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服饰必须依制穿着

服饰必须依制穿着

时间:2022-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服饰必须依制穿着道教相当重视自己的服饰,称传自黄帝或老君,要道士依制穿着,以别于普通百姓。信徒入道,按例须举行仪式授以道服。道士接受道服后,应正确穿用,妥善存放。这一点,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已作论述。另据朱元璋第16子宁王朱权所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关于明代道教冠服制度的记载,明代道士服饰承袭旧制,没有大变。这从时人对全真派服饰的介绍中可以概见。

服饰必须依制穿着

道教相当重视自己的服饰,称传自黄帝或老君,要道士依制穿着,以别于普通百姓。南北朝时的一些道书中,还借解释服饰名称的机会,赋予其宗教道德意义,用以勉励道士修道立德。“法服者何也?伏也,福也,伏以正理,致延福祥,济度身神,故谓为服。”“天冕者,勉也,勉励立德,免诸尘灾。冠者观也,德美可观,物所瞻睹。巾者洁也,敛束洁净,通神明也。帽者焘也,覆焘身首如云雾也。……龙衣华服,明德所堪,单衣通著,本是深衣。衣此深衣,学以正心,心得深理,终入道源。……褐者遏也,遏恶扬善。帔者披也,披道化物。裙者归也,万福所归。一名曰裳,裳者常也,虑迷夫道,常存得常。女子袿襡,道继真襡,以防诸恶,义与褐同。……履者何也?理也,非礼不动,非礼不行,行则善理,唯礼是从,从礼得理,入道成真。舄者释也,解除滞踪。准此而思,触长无惑矣。”(《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4《法服诀第八》)

信徒入道,按例须举行仪式授以道服。此制始于何时已难稽考,然从北宋贾善翔所作《太上出家传度仪》已载其制看,出现当在北宋以前。据此书记载,授受道服仪式开始,由保举师引入道弟子先拜三清大道,次拜度师,礼皇帝,谢先祖,辞父母,辞亲友,然后进入授衣正仪。略谓:

次保举师与脱俗衣,先着履。度师赞云:汝先足蹑双履,永离六尘。……愿汝一心奉道,履践灵坛,凡所行游,不步凶恶之地,常登法会,径陟仙阶。……次系裙。度师赞云:裙者群也,以群统为意,群以道友,统以清净。又谓之裳。盖在上为衣,在下为裳,以表守谦下为常行之法则。能如是者,灾害不生,诸圣佑护。……次着云袖。度师赞云:轻剪黄云,裁成法服,上以衬霜罗之帔,下以统飞霄之裙,为中道之衣,不可须臾离体。……次披道服。度师赞云:道服者,乃天尊老君之法服也,真圣护持,人天赞仰。……行住坐卧,常须护持。……次顶簪冠。度师持于手中赞云:汝顶是冠,冠者冠也,一身之上,最处崇高,总括众发,斗星灿烂,岳势巍峨,像列真之朝元……

道士接受道服后,应正确穿用,妥善存放。道教典籍对此也作出了专门的规定:“若道士,若女冠,上衣褐帔,最当尊重。……一者,未著之前,函箱盛之,安高净处;二者,既著之后,坐起常须护净;三者,暂解之时,勿与俗衣同处;四者,虽同学同契之人,亦不许交换;五者,不得乞借俗人非法服用。直至破敝,皆须护净焚弃。”(《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上《敬法服品》)

道士道姑的服饰制度,在南北朝时基本定型以后,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大体沿袭旧制,没有实质性的变动。《要修科仪戒律钞》、《三洞修道仪》是分别由唐代朱法满、北宋刘若拙撰写的道书。其所规定的道士之法服、冠、履,与南北朝时行世的《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所规定的大同小异。当时道服的实际情形,基本上为“道士的服饰有法衣、褐、被和常服的道袍、大衫。法衣是法师执行拜表、戒期、斋坛时穿的,指的如全真派中的霞衣、净衣、信衣、鹤氅(又名羽衣)等,以及正一派中的行衣、罡衣、混元衣、班衣、忏衣之类。其中法衣、鹤氅等,一般以直领对襟为多。常服即是道袍,所著的大小褂衣,或名大小衫,这是平常穿的,大多是用交领斜襟的。这种外衣和内衣,大致同一般人相似”。“道家的服色有褐、青和绯,是指法服而言。自唐开始赐李泌紫色之后,宋代也有赐林灵素以紫服的。”“道家著衣,是先穿道袍之类,然后在道袍之外束以环裙,即下裳,再把鹤氅、罡衣等加罩在外面。”宋代道士所戴之冠,“同一般人戴者相似,如黄冠、金冠、芙蓉冠、五岳灵形图冠、二仪冠等。……道家平时穿履,法事时穿舄,舄、履用朱色”。“至于女道士的冠服,大体也同男者相似,也是束发戴冠巾而衣道服。”(周锡保著:《中国古代服饰史·宋代服饰》)

元明时期,道教诸派纷纷合并,形成全真、正一两大派,并出现两强对峙的局面,可在着装上并无两样。这一点,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已作论述。他从永乐宫纯阳殿元代壁画中择取五道童服饰加以研究,认为元代“五道童衣着近似一般宋、明道童式样,青绿绢衣,长不过膝,用丝绦系腰,衣左衽交领加沿,和宋代‘道服’小有同异”。另据朱元璋第16子宁王朱权所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关于明代道教冠服制度的记载,明代道士服饰承袭旧制,没有大变。朱权所记上清法服、女真衣等,与南朝的《洞真四极明科》所规定的上清道士服制如出一辙;所记道袍、鹤氅及雷巾、纲巾、靴、履之形制,亦与古制大略相同。

清代道士服制,传统色彩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从时人对全真派服饰的介绍中可以概见。“全真所戴之巾有九式:一曰唐巾,二曰冲和,三曰浩然,四曰逍遥,五曰紫阳,六曰一字,七曰纶巾,八曰三教,九曰九阳。所谓唐巾者,唯唐朝吕纯阳祖师之派裔可戴。其或老者戴冲和,少者戴逍遥,或冷时用幅巾,雪夜用浩然,平时用紫阳、一字,各从其宜。上等有道之士,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纶巾、偃月冠;中极戒者,三教巾、三台冠;天仙戒者,冲虚巾、五岳冠。巾皆用元色布缎所置。盖元为天,头圆象天;天一生水,水色属元,元机于道,以元色顶于首,尊道也。”“凡全真服式,唯青为主。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为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双修之义也。朝参公服,顶黄冠,戴玄巾,服青袍,系黄绦,外穿鹤氅,足缠白袜,脚纳云霞朱履,取五行俱备之故耳。若宗、律两师,加中单礼足,方谓合式。”(《藏外道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