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利率自由化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利率自由化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 利率自由化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在金融自由化的基本内容中,利率自由化是备受各国经济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决策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4 利率自由化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在金融自由化的基本内容中,利率自由化是备受各国经济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决策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利率自由化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既为各国银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也由于竞争的加强和利率、信用等风险的凸显,为银行业的竞争和发展带来了挑战。利率自由化的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定价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中国商业银行而言,由于目前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利息收入,因此,改变收入结构,实现组织结构、竞争战略的调整以及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将是中国银行业应对利率自由化的必然选择。

4. 1 利率自由化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利率自由化必然会对中国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带来国有银行的“惜贷”和国有企业的“惜借”,这种影响没有带来结构和效率上的改善,而仅仅是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同向数量收缩,反映了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严重受阻。因此,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是否成功是互为必要条件的,这个进程的效率性决定了实施利率市场化政策的有效性。

4. 1. 1 金融中介最优化模型

利率自由化无疑将对国有商业银行产生新的压力,借鉴刘树成等(2001)金融中介最优化模型可以验证这一结论。假设存在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的新古典形式的银行生产函数:Y=F(k1,ht)。其中:Y为银行的总产出;kt为银行的总资本投入,包括存款m和自有资本kst;h t为银行的人力资本。设人力资本成本为in,工资为w,非人力资本收益率为r,银行面临的最优化问题是:

按照《巴塞尔协议》要求,设m≤λkt,再设ε为银行准备率,mt为准备金,则有:mt=εm。设银行贷款为L,有L+mt≤m。简要的银行预算平衡式为:

其中,iL和im分别表示实际贷款利率和实际存款利率。将上述条件代入平衡式,并考虑坏账比率θ(近似理解为不良贷款比率),整理得:

对式(4.1)~式(4.3)模型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对kt求偏导,合并得到:

显然,存贷款利率、不良贷款比率、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资本平均收益率的函数,减少不良贷款比率有利于提高银行收益水平。在λ和ε不变时,当r变为负值。假设利率市场化使iL和im都上升,则式(4.5)右边的分子变化不大,而分母增加,从而分数值减少,使不等式成立的概率提高。这说明在现行条件下的改革将增加银行的压力,“惜贷”是控制θ的“好方法”。但是,如果银行能分配更多的信贷给非国有部门,并且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则整体的不良贷款比率就会降下来。这样的话,利率市场化政策实施之后的利率变化与银行收益变化的关系就不会感到很紧张。这就说明了,为什么目前各大股份制银行都在呼吁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而四大银行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却一直比较暧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政策并非用于解决一些短期困难的政策措施,而是针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发展型政策,是促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市场化制度。在上述核心问题没有实质性改观之前,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将只能走“碎步”。就目前而言,货币和信贷渠道应该比利率的作用更直接一些。放开利率,关键要看银行是否真正实现商业化质变,要使所有利率市场化大约需5~10年的时间(戴根有,2002)。随着金融监管效率逐步加强,对利率的正常反应将会逐步体现出来,届时银行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利率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将通过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向着市场化方向的转变而逐渐显现出来。

4. 1. 2 利率自由化给商业银行提供的机遇

目前,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货币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其中包括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市场和回购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短期)。同时,几乎所有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包括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都实现了市场化。另外,从2001年开始,国内外币存款利率也基本上放开了。所以,中国只剩下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尚待进一步推进。总的来说,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提供了以下机遇。

(一)有利于减少“金融脱媒”和“信贷配给”现象

金融脱媒对银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国内资本市场为银行业造就了更多优质客户,另一方面,银行业可以通过参与资本市场提高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技巧。从存款利率角度出发,利率市场化解除了存款利率上限,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资金的市场供求状况和自身的经营情况自行制定存款利率,可以减少或消除利率管制时由于银行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而导致的“金融脱媒”现象。在资金需求量大时,银行可以自主提高利率以在限制需求的同时吸收更多的存款。贷款利率限制的取消,使商业银行可根据资金供求状况、客户的经营和风险情况自行制定毎一笔贷款的利率,降低贷款的盲目性,减少信贷配给现象。

(二)给银行增加收益带来新的机会

利率市场化有可能降低利率管制下产生的非价格竞争的成本,各银行可公平竞争,提高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的比重。利率市场化迫使原处于各种限制保护下的银行改进管理。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的频繁变化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加,将迫使银行采取积极灵活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的搭配,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进行更高收益的资产运作,增加在利率管制下难以实现的获利机会。

