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批评人的技巧

批评人的技巧

时间:2022-08-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批评人的技巧与人共事,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总会有人出错并需要你提出批评。这时,你若批评指正不当,不仅会达不到目的,弄不好还会产生副作用。诚恳的批评还表现在对对方客观的评价。事实证明,这种批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五是含蓄地批评他人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有的人之所以不愿接受批评,主要原因便是怕触伤他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为此,我们在批评他人时,往往寻找一种不同于直接批评的方法,

批评人的技巧

与人共事,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总会有人出错并需要你提出批评。这时,你若批评指正不当,不仅会达不到目的,弄不好还会产生副作用。

img8

有一个爱好摄影的人,拿了一叠他自己的摄影作品去拜访一位摄影家,请他批评指正。摄影家把他的作品看了一遍,很热心地告诉他哪一张曝光时间长了一些,哪一张光圈小了一些,哪一张取景需要变换角度……当这位摄影家正在指正的时候,来请教的人总是找一番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不是说当时天气不佳,就是说取景时找不到合适的立足之地等等。

当那个摄影爱好者走了以后,摄影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说:“我真傻,何必说那么多的话呢。”其实这种结果是完全能想象得到的,现在有些青年人就是不愿意虚心接受批评。

几年前,史密斯先生的侄女约瑟芬离开她在美国加州的家,到纽约去做史密斯先生的秘书,那时她才19岁,刚高中毕业,对于商业常识和生意上的事一点儿也不了解。然而,她待人做事,却颇为老练。有一段时间,她经常犯一些错误。有一次,史密斯先生真想批评她几句,但再一想,她年纪轻,阅历浅,不可太苛求,于是改用和颜悦色的方法对她说:“现在你做错了事,自然是难免的,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做的错事比你多得多,所以我相信将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一定会增长才干的,现在你照着这个正确的方法做不是好多了吗?”先承认自己有错,然后再指出别人的错误,令人易接受。

人们做错了事,或做了件吃亏的事,除非他自己主动告诉你时,才会坦白地承认错误,但如果是你主动指出他的错误,那么他一定会找出种种理由加以辩解。你可以在周围的朋友或家人中试试看,无论是小疏忽或大错误,没有几个人能在别人提出批评后立即坦率地、不为自己解释地承认错误。所以,批评他人时,一定要讲究方法,态度要诚恳。

一是要尊重事实

批评他人通常是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批评他人一定要有意义,否则,对方会感到你在吹毛求疵。要记住,我们批评他人,并不是批评对方本人,而是批评他的错误行动,因为你感兴趣的或对你影响最大的毕竟是他的活动而不是他本人。把你的批评指向他的活动,你实际上就能给他一个称赞,同时建立他的自我,让他知道你认为他的程度绝不致犯下这样的错误,并且你希望他做得更好。这之间对于他“不辜负”你的期望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比如你作为一名报纸编辑去印刷厂校清样,结果发现版面上一个标题字错了而校对人员没有发现,这时你应该对他进行批评,你可以说:“这个错字你没有校出来。”你也可以说:“你对工作太不负责了,这么大的错字你都没有校正。”很显然,后者是不易被对方接受的,因为你伤了他的自尊心,很可能导致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出更多的错误。

同时,批评人要尊重事实,有一就是一,有二就是二,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无限上纲。比如,上述清样上的差错,可能因校对人员一时的疏忽,就不能上升到“工作责任心”的高度;也可能是校对人员校出后,组版人员疏忽而没有更正,这就要求我们在批评他人前,一定要弄清事实的真相,不能捕风捉影,不能想当然。如果你的批评超出了事实范围,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就会严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使他感到在人格上受到了侮辱,这就会把对方推到你的对立面去,使问题变得不容易解决。

二是批评要诚恳

批评他人是为了帮助对方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并把工作做好,而不是要制服别人或把别人一棍子打死,更不是为了拿别人出气或显示自己的威风,所以批评他人时态度一定要诚恳,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关怀、爱护、诚心诚意的态度来对待他,而不要摆出一副很严肃或阴沉的面孔,郑重其事地用指责和强硬的口气说话,因为这样会造成紧张的气氛,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最好是和颜悦色而又诚挚恳切,这样才有利于达到心灵沟通、心理包容的目的。

