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背景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上海金融建设充满诸多不利因素,但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仍然具备客观的地理、历史等优势和条件,尤其具备深厚的历史传承基础。以史为鉴,了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变迁的历史,对于建设当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无裨益。上海在新中国成立前国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首先是因为钱庄的集聚。

虽然上海金融建设充满诸多不利因素,但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仍然具备客观的地理、历史等优势和条件,尤其具备深厚的历史传承基础。早在新中国成立前,上海金融业在国内已有较大影响,以后迅速成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以史为鉴,了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变迁的历史,对于建设当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无裨益。

1.晚清及民国初期上海国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1884—1914年)

(1)北京和上海金融中心

现代金融渊源于晚清时期。1897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家商业银行,即中国通商银行,标志着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开始。1841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金融中心格局也发生过比较大的变动。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中国南方的钱庄已经成为具有相当规模且相对独立的行业,并大量集中在上海;而中国北方的主要金融机构——山西票号——也出现了一个鼎盛时期,大量票号集中于北京。因此,可以认为,从鸦片战争爆发到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已经形成北方的北京和南方的上海两个金融中心。

然而,辛亥革命后,北京金融中心开始衰落。北京曾经因山西票号的兴盛而成为北方的全国金融中心。票号和钱庄是新中国成立前最基本的两大金融机构。明清以来,大量山西商人经商各地,到乾隆年间大批商人云集北京。为了解决贸易中的货款结算,防止失盗,开始建立起票号解决汇票和转账结算的困难。以后,票号逐渐结交官场,甚至担任了清政府的财政支柱,从而使这一行业进入鼎盛时期。据史书记载,“南至两广云贵,北及伊犁新疆,凡各通商大埠,无不有票号之招牌”[2]。如日升昌、天成亨、蔚春厚、存益共、大德通、大德恒、志成信、协成乾等。据资料统计,1894年,北京约有30多家票号,资本总额1070万两,分号414家,分布于全国21个省以及内蒙古、新疆。国际业务已经扩展到俄罗斯的莫斯科、日本的大阪和神户、韩国的道川以及新加坡等地。可见当时实力庞大,显赫一时,可以称为是当时的国内金融中心。

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山西票号陆续成批倒闭,最后整个行业被淘汰衰亡。关于山西金融中心的衰落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如洪葮管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山西票号决策者、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不实行股份制,缺乏资本积累;不吸收小额存款,无法集聚社会货币资本;贷款无物质担保,只凭个人信用;不善于把本币和外币协调运用。正是这些综合原因,一旦突发事件发生,无法抵御风险,导致了全行业的亏损倒闭。而有的专家认为,是因为山西票号依赖清政府财政和管理,因此辛亥革命爆发随着清政府垮台,自然因没有靠山而衰落。另外,也有专家认为,是因为山西票号不善于金融创新,尤其缺乏研究型金融人才等。随着山西票号的消亡,北京金融中心地位因此下降。

(2)上海在新中国成立前国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

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首先是因为钱庄的集聚。中国钱庄经历了长期发展,到乾隆年间已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独立的行业。其经营对象已经从商业发展到工业贷款,利率大约是典当行的一半,因此,发展十分迅速,而上海当时已经成为全国钱庄集聚最多的城市。

据上海钱业公所的资料统计,从1776—1796年的20年内,上海新建的钱庄共106家,到1858年达到120家。其中规模比较大的10家,平均资本为30000—50000两白银,中等规模的60家,平均资本为白银5000—10000两,其余50家平均资本为白银500—1000两。以后,因太平天国运动,江浙一带地主富商纷纷迁入上海,上海的钱庄发展到鼎盛时期。1876年(光绪二年)仅参加钱业公所大的划汇所就达到105家[3]

钱庄和票号有很大区别。票号主要依赖管理和政府业务,因此当政局变更,尤其是辛亥革命爆发以后,票号遭到巨大冲击而衰亡。而钱庄主要依赖工商业经济实体,尤其是当时很多钱庄依附于外国资本,所以,国内政治局势动荡对其冲击不大。辛亥革命之后,上海的钱庄继续得以保存和发展,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继续得到巩固。

