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的储备的社会形式理论

马克思的储备的社会形式理论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马克思的流通理论体系中,储备的社会形式理论占有重要地位。[1]马克思的这一论述阐明了两个理论观点:一是储备有三种不同的社会形式;二是不同社会形式的储备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粮食是直接以消费资料的储备形式存在,还是以商品储备的形式存在,这是储备的不同的社会形式。

在马克思的流通理论体系中,储备的社会形式理论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认为,储备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中,储备的社会形式是不同的。马克思指出:“实际上,储备有三种形式:生产资本的形式,个人消费基金的形式,商品储备或商品资本的形式。虽然就绝对量来说,三种形式的储备可以同时增加,但是一种形式的储备会在另一种形式的储备增加时相对地减少。”[1]马克思的这一论述阐明了两个理论观点:一是储备有三种不同的社会形式;二是不同社会形式的储备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为了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中储备的社会形式的不同,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不言而喻,在生产者是直接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只有很小一部分是为了交换或出售的地方,也就是说,在社会产品全部不采取商品形式,或者只有很小的部分采取商品形式的地方,商品形式的储备或商品储备只是财富的很小的、微小的部分。但是,消费基金,特别是真正的生活资料的消费基金,在这里相对地说却是很大的。我们只要看一下古代的农民经济。在那里,产品的绝大部分正因为留在它的所有者手中,所以不形成商品储备,而直接转化为备用的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它不采取商品储备的形式,并且正因为这样,亚当·斯密就认为,以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不存在储备。亚当·斯密把储备的形式同储备本身混淆起来了,并且以为,社会历来就是干一天吃一天,或者等到明天去碰运气。这是一种幼稚可笑的误解。”[2]

在这里,马克思通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比,清楚地说明了“储备本身”与“储备的形式”之间的区别,指出了亚当·斯密将二者混淆起来的错误。粮食,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储备。粮食这种消费品,是“储备本身”。粮食是直接以消费资料的储备形式存在,还是以商品储备的形式存在,这是储备的不同的社会形式。在自然经济中,粮食以家庭消费储备的形式存在;在市场经济中,粮食以商品储备的形式存在。这是两种不同的“储备的形式”。

储备的社会形式,是由特定的生产关系、特定的经济环境所赋予的。储备的社会形式不同,支配其运动的规律也就各不相同。在自然经济中,粮食作为家庭消费储备存在,受自然经济规律的支配;在市场经济中,粮食作为商品储备存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