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獐边是鹿,鹿边是獐

獐边是鹿,鹿边是獐

时间:2022-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小的时候,有客人在一只笼子里装了一只獐和一只鹿,然后问他:“何者是獐,何者为鹿?”王元泽根本不认识獐和鹿,于是稍加琢磨之后说:“獐边是鹿,鹿边是獐。”所以,本节着重讲解模糊性言辞的逻辑谬误及必要时的应用。其实,算命先生之所以算得准,是因为他们善于使用模糊性言辞。由此可见,模糊性言辞是永远不会出错的预言。

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小的时候,有客人在一只笼子里装了一只獐和一只鹿,然后问他:“何者是獐,何者为鹿?”王元泽根本不认识獐和鹿,于是稍加琢磨之后说:“獐边是鹿,鹿边是獐。”王安石儿子回答了吗?回答了,但是等于没回答,因为他并未指出哪个是獐、哪个是鹿。他采用模糊性言辞,不过是不想承认自己不认识獐和鹿罢了。

模糊性言辞是一种逻辑谬误,它与模棱两可诡辩术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模糊性言辞,不同之处在于,模棱两可针对的是:二选一时,两者都可选,两者都不可选,一般用于是非、对错的矛盾问题上,而模糊性言辞的应用则没有范围限制。所以,本节着重讲解模糊性言辞的逻辑谬误及必要时的应用。

◎天机不可泄露

找人算过命的人,往往对算命先生有一种印象:他们算得真准。其实,算命先生之所以算得准,是因为他们善于使用模糊性言辞。要知道,模糊表态是永远都不会做出错误的预言。

从前,有个老先生吹嘘自己能预知未来和吉凶。有三个书生赶考路过,便请他算命,看这次赶考能否考中。老先生装神弄鬼一阵后,伸出一根手指。

三位书生问:“先生,你伸出一根手指是何意?”

老先生说:“天机不可泄露,等你们考完,自会明白我伸一根手指的寓意。”

三位书生走后,老先生的老婆问他:“你伸一根手指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先生这次道出了真相,老先生的解释是:如果三位书生中考取了一个,他伸一根手指就代表“只考取一个”;如果三位书生中考取了两个,他伸一根手指就表示“有一个没考取”;如果三位书生都考中了,他伸一根手指就表示“一起考中”。

老婆听完解释,笑着说:“你这老头子,鬼点子真多,我算是服你了!”

这位老先生用的是地地道道的模糊性言辞诡辩术,他伸出一根手指,从而造成了含糊其词的效果,让人浮想联翩,无论最终三位书生考试的结果怎样,他都能自圆其说。由此可见,模糊性言辞是永远不会出错的预言。

当然,有些算命大师还会采用一些模糊性的词语,比如说“大概”“或许”“可能”“如果不出意外”,等等。例如,他们在给人算命时,这类言语比较常见:“假如我没猜错的话,你今年已经28岁了。”如果你真的28岁了,肯定会觉得他算得准;如果你没有28岁或早过了28岁,也不会怀疑他的预测,因为他已经说了,如果没猜错的话你已经28岁了,猜错的话就不在这个预测范围内。所以,无论怎么解释,他们的预测都是正确的,而如果你轻信他们,就会被忽悠得团团转。

◎高明的媒妁之言

模糊性言辞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运用带有歧义的词语,故意让人误解,从而达到迷惑他人、混淆视听的目的。下面这个故事,就是这样的典型:

有个媒人给一对男女说媒。她先对男的说:“这个女的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嘴不严。”男的听后,认为嘴不严可能是爱说闲话,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于是同意相亲。

接着,她又对女的说:“这个男的过日子是一把好手。”女的认为,这个男的会过日子,于是很高兴地同意相亲。

于是,媒人就给这对男女安排相亲见面。她事先对那个女的说,见面的时候,你用手帕捂着嘴巴;然后又对男的说,见面的时候,你离她远一点,制造点朦胧的美感。见面的时候,女的见男的倒背一只手,远远看去,气宇轩昂;男的见女的用手帕捂着嘴巴,好像比较害羞,两人都很满意。

然而,当他们入洞房时,男的发现女的是个兔唇,女的发现男的只有一只手,是个残疾人。两人都非常生气,于是气愤地找到媒人讨说法。没想到,媒人理直气壮地说:“我早就跟你们说清楚了,一个是一把好手,一个是嘴不严,是你们同意才结婚的,现在怎么能找我的麻烦呢?”

媒人说得也对,当初是两人同意相亲、同意结婚的,婚后怎么能找媒人的麻烦呢?但是,媒人的错就在于,她给男女介绍对方的情况时,故意使用模糊性的言辞,制造了一种歧义,并且这种歧义很容易使男女理解成平常的那种意思:嘴不严即爱说闲话,过日子是一把好手即会过日子。却不料,媒人的这两句介绍语有着令人怎么也猜不透的另一种含义,从而造成男女双方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对别人的提问或介绍时,我们一定要多问几个细节,让对方把事情讲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所讲,从而避免因过于想当然而造成理解偏差,这样才能减少被人忽悠的可能。

◎爱面子的老师

有时候,面对尴尬时,采用模糊性言辞,可以起到维护自尊、消除尴尬的作用。例如:

一位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淝水之战”时,说到苻坚率秦军渡过淝水,与晋军展开决战。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道:“老师,课本上说的是晋军渡过了淝水,与秦军展开决战。那么,到底是秦军渡过了淝水,还是晋军渡过淝水呢?”

老师一怔,马上意识到自己讲错了,但几秒钟后,老师马上答道:“不管怎么说,反正有一支军队渡过了淝水,否则就不会有淝水之战了。”

老师犯错,被学生当众指出来,这显然是尴尬、没面子的事情。但作为老师,应该为人师表,知错不承认,还含糊其词地应对,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感到不解。所以说,爱面子固然无可厚非,但要分清时候,还要看什么事情,以免误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