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本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和特点

日本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和特点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企业国际化经历了从出口阶段到本土化阶段的几个过程,基本采取了渐进式的发展模式。日本企业开始改变产品主要在日本国内生产再出口的战略,以建立全球化生产基地为目标,在企业内部进行国际化分工。随着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发展,日本对中国等地的贸易迅速扩大。总的来看,这个时期日本企业的全球投资继续扩大和发展,企业的本土化运作手段更趋成熟。

日本企业国际化经历了从出口阶段到本土化阶段的几个过程,基本采取了渐进式的发展模式。在不同时期,日本企业国际化的目的、目标市场选择、进入方式都有不同特点。

1.出口导向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末)

战后日本企业的国际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产品出口主要面向东南亚、拉丁美洲等比日本技术落后、劳动力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些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解决外汇不足问题,开始提高关税,实行进口替代政策。为此日本产品出口受到大幅度限制,日本企业为了维护传统产品的出口市场,开始实行当地生产,在当地建立组装工厂,从日本进口零部件,在当地进行最后的工序组装。该阶段实施海外投资的主要集中在家电、纺织和汽车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化经营的形式以合资为主,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大约在100万美元。

2.海外生产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

这个时期日本国内市场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亚洲地区一些国家实行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日本企业积极推进在东南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建厂,投资对象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反向出口欧美等国家或日本国内市场。由于日本与先进国家的贸易摩擦初露端倪,这个时期日本企业的海外投资重点开始从东南亚以及其他经济落后地区转向发达地区,开始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建厂,生产电器、机械等产品。由于在发达国家投资经验不足,因此投资额度不大,基本以组装厂为主。

3.全球化战略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这个时期日本企业的海外投资激增,一方面由于日美贸易摩擦,另一方面日元升值,促使日本企业全面展开国际化经营。日本企业开始改变产品主要在日本国内生产再出口的战略,以建立全球化生产基地为目标,在企业内部进行国际化分工。

这个时期日本企业海外投资有几个特点:一是投资规模大型化。日本企业海外投资开始之际往往只生产一种产品,在经验积累和市场需求判断的基础上,许多企业开始扩大规模。二是海外投资的出资形式多样化,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采取不同的方式。如70年代以前,日本在东南亚地区多实施合资经营,但在其后的美国市场多采用独资经营。兼并收购的方式虽然较少,但也开始被一些企业所采纳。三是投资地区扩大,从东南亚扩展到欧美和中南美市场。四是投资行业领域、内容多样化。投资领域基本覆盖所有行业,尤其是半导体、新材料、新型化学制品等高科技领域以及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投资不仅建厂,而且还设立研发机构,推进适合于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发。管理手段进一步成熟,大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化分工,把海外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有机结合起来。

4.全球本土化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这个时期日本企业的海外投资,从金额上来看比前个阶段有所减少,从地区上来看,由于北美地区贸易摩擦频繁,日本对北美地区贸易有所减少。随着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发展,日本对中国等地的贸易迅速扩大。总的来看,这个时期日本企业的全球投资继续扩大和发展,企业的本土化运作手段更趋成熟。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开始向中国市场全面发展。由于中国明确了改革开放政策,居民收入提高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劳动力成本低,这个时期日本企业积极在中国市场投资,主要集中在服装、电子产品等行业,通过提供技术、设备和资金,进行委托加工生产,或者与中方企业合资进行生产。

从日本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看,经过了出口贸易—设立海外分销机构—合资、海外建厂—全球化运作等阶段,从纺织纤维、家电、汽车到半导体行业,由劳动密集型技术向资本密集型高科技方向转变,投资规模由小到大,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