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卑者难成才

自卑者难成才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卑者难成才成功者和普通者在性格上的区别是前者往往比较自信。因此自卑是束缚创造力的一大危害。自卑,使他错过了成功机会。不过,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产生自卑则可能是有条件的。从主体角度看,自卑的形成尽管受各方面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受个人的情绪、心境、性格、生理状况的影响,尤其是童年时代的影响。

自卑者难成才

成功者和普通者在性格上的区别是前者往往比较自信。有活力,而后者则不这样,尽管他很有钱、很有权,也总是在内心里感到灰暗和脆弱。

然而他们又有共同点,那就是人类天生的自卑感。

自卑,可以理解为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也就是个人认为在某些方面总是比不上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自卑感就是个体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个人品质估计偏低的自我评价的消极意识。他们总是感到各方面不如别人,没有信心,进而悲观失望,不求进取。一旦一个人被自卑控制住,那么他就会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的才智便无法发挥。因此自卑是束缚创造力的一大危害。

在1951年,英国的弗兰克林从自己拍摄的X射线照片上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后,他计划就发现做一次演说,但因为自卑,他放弃了这个演说。1953年,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从而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假说,使人们进入到生物时代,并因此获得1962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由此可见,如果不是自卑,这个发现应该记在弗兰克林头上。自卑,使他错过了成功机会。

然而,究竟为什么人会产生自卑呢?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提出了创造性的观点,他说人类的所有行为,或者是由于自卑感,或者是对自卑感的超越。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人们对改进现状的追求是永无上境的,因为人类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但因为人类无法越过宇宙、跨过时空,无法摆脱自然的束缚,因此就产生了自卑。从哲学角度讲,人产生自卑是自然而然的。不过,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产生自卑则可能是有条件的。

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往往依赖外部环境的反映和别人的评价态度。这早已被心理学证实。比如一个画家,对自己很有信心,但是如果每个和他接近的人都说他画得不好,他肯定会产生自卑。

阿德勒有过这样的亲身体会:他的数学成绩很差,老师和同学们都说他笨,这让他认为自己是个数学低能儿。然而有一天,他却作出了一道连老师也没有作出的数学题,他这才发现自己的信心和能力,从此改变了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所以有些低能者,甚至有些心理缺陷的人,在积极鼓励和别人的帮助下,也能建立起自信,发挥出他的长处。

从主体角度看,自卑的形成尽管受各方面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受个人的情绪、心境、性格、生理状况的影响,尤其是童年时代的影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童年经历有时虽会淡忘,甚至在意识层消失,然而在潜意识层不会消失;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影响。不幸的童年会产生很强的自卑感。我从小就依知父母,而父母也处处显得比我们强得多。因此不自觉地,人就产生了自卑,认为自己比不上父母。

一个拥有良好个人素质的人对自卑的克服做起来比较容易,并且他还可以以此建立起自信。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缺陷的,也没有一个人在各个方面都是最优秀的,理论上也是不可能这样的。所以,人都会有自卑感,只不过是程度和表现不同罢了。拿破仑·希尔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孩子都是初次到动物园,他们都站在狮子笼子前,一个孩子躲在母亲后面说:“我要回家”另一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地说:“我不怕”而第三个孩子则说:“妈妈,拿棍子打它吗?”。实际上,三个孩子都已感到害怕,只是他们有不同的表现。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表现,他们都是有自卑感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拿破仑·希尔认为自卑分为:

1.孤僻怯懦型

由于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所以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招惹是非,不参与任何竞争,不肯冒险,总是逆来顺受,喜欢独处。

2.咄咄逼人型

当一个人太自卑的时候,他会采取和孤僻怯懦型相反的态度,对他人进行攻击,处处挑衅,好斗,脾气暴躁,常发怒,爱谴责人。

3.幽默滑稽型

他们常常扮演滑稽的角色,用笑来掩盖内心的自卑,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自卑形式。

4.否认现实型

这种人总是逃避现实,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实,可又不愿承认。只好借酒消愁,整天活得醉生梦死,以此来摆脱现实。

5.随波逐流型

因为自卑而没有信心,但总是和别人、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害怕自己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对自己的观点、理论不敢坚持。

上述几种自卑表现形式,也是一些对自卑的消极做法,被称为“自我防卫”。消极的防卫让人消耗大量的精力,很难有所作为。

不管是伟人还是凡人,不但会表现出消极的一面,同时也会有积极的一面。作为一个成功者,他能够克服自卑、超越自卑,他能够合理地调节心理承受力,并因此成功地做好事情。然而他们都用什么方法调控呢?

1.认识法——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认识到人不会是毫无缺点的,人是追求完美、不断完善的;而对于自己的缺点也不能悲观,不能把其视为缺陷,这样你便会消除自卑。

2.转移法——通过把兴趣转向自己爱好的业余活动或事业上,淡化心理上的自卑阴影,缓解紧张。

3.领悟法——也叫心理分析法,也就是通过心理医生的咨询,了解到自卑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自卑问题。

4.作业法——即找一些不难的工作,然后用自己的实力完成,这样便会收获一份喜悦。接着再找一个新的目标,完成后再找。这样你的自信心就会逐渐恢复,从而战胜自卑。

5.补偿法——即通过努力奋斗,突出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从而弥补自己心理上或生理上的缺陷。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代偿作用”,即扬长避短,把自卑转化为自强的动力。

古人说“有长必有短,有明必有暗”,因此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卑的一面。而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只有战胜“自卑”,才能成为一个自信的成功者。

把握好自己,成功就在脚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