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为一个开放的人

成为一个开放的人

时间:2022-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成为一个开放的人——曾璇教授访谈录本人近照曾璇,女,1987年进入复旦大学微电子系就读。1999~2000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复旦大学“世纪之星”称号。其实我高中时最感兴趣的是生物,因为我妈妈是医生,我非常想进复旦学遗传,但是当时没有招生。复旦是以理科见长,我们不是要培养只会按部就班的技工,我们要培养的是科学家。我认为这是需要改进的。

成为一个开放的人——曾璇教授访谈录

img54

本人近照

曾璇,女,1987年进入复旦大学微电子系就读。1997年获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系副系主任,教授,IEEE会员、IEEE CAS Society会员。

主持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等项目多项。担任IEEE Trans.on CA S、《半导体学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学学报》以及一流国际会议IEEE DAC、IEEE ISCA S等的审稿人。

1997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SCI、EI收录30余篇。1999~2000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复旦大学“世纪之星”称号。

我是1987年进复旦微电子专业的。其实我高中时最感兴趣的是生物,因为我妈妈是医生,我非常想进复旦学遗传,但是当时没有招生。正巧电子工程有一个科目是生物医电,因为感觉与我的理想很接近,我就想去学,但是招生的时候却把我招到微电子来了。

复旦当时一年级、二年级很多不同专业的基础课基本都是一样的,比如我们当时学的工程力学、热学、数学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都是一样的。到了大三我才开始学了一些专业知识,四年级上学期才知道什么是集成电路制造,以前都不清楚如何把这么多东西搞到一块,学了工艺以后就知道了。从那开始我就爱上了这门学科,对它产生了兴趣。我认为兴趣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对一样东西不熟悉的话,你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去碰它,但是一旦你深入学习了,你就会觉得其乐无穷,非常愿意去钻研它,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我们当时很多同学也有这样的想法,比如学电磁波、学传输线,就会想学这个有什么用啊,包括那时学的量子力学,也会想学量子力学好像没什么用啊,现在我们发现集成电路设计的瓶颈全卡在这些关节上。现在微电子的研究也在向“纳米”的方向过渡,也在进行一个转型。而没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是绝对完成不了这些学科建设的。大学生需要很宽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在多元化的社会上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就比如一个学软件的学生,如果只懂软件,硬件方面一点都不懂,这是完全不行的,即使只在软件方面搞研究,也是成不了大事的。我们现在做很多事情都需要和数学系、物理学系的一些教授合作,也正是说明了学科之间都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绝对的专业界限,很多东西都是交叉融合的。

我们的辅导员是研究EDA技术的,他很早就到美国去了。我们当时上实验课学Fortune语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经常喜欢去请教,他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启发,并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实验室,这对我以后的影响很大。那时计算机还没有普及,我们对实验室里的计算机兴趣非常大,去实验室一泡就是一天,编语言啊、程序啊,等等。当时实验室里还有一个博士(现在在美国),他什么都知道,我们实验室那一柜子书他几乎全部看过,而且看得很透,不管我们问他什么问题,他都能滔滔不绝地讲个半天,那时特别佩服他,我们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那时候,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除了做科研以外,大家对计算机很有兴趣,我们就自己编写四国大战的军棋游戏、自己在计算机里画棋盘和棋子、自己制定规则,吃了午饭后大概玩半小时左右,大家在一起玩得很开心。通过编写这些游戏,大家对计算机编程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而且培养了一种非常好的团队精神。

我自己对实验也是很感兴趣的。复旦是以理科见长,我们不是要培养只会按部就班的技工,我们要培养的是科学家。而科学家和技工的本质区别就是会不会思考,会不会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完成实验是不难的,但是能不能分析实验现象才是做实验的目的。很多同学做实验,一次不成功就重来,直到得到结果就可以了,而不去找出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是一种盲目的学习。我认为这样做实验是非常不够的,搞科研就是为了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我记得有一次,我做了一个实验后,还特意去图书馆查了一些资料来分析我的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写了很多理论上的东西在实验报告里。到期末实验讲评的时候,老师就表扬了我,拿着我这篇实验报告说这才是真正的做研究,他还笑着说:“今天发实验报告,我只能发给你复印件,我要把原件留下来给后来的学生看看。”很多现象,比如伦琴射线,都是稍纵即逝的。你能不能抓住这一现象,能不能去分析它,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作为一个科学家必备的素质。

记得当时需要什么资料没法上网查,只能一趟趟往上图跑,很困难。国外有什么老师来办讲座,我们都做很多的准备,并且抓紧时机去听,然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很珍惜这些机会。独立地完成很多课题,自己找问题,非常主动地去学习,求知欲望很强烈。这一点,现在的学生做得就不太理想,凡事都依赖于老师去教,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和求知欲望方面还是缺乏的。我们上大学的时候,3108教室是开得最晚的。我记得当时我们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还要上课,作业没时间做了怎么办啊,就跑到3108教室去自修,几个很拼命的同学每次都到关灯才回寝室的。回到寝室后点着蜡烛或是搬凳子到走廊里面继续写作业。现在条件好了,晚上不熄灯,可以在寝室学习到很晚。可能因为学习条件太好了,学习资源太丰富了,丰富到很多同学都不懂得去珍惜。我认为这是需要改进的。

