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分享即幸福,慈善乃责任

分享即幸福,慈善乃责任

时间:2022-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慈善是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公益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和幸福。”因此,慈善不应仅仅被理解为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正如陈燮中所坚持的,他相信慈善是源于人类本性的一种责任,给予即快乐,分享即幸福。

“慈善是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公益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和幸福。”当很多人在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徘徊踌躇时,陈燮中却微笑着说出了他对于慈善与公益的理解,平和的语调,省去浮华的修辞,留下的是他对于自己投身公益事业坚定而纯粹的信念。

2010年秋,陈燮中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深造,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在校期间,他投入大量精力用于学术研究,不仅获得了高深的现代管理知识,还汲取了丰富的现代管理经验。与此同时,他也对管理学院的学习风气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深深为年轻学子们那种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感动。他在这些学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也从中观察到许多小学友们一方面对继续深造有渴望,另一方面却为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而感到迷茫。这种矛盾和反差让陈燮中感到焦虑,他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位与己无关的旁观者,而应该成为他们之间积极的扶花使者。他要为这些天之骄子,日后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搭起一座通往理想的桥梁。

陈燮中(右四)与复旦管理学院成长基金理事会成员在一起

陈燮中(左一)向复旦管理学院“学生成长基金”捐款,中为陆雄文院长,右为孙博

随着“阳光教育”慈善事业的稳步推进,陈燮中将慈善理念带入复旦管理学院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这也是他坚持的慈善之路由表及里,由远及近的一次特别尝试。好在管理学院有一个“学生成长基金”,用来帮助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良、但家庭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帮助解决硕博连读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以及为已有研究成果而无经济能力的贫困学生海外学术交流提供资金支持。复旦管理学院“学生成长基金”的初衷与陈燮中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陈燮中及时将两者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他以“浙江省阳光教育基金会”理事的身份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2010秋1班发起了一次开创性的活动——“阳光助学捐赠”活动。在这次捐赠活动中,共筹得善款32万元(其中陈燮中本人捐款10万元),资助了47名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不同专业的贫困大学生和研究生。

这是一次良好的开头,陈燮中怀着成功的喜悦打算将这一善举努力传承下去。为此,他向复旦管理学院“学生成长基金会”承诺,以他个人的名义每年定向结对资助贫困大学生20名,初定标准是每人每年5000元,而且连续三年不会间断。

2016年7月16日,陈燮中趁复旦大学EMBA浙江同学会年会暨同学会换届之际,现场向浙江省阳光教育基金会捐款100万元,设立“燮中复旦助学基金”,每年10万元定向用于资助复旦大学贫困学子,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成就他们的成才之路。他的义举受到与会全体代表的热烈赞扬和称道。

有人问陈燮中,为什么毕业离开复旦后还要来捐款。陈燮中非常淡定地表白:

第一,是表达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感恩之情。因为复旦的培养教育,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老师们高水平的授课以及同学们毫无保留地悉心相助,让他成为复旦大学获得EMBA硕士学位最年长的学生。在此基础上,以后又在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是他的伯乐,他是一匹“跑马”。他怎么会忘记自己的母校呢?希望母校能培养出更多的“千里马”来服务和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第二,帮助贫困学子克服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他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陈燮中认为在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中有很多青年才俊,他们天资聪颖,具有远大的理想和超强的潜能,只要给他们一点热量,他们就会焕发无限的光亮。他希望莘莘学子不要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把知识献给人民,献给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享受公正、合理的生活,包括学习的机会,是他多年来的一个愿望。在自身及企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回馈社会,回馈人民,回馈国家,尽自己所能,为实现“中国梦”做点实事,心里就感到充实和高兴。他希望以他的绵薄之力带给困难群体的是一份真诚的爱。

陈燮中在复旦管理学院的义举博得好多企业家的支持与效仿,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为复旦管理学院的“学生成长基金”注入新的活力。他们都是社会的榜样,是企业家的标杆,有了他们的积极参与,“学生成长基金”就有了良性互动、传递爱心的基础。在这里,陈燮中功不可没,他以实际行动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陆雄文院长(左)向陈燮中(右)颁发捐赠证书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先贤就对人性做出了“善”的定义。在陈燮中的理解中,“性本善”就是一个人处世为人的基点,与人为善,善待他人,当别人陷入困境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因此,慈善不应仅仅被理解为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正如陈燮中所坚持的,他相信慈善是源于人类本性的一种责任,给予即快乐,分享即幸福。