诚恳的批评还表现在对对方客观的评价。一个人偶犯过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你因此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就不客观了。比如,夸大对方所犯过失的事实,形容过分,甚至否定一个人的前途,这些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批评他人时,“不可救药”、“我算把你看透了”等语言是要避免的,另外,“你向来都……”、“老是”、“从来就没有”等字眼也会使对方认为你抱有成见、态度不诚恳,因而会产生对立情绪,这样自然就会削弱你批评的力度。

三是以真诚的赞美作开头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犯了过失,并不等于他一无是处。所以,在批评对方时,如果只提对方的短处而不提长处,他就会感到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到委屈。比如,一个人平时工作颇有成效,偶尔出了一次质量事故,如果批评他时只指责他导致的事故而不肯定他以前的成绩,那他就会感到以前“白干了”,从而产生抗拒心理。另外,据心理学研究表明,被批评的人最主要的心理障碍是担心批评会伤害自己的面子,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批评之前帮他打消这个顾虑,甚至让他觉得你认为他“功大于过”,那么他就会主动放弃心理上的“抵抗”,对你的批评也就更易于接受。事实证明,这种批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四是先讲自己的缺点和错处

这是因为你讲出你的错误,能给对方这样的心理暗示,你和他一样是犯过错误的人,这就会激起他与你的“同类意识”。在此基础上你再去批评对方,他就不会有“损害面子”的顾虑了,因而也就更加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

美国一位学者在他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讲述了他批评他的秘书的技巧:“数年前,我的侄女约瑟芬,离开她在堪萨城的家到纽约来充任我的秘书。她当时19岁,3年前由中学毕业,现在她已经成了一位完全合格的秘书。当我要使约瑟芬注意一个错误的时候,我常说:‘你做错了一件事,但天知道这事并不比我所做的许多错误还坏。你不是生来具有判断能力的,那是由经验而为;你比我在你的岁数时好多了。我自己曾经犯过许多愚蠢的错误,我有绝少的意图来批评你和任何人。但是,如果你如此如此做,你不是更聪明吗?’”

如果批评的人开始先谦逊地承认自己也犯过错误,然后再指责别人的过失,对方将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评。

五是含蓄地批评他人

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有的人之所以不愿接受批评,主要原因便是怕触伤他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为此,我们在批评他人时,往往寻找一种不同于直接批评的方法,即能达到批评他人使其改正错误的方式。这种方式便是含蓄地批评他人。

讲究含蓄,首先忌讳的是大发雷霆。有些人所犯的错误对我们可能是直接的伤害,作为批评者往往容易发怒。但是,发怒和批评不是一回事,怒并不能解决问题。且大发雷霆会严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增加对方的抗拒心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其次,批评不应在公众场合进行,尤其是不要当着他所熟悉的人的面批评。否则,会使对方感到“面子”受到了伤害,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批评的效果。比如,你在客人面前批评你的丈夫,不论你说的是否在理,他都会感到在客人面前大大地丢了面子,甚至认为你是在通过羞辱他而达到你的自我满足。那么他肯定不会接受你的批评的。含蓄的批评应该是在私下里进行的,在批评的语气上也应该是含蓄的。比如,要对方改正错误,用请求的语气说:“请你做一些修改好吗?”如果说:“你马上给我改正过来!”对方肯定不愿意接受。

唐代名相魏征以直言善谏闻名于世,而他在批评唐太宗时也很善用含蓄的方法。一次,有人送给唐太宗一只鸽子,唐太宗很高兴,就托在手臂上逗着玩。见魏征进来,怕他看见,赶紧揣到怀里。其实魏征早已看见了,只是故意不言明,奏事时有意慢条斯理,拖延时间。结果等魏征走了,鸽子也闷死在唐太宗怀里。这里,魏征就是用含蓄的方式批评了唐太宗“玩物丧志”的行为。

一般说来,含蓄批评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比喻式。就是用比喻的方式来委婉地批评对方。戴尔・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中谈到林肯,说林肯一直以具有视觉效果的词句来说话,当他对每天送到白宫办公室的那些冗长复杂的报告感到厌倦时,就会提出批评意见,但他不是以那种平淡的词句来表示反对,而是以一种几乎不可能被人遗忘的图画式字句说出:“当我派一个人出去买马时,我并不希望这个人告诉我这匹马的尾巴有多少根毛,我只希望知道它的特点何在。”林肯运用了以甲喻乙的方法,对报告的冗长提出了委婉批评。