(三)有利于稳定银行体系的整体经营情况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品种以及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减轻各种风险尤其是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将资产运用于不同收益水平、不同风险级别的项目,能从整体上缩小银行收益比率的变化风险。利率市场化还可以消除存款利率管制所造成的减少可贷资金量的结果,从而稳定整个银行业的资金基础,降低流动性风险。利率市场化以后,金融衍生产品将得到创新和发展,有可能使银行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利率风险套期交易,从而降低银行业的各类风险。

4. 1. 3 利率自由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利率放开后,银行有了自主定价的权利,可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和自身的经营状况确定利率水平。因此,银行之间争夺存款、争取优良客户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存款利率的上升和贷款利率的下降,从而减小了银行存贷利差,削弱传统银行业的利润基础。众多的中小银行在资金规模、存款吸收等方面处于竞争劣势,为了生存它们可能被迫从事一些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因此,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竞争虽然带来了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但它也加大了银行的整体风险和破产的可能性。

(一)增加银行经营风险

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低利率水平对存款者意味着一种课税,而对投资者则意味着一种补贴。利率市场化后,如果贷款利率水平和存款利率水平保持同步增长,则市场化的成本实际由投资者承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水平,减少了作为企业净资产重要来源的留存利润,从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负债/股权比率提高,银行贷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如果贷款利率保持不变,投资者的利润不受影响,但存款利率的上升会使银行收益下降,出于逐利的目的,银行资金可能从实业投资部门流向高收益的虚拟资产部门,而虚拟资产隐含风险巨大,银行资金的风险也变大。随着竞争的加剧,银行需要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开发和设计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从而导致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变得复杂,导致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间不一致,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

(二)增加银行利率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固定利率的负债和资产所占比重会逐渐下降,银行整体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度提高,银行暴露于利率变动的风险也随之加大。尽管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都会变动,但相对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变动要平稳得多,许多在利率管制时期延续下来的低利率贷款无法随存款利率的提高而提高,从而使银行的亏损面增加。

(三)信息不对称问题和金融腐败现象增多

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观察到借款人的投资风险。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市场化导致资金的供求双方有了更多互相选择的机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表现会增强,总的贷款风险会提高。在此情况下,利率升高后银行可能会选择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这不仅增大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和不良贷款产生的可能性,还会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并可能引发借款人道德风险行为。利率市场化是否会加剧银行的逆向选择主要取决于利率水平是否提高以及提高的程度。银行为了规避逆向选择带来的高风险,可能压低利率并采用信贷配给的方式分配资金。银行信贷配给不仅使利率无法准确反映资金供求、资金分配效率难以保证,还会导致金融腐败现象的产生。

(四)减少银行利息收入,引起银行恶性竞争

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加大银行竞争,导致利息收入减少,在目前利息收入作为银行收入主要来源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因此,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是增强对自身系统存、贷款利率的控制能力,以便实现对经营成本和效益的有效控制。成熟的商业银行在做每一笔存贷款业务时,都有严格的成本、效益目标,在扣除存款费用、贷款损失后,如果不能实现一定的存贷利差,它就不会做。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过多年改革,特别是经过近几年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锻炼,成本、效益控制的能力已有明显增强,但是与发达国家成熟商业银行体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过快放开存贷款利率特别是存款利率,可能会导致不计成本和收益的恶性竞争。

4. 2 存款利率自由化与利率定价

200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了“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思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存贷款利率之所以成为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根本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在各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首先我们看到,商业银行存款构成了全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最重要部分,这是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成为难点的一条重要原因。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流通速度。其中,相对而言,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数值[1],因此,货币供应量更多考虑基础货币的投放。基础货币,从资金运用上说,主要由现金和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组成,投放渠道(或方式)主要有: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专项贷款等。无论通过以上哪一种方式,商业银行几乎都是央行最重要的交易对手,并把这些交易所得(基础货币)经进一步转化,大部分以存款的形式反映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因此,在各个国家中,存款构成了货币供给的主要方面。由于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了一国货币供给的最重要部分,因此,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就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货币供应量。

商业银行留存部分的现金,作为准备金,通过反复存款-贷款过程的货币乘数作用,创造出数倍于初始存款的货币,因此,商业银行在现代货币供给中承担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由于货币的供应是在存款-贷款中产生出来的,而存款和贷款又都必然涉及利率问题,因此,利率在货币供应机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利率的高低将影响到银行的存款和贷款,进而影响到货币供给的数量。因此,对于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各国都采取了谨慎、持久的长期推进的做法。

