝忘食”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他,但我必须实事求是地用“勤奋”二字来刻画他的学校生活。课堂上的他坐得笔直,双眼盯着黑板和教员,唯恐漏听一句话或漏抄一条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的勤奋得到了相应的回报。阶段性的学业测验他名列前茅,而且与第二名足足拉开十余分。老师表扬他,同学们争抢他的课堂笔记,都刮目相看这位来自内蒙古农场的知青。因为他是浙江人,所以大伙都戏称他为“江南才子”。学校组建团组织委派他担任团支书,班级里同学们又一致推选他当了班长。

担任了团支书和班长的陈燮中除了继续抓紧学习外,又多了很多社会工作。当时的生源由于来自各地农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年龄差距比较大,文化基础是参差不齐。班里有位姓何的同学来自山东,虽说也是初中毕业生,但他根本没摸过初中的课本,什么“代数”、“几何”、“物理”对于这位何同学来说都是陌生得不能再陌生的名词。机械专业当然离不开制图课程。老师从正方形,正方体、圆锥形、圆锥体的区别开始讲授并在黑板上画图描述,小何怎么也理解不了正方体和圆锥体是立体的,因为他根本就看不懂透视线,黑板是个平面怎么会出来立方体的图呢?!下了课,作为班长的陈燮中帮小何在纸上画图讲解,但小何总认为“只是个平面你咋画也不应该是立体的”。绞尽脑汁的班长灵机一动想起了宿舍中有位同学的立方体玻璃小鱼缸,他在纸上画了个正方形,又画了个透视的小鱼缸,问小何哪个图是玻璃鱼缸。小何毫不迟疑地指向了那个用透视原理画出来的立体鱼缸。晚上小何对着宿舍中的鱼缸和白天班长画的两幅图沉思。“噢——!”恍然大悟的小何一下想明白了班长为什么能在纸的平面上画出立体的鱼缸了。

陈燮中发动全班同学掀起互帮互学的热潮,在他的带动下就像知青当年在农场互相帮着干农活一样。同学们互相帮着学知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业期满时,包括小何在内的所有同学都成绩合格,准时毕业了。离校前小何紧紧握着班长的手,双眼含泪却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陈燮中在校时不仅学习是标兵,体育锻炼也是他的专长。每年的校运动会他不仅是参加者,还是位组织者。5月的长春,风和日丽,百花齐放,各单位,各学校都在此时召开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1975年的省地质系统春季运动会在南岭体育场举行,陈燮中代表地质学校学生队参加800米中长跑和4X100米接力赛。400米长的环形跑道是径赛区,环形跑道内椭圆形的区域是跳高、跳远、标枪、铅球等的田赛区。陈燮中跑完了800米预赛后在田赛区等候4×100米的接力预赛检录。他是跑第二棒的,二棒的接棒区在标枪赛区附近。田赛区中除运动员、裁判员外还有不少拉拉队员和看热闹的观众。趁着休息的空隙,陈燮中也凑上前去看田径比赛。标枪决赛正在热烈地进行中,也许是由于决赛场面的激烈而使运动员们精神紧张,神经紧绷,一位来自省地勘队的男运动员投掷标枪时紧张得失去了方向感。只见身强力壮的他掷出的标枪居然偏离赛区,并向休息区的观众群飞来。看热闹的人群一哄而散,大家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陈燮中也看到标枪正朝自己的方向呼啸而来,就本能地开始退避。突然,他看到前面有一位戴着红领巾的女孩吓得发呆了,不知如何躲避才好。陈燮中果断地向女孩奔去,说时迟那时快,当陈燮中推着女孩刚跑出几步,标枪就落在了她的脚后跟。虽然是一场虚惊,但这次的学生英雄救女孩举动却在省地质系统中传为了佳话。后来每每提起此事,我们还调侃陈燮中:“英雄救美的壮举感人,可惜美女年龄太小啦,否则还真可能成就一段美姻缘呢!”他却总是笑而不答。

陈燮中在学校的出色表现让领导很满意。毕业前学校领导找他谈话,希望他能留校任教,他欣然接受了。留校后,他认认真真备课,勤勤恳恳工作,担任辅导员时既抓教学质量也管思想工作,在学生们的眼里他既是严格的良师又是贴心的益友,有称他老师的,也有叫他大哥哥的。

学生中不乏家庭经济困难之人,尤其是从边远山区来的同学。国家正处于“文革”时期,经济发展受到干扰,但国家还是为发展教育事业做了很大的努力。中专、大学的学生们享受着国家补助的每人每月13元伙食费。13元钱对于当时的物价水平而言正好够一个人的伙食费,但家境困难的学生为了补贴家用,还从伙食费中节约,从牙缝里省钱给家里寄钱。陈燮中看到班里有位来自辽宁山区的小同学,中午吃饭买菜时就要二分钱一块的腐乳和免费的汤,就这块腐乳也只吃半块,留下半块晚饭时再吃。后来,陈燮中又从别的同学处打听到这位小同学放寒假回家,去火车站时,为了省下七分钱的无轨电车票钱,居然扛着行李步行一个多小时去乘火车,他伤感地落泪了。作为刚留校任教的老师,陈燮中当时的工资也仅区区38元,但他还是从每月的工资中挤出5元钱买了饭票资助这位困境中的小同学。5元钱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何足挂齿”,但对于当时的困难学生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应该说这5元钱体现的是陈燮中善良的人性与道德精神。

是金子总会发光,那年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准备选拔一批年轻人进行重点培养,作为局处级领导的第二梯队。陈燮中这颗光亮的新星被局领导班子发现了,这次他又中了头筹,直接从长春地质学校调入了省地矿局物资供应处。从学校进入局机关,环境改变了,从老师转为机关干部,身份也变了,但他做事的原则没变,做人的准则也没变。进入局供应处后,为了适应开拓市场及调控市场等业务需要,也为以后逐步走上领导岗位奠定基础,陈燮中开始研读经济学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理论专著。他虚心地拜局内老领导、老同事为师,又开始新征途上的跋涉。

徐乃东(左)与陈燮中(右)欢聚在杭州“陈园”(2008年4月)

三十岁的陈燮中仍热衷于学习和工作,根本无暇顾及个人的婚姻大事。家中老人暗暗为他着急却又鞭长莫及,一封封家书的催促和委托我们这些亲朋好友为他介绍女朋友。我也曾数次为他介绍过女友,却都因为他专心工作学习而错失了在花前月下的良辰美景。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经济改革的大潮率先在珠江三角和长江三角涌起。弄潮儿陈燮中跃跃欲试,却又苦于东北地区相对的保守和安于现状。他坐不住了,几次三番地去南方参观考察,他被南方如火如荼的改革春风所激励,决定迈出人生的另一步——去南方发展,去奋发图强大展宏图,去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于是他由吉林省长春市调往了浙江省杭州市,进入了浙江省的地质矿产系统。至此,我与陈燮中在东北地区相处长达9年的岁月结束了。

孔雀东南飞,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仍留守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继续从事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工作。每年的回乡探亲或公务外出,只要路过杭州,我与陈燮中都会见面叙旧,当然少不了回忆起上面所述的那些有趣的轶事。

2016年7月22日,写于长春

作者简介

徐乃东,浙江慈溪人,1950年出生。1969年6月下乡到内蒙古哲里木盟金宝屯胜利农场。1973年吉林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后改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任教,从事医学影像工作数十年。曾担任白求恩医大第一临床学院CT诊断科主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副主任,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吉林诊疗中心医学影像科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