2.双关式。即言此而意彼。有一段时间,宋庆龄经济拮据,宋美龄亲自登门送上一叠钞票,宋庆龄婉言说道:“这钞票被人用手拿过,太脏了,你知道我是有清洁之癖的。”这里的“钱脏”暗指蒋介石品质脏,蒋介石的脏钱宋庆龄当然是不会要的。一语双关更显其话语的分量。

3.藏词式。即话留半句。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中有一个楚怀王的近臣名叫靳尚,有一次靳尚想批评南后,就用了藏词式批评法:“唉,南后,你怎么聪明一世……唉,不好说得。”“聪明一世”的藏词是“糊涂一时”,靳尚不敢说出是怕犯上,因而只好用藏词式的委婉批评方法。

4.类比式。毛泽东同志当年曾对那些刚愎自用、脱离群众的领导干部进行善意批评:“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有出戏叫《霸王别姬》,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听话人哈哈大笑,并在笑声中领悟到批评的含义,这就是类比式批评的效果。

5.虚拟式。邓小平同志审阅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后很满意,他是这样来表述他的批评意见的:“要说有缺点,就是长了点。”他将客观存在的缺点用虚拟的语气表达出来。

6.折绕式。中央某领导同志得知蒋筑英、罗健夫病逝的消息深为痛惜,认为有关单位关心不够,并公开批评:“我们不能过多地责怪长春机电所和骊山微电子公司没有照顾好蒋筑英和罗健夫。但是痛定思痛,我们仍然不能不想到,在这些方面未必没有许多欠缺。”这种批评是在跌宕顿挫中袅袅而出,让人在折绕中领悟批评之意。

7.模糊式。1972年,周总理在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宴会上致祝酒词:“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这里的“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指过去二十多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的不友好行为。

8.自贬式。将对他人的批评用自我批评的方式来表现。加拿大有位经理发现秘书经常写错字,一天,经理指着一个错字对秘书说:“这字好像少了点什么,我也常常将它拼错,拼错字会显得我们不够内行,别人常常由此来评断我们。”经理明说自己,实为批评秘书。

9.鼓励式。1984年,曹禺观看了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的讽刺剧《劳资科长》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提批评意见时采用了鼓励式:“必须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夸张与过火的区别。我们舞台上的喜剧,应当是夸张的艺术,同时又是有分寸感的艺术,有风格的艺术。我相信《劳资科长》这个戏,会在这方面继续做出尝试和努力。”

10.商量式。几年前有个自称名人卫士的骗子,游遍名山大川,新闻界为其发了许多消息和专访。事实大白于天下之后,有人提出:“新闻界是不是应该有所反思?”这是用商量的口吻来善意批评。

11.点悟式。1937年冬天,从济南回到武汉的老舍在冯玉祥将军家底楼的房间里创作,这时刚从德国回来的冯玉祥将军的二女儿与另一人在二楼上跺脚取暖,干扰了老舍的文思。吃午饭时老舍笑着问:“弗代,整整一个上午,你在楼上教同学跳什么舞啊,一定是从德国学回来的新滑稽舞吧。”老舍的话引起哄堂大笑,对方领悟了老舍先生的话外音、言外意。

12.幽默式。一位顾客到饭店吃饭,饭中沙子很多,顾客把它们吐出来一一放在桌上,服务员见状抱歉地问:“净是沙子吧?”顾客摇摇头,微笑着回答:“不,也有米饭。”该种幽默式的答话对服务马虎的作风提出了委婉的批评。我国作家冯骥才访美期间,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儿子前来看他,他们在谈话时,那位小孩儿爬到冯骥才的床上捣乱,老冯觉得不宜直接批评,就说了一句:“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那位朋友哈哈大笑并说服了儿子。

13.暗示式。一位大娘在百货店里买了牙膏牙刷,忘了付款。女服务员追出门外,微笑道:“大娘您先别急着走,我还要给您塑料袋呢。”说着将大娘请回柜台前,一边用小塑料袋装牙膏、牙刷,一边对大娘说:“大娘,这牙膏是两元一支,牙刷是九毛钱一把,一共是两元九毛钱。”大娘恍然大悟,拍着自己的额头说,“唉,我真老糊涂了,谢谢您提醒。”

