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耕作的起源

农业耕作的起源

时间:2022-0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将具体论述两种农业耕作起源。黄河流域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是因为它拥有三个有利条件。正是这些有利的因素使粟得以大规模种植,从而使黄河流域发展为我国旱作农业的起源地,为先人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保障,为我国农业文明以后的光辉灿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耕作的起源_农耕习俗

第一节 农业耕作的起源

img23

img24

img25

img26

img27

我国农业耕作主要分为旱作农业和稻作农业。本节将具体论述两种农业耕作起源。

一、旱作农业起源

旱作农业起源于大约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粟今俗称“小米”,是一种耐旱植物,茎叶比较坚硬,种类繁多,有白、红、黄、黑、紫等不同颜色,粟的野生种是一种至今仍分布于北方黄河流域的狗尾草。黄河流域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是因为它拥有三个有利条件。

第一,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为粟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位于东经95°53′—119°5′,北纬32°10′—41°50′之间,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季干旱、夏季多雨,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和人类的生存,也正好与粟的生长周期相吻合,这为粟的栽培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第二,黄河流域的土壤特征为粟的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环境。黄河流域土壤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特性都为粟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因为黄土是堆积而成,所以土质结构比较松散,有机质含量高,从而形成特有的土壤自肥现象,有利于原始农具的开垦,更有利于作物根部毛细的生成。而且黄河流域形成的棕壤、褐土、黑垆土、潮土等也都适合耕作,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第三,黄河流域先民的聚居为粟的大规模种植提供了先决条件。农耕社会早期,社会环境比较恶劣,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所以选择了聚居,正是这种聚居行为为粟的大规模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为先民聚居在一起就会一起耕作,从而出现大片的农作物种植区,这样方便先民之间相互交流耕作经验,提高农耕生产的水平和质量,推进粟类种植的不断发展演变。

正是这些有利的因素使粟得以大规模种植,从而使黄河流域发展为我国旱作农业的起源地,为先人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保障,为我国农业文明以后的光辉灿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稻作农业起源

稻作农业是耕作农业的一种,它在我国的历史非常久远。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就多有谈及,如《豳风·七月》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之说。它最早是从采集过渡而来,从零星的播种阶段发展到最原始的稻作农业规模阶段。现在考证发现的最早的原始集体稻作农业要追溯到1万多年前的江西万年仙人洞人的稻作生产,仙人洞位于大源盆地,此地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是因为它拥有以下三个有利条件:

第一,大源盆地有适宜水稻生长的自然环境。大源盆地位于东经117°14′、北纬28°42′,地处亚热带,是湿润性季风气候,因此气候比较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7.4℃;日照非常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3.5时;无霜持续期长,年均无霜期259天;雨量相当充沛,春季时多梅雨,而夏季时多暴雨,这种降水非常适宜水稻的生长。大源附近四面环山,中间呈葫芦形盆地,这更使降雨集中到中间地区,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沛的降水。而野生稻株就是众多植物中的一种,它生长于沼泽区,根系发达。仙人洞人根据自身需要从无意识移植到有意识栽培,慢慢形成了万年仙人洞的水稻生产规模。

第二,万年县的仙人洞是人类得天独厚的居所。万年县仙人洞与福建毗邻,位于武夷山西麓的大源盆地,旁边有通往鄱阳湖的河流,为仙人洞人生活提供了充足水源。仙人洞宽约5米,高5—7米,深50—70米。在仙人洞南方的800米处有个小山梁,吊桶环遗址就坐落于此处,环低约50平方米,此处通风又干燥,不仅可用来存储谷物和其他植物(现场有植物堆积物),还可用于夏季居住。仙人洞人有了稳定的居所后,就开始有意识地生产生活用品——陶器。在考古发掘中共获得原始陶片800多片,以器腹片为主,也有少量器口片,只有个别似可复原的为直口圜低罐类。陶器是人们用以炊煮和存储食物的重要器皿,它的发明不仅改变了人类的饮食方式,增强了人类的健康,更对农耕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正是仙人洞人拥有了适宜自己居住的环境后,才正式稳定下来,开始了驯稻”生涯。仙人洞、吊桶环两遗址均发现地层植硅石,在“地层植硅石中不仅发现了大量野生稻植硅石,还发现有少量栽培稻植硅石,这是一个突破性发现,它告诉我们两遗址的先民早在12000—14000年前就驯化成功了少量的栽培稻,把水稻栽培的历史提前几千年。

