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好心境最好是“归零心态”

好心境最好是“归零心态”

时间:2022-08-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说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当“归零”成为一种常态,一种延续,一种时刻不断要做的事情时,也就完成了心灵的全面超越。这是一道生命根底的大公案。邂逅林谷芳,是在2010年5月16日晚上9点,地点在北大二教309。绝对的归零归零有彻底、也有相对的。

老子说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他的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会有忧患,是因为我们有自我的存在。如果我们忘掉自我,我们还有什么忧患的呢?

不要沉溺于过去,要从当下开始,进行全面的超越。当“归零”成为一种常态,一种延续,一种时刻不断要做的事情时,也就完成了心灵的全面超越。

2009年,我在北大见过一个禅者,他是台湾新竹人林谷芳,1950年生。从1988年开始,林先生到过大陆200多次。那一次顺眼看去,一位老者,满头银发,布履白衣,清癯如鹤,淡淡笑容,儒雅睿智。人如其言,清澈淡定,一席话下来,听者心静清凉。

无论冬夏,林先生时常往返两岸,修禅、讲禅、游历、著述,他执着于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当代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智慧。他有着雅静与沉淀,静气凝神地说:“无论冬夏都穿单衣,是我这些年习禅的结果。平常人的身大于心,而修行人的心大于身。习禅,让我的心影响到身。”

我阅读了林先生的几部书,然而最为钦佩他的智慧。作为一位禅者,林谷芳的睿智还表现在观察问题的方式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上。有时讲座上,他会带着“问题意识”,谈论一些公共话题。譬如对于“公共知识分子”的反思,特别值得深思。他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殊胜的道德固可以理教杀人,傲人的学问更常让知识分子自设牢笼,也因此谈生命的安顿,知识分子还常不及黎民,不能自我安顿的生命却夸夸其言于天下大事,虽说言不必因人而废,但其间的吊诡、异化,的确值得我们反思。

这段话是针对什么而说的?其实,只要联系一下知识分子的传统,不难理解。知识分子对外部世界有很大的关怀,好像我们要负担起天下大事,为了这个崇高的目的,话语往往跨越一个界限。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吗?一片骂声。“知识分子”个个激烈,以启蒙者自居,高高在上指导、规训众生,谩骂祖宗,批判传统文化。如今呢,他们中的一些人忙着变卖祖宗遗产,个个油光满面,充斥在荧屏上,开口“国学”,闭口“文化”。

其实,在我看来,“知识分子”有太多的烦恼、无明和妄想,有太多的贪、嗔、痴、慢、疑等习气,有太多我见我执,有太多的所知障。

在一个剧变的时代,如何安顿自己的生命,也是林谷芳思考的问题。

在如此急遽的变动中,人如何安顿自己。这是一道生命根底的大公案。林先生常常跟大陆的朋友坦言道:放在你们的环境,我不见得表现得比你们好。他表示,修行的人,最该懂得设身处地,这是我很真诚的一句话。但尽管如此,正所谓“魔焰炽盛,亦可全真”,我们还是可以透过观照,让自己活得更纯粹一些。

2007年以后,为了心灵困境的安顿,我曾苦苦寻求。邂逅林谷芳,是在2010年5月16日晚上9点,地点在北大二教309。这次,林谷芳演讲的内容与我所探求的问题有关。在他看来,我们不停地给人生做加法,才造成了生命不可负荷之重。当追逐成为一种习惯,生命需要停歇。做减法,就是在修禅。他有时候把禅定义为生命的减法。减法就是有一个归零,看自己要的是什么?看自己的生命状态、自己的身心状态是什么?林谷芳先生提出四种归零:

阶段性归零

我们做一件事情,努力一个阶段,要忘记它。心理学上所谓的高原期,就是有一个阶段你怎么学都不会有增长。例如,曾经有一个画家怎么画都无法突破,于是扔掉画笔出去游历,二三年之后,一挥笔就上了一个层次。这个方法对生命的学习非常重要。

人生的归零

生命是一个类似抛物线的曲线,有人可能30岁之前是学习过程,三四十岁到50岁左右可能在创业,50岁后就要变成减法。你的曲线要往下,所以你如果继续负担那些东西就会造成你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所以孔子才会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当下的归零(随时可以归零)

前念已去,后念未来之际的当下,你是自由的。禅眼观物,从容淡定。禅者不假外求,当下安然。人的有限,正因生命缠绕太多的葛藤,禅的归零,却让生活充满无限的可能。禅不在远,就在当下。

绝对的归零

归零有彻底、也有相对的。绝对的归零是如禅者打破无始无明、俱生我执,得到彻底透脱的归零,对一般人当然有它的困难。

前面三个我们任何人都做得到。生命总有一个它可以荷担的重量,所以就必须在减法的基础上“慢活”跟“乐活”。减法的这种简单却是跟生命有深刻的关联,你不会丧失自我,不会有过多的负担,你跟人群的关系其实也都存在。我们在一个社会的旋涡里,价值绝大多数都是别人赋予的,而且还会变,我想能够认清这个事实,就能理清什么东西对我们真的有价值。

是的,为学日益,不是坏事。人类从蒙昧至文明,就是“日益”的功劳,个人自童稚到成长,靠着启蒙建立自我,也是这日日增益的加法,但一味地加,便应了庄子的另一句话:“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林先生启发我,回归生命主体来观照事物,这学问也才称得上真学问。老庄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无哲理。的确,我们太需要一种融化知识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其实就是“道”,而不是“技”。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的知识、生命态度与社会价值,在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时候,也无意之间桎梏了自己。更让人担忧的是,许多伪知识伤害了自己,瘫痪了自己的判断力。没有知识或文化,固然有所欠缺。可是,人为知识或文化所桎梏,也是缠累。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光十色、喧闹而又躁动的尘世,是一个纷繁复杂、诱人而又莫测的世界。饮食男女,七情六欲,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物本能。要真正达到佛家的“四大皆空”“六根清净”的境界,确实并非易事,但是静心能使你不断地调整自己,心态归零。观照“心的天空”,让念头自然生灭。那些千回百转的念头,都只是虚妄的影像,因此,无论它是善、是恶,皆无须住着,慢慢地,心就会趋向澄净和清明。唯有学习观察、觉知念头,且不执取,让心无所安住,才能回归清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