委婉批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目的是充分考虑被批评者的心理承受,让被批评者接受自己的意见。语言的交锋最终是心理的撞击,在批评时是直言还是婉言,所起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例如,儿子数学不及格,父亲非常生气,连珠炮似的批评儿子:“你真不争气,上次不及格,这次又不及格,你这样下去,爸爸的脸往哪儿放?你的头脑是不是木头做的,我讲了那么多遍,也该开开窍了……”如果改用委婉的方式做这样批评:“来,儿子,考试不及格,爸爸知道你心里非常难过,不过不要紧,要紧的是应该知道哪儿错了,我们一起查一查,下次不出错就是了。”这样批评儿子易于接受,而前一种批评方式易于在父子之间筑起心理上的防线,以至于产生逆反心理。

六是不要让批评成为负面力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批评如果反复进行,就会失去激励的作用。有的人在批评他人时,总以为自己占了理,批评个没完没了。其实这是不要的批评方法。有经验的人在批评他人时,总是“见好就收”,适可而止。

注意:批评别人时,每次只提及一点或两点,切勿“万箭齐发”,让人难以招架。批评大多会使对方难堪,批评的话更不宜反反复复,只要一经点明,对方已经听明白并表示考虑或有诚意接受,就不必再说下去了。

要想一个人对一次已知的过失引起注意,一次批评也就足够了。批评两次完全没有必要,要是再有第三次,那就成了唠叨了。总是把别人过去的过失拿出来唠叨个没完,对对方是一个很沉重的心理压力。这样会加深对方与你的对立情绪。所以要记住:你所批评的他人的过失一旦得到纠正和解决,就永远把它忘掉。

批评他人时,切忌用讽刺、挖苦对方的言辞,比如“就你了不起”、“你不就是……”因为这是一种轻视他人的态度,也是缺乏修养、没有沟通风度的表现。有经验的沟通者,在批评他人时,会采用上述各种技巧摆出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但不会用讽刺、挖苦的言词和粗话等其他有辱对方人格的方式。

七是从切身利益去批评他人

一个人最关心的往往是与自己有关的一些利益,因为人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里,虽不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人要生存,就离不开各种与己有关的利益。所以,当你想要劝说某人时,就应当告诉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则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后果,相信他不会不为所动。

球王贝利,人称“黑珍珠”,是人类足球史上享有盛誉的天才。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显示出了足球的天赋,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有一次,小贝利参加了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赛后,伙伴们都精疲力竭,有几位小球员点上了香烟,说是能解除疲劳。小贝利见状,也要了一支。他得意地抽着烟,看着淡淡的烟雾从嘴里喷出来,觉得自己很潇洒、很前卫。不巧的是,这一幕被前来看望他的父亲撞见。

晚上,贝利的父亲坐在椅子上问他:“你今天抽烟了?”

“抽了。”小贝利红着脸,低下了头,准备接受父亲的训斥。

但是,父亲并没有这样做。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地走了好半天,这才开口说话:“孩子,你踢球有几分天赋,如果你勤学苦练,将来或许会有点儿出息。但是,你应该明白,足球运动的前提是你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今天你抽烟了。也许你会说,我只是第一次,我只抽了一根,以后不再抽了。但你应该明白,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每次你都会想:仅仅一根,不会有什么关系的。但天长日久,你会渐渐上瘾,你的身体就会不如从前,而你最喜欢的足球可能因此渐渐地离你远去。”

父亲顿了顿,接着说:“作为父亲,我有责任教育你向好的方向努力,也有责任制止你的不良行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还是向坏的方向滑去,主要还是取决于你自己。”

说到这里,父亲问贝利:“你是愿意在烟雾中损坏身体,还是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足球运动员呢?你已经懂事了,自己做出选择吧!”

