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五三歲公元六五二年

五三歲公元六五二年

时间:2022-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三歲 公元六五二年  唐高宗永徽三年(壬子)譜主事略玄奘五十三歲,住慈恩寺譯經。三月《續傳》、《開元録》均作二月,兹據《慈恩傳》七。案《唐會要》四十八:“慈恩寺内浮圖,永徽三年沙門玄奘所立。”《古歡堂雜著》五:“《西京記》曰,唐慈恩寺西院浮圖,高三百尺,永徽五年沙門玄奘造,國人謂之雁塔。塔在朱雀街第十五坊。”一九六一年,國務院明令公布大雁塔爲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

五三歲 公元六五二年  唐高宗永徽三年(壬子)

譜主事略

玄奘五十三歲,住慈恩寺譯經。

正月十六日譯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七卷,三月二十八日畢,大乘光筆受。據《開元録》。《内典録》六、《大周刊定衆經目録》六,作顯慶年譯,誤。案此論異名《對法論》,爲無著總結大乘阿毘曇學的著作,故玄奘特爲標舉,其梵語原本近已發現,P.Prad han于1950年刊行。

三月《續傳》、《開元録》均作二月,兹據《慈恩傳》七。玄奘奏請造塔以安置經、像及舍利,兼防火災,經唐高宗許可,就在慈恩寺西院營建。玄奘原擬建石塔高三十丈,後以大功難成,改用磚造,塔基面各一百四十尺,高一百八十尺,層層中心皆藏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萬餘粒。上層以石爲室,南面刊褚遂良所書《三藏聖教序》、《述聖記》兩碑。《續傳》四:“永徽二年,請造梵本經台,蒙敕賜物,尋得成就。”《行狀》、《開元録》同。案《唐會要》四十八:“慈恩寺内浮圖,永徽三年沙門玄奘所立。”《長安志》八“次南進昌坊半以東大慈恩寺,寺西院浮圖六級,崇三百尺,永徽三年沙門玄奘所立。初唯五層,崇一百九十尺,塼表土心,仿西域窣堵波制度,以置西域經像,後浮圖心内卉木鑽出,漸以頽毁。長安中,更拆改造,依東夏刹表舊式,特崇於前”云云,均是作永徽三年造與《慈恩傳》合,今從《慈恩傳》。

興建時,玄奘親負簣畚,擔運磚石,基塔之日,自述《願文》。《慈恩傳》七:“初基塔之日,三藏自述誠願,略曰……時三藏親負簣畚,擔運磚石,首尾二周,功業斯畢。”

案玄奘建塔形制倣印度亘婆窣堵波式詳《西域記》九,故《慈恩傳》七云:“倣西域制度,不循此舊式也。”但至嗣聖年間(684—704)舊塔崩圮,武則天與王公施錢重建,高十層,名大雁塔,後屢經兵燹,止餘七層,陳思《寳刻叢編》七樊察序文:“永徽三年,沙門玄奘自西域歸,始于寺西建雁塔。其後頽圮,至長安中乃復更造。”塔“氣象雄偉,甲于海内。”《古歡堂雜著》五:“《西京記》曰,唐慈恩寺西院浮圖,高三百尺,永徽五年沙門玄奘造,國人謂之雁塔。塔在朱雀街第十五坊。”唐代自神龍(705—707)以來,形成一種社會風氣,凡進士及第必登雁塔題名,對於封建知識分子頗具影響。《寳刻叢編》七慈恩雁塔唐賢題名十卷:“自神龍以來,進士登科皆錫燕江上,題名塔下,由是遂爲故事。”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述進士下篇引李肇《國史補》(案《國史補》原書失載):“……既捷,列名于慈恩寺塔,謂之題名。”又:“神龍以來,杏園宴後皆于慈恩寺塔下題名,同年中推善書者記之。……”又:“白樂天一舉及第,詩曰:‘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樂天時年二十七。”唐人書法,後世重視,雁塔題名,宋人摹刻上石,拓本流傳,成爲珍貴的文物。大雁塔自五代安重霸重修後,歷代均加整繕,今猶保持唐代原來的結構。《玄奘法師紀念集》武伯綸《慈恩寺和大雁塔》:“塔現高64米,爲方形七層樓閣式,與一般塔不同。各層壁面倣木質建築,均有磚砌枋柱座斗。自下向上依次略小,下兩層作九間,三四層作七間,上三層五間,呈方錐形,第一層周長一百米,内有木質樓梯,可以盤旋而上,各層均有磚券拱門,可以自内向外眺望。這些都可使人仿佛唐岑參‘下窺至高鳥’,章八元‘四十門閑面面風’的詩句,塔還保持着唐代原來的結構。塔底層青石門框門楣上,線刻佛、菩薩像端嚴優美,西門楣佛殿雕刻,細部畢具,都是唐代原物,可能是塔初修或武則天重修時的作品,是爲現存唐代線刻的最上乘。”一九六一年,國務院明令公布大雁塔爲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

四月四日譯《佛臨湼槃記法住經》一卷,大乘光筆受。《開元録》八:“《佛臨湼槃記法住經》一卷,見《翻經圖》,永徽三年四月四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大乘光筆受。”

有關人物與大事

于闐實叉難陀生。實叉難陀善解大小乘,旁通異學,武則天以晉譯《華嚴經》處會未備,發使于于闐國訪求。于闐國王遣實叉難陀齎梵本至洛陽,證聖元年(695)在大遍空寺翻譯《華嚴經》,菩提流志、義净同宣梵本,復禮、法藏等筆受,至四年後譯成八十卷,是謂《八十華嚴》又稱《唐譯華嚴》,漢譯《華嚴經》至此始告一段落。他自久視元年(700)至長安四年(704)與法藏等譯出《大乘入楞伽經》,計前後共翻經十九部,景雲元年(710)卒,年五十九。生平詳見《華嚴經傳記》一、《開元録》九、《宋僧傳》二等。

中天竺印度阿地瞿多(無極高),正月自西印度齎梵本至長安。據《宋僧傳》二。譯《陀羅尼集經》十二卷,時那提於慈恩寺譯經,地婆訶羅於弘福寺譯經,一時宣譯皆極其選,法門榮之。《統紀》三九。沙門玄楷等固請翻其梵本,自永徽三年至四年間於慧日寺從《金剛大道場經》中撮要而譯,集成一部名《陀羅尼集經》十二卷,又見《開元録》八。

法顯卒,年七十七。《續傳》二十。

正月,梁建方等大破處月,擒朱邪孤注。《通鑑》一九九、《通典》一九九。

列吐火羅國爲月氏府,以其葉護阿史那烏濕婆爲都督。《册府》九六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