4. 2. 1 利率定价权与价格合谋

在国际市场上利率市场化一般称为利率自由化,即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和银行的统一拆借利率是由资金市场供求来决定的,同时央行对市场的利率进行调节。在利率没有放开之前,中央银行制定存贷款利率,商业银行只是资金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因此只能通过非价格竞争或变相的价格竞争来扩大利润。如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执行人民银行制定的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也只有一定的浮动幅度,这对银行利用价格竞争获取利润形成了限制,也防止了银行合谋控制利率的行为。在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拥有了定价权,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它们可能通过价格合谋来控制利率。

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价格合谋的银行通常会采取以下做法。

1.扩大利差获取垄断利润如阿根廷,1997年完全放弃利率管制以后就出现了这一情形,其实际存款利率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维持在负数水平,而实际贷款利率却很快上升到正数水平。1984年、1985年和1986年,阿根廷的实际存款利率分别为:-31.6%、-19.7%、-15.2%,而相应年份的实际贷款利率却高达33.3%、63.2%和9.2%,实际利差分别为64.9%、82.9%和24.3%(萨奇,1996)。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垄断利率水平没能反映资金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其福利水平降低。同时,低存款利率也难以改变金融抑制和市场分割的状况。

2.缩小利差以抢占市场份额其实质为合谋的大银行和小银行开展竞争。大银行通常具有资本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假定成本函数单增拟凹)。

在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之间的价格博弈可能会出现两种均衡:合作均衡和竞争均衡。从放开利率管制之后的利率水平对存贷款市场的影响来看,存款市场上竞争程度较高,其利率应该最接近于均衡利率水平;而贷款市场上的情况要复杂得多,银行可能采取合谋定价或竞争定价行为,不同的客户也将支付不同的利率,这导致贷款利率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不确定的。

4. 2. 2 影响存款利率定价的因素

影响存款利率定价的因素主要有证券收益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物价变动情况)。考虑通货膨胀(物价变动)因素,是因为存款行为本身是存款人对货币资金使用权的一种暂时让渡。在让渡期间如果物价变了,货币购买力也就变了:物价上涨时存款贬值,物价下降时存款升值。而物价上涨是当代商品经济发展纸币流通的一种趋势。这样就产生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别。在不存在“货币幻觉”的经济环境里人们所追求的是实际利率。如果名义利率≤物价上涨率,则实际利率≤0;尤其是当实际利率<0时,借贷资金不仅没有增值,而且发生了部分价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是难以吸收到存款的。可见,从维护存款人利益和保护银行存款角度出发,存款利率必须与通货膨胀率挂钩,而且应该是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

存款利息率的确定还要考虑证券收益率。在金融资产多样化的经济环境里,人们对闲置货币资金的支配可以有多种选择:既可以保留在手中,又可以存到银行,还可以购买债券或股票。将货币留在手中,现金的流动性最强,但没有收益性,因此要寻找另外的出路,或者存入银行,或者进行证券投资。这就是说,经济单位对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有一个资产选择问题,选择的标准就是资金运动的“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从我国目前金融资产的“三性”比较看,可大致列表如下(表中的“强、中、弱”仅限于三类资产排队,只是相比较而言的):

表4. 1  金融资产“三性”比较

从表4.1中可以看出,在定价即利率水平方面,从银行存款到政府债券再到企业证券,按级差升高是合理的。因此,商业银行在确定存款利率考虑各类证券收益变化时,它们的关系是:存款利率<证券收益率。

综合上述两个因素,存款利率就有了一个受约束的上下限,即通货膨胀率<存款利率<证券收益率。具体到每一笔存款利率的确定还要根据客户的存款数量、存款期限以及与客户的关系等因素加以调整。

4. 3 贷款利率自由化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和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将是确定不移的趋势。尤其自2004年10月29日起调整利率政策,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为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提出了明确的政策前提。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贷款定价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银行业只有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银行贷款定价的模式的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在保证“三性”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价模式,才能获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4. 3. 1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面临的挑战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项政策先后出台,我国商业银行逐渐进入了贷款自主定价时期。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带来了巨大机遇,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定价能力,防范金融风险,但同时也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挑战。

(一)贷款定价体系的建立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贷款决策中,主要通过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还款能力,然后对贷款的发放与否做出决策,却很少对贷款的定价问题进行精确计算和慎重审批,更未形成科学的、系统的贷款定价决策机制。这样的贷款定价体系仍是利率管制阶段的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优化配置和风险匹配的要求,而符合利率市场化,能够根据资金成本、借贷市场资金供求和贷款风险确定贷款价格的定价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学会为产品定价、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对于商业银行保障自身经营效益,巩固竞争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提前充实贷款定价的知识,掌握贷款定价的技巧,提高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定价能力,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成本核算和信用评级系统的完善