我觉得大学生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现在的学生,我感觉比较浮躁,可能是社会的一种多元化的发展,现在的选择很多,诱惑也比较多吧,很难沉下心来一门心思去做一件事情,很多同学就考虑了很多实际的东西。然而,你应该知道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第一,问问自己,是不是喜欢你现在的专业,愿不愿意去为它奉献你的一辈子,一个优秀的人,我觉得不应该被一些短期利益所束缚,而该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第二,就是吃苦的精神。因为我们的专业是很苦的,记得清华的一个教授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对双胞胎姊妹,一个上了人民大学文科系,另一个到了清华的微电子系。一两年以后两个人就完全不一样了,学文科的那一个依然阳光灿烂的,而学微电子的那个就很憔悴了。做研究很多时候都是失败的,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所以这个专业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的压力都是很大的,所以我觉得没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是很难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还有,我觉得就是学生做人的品质方面。现在我们的很多同学,也许因为都是独生子女,总想着自己,不喜欢和别人共享。如果有这种思想的话,很多时候都是很难进步的,因为大家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才能往前进一步。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开放的人,你要open给大家,这样别人才愿意open给你。如果你自己是很封闭的,不愿意让别人了解你,也不愿意把你的智慧贡献出来,这样你的进步就可能非常小。有的时候,你把你的东西呈现给别人,可能很小的东西失去了,但是你获得的是更大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如何做学问和做人对于研究生来说同样是要提倡的,除了智力的因素外,很多时候你做人的品质是怎么样的是非常重要的。

我高中时就非常喜欢演讲,班级或者学校组织什么演讲比赛我都会很积极地参加,而且成绩还不错。后来进了复旦也参加过一次,还得了个冠军。我认为现在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以后你是搞科研还是进公司工作,你都必须学会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美国对写作和演讲的教育就很好,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接受这方面的培养。美国为什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呢?因为,如果你要工作或者和其他领域的人合作一项工作,你就要考虑怎样把你的idea非常清晰地呈现给别人,让人家理解,让别人对你的印象深刻。打个比方,你代表公司与人签约,可是写出来的东西是小学生的水平,你让人家怎么信任你,怎么把事情交给你来做?即使你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你没法表现出来,那就等于没有。而如果你能表达得很到位,让别人觉得你很专业,这样就无形中使人对你产生信任感,也同时提升了你们的形象,这样成功的概率就很高。再比如,你在搞一个项目需要经费,你怎么申请,怎么让人了解你的想法并愿意来支持你,这直接关系到你是否能申请成功。平时我就经常问我的学生:你这篇paper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好处是什么,有没有与其他人的成果比较,你的研究究竟有什么特色或前景,给别人讲的目的是什么。包括学科的研究都要用一个严谨、怀疑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个问题。所以,学习不只是局限于书本,也应该有交流。如果你善于口头表达,善于与人交流,那么你也就能吸取到别人的长处,学习到别人的经验,这样的效率比单枪匹马地干要高得多。总之,我觉得演讲和写作能力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很多研究生都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大学的训练还是太少了,而且这种训练过程不应该从研究生才开始培养,很早就应该开始培养。

本科的时候我发表过一篇关于电容的连续性的论文,因为是我第一篇论文,所以很有自豪感。后来因为这篇文章的缘故,我被邀请参加了一个ICCAD的全国会议,当时参加会议的学生学历大多是研究生以上只有我是一个本科生,当时感觉非常开心,而且见识了很多知名大学的教授。后来在香港读书的时候,由于一篇论文,第一次到美国的一个国际会议去,当时感觉也很自豪。所以我现在很鼓励我的学生去发表论文,支持他们参加国际会议。就像去年我有一个学生去参加了日本的一个国际会议。参加这种国际会议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学习就会非常地有动力,这种成就感往往是搞科研时的动力和灵感的源泉,对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的。

本科毕业后以为自己已经学了很多东西,可是一读研究生才发现本科时学的东西不过是皮毛,然后又埋头苦读,直到读了博士又发现研究生才读了个框架。我觉得越到后来,自己研究的东西难度越大,但是越有成就感。其实到后来,考验人的不一定是做学问,而是自己的合作精神、组织能力。有迷茫感是很正常的,不要怕迷茫,只要踏踏实实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

记得我刚进复旦的时候,谢希德校长和新生见面,给我们演讲,谢老师有一句名言:“搞研究就像打老虎,如果你去的是一个很多人去过的林子,那样你很有可能打不到老虎,而如果你去了一个很新的林子,你很可能就成功了。”搞研究也是这样,你要勇于开拓新领域,这里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样你的贡献就会很大。但要做到这种级别的研究的话,你需要很多年的经验,也同样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只学自己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美国教授来复旦讲学,他就可以站在很高的高度来讲,对这个学科有高屋建瓴式的俯视理解。只有拥有很深厚的学科基础,才能把问题提到这么高的一个层面。所以学习不要急功近利,只有扎扎实实地把基础打好了,才能一步步向学科的深处进军。

我认为复旦精神可以体现在我们很多教师身上,在学术上、在自己的领域,那种孜孜以求的、不懈奋斗的精神。现在社会的发展很快,也同时带来了很浮躁的一些东西,但是在复旦有一些精神始终不变,那就是我们很脚踏实地、不断地向更深的方向发展的精神,包括我的老师和同事都是这样。也许很多时候是要牺牲一些表面上的东西,但是我们追求的是更长远的一些东西,包括在学术研究上,浮躁是要不得的。所以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也许你可能会牺牲一些表面上看得到的东西,但最重要的是你追求到了更深层次的、更能够让你受益终生的东西。”我想,脚踏实地就是我所理解的复旦精神。

(采访整理:赵莹、徐雯雯、张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