其次,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所也产生于上海。1891年,上海股份公所成立,这是中国证券交易所的雏形。1904年,作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前身的“上海众业公所”,在香港正式注册,每人入会费100两,新会员交保证金银5000两或等价的有价证券,所址于1909年迁入上海黄浦江外滩一号。以后,北京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和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交易所时代。

2.抗战前的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1914—1937年)

上海金融中心的大发展集中于20世纪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30年,商业银行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尤为迅速。

(1) 旧上海银行业的发展

辛亥革命后的1914—1921年时期,是中国商业银行大发展时期。其中中国民族银行的七大骄子“北四行”“南三行”就出现在这一时期。“北四行”是指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南三行”是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这七家银行的存款在1925年占39家私人银行的58%,1936年占160家私人银行的42%。此外,被称为中国“小四行”的中国通商银行、四明银行、实业银行、国货银行成为二级的实力银行。

这一时期也是上海商业银行集聚最快最多的时期。到1921年为止,全国共开设了94家银行,仅上海一个地区就开设了26家,占全国的25%。

另外,上海也是外国银行集聚最多的城市。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银行是英国丽如银行,1845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在香港建立分行,同年又在广州建立机构,隔两年后的1847年又在上海建立分理处,从事大笔国际汇兑。1864年汇丰银行在香港建立,1865年在上海建立分行。与其他英国银行不同,它的总行不是设立在英国首都伦敦或殖民地孟买,而是在中国香港,它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在中国金融界长期居有霸权地位。

当时在上海最大的六国银行中,除汇丰银行外,还有德国的德华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沙俄的华俄道胜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其中英国的金融势力最强,最盛时期如19世纪80年代末,丽如银行加分行6个,有利银行8个,麦加利银行5个,汇丰银行14个,共计33个,其他如德意志银行等时间较短,而英国的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有利银行一直维持到新中国成立前。

这些外国银行在中国的业务有:从事大量国际汇兑业务,如汇丰银行用于国际贸易国际汇兑的资金在货币贷放总额中占30%左右,有的年份达到50%,使得这些国家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其次吸收存款;最后,这些银行凭借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在中国的政治特权,在中国境内大量发行货币,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其中汇丰银行发行最多,经济作用具有明显的掠夺性。

这一时期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可以说是畸形发展。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萧条时期,银行应处于衰落时期。但中国私人银行却迅速增加,这是不正常的。自1927年南京政府建立后,中国私人银行每年平均增加10多家。尤其是上海1922—1932年共增加49家,全国共增153家,占全国的30%,上海金融中心地位不断提高。其原因有:

第一,银行存款主要来源不是企业,而是大军阀、官僚豪绅、大地主的私人存款。据统计,巨额私人存款占有些银行的50%,使得银行可以脱离企业独立发展。而上海又是大银行的集中地,无论是信誉还是服务都便于大户的存款。

第二,银行可大规模承购厚利的公债。南京政府时期发行大规模公债,对银行实行优惠政策,允许按低于票面价格承购,极大地刺激了银行的公债投资,银行公债承购数占银行放款额的10%—15%,因此虽然整个经济下降,但金融业仍然能保持较高的盈利。而当时南京政府金融骨干机构的总部都在上海,上海银行公债承购量是最高的,也推动了金融中心的发展。

第三,房地产业的发展,扩大了上海银行的贷款业务。外国在上海租界的房地产投机买卖盛行,使得银行主要的贷款方向从工商企业转向房地产信用,尤其是银行自身购买房地产,兴建高层大厦,热衷于房地产投机,牟取暴利。

第四,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进出口方面信贷业务。上海是全国也是东亚地区最大的通商口岸。这一时期由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出口的绝大部分是国内廉价原料,进口的是发达国家的剩余产品。因此,私人商业银行从事大量外商企业收购原料、推销工业品款项的汇款、外商合作经营信托业务、进出口公司贷款,经办或转手国际汇兑业务等,促进了上海银行业务的发展。

