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掌握理论,修炼性格

掌握理论,修炼性格

时间:2022-07-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理论,修炼性格性格的类型论和性格的特质论是两种主要的性格理论。作为个体学习和研究性格理论,则是为着寻求性格修炼的规律,塑造完美的自我。弗洛姆的性格类型论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学派性格类型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他指出病态性格是由剥削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价值对性格的渗透。性格特质论者认为性格由许多特质所组成。

掌握理论,修炼性格

性格的类型论和性格的特质论是两种主要的性格理论。类型论用人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主要的特质来说明人的性格;特质论同时用人的多种特质来说明人的性格。例如,类型论说某人是一个内向的人;特质论说某人是沉静、较孤僻和处事谨慎的人。类型论是一种性格分类的理论,特质论是一种性格分析的理论。

心理学家研究性格理论是为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各种职业选拔人才服务。作为个体学习和研究性格理论,则是为着寻求性格修炼的规律,塑造完美的自我。

对于性格的类型理论的研究,古今中外学派林立。比较著名的有:

我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性格的论述。在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讲性的是孔子,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性是在先天“相近”的自然本性的基础上,由于后天习得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社会本性。孔子把人的性格划分为“中行”、“狂者”和“狷者”三种类型。“狂者”进取,敢作敢为;“狷者”拘谨,什么事都不大肯干;“中行”介乎两者之间,是所谓“依中庸而行”的人,相当于中间型。孔子认为,中行性格最好,既不过分进取,也不过分拘谨。

三国时刘劭在他的《人物志》一书中,对人的性格作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在性格上的个别差异很大,他将人的性格划分为十二种类型。

刘劭所划分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征

img12

续表:

img13

德国斯普兰格等人用价值观来划分人格类型。他认为,社会生活有六个基本领域: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权力和宗教。人会对这六个基本领域的某一个领域产生特殊的兴趣和价值观。据此,他将人的性格划分为六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这六种类型是理论(理想)的模型,具体的个人通常是主要倾向于一种类型并兼有其他类型的特点。

斯普兰格从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从社会文化价值的观点来划分人类的性格。这比一味强调人的生物学因素对人的影响是一个进步。但这种理论是根据西方社会生活的现象进行分类,有一定的局限性。

德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是当代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权威,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他把性格分为两个部分:“社会性格”和“个人性格”。“社会性格”是性格结构的核心,为同一文化群体中一切成员所共有;“个人性格”是同一文化群体中各个成员之间行为的差异。人的性格主要是由气质和性格受生活经验的影响所决定的。弗洛姆把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结合起来,强调社会中的大的方面对性格的影响。

弗洛姆的性格类型论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学派性格类型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他强调了社会中的大的方面对性格的影响。他指出病态性格是由剥削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价值对性格的渗透。并对资本主义社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作了揭露。但是弗洛姆的类型论仅仅是对西方社会生活现象的分类,他也忽视了人的遗传和生理因素对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不能达到对性格本质的全面认识的境界。

英国心理学家培因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根根据个体的智力、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何占优势,来确定性格类型。他把人的性格类型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理智型的人以理智支配行动,依理论思考而行事;情绪型的人不善于思考,凭情感办事;意志型的人目的明确,主动地追求未来的憧憬。此外,还有一些中间类型,例如理智—意志型等等。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根据个体的竞争性不同,把人的性格类型划分为:优越型和自卑型。优越型的人好强,总想胜过别人;自卑型的人有很重的自卑感,在活动中表现为不与人竞争等特点。

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根据社会方向性和性格的意志特征,把学生划分为四种性格类型:①目的方向明确和意志坚强型;②目的方向明确,但坚持性、自制力有某些缺陷型;③缺乏目的方向性,但意志坚强型;④缺乏目的方向性且意志薄弱型。

性格类型论根据某种原则把所有的人划分为几种类型,它的特征是具有整体性,能够显示典型,所以在直观地了解人的性格时较为便利。性格类型论最早是由于医疗实践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现在已经广泛地运用到教育、医学、文艺、管理和职业选拨中去。但是性格类型论把人极端复杂的性格概括为少数几种类型,这样就必然忽视中间型。与此相关,如果将一个人划入某种性格类型,就会只注意这种类型的有关特征,而忽视其他特征,即只注意一个人某些方面的特征,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可能导致简单化和片面性。

对于性格的特质理论的研究也为数众多。比较著名的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特质论、英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特质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特质论、始于诺曼的五因素模型等。性格的特质论认为,人的性格是由一组特质组成的,如外向、活力、热情、乐群、恃强、世故等等一组特质。特质是构成人的性格的基本单位,特质决定个体的行为。性格特质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通过对性格特质的了解,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他们认为,性格特质是所有人共有的,但每一种特质在量上是因人而异的,这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在性格上的差异。

性格特质论者认为性格由许多特质所组成。他们直接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们过分强调先前倾向,有些特质论者对遗传作用强调过多,对特质的稳定性强调过多,忽视了社会环境的作用。性格特质论者倾向于用分离的特质来解释性格,倾向于从量上分析性格,容易忽视性格的整体性。应该把从质和整体上表示性格的类型论和从量上分析性格的特质论结合起来。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已经开始结合起来了。

无论是性格类型论者,还是性格特质论者,都普遍认为,优良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质造就辉煌人生。但是,优良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质不是先天具有的,要知道,哪怕是天才,他出生的时候的啼哭也绝不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颂歌;所有优良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质是不可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任何个体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质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只有主次之分。性格修炼的目的,就是以优良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质为目标,顽强地修炼,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在完善自我的磨砺中,一步步走到生命的光辉顶点。

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此为修身养性的千古之训。我们讲性格修炼,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学习、劳动等实践活动中,以理智型、方圆型、坚韧型、勇敢型、刚毅型等优良性格类型为目标,千锤百炼、精雕细刻,完善自我;改造世故型、狡诈型、刚愎型、孤独型、优柔型、懦弱型等不良性格类型。要弘扬热情坦率、聪明敏感、成熟耐心、快乐健谈、坚忍忠诚、进取勇敢、恃强自信、独立自强、谨慎自律、勤奋宽容、稳重沉着、信赖随和等优良性格特质;摒弃冷漠孤独,浅薄呆板、幼稚焦虑、沉默寡言、轻浮敷衍、怯懦退缩、恭顺自卑、依赖附和、见异思迁、懒惰狭窄、忧虑抑郁、怀疑刚愎等不良性格特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