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堆钱怎如此熟练

堆钱怎如此熟练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堆钱怎如此熟练?至家,适几上有钱数千,少年即以手叠钱,高下堆垒之。“所熟之技”就是其中之一。其实,以习惯察人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方法。我这里是把这个过程简化了来介绍的,因为这毕竟不是中国智慧,虽则它同上述的中国古人的智慧有相同之处。遗憾的是中国人的智慧用于人辖治人那样一种政治场合多,而用于科学研究这种中性的、建设性的场合少,或许这正是中国智慧应取的发展方向吧。

堆钱怎如此熟练?

观察别人的习惯性动作然后加以分析,也是一种有效的察人方法,《聊斋志异》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问之,亦假本者。翁诺之。至家,适几上有钱数千,少年即以手叠钱,高下堆垒之。翁谢去,意不与赀。或问故,翁曰:“此人必善博,非端人也。所熟之技,不觉形于手足矣。”访之果然。

借贷对贷方来说,最要紧的是借方的还贷能力,这中间涉及诸多因素,所以现代金融机构贷款之前都要对借方的贷款用途、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等作过细的评估和审查,以保证贷款能及时收回。

在这一点上,那个富翁也不例外,别看他在路上连素昧平生的人也轻易允诺,但真的从意向书转为合同书,富翁还要进行审查评估。究竟用什么办法来决定什么样的对象可借贷,故事中没有交代,但仅从这一个事例中就可以看出,他在识别各色人等上自有一套办法,而且还很得要领。

“所熟之技,不觉形于手足矣。”察人的关键就在抓对方的“不觉”之处。人在有意甚至着力呈现某种形象时,通常都曾自觉地对有关举止行为谈吐服饰作过系统的协调,一般情况下,在这些地方很少会漏出破绽。就像这个浮浪少年,要是盘问他贷款用途等等,他一定早就编好了一套假话来蒙骗别人,至于编得是否周密,那是一个水平问题。所以,要找到能够反映真相的线索,必须从其“不觉”之处,也就是未曾理性地加以掩饰的地方入手。“所熟之技”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所熟之技”用一句适用范围大一些的话来代替,也就是习惯性动作。人生来就会的动作称为本能,后天习得而达到不需要大脑控制即可自行完成的程度的,就是习惯。习惯是浸染而成的,但一旦形成,俨然就成了后天的“天性”,人就很难管住它了,因为“习惯成自然”,“不假思索”就可以完成。这意味着,当人们有意识地伪造一种形象时,习惯性动作恰恰就从理性之网中漏网而出,在假相与真相相去甚远的场合下,整套特意设计出来的行为与自然流露的个别习惯之间必定会形成强烈的反差,而习惯性动作的那种熟练程度会不容置疑地证明自己的真实性,从而将那件伪装的外衣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于是,真相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由这里往上推,我猜想,“适几上有钱数千”,也许正是富翁的一项操作性审批手续所用的道具。惜钱如命者与大手大脚者在看到钱、拿起钱、捏着钱时的神态、手势上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自然流露的神态等一般是难以掩饰的。

按理说,那个富翁决不会只有这么一项审查手续,但就这一项而论,富翁已经够聪明的了。其实,以习惯察人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方法。

古时有个张小舍,很善于捉小偷。一次他在街上看见一个人,穿戴十分齐整,但从一个背稻草的人身旁走过时,却顺手抽了几根,然后踅进了一个厕所。张小舍觉得这人有问题,就在外面守候着,俟他一出厕所,就走到他身后,大喝一声。这家伙一下子慌了神,审问下来,果然是个小偷。

事后有人问他怎么看出来的,张小舍说:“上厕所解手用稻草,这是无赖小人的习惯。那人穿戴讲究,解手却也用稻草,说明那身衣服必然是偷来的。”

当然,这种察人的方法并非只能用来侦查小偷、发现赌徒。用得好的话,也可以成为一种良好的调查方法,在社会研究中获得建设性的应用。比如有些美国社会学家就曾经用类似的方法调查不同教派的教义是否影响一个人对他人的信任。他们没有向被调查者提问,而是直接去调查他们的一个习惯,就是停好汽车后是否锁门。结果发现不同教派的教徒锁门比例不同,由此推断教义确实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信任。

我这里是把这个过程简化了来介绍的,因为这毕竟不是中国智慧,虽则它同上述的中国古人的智慧有相同之处。遗憾的是中国人的智慧用于人辖治人那样一种政治场合多,而用于科学研究这种中性的、建设性的场合少,或许这正是中国智慧应取的发展方向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