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来看,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了飞跃发展,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国际化发展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表4-12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主要事件续 表资料来源:根据各相关汽车企业官网、媒体资料整理而成。

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以1958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为标志,到开始改革开放的1978年,中国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种类和品种齐全的商用车开发、生产和配套体系。但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为止,产量仅为18.57万辆。中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1988年突破50万辆,1992年突破100万辆大关,从起步到突破100万辆大关花费近40年时间。此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2000年超过200万辆,即汽车产量从100万辆到200万辆花了8年时间。2001年后中国的汽车产量以每年100万辆以上的速度递增,从2002年到2004年,分别突破300万辆、400万辆和500万辆大关。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720万辆,跃升为世界第3位,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汽车生产大国。2007年产量达到880万辆,2008年,产量达到934万辆,跃升为世界第2位。2009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过600万辆,全年产量突破1 300万辆。总体来看,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了飞跃发展,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国际化发展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1.“引进来”阶段

1979—1998年,中国从发达国家企业厂商广泛引进了先进技术,建立了众多合资汽车企业,其中轿车企业基本上都是通过合资建立起来的。1998年,中国汽车产量为163万辆,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10倍。其中,轿车产量几乎从零提高到51万辆,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轿车工业。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以较早并大幅度的合资方式进入中国汽车生产领域,因此中国汽车产业也是对外开放时间最长、市场竞争最为激烈、产品更新换代最为快捷的行业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外商牢牢控制核心技术,中国汽车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在合作中掌握现代汽车开发技术的努力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进展缓慢。80年代以后中国汽车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1983年以后,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福特、本田、日产、标致雪铁龙、现代、宝马等世界知名汽车集团(6+3)均在中国设立了汽车生产合资企业。迄今为止,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几乎都与中国汽车企业进行了合资经营(见图4-1)。

图4-1 中国汽车企业的合作伙伴
资料来源:汤谷良等(2009)。

2.“走出去”阶段

从1999年开始,为在汽车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争取更大发言权和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大利益,一些在国内市场发展迅速并有一定实力的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实施积极的“走出去”战略,其显著特点是海外直接投资成为中国汽车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培育自主开发能力的主要手段(见表4-12)。

表4-12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主要事件

续 表

资料来源:根据各相关汽车企业官网、媒体资料整理而成。

中国汽车产品的出口起步较晚,2005年出口数量首次超过进口,2006年的出口数量为34.3万辆,其中轿车出口为9.3万辆。出口目的地主要是非洲、中东等进口关税较低、没有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007年出口数量达到61万辆,汽车出口量以俄罗斯、东南亚、中东地区等新兴市场为中心迅速增长。2008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北美等全球汽车主要市场产销量大幅锐减,并带动俄罗斯、拉美等新兴市场车市陷入低迷,加上人民币汇率变动、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升级,在这诸多不利的环境下,我国汽车出口还达到了64万辆,其中民营汽车企业的出口比例有较快的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