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尊重比诚实重要

·尊重比诚实重要

时间:2023-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9·尊重比诚实重要学校教导你应该要诚实,但是学校没有告诉你的是,有时候尊重别人比对别人诚实更重要。小文记得离开某一个工作的前一个星期,因为迟到次数太多而被主管盯上。在这句话当中,小文根本毫无恶意,只是坦白陈述一个看法。小文错了,错在她说话太直接太诚实,但是缺乏尊重客套的态度,那种对人来说感觉很舒服的态度,特别是在职场上那种下属对主管的尊重态度。

39·尊重比诚实重要

学校教导你应该要诚实,但是学校没有告诉你的是,有时候尊重别人比对别人诚实更重要。这其中决定的关键就是:哪一个选择是对自己也对别人最好的?

即使是说实话,也要用爱心包装,不要让实话变成伤人的语言,那么诚实的语言就反而对别人不好了。

最好的政策是尊重,不是诚实。真实有助于科学和真理的探索,但不见得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相当的“隐私权”,不需要把自己太赤裸裸地为别人揭露自己。因为我们并不需要从别人的口中来决定真实自我的价值。

小文年轻的时候是个很诚实的人,他几乎可以对每个身边的人“告解”,说明他自己所做的一切好事、坏事、怪事,以及他心里所想的一切。小文是一个没有什么心眼的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也非常地有自信,觉得没有什么不可告人。对不喜欢的人说“我讨厌你”,基本上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小文只是诚实,只是在说明一件事情。

小文记得离开某一个工作的前一个星期,因为迟到次数太多而被主管盯上。小文当然觉得那是不对的,可是既然都已经迟到,时光不能倒回,小文当然也无力回天,那几个小时的薪水也就算了。小文其实不太在意,因为在意或不在意,对小文的现在或未来都没有任何影响。当小文的主管跑来提醒他以后上班尽量准时,“否则你的薪水都被扣掉了,多可惜啊!”小文的主管委婉地提醒他。没想到个性直率的小文忍不住抬起头看着主管的脸,对他说:“我上班迟到扣的是我的薪水,跟你有关系吗?”主管听到这话,当场呆了。

话一说出口,小文马上就觉得自己说错话了,虽然他是真的这么认为。他的意思其实是“请不要为我被扣薪水的事情担心”。在这句话当中,小文根本毫无恶意,只是坦白陈述一个看法。可是,当他看见主管不悦的表情,他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小文错了,错在她说话太直接太诚实,但是缺乏尊重客套的态度,那种对人来说感觉很舒服的态度,特别是在职场上那种下属对主管的尊重态度。这是一种基本的伦常关系,非关权力、势力、功利。这样的尊重只是在维持一个正常的社会群体运转,一种无形的规则,从人性出发的规则。

许多人喜欢耍个性,尤其是太年轻的朋友,深怕自己光芒太微弱、活得太普通,深怕被这个社会丛林给同化、给吞没。这些人深怕别人忘记自己,所以用力诚实,坚持对自己诚实、也要对别人诚实,不容许一点点虚假……其实那只是因为他们的自我尚未完整建立,除了践行“坦白直率”这个规则之外无法自处—他们除了一直滔滔不绝地说出真心话之外,无从发现自我的价值何在。如果他们不说实话,他们就不知道说什么话,因为他们根本不能判断什么时候应该说什么话才对,除了诚实,他们一筹莫展。

希望你明白,对别人诚实与否并不是应该奉为圭臬的道德,那只是一种方法、一个选择,它并不是绝对的价值。我们没有必要特别编故事说谎言,可即使说出诚实话,也要用心体会对别人的影响。例如说,当你的朋友剪了一个很丑的发型,你难道真要对他诚实地说“发型很丑”吗?当然不要。如果你不想说谎,倒是可以对他说“上次那个发型比较适合你”。你对他诚实的目的只是要提醒他,这是一个不OK的发型,并非要打击他的信心,同时尊重对方的心情,才能让你的实话成为适合别人的金玉良言。

对人的善意与尊重,才是说话最好的方法,再无愧于心的实话都需要经过包装说出口,对自己或别人才有帮助。作家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有的时候,事实就是虱子。

几乎很少有恋人在分手的时候,很“诚实”地告诉对方“因为我不再爱你了,所以我要和你分手。”事实上,“我不再爱你了”或“我从来没有爱过你”才是所有情人分手的唯一理由,可是我们从不这样子说,因为那太伤人。我们可以接受“不适合”、“受够了”、“没有未来”、“想要自由”等所有暧昧不清的理由来跟我们分手,然而我们绝对不能接受被我们所爱的人说不曾爱过自己,那样子的语言被我们听见了,可能算是世界末日。虽然我们都心知肚明,但我们绝不接受。

当我们面对一个长相不好的人,我们还是要硬撑着对他说:“你好有气质”、“你看起来很nice”。

当我们看见一个肥仔,我们也不能对他说:“你真的很肥。”

当我们吃到母亲为我们烹调的食物,即使很难吃,我们也要满脸欣喜地吃下它。

我们不是笨蛋、更非乡愿,虽然我们睁着眼睛说了瞎话。我们如此做,是因为我们知道有一个比诚实更值得令我们追求的东西。那是尊重、是爱、是怜惜,在这些缘故之下,我们觉得不需要急着向谁表现出自己多么清明的判断力或智慧,因为我们的感情被策动,以另一种态度去面对事实。用感觉与体恤去面对事实,不是抽丝剥茧、不是福尔摩斯,有的时候,我们的世界并不需要这么多的真实、这么多说出来的事实。

以前,时常听见政客们彼此质疑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最好的政策是诚实”。也许在某些事情上确实应该如此,但他们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如果诚实是伤害、是摧折、是嚣张、是吞噬,那么,我们应该重新思考。

说出真话的确令人感到通体舒畅、无拘无束,可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其着想更有其必要性。

老爱诚实的人并非诚实,有时候,只是懒得去思考如何把话说得合情得体。我们当然不能将诚实奉为圭臬,因为最好的政策不是诚实,而是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