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7 的统计显示,东道国最大国际金融中心处于其最大城市的比例高达20∶1,显示最大城市因素是压倒性的。
1.唯一例外德国的特殊历史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柏林是德国最大城市,也是金融中心,完全符合最大城市论的观点。二战后德国分为东德、西德两部分,柏林也被柏林墙一分为二,柏林墙成为东西对峙的军事前沿,东柏林、西柏林显然已失去国际金融中心存在的基本条件,金融中心从柏林消失了,这是战争的结果而非市场的选择。东德直到合并时没有国际金融中心产生。西德法兰克福形成了国际金融中心,它是统计中唯一东道国非最大城市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例子,法兰克福曾是美军驻地军政中心,大量美元在这里的支出、投资等促成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因此有理由说,法兰克福形成国际金融中心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东、西德合并后,柏林成为德国最大的城市,那么国际金融中心是否会逐渐转移到柏林,要看将来的发展变化,“最大城市论”将继续接受1∶20的挑战和考验。
2.多中心竞争结果的验证
有少部分国家有几个国际金融中心,互相有竞争性,经过了若干年的较量形成现有格局。
(1)大城市胜过中等城市的国际金融中心。例如,洛杉矶城市规模超过旧金山,其国际金融中心也超过旧金山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2)最大城市超过其他城市的国际金融中心。例如,纽约胜过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东京胜过大阪;多伦多超过蒙特利尔;悉尼超过墨尔本;约翰内斯堡取代开普敦;孟买强于加尔各答。
3.强大的效用例证
曾有政府保护金融中心的情况,例如加拿大政府对蒙特利尔进行了多种保护,但是蒙特利尔还是式微了,金融中心移到了多伦多;墨尔本、开普敦都是国际大城市,也是各国的第二大都市,本身都早是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然而还是被悉尼、约翰内斯堡作为最大城市的国际金融中心所超出。
现实的情况例证和佐证了国际金融中心的“最大城市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