(2)旧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

这一时期,上海证券交易所也经历了大发展。1921年,上海一个地区就开设了112家交易所。平均每个交易所的资本额大于200万元,交易所资本不低于2亿元。由于当时盲目发展,基础脆弱,一方面大量交易所亏空经营,另一方面投机盛行。

南京政府成立后,于1927年11月设立金融管理局,对交易所业务和资产进行检查和监督。1929年,正式制定交易法,并于1933年6月起将上海所有交易所合并为上海华商交易所,增资120万元,经纪人80名,建址上海汉口路,自此,证券交易所进入一个兴旺发达时期。1934年,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成交额达477159.5万元,月平均成交额为4亿元,1943年,上市股票100多种,经纪人数百人。而北京交易所逐渐衰落,到1939年正式停业。

当时,上海包括货币市场在内的统一的市场也开始形成。

第一,旧上海的同业拆借市场。

当时上海有两个拆借市场,一是钱庄同业拆借市场,最早在南市、北市各有一个,每天钱庄均派人到场公议行市。1921年钱业公会新屋落成,南北两市合二而一;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是1921年10月上海银行公会组织“行市委员会”决议成立的。但由于加入公会的银行不多,多数银行仍然到钱业市场拆借,未能形成市场。直到1931年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委员会成立,才正式办理拆放业务。拆放期定为一日,利息按日计算。由于银行拆借市场形成较晚,所以和钱业拆借市场共同组成上海拆借市场。

第二,旧上海票据贴现市场。

中国的商业票据有很长历史,在清朝统治年间浙江一带就出现了钱票。随着商业信用的发达,出现很多商业票据,如经营竹子的竹行签发的竹行期票,简称竹票;茶庄收购茶叶签发的茶庄期票,简称茶票。但长期以来这些票据不能买卖,只是发挥债务凭证的作用,不是现代意义的商业票据,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有承兑汇票和汇票的贴现。根据统计,上海票据市场在30年代初每年市场签发的票据金额大约在20亿两以上[4],但性质也属于债权凭证,形不成市场。经过专家学者多方倡导和几家大银行的竭力推行,才有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等金融工具,为建立票据市场创造了条件。1936年,上海银行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提议办理票据承兑所,于是在当年 3月正式成立,又有38家银行参加并认缴承兑基金762万元,约定承兑额3000万元。该所成立第一年,各行开发的汇票由它承兑的共计84笔,金额400余万元,一年中该所承兑汇票贴现额为671万元[5]。虽然票据贴现市场引起了金融街的重视,但票据市场规模狭小,贴现额占贷款额比重只有3.5%。抗日战争爆发后,承兑所于1941年停办,抗战胜利后恢复,比重才有所上升。

第三,旧上海外汇市场。

上海外汇市场也有了极大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上海、天津、青岛、厦门等口岸城市已经形成十分活跃的外汇市场,其中上海外汇市场最发达。这是因为上海的外国银行最多。1927年,上海的外国银行有27家,而日本东京只有11家,孟买13家,中国香港17家。外国银行是中国外汇市场的实际操纵,各国在上海的银行均经营本国货币的汇兑,如英国银行出售英镑,法国银行出售法郎,也经营其他国家的货币汇兑。由于当时经营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是外商,他们均在外国银行开户往来,因此这些银行实际上垄断着进出口贸易的国际汇兑,其中英国汇丰银行的外汇买卖总数约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额的60%—70%[6]。因为汇丰银行资金雄厚、外汇交易量大,它的外汇牌价成为市场重要参数;其次是本国银行尤其是骨干金融机构“四行二局一库”的总部均在上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本国银行开始经营外汇业务。最早的是中孚银行和上海银行,于1917年开办。到30年代初本国银行兼营外汇业务逐渐增加,包括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东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10多家,虽然交易量远不如外国银行,但也扩大了上海外汇市场的容量;再次是上海外汇经纪人的发展。外汇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易主要依赖中介人即外汇经纪人进行。上海经纪人队伍一直非常庞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有69名,其中外国人53名,华人16名,由汇兑经纪人公会组织。由于外籍经纪人占优势,因此外汇交易基本由外国人控制;最后是上海进出口商众多。上海不仅是全国经济中心,也是对外贸易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上海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商行有800多家,其中外商占80%,华商仅占20%,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有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进出口贸易需要大量外汇交易,因此对上海外汇市场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第四,旧上海黄金市场。