带着对人性这般纯净的理解和期待,陈燮中选择了践行他对于公益、慈善的信念。作为浙江省阳光教育基金会的发起人之一,在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修读期间,由他牵头发起的“学生成长基金”捐赠和结对助学活动有很多次,这是理解他“慈善即在心中”、“公益无处不在”的最生动的写照。

谈到对于“学生成长基金”的理解,陈燮中微笑着表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每个人都尽其所能,拿出一片诚意,做出一些贡献,就必定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平等、互助、友爱、共享更是被他理解为现代慈善事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成功并非个人独占,唯有分享才能体现自己的真正价值。

陈燮中做得很多,但他说得很少,他的行事也很有分寸。他总认为自己只是众多爱心人士中平凡的一员,他的行为微不足道,他说:我们复旦管理学院EMBA的学子来自全国各地,企业有大有小,财富有多有少,但同学们的爱心捐助却同样充满着热情和无私,只要做了,那怕一星半点,都会有益于整个社会。

他始终把学友们的奉献看得很重,把自己的付出看得很轻。他常常有感于自己还做得不够,还有很多可以做、需要做。在他的眼前始终是一片没有尽头的慈善阳光之路。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陈燮中格外看重这句名言,这也是他在复旦管理学院EMBA的同学中广为流传的座右铭,朴实却充满了力量。对于为什么回报社会,陈燮中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公益的精神。

关注复旦管理学院后辈学生成长,是陈燮中很早就有的想法。回想复旦管理学院陆雄文院长在2010EMBA年会上的讲话,陈燮中不止一次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大家有缘分聚到复旦就是一家人”,这一句简短的话导出了陆院长全部讲话内容的核心,被他深深地铭记在心里。作为复旦大家庭的一员,陈燮中的年龄在学生中应该是最大的,他那年考入复旦EMBA时已过60周岁;然而他的心态也应该是最健康的,他不会因年龄的巨大差距与年轻学子们产生鸿沟,也不会因自己事业有成而鄙视尚无实践经验的贫困学子。而在他心里想得最多的却是应该义不容辞地去帮助身边的那些学弟学妹,尽到他应尽的那一份责任。

由此,复旦管理学院的“学生成长基金”就成了他践行那一份责任的最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不仅为本校的贫困学友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还通过“拍卖会”的形式为“阳光书屋”的孩子们筹措了可观的阳光教育基金。

陈燮中坦言,工作忙碌的他,很难有时间与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长时间互动,于是,基金会成了他的期待,他希望借助基金会专业性的分配,将捐赠价值扩展到最大。

给予的另一面是收获,陈燮中认为慈善捐赠的受益人不光是被资助者,他们也许日后就是积极的捐助者。作为资助人,不光是奉献者,他们收获的恰恰是一份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是一生难觅的成就感与快乐感。因此,陈燮中希望“学生成长基金”能用更加丰富的形式来普及捐赠文化,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公益带来的无限价值与愉悦。

江少冰是复旦大学毕业生,曾是复旦管理学院“学生成长基金”的一位受惠者,又是陈燮中定向结对的资助对象之一。他在给陈燮中的一封信中写道:资助应当成为一种爱心传承的形式,希望自己日后也有能力帮助社会上的困难群体。在现行经济能力不足的阶段,自己力所能及的便是参与校内外的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包括对上海市外来工子女的义务辅导和对智障人士就业情况的调查。去年暑假江少冰和同学申报了学院的暑期项目,去江西省都昌县的“太阳村”(儿童救助中心)做社会实践和调查。那里热心的校长夫妇和投身公益的大学生都让自己感动;即使世间的不健全很多,坚持的力量是可以让它发生一点改变的。自己走在如今的轨迹上,难道不也是老师和许多其他慈善人士的力量促成的吗?因为有你们,才使自己享受到正常大学生的生活,甚至还成功申请到了去境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当自己看到香港的许多大学生平日里都在参加义工活动,而得知香港各大学的大楼都是社会捐资助建的时候,更感到慈善公益事业的伟大!

他还说: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能给予者,本身便是富足的。今日,怀着感恩之心,努力充实自己的精神层面,先向老师和慈善人士道一声谢,再向你们许一个愿,自己会努力成才,日后也为其他孩子洒一片甘霖。

陈燮中承担起了一份责任,换来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在复旦大学EMBA成立10周年的大会上,陈燮中被复旦大学授予“大爱无疆·情注复旦”慈善大奖和证书。但他无意接受感恩,他觉得慈善不是施舍,而是一种传承,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他所希望的是“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陈燮中就是这样,默默地耕耘,默默地收获着幸福的种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