第三,仙人洞人发明和使用了磨制工具。万年仙人洞人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慢慢探索,在与大自然的交战中不断体悟,终于发明了磨制石器。在仙人洞和吊桶环两遗址的新石器时代之交地层中发现了各种磨制石器,穿孔石器和骨、角、蚌器(磨制刃部)。它们的刃部一般光滑圆钝,磨制与钻孔技术更多引入了石器加工,新出现了梭形器,磨制精细。几件重石器的半成品所保留的钻孔痕迹,说明钻孔技术此时已应用于石器加工。仙人洞出土有好几件圆盘式中央大孔石器,从器型功能讲类似近代保留在西南山区少数民族插种用的重石器,将尖状长木棍插入石器中央孔内,利用透过的木尖将耕地凿出孔洞,把谷种播入土内,这应是一种标志性的原始农具。更有趣的是近年我在清理上世纪60年代仙人洞出土物时,发现一件马鞍形扁平石盘,其附带有一件馒头状的磨石,将它与马鞍形盘对照相当吻合,这有可能是碾磨谷物的石磨盘,这又是一件与农业有关的工具。这些磨制工具的发明和使用加快了稻作农业的发展,也推进了农耕文明的进步。

此外,我们还要介绍我国稻作农业的另一个起源地,即7000年前的河姆渡氏族的稻作农业起源地,其耕作技术不仅对我国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还远播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推动周边国家的稻作农业发展。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宁绍平原,此地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是因为它拥有以下三个有利条件:

第一,宁绍平原拥有适宜稻谷生长的自然环境,并且有野生稻谷的存在。宁绍平原位于北纬29°59′、东经121°20′,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而且一般集中夏秋两季,日照时间长。宁绍平原南有姚江,东有甬江,西有钱塘江,而且中间江河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很适宜水稻的生长。此地植物茂盛,野生稻谷也是其中一种。据考证,河姆渡遗址中的稻谷中,除了人工种植的稻谷外,还有少数从野外采集来的。

第二,河姆渡人建造了自己的住房——半楼式的木屋。河姆渡地势比较低洼,蚊蛇横行,疾病多发,这种木屋远离地面,通风又好,不仅可以防潮、防虫、防洪,还可以防止粮食的霉变、疾病的流行,有利人的身体健康。住房的建造客观上结束了河姆渡人的采集生活,使他们开始有意识地人工培植水稻,有了这种自觉意识,又加上群集的生活,水稻的种植面积自然就会扩大。而且有利的居住环境使得河姆渡人能安居乐业,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足和生产经验的不断增加,又进一步促使他们发明和改进了生产工具,同时这还带动了其他行业的产生发展,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第三,河姆渡人发明和创造了生产工具。河姆渡人在人工栽培水稻时发明了生产工具——耜耕,耜耕的发明使水稻播种由零星的小片发展为大片的水稻农业生产。初时他们用手耕或火耕的方式来种植水稻,但这样不但费时费力,水稻中还会杂草丛生,后来人们慢慢发现了石器这种生产工具,虽然石器更锋利,但却不好打磨,不易携带操作,这时骨耜便应运而生了。骨耜因其锋利、易携带、易操作等优点使水稻的播种面积大大扩大,劳动效率迅猛提升。

以上这些有利的条件,决定了河姆渡人能创造我国稻作农业的较早辉煌。河姆渡遗址与万年仙人洞遗址一起,不仅推动了长江流域原始耕作农业的发展,还使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5000年以上,使长江流域能同黄河流域一起共同创造了我国悠久辉煌的农耕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