1921年11月,上海金业交易所正式成立,标志着上海黄金市场的建立。当时金业交易所实收资本150万元,经纪人138人,交易对象包括国内矿金、各国金块金币、赤金和标金。上海为亚洲最大的黄金市场,其交易量仅次于伦敦和纽约。1924年上海交易量为标金2870多万条,1925年为4689万条,1926年为5232万条[7]。但是抗日战争开始,这一市场逐渐萧条。

第五,旧上海商品期货市场。

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也就是上海期货市场正式成立。经营种类有棉花、面纱、布匹、粮食、油类、皮毛等,也经营有价证券、金银。但是从经营范围和比重看,是一家以期货为主的交易所。成立以后每天成交量屡创新高,由于起步早底子厚,创办人虞洽卿手段高明,在历次上海证券业的风波中都能幸免于难。但是也因违规经营,信誉扫地而元气大伤。1929年,根据南京政府工商部颁布的新《交易所法》关于买卖有价证券或买卖同种物品之交易所,每一区域以设立一所为限的规定,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证券部正式并入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棉业部并入棉业交易所,金银部并入金银交易所。

4.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金融中心(1937—1949年)

从抗战前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随着私人商业银行开始衰落,上海金融中心地位有所下降。

这一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连年爆发,导致工业萧条、金融业基础脆弱。抗战未开始,大量私人银行已纷纷倒闭,到1937年全国已淘汰了3/4还多,全国银行贷款中,私人银行的放款比重从1936年的49%下降到1947年的4.7%。

中国私人商业银行迅速衰落的原因是复杂的:其自身具有封建性、买办性;私人银行规模小,经济力量单薄,经不起经济危机的冲击;而最重要的是私人银行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官僚金融资本的兼并、渗透、控制,是中国私人银行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南京政府长期垄断下,大量私人银行变成了官商合办的银行。据统计,1935年全国2566个银行机构中,官办银行达1971个,占总数的77%。其中,“小四行”先后被迫加入官股,改组为官商合办银行,“北四行”“南三行”也被官僚金融资本势力所渗透。在所谓的人事交流中,“北四行”联合组织——储蓄会主任吴鼎昌被拉上任中国银行兼董事长,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陈光甫被拉上任中央银行、交通银行董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等。

1945年9月后,中国证券交易所进入非正常发展时期。由于南京政府实施通货膨胀等其他政策,曾引起证券市场多次的暴涨暴跌。第一次为1947年3月,南京政府颁布“经济紧急措施方案”,禁止黄金、外币买卖,大量游资纷纷涌向股票市场,行情上扬,但因保证金问题引起行情一度下跌;第二次为1947年下半年,南京政府通货膨胀政策实施后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股票价格暴涨,据统计,当时零售物价上涨25倍,股票价格上涨30倍。但随着恶性通货膨胀的爆发,南京政府不得不颁布紧急命令,规定交易所经纪人增加资本,从5000万元增加到5亿元,身份保证金从5000元增加到2亿元,禁止场外交易等。于是股票价格再次暴跌,以后证券交易一直处于清淡冷落状态。[8]

5.新中国成立后的集权体制下上海金融中心(1949—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金融业经历了三十年非正常发展时期,上海金融中心也因此消失。

(1)建国初期金融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在合并三家解放区银行(即西北农民银行、北海银行和华北银行)的基础上,宣布成立,并最早在华北地区发行了人民币。对大部分地区流通的金圆券,因贬值已一文不值,军事管制委员会颁布了每10万元金圆券兑换1元人民币 ,规定不能以金圆券、银元、外币为计算清算本位货币。人民币开始在全国流通。

