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求人有方,好汉才会有人帮
人生在世,正是应了一句俗语: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不管你多么聪明,都有求助别人的时候。只要是有求于人,就要学会怎么去和别人打交道。这就需要一种公关技巧,让求人也成为一种艺术,让求人变得很容易。
首先,求人需要学会恭维。恰当的恭维,可以让对方高兴。如果对方高兴,什么事情都好办;如果对方不高兴,怎么会答应你的要求呢?
但是,恭维要注意分寸,不能只是溜须拍马,一副谄媚不堪的样子。把握好恭维的用语,让对方不知不觉地就接受了你的看法,而且觉得你这个人特别谈得来,没有不良的目的和动机。这样,他肯定就会同意你的事情。
其次,求人需要把握时机。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才能事半功倍。天时地利人和,是做事的原则,都把握好了,做起事情来就不会有难度了。
安陵君是楚王的宠臣,很受器重,但是他也有后顾之忧。他的朋友江乙帮他分析后发现,他既没有靠山,也没有土地,再这样下去恐怕不与楚王深交是不行的。于是,江乙让他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对楚王说出“愿随大王一起死,以身为大王殉葬”之类的话。如果这样说了,必能长久地保住权位。
但是,过了三年,安陵君依然没对楚王提起这些话。
江乙为此又去见安陵君:“我对您说的那些话,至今您也不去说,我就不敢再见您的面了。”说完,便要告辞。
安陵君急忙挽留:“我怎敢忘却先生的教诲,只是一时还没有合适的机会。”
又过几个月,时机终于来临了。
楚王到云梦打猎,一千多辆华盖马车接连不断,旌旗蔽日,声威壮观。这时,一只狂怒的野牛顺着车轮的轨迹奔过来。楚王拉弓射箭,一箭正中牛头,把野牛射死。百官和护卫欢声雷动,齐声称赞。楚王抽出带牛尾的旗帜,用旗杆按住牛头,仰天大笑道:“痛快啊!今天的游猎,寡人何等快活!待我万岁千秋以后,你们谁能和我共忆今天的快乐呢?”
这时,安陵君泪流满面地走上前来说:“我一进宫便与大王同席共座,出宫后更与大王共乘一车。如果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希望随大王奔赴黄泉,变做芦草为大王阻挡蝼蚁,那便是我最大的荣幸。”
楚王听闻此言深受感动,正式设坛封他为安陵君。
安陵君自此更得楚王的宠信。
安陵君善于等待时机,他就是把握机遇的成功者。就像安陵君一样,有些机遇不是立马就会摆在眼前的,需要我们耐心地等待。尽管江乙眼光锐利、料事如神,但事情的发展不会像他想的那样顺利和平静。而安陵君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有充分的耐心,一直等候着楚王欣喜而又伤感的那个时刻。这时,安陵君的表白无疑是雪中送炭,温暖君心。因此,他的恭维起到了奇效,保住了他的荣华富贵。
最后,求人需要信任对方。求对方办事,要让他觉得做这件事情是在发挥他的才智,让他觉得这件事非他莫属。信任,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东西,没有人可以用金钱买得到,也没有人可以用武力抢得到。它来自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是活在灵魂里的清泉;它可以拯救灵魂,滋养灵魂,让心灵充满纯洁和自信。信任就是力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有时能发挥与信仰相同的爆发力。
求人帮助你不容易,让对方心甘情愿地答应你的要求也不简单。既要会说让对方高兴的话,也要找准时机,还要表示你的信任。善于把握方法的人,不会遇到被拒的尴尬。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三人帮的好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