说着,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钞票,递给贝利,并说道:“如果不愿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执意要抽烟的话,这些钱就作为你抽烟的费用吧!”说完,父亲走了出去。

小贝利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回味着父亲那深沉而又恳切的话语,不由得掩面而泣,过了一会,他止住了哭,拿起钞票,来到父亲的面前。

“爸爸,我再也不抽烟了,我一定要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

从此,贝利训练更加刻苦。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代球王。他的成功跟父亲的一番教导是分不开的。至今,贝利仍旧不抽烟。

八是把指责变成商量

在工商界赫赫有名的邵先生,他从不用命令式的口吻向别人说话。他要人家遵照他的意思去工作时,总是用商量的口气去说。譬如人家说:“我叫你这么做,你就这么做。”他就不这么说,而是用商量的口气说:“你看这样做好不好呢?”假如他要他的秘书写一封信,他把大意和要点讲了之后,会再问一下秘书:“你看这样写是不是妥当?”等秘书写好后请他过目,他看到需要修改的地方,他又会说:“如果这样写,你看是不是更好一些?”他虽然处于发号施令的地位,可是他懂得对方是不爱听命令的,所以不应用命令的口气。

假使在一个盛夏的中午,一群工人正憩息着,一位监工走过去把大家臭骂一顿,说是拿了工资不该在此偷懒!工人们畏惧监工,当然是立即站起来工作去了,可是当监工一走,他们便又停下来休息了。如果那位监工上前和颜悦色他说:“今天天气真热,坐着休息还是不停地流汗,这怎么办呢?朋友,现在这项工程很重要,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忍耐一下来赶一赶好吗?我们早一点干完了,可以早一点回去洗一个澡,休息一下,你们看怎么样?”相信工人们会一声不响地自觉自愿地去工作了。

有时候,人难免因一时糊涂做一些不适当、错误的事。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把握住指责别人的分寸:既要指出对方的错误,又要保留对方的面子。这种情况下,如果分寸把握得不适当,就会使对方难堪,破坏交往的气氛和基础,并因此而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或恼怒。因此,在交际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

九是不一刀切地批评

不同的人由于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年龄等的不同,接受批评的承受力和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批评者根据不同批评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批评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因为不同的人,性格与修养及对问题的看法都是有区别的。

我们可以根据人们受到批评时的不同反应,将人分为迟钝型反应者、敏感型反应者、理智型反应者和强个性型反应者。反应迟钝的人即使受到批评了也满不在乎;反应敏感的人,感情脆弱,脸皮薄,爱面子,受到斥责则难以承受,他们会脸色苍白,神志恍惚,甚至会从此一蹶不振,意志消沉;具有理智的人在受到批评时会感到有很大的震动,能坦率地认错,从中汲取教训;具有较强个性的人,自尊心强,个性突出,“老虎屁股摸不得”,遇事好冲动,心胸狭窄,自我保护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明知有错,也死要面子,受不了当面批评,并且也不会轻易改正其缺点。

针对不同特点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对自觉性较高者,应采用启发做自我批评的方法;对于思想比较敏感的人,要采用暗喻批评法;对于性格耿直的人,采取直接批评法;对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人,应采取公开批评法;对思想麻痹的人应采取警示批评法。在进行批评时切忌千篇一律,方法单一,死搬硬套,应灵活掌握批评的方法。

正确的批评要求细密周到,恰如其分,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当面进行批评,对于个别现象就应个别进行。另外,也可以事先与之沟通,帮他提高认识,启发他进行自我对照,使他产生“矛头不集中于‘我’”的感觉,主动在“大环境”中认错。

同时,批评不可全盘否定,别人犯的什么错误就应对其错误加以批评,使其及时改正,不可一概而论。

十是友好地结束批评

正面地批评他人,对方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压力。如果一次批评弄得“不欢而散”,对方一定会增加精神负担,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对抗情绪,为以后的工作或沟通带来障碍。所以,每次的批评都应尽量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在会见结束时,可以对对方表示鼓励,提出充满感情的希望,让他对这次见面当成你对他的一次赞许而不是一次意外的打击,这样会帮助他打消顾虑,增强改正错误、做好工作的信心。比如,分手时可以这样说:“我知道我可以相信你。”并报以微笑,而不以“今后不许再犯”作为警告。

不同的人由于经历、知识、性格等各种自身素质的不同,接受批评的能力和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在沟通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批评技巧。但这些技巧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不损对方的面子,不伤对方的自尊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