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后,对全国金融业进行全面整顿监督管理。首先,没收官僚金融资本四行二局,建立国家专业银行。南京政府四行二局总部均设在上海,职工人数10000多人,官僚资本银行21家。于是将中国银行改为新中国从事国际汇兑业务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改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因此交通银行在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消失了30多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到恢复。中国农民银行改为农业合作银行。

其次,对民族私人商业银行实行赎买政策,在上海成立了唯一的一家公私合营银行。取缔外国银行特权,实行利用、限制的管理制度,上海当时还留下7家外国银行。

最后,取缔证券交易所的非法交易活动。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下有100多家经纪人,金业交易所下有70 多家经纪人和100 多家银楼。很快,市场上掀起了黄金白银的投机风潮。这些机构全部卷入了投机买卖。在13天中, 银元从600元上涨到1800元,黄金从39000元上涨到110000元,带动物价上涨2倍。这股投机风潮严重威胁到人民币流通的威信,扰乱了金融秩序和物价的稳定。为此,上海军管会取缔了证券交易所。此后30年中,再也没出现过证券交易所。

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就形成了一个由国家专业银行、公私合营银行和少量外国银行的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金融体系,但上海金融市场已彻底消失。

(2)多种成分金融机构转变为集权垄断的金融体制

1952—1955年,多种成分的金融机构逐步向单一国家银行体系发展,演变为高度集权垄断的金融体制。

首先,专业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下属部门,建设银行则归入财政部下属机构,负责国有企业的财政拨款。其次,公私合营银行完全实行国有化,到1955年为止,全部并入中国人民银行。最后,外国银行全部关闭。当时全国只有一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中国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兼有专业银行、商业银行职能的国家银行,具有众多弊病。首先,它既是货币发行当局,又是财政部资金的无偿供给者,导致社会总供求的长期不平衡,物资供求紧缺,排队抢购等现象严重,使国民经济长期处于典型的隐蔽性通货膨胀状态。中国是通过票证制度,使总供求强制性得以平衡。其次,对全社会资金实行行政管理调度,对贷款实行计划额度管理,外汇实行计划供给制,创汇全部上缴,对利率实行严格管制等。

从1955年起,国家宣布取消商业信用,全国信用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企事业所有资金必须存入银行,大额收付由银行转账。中国人民银行成为全国信用中心、转账结账中心、现金出纳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对银行内部实行统收统支管理。所有基层银行吸取的存款集中到上级银行使用,所有贷款按每年下达的贷款计划指标贷放。银行之间不能调剂、拆借资金。外汇实行供给制,企业创汇全部上交,用汇由计划分配。

这种集权管理适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能最大限度地调度资金,是与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一体制过于僵化,无法灵活调节资金供求,无法调动企业积极性,尤其是全社会储蓄率低下的情况下,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形成这种体制的原因是:第一,中国人民银行是建立在解放区三大银行基础上的,实践上继承了解放区的资金供给制。同时,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金融管理体制起了极大的示范效应。从当时看列宁提出银行收归国有的思想有其历史背景。根据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以及苏联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时,反革命武装力量都是从资产阶级银行得到经济支持而从事颠覆破坏的。这就使列宁从实践上尤其从政治上认为,无产阶级要巩固政权,国家必须垄断银行。

第二,理论上片面接受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后,银行收归国有的思想。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要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家垄断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显然这一思想是以发达国家革命后生产金融高度集中为背景的,而与率先革命的经济落后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存在一定距离,与社会主义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矛盾。因此,这种高度集权的、垄断的金融体制必须得到改造。

6.改革开放以后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恢复(1984—2000年)

经济改革的浪潮冲破高度垄断集权的金融体制。自1979年2月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先后与四大专业银行分离,于1984年开始正式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全国一个多层次、多种经济成分的金融体系开始形成。

综上所述,历史上,上海是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发祥地,是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远东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金融业虽然经历了一个非正常阶段,但改革开放后又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辉煌的时期。

1991年,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在金融方面要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的讲话成为上海启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标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迅速得到恢复并大幅提升。

(1)多层次多种成分的银行体系的形成

自1979年2月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先后与四大专业银行分离,到2001年之前,一个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以及金融市场体系已经在上海建成。

①中央银行上海分行

1982年7月,国务院明确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开始在本辖区内行使中央银行有关职责。1998年,在中国人民银行体制改革中,决定成立九大跨省区分行,同时撤销所有省级分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建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辖区为上海市、浙江省和福建省,于1998年11月正式成立并开始履行中央银行职责。

②上海国家独资银行

四大国有银行在上海的分行成为上海地区的主体银行,其主要为上海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中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分别重新设立,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于1984年1月挂牌,1985年1月正式成立。四大国有银行上海分行成立后发展迅速,网点、人员有了极大扩充,在上海地区成为主导性的金融机构。

③上海国家综合性银行

国家综合性银行是指不分专业,从事多种专业业务的国家股份制银行。具有规模大,业务灵活的特点。改革开放后,上海成立较早的是交通银行,于1985年建立,原设北京的总管理处移到上海,其分行于1986年10月开始试营业。其他如中信实业银行(1988年)、招商银行(1991年)、光大银行(1994年)、华夏银行(1996年)等分别在上海建立其分行。综合性银行业务量大,业务灵活,弥补了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足,为发展上海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上海地方性商业银行

地方性商业银行是主要由地方政府财政出资兴办,主要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的商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立于1993年,现为上市公司,在为上海市政建设、发展地方企业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服务,与上海银行一起,成为上海地区两大金融支柱之一。

⑤上海城乡合作银行

城乡合作银行是在城市、农村信用社基础上,由城乡企业、居民、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乡合作银行主要为本地区中小企业融通资金服务。

1994年10月,第一家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正式开业。第二年,上海在合并99家信用社基础上成立上海城市合作银行,2000年改名上海银行,现有国际金融公司参股,其存款规模超过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成为上海地区主要的金融力量。2005年8月,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在合并上海234家农村信用社基础上,由地方国有企业如上海国际集团,以及外资银行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等参股的股份制银行,近几年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经营能力不断上升,成为上海地区重要的金融机构。

⑥上海的中外合资、独资外国银行

上海曾经是外国银行云集的重点城市。新中国成立前的外国银行在中国丧失主权的条件下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改革后引进的外国银行,是在尊重中国主权的基础上,发展国际金融业务,扩大了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引进外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如在上海的瑞士银行是瑞士第二大商业银行,早在1992年曾在海外发行上海电真空、中纺机等多种B股股票,在协助中国股份公司证券进入亚洲、欧洲、美国等国际金融市场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世界前三十名的大银行中有半数以上进入上海经营业务,如美国花旗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日本樱花、第一劝业银行、三菱银行、英国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德国德累斯顿银行等。在上海的外资银行经营活动非常活跃,其中汇丰、花旗、麦加利等外国银行把总部移到上海,其他外国银行纷纷把主代表处放在上海。

(2)上海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形式最多样化的一类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邮政储汇局、信用社、金融租赁公司等。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于1979年5月恢复成立保险专业公司;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重返上海,表明上海保险市场向外开放;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爱建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分别在1981年和1986年建立,并成为上海市政府指定的对外筹资的5家金融机构之一;1988年,上海成立了上海申银、上海万国两家证券公司,后于1996年合并;1992年开始,上海各家财务公司纷纷建立,最早宝钢集团财务公司于1992年6月建立,以后上汽汽车财务公司、电气财务公司、东航财务公司、华东电力财务公司等纷纷建立。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有上海邮政储汇局早在1988年建立。上海农村信用社系统建立于1951年,经济改革以后不断发展壮大。上海新世纪金融租赁公司于1994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和金海岸租赁公司一起,属国内少数融资租赁公司之一,承担着大量繁重的融资租赁业务。

(3)上海金融市场体系的形成

1981年,上海最早恢复票据贴现业务,并建立票据贴现市场。1992年,在建立股票市场以后,分别建立外汇市场、银行间拆借市场与债券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等,初步具备六大金融市场中心的优势。

[9]股票市场

证券市场在中国消失了30多年。在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上海发行了第一张新中国规范化的企业股票——飞乐音响股票,1986年8月8月,上海在全国首开股票债券的柜台交易;1990年12月,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开业,以后逐步扩展为全国证券市场。1992年1月,上海又发行了第一张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经过10多年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发展为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础。

[10]银行拆借市场

上海银行拆借市场开始于1986年。当时,银行间为调剂资金需要,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有形资金市场,到1995年上海市全年同业拆借金额曾达到3492.8亿元,其中上海融资中心全年拆借金额为1984.6亿元,拆往外地的资金占其全部拆出资金的92%,增强了货币市场辐射功能和扩大了与全国各地金融的联系。1996年1月,全国资金拆借一级网在上海开通运行,标志着全国性银行拆借市场在上海正式建立,2001年,同业拆借累计全年成交8082亿元人民币,2002年,突破10万亿元,达到11.84万亿元,比2001年增长1.4倍。

③外汇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进入上海的外商日益增多,为满足外商企业业务的需要,上海在1986年开办了外商投资企业之间外汇调剂业务,1988年,发展成为上海外汇调剂中心,并允许国有企业进场参与调剂。1994年,在国家对外汇管理体制实行重大改革的时候,国务院决定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建立在上海,组织外汇交易资金清算。2002年,外汇市场交易成交971.9亿美元,清算港币资金108.81亿,清算日元资金730.79亿,欧元1.07亿。

④贴现市场

上海最早出现的金融市场业务,是1981年开办的票据贴现业务。但是,与其他金融市场比较,票据市场发展最为缓慢。1999年,全国商业汇票发生额、商业银行办理贴现额、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额分别为4650亿元、2800亿元和500亿元,同年,上海分别为233亿元、185亿元和49亿元,占比分别为5.01%、6.6%和9.8%。从2001年开始,上海票据贴现有了突破性发展,继工商银行把票据中心建在上海之后,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等纷纷把票据中心建到上海。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式建立票据交换中心,为全国票据报价、验证、查询、登记提供综合性服务。截至2005年底,参加上海区域性票据交换的交换单位已达3200多家。2005年上海票据交换中心共清分各类票据约6085万笔,日均清分各类票据24.5万张。可见,长三角地区和全国有强烈的票据清算结算的客观要求。

⑤银行间债券市场

为了适应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需要,国家决定于1997年6月在上海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商业银行在这一市场上进行债券买卖和回购。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量国债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以后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也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政策性金融债。1999年,国家批准发行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券总计5900亿元,其中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728亿元,约占发行总量的63%,为公开市场业务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11]

⑥黄金市场

上海黄金市场建立于2001年,一年后正式营业。黄金交易所拥有108个会员,是全国唯一的黄金市场。开始主要面向黄金生产、加工厂商、中间商等会员开放。2002年,黄金总交易量突破2万公斤,2003年11月18日,黄金交易所推出个人实盘交易业务,为我国居民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⑦期货市场

1992年,上海金属期货交易所成立,标志着上海期货市场的建立。10多年来,由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规范运作,业务量有了极大拓展,2002年,上海期货市场交易额已经突破1.6万亿元。其形成的中、远期报价,已作为“权威价格”取代了以往的国家定价,在中国以及国际生产资料市场显示出较强的价格导向功能,其中铜的期货成交价格被国际铜行业认可为国际定价中心,橡胶期货的成交价格已成为世界最大三个橡胶生产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定价的重要参照。[12]国际金属生产商、贸易商十分关注上海交易所有色金属价格,认为上海有可能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成为远东的第三金属期货交易中心。

以上可见,历史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虽然经历了较大起伏,但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上海金融业发展突飞猛进,从而为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历史条件和经验教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