从当今国际银行界普遍采用的贷款定价模式来看,完善的贷款定价系统需要对贷款业务管理的资金成本和非资金成本进行量化分摊,而且还必须能够对贷款项目的损失概率以及贷款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量化处理,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长期的粗放管理,对客户信用评级以及对贷款项目的风险分类起步也较晚,因而成本核算和信用评级方面比较薄弱,亟待完善。

(三)信息支持体系的完善

未来的全球银行业竞争将是技术和信息的竞争,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都在通过整合原有信息数据库建立本行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全行经营信息共享,全面掌握全行资产负债结构和资金成本等信息。但与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仍有较大差距,对合理贷款定价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

4. 3. 2 影响贷款利率定价的因素

所谓贷款定价就是合理确定贷款的利率。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性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50%~70%,贷款定价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盈利水平。对于银行而言,贷款利率定得高一些,可以保证贷款有利可图,并可以补偿银行信贷所面临的一些风险。但是,如果贷款利率制定过高,有可能导致客户资源的流失,客户的还款能力也要打折扣,从而产生还贷风险,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因此,合理地进行贷款定价,不仅可以保证商业银行获取应有的贷款利润,防范信贷风险,也是银行与借款人达成贷款协议、建立良好银企关系的基础。

在自由和完善的市场中,中央银行仅仅是通过短期利率(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欧洲央行的短期回购利率等)来实施货币政策,然后通过债券市场的反应来对整体的利率结构进行调整。因此,国际市场上常用国债市场不同期限收益率构成的曲线(Yield Curve)作为确定利率变动方向的参考。存款利率在一定时间内是比较统一的,比较容易确定的,因此利率定价的重点是贷款定价。贷款定价的目标在于确保预期收益率的实现。为此,银行需要从市场利率、风险度、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存款量和结算量、期限、资信、目标收益、策略等各个方面进行合成计算。贷款定价不单单是利率问题,一笔优良贷款给银行创造的效益表现在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存款量、结算量和竞争地位等诸多方面,比贷款利率的含义要广得多。贷款定价是贷款风险经营系统的核心。

下面我们首先给出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贷款定价的一般依据。

令银行的利润为π,r是贷款利率,w是贷款金额,F是银行前期营销成本,a是单笔贷款的边际成本。则理性的银行利润函数为:

π=rw- F- aw,求一阶导数得到:

其中,贷款利率r是w的函数。W代表所有可能的贷款供给总量,则有对银行i来说成立。令等式第二项为δ,δ是指随着银行i贷款额的变化其余所有银行贷款额在信贷市场上的相应变化,我们称δ为银行信贷相关系数。当银行贷款利率上升时,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会下降,或者企业会转向其他银行。因此,不妨令τ表示银行的贷款需求利率弹性,ω表示银行贷款的同业占比,则有下式成立,银行利润最大化时的利率定价为。从中可以看出,银行贷款定价要综合考虑成本a、同业占比ω、其他银行的反应δ以及企业对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τ。而ω和δ又可以作为单一的市场竞争因子来考虑,因此从理论上讲,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贷款定价行为与成本、市场需求及竞争紧密相关。

(一)影响贷款定价的主要因素

(1)定价目标。定价目标的确立是合理定价的前提。定价目标是指导商业银行定价行为的专门化目标,它在商业银行的价格或利率决策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通常采用的定价目标有:在市场中求生存、追求利润最大化、获取一定的资金利润率、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应对和避免竞争等。不同的定价目标决定了银行可能采取的不同定价模式。

(2)完整的利率体系。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银行存贷款利率只是利率大家族的成员之一,各种资金借贷价格和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构成了相互关联的利率体系,完整的利率体系包括货币市场利率、资本市场利率(收益率)、商业银行借贷利率、中央银行利率等。根据各个子市场的不同,货币市场利率分为同业拆借利率、商业票据利率、国债回购利率、国债现货利率等。从利率体系形成的角度看,货币市场利率对于社会资金供求变动的反应灵敏而高效,是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不同金融产品的风险收益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具有这种导向性作用,它一般被当作其他债务工具、银行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参考。

(二)分析短、长期利率基本走势因素

短期利率,由通货膨胀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和国际上外币利率决定;长期利率主要由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决定,有三个指标对宏观经济景气的预示作用最强:一是房屋开工率,二是消费物价指数(CPI),三是消费总额。根据各因素对利率影响程度建立的利率预测模型应是动态发展的。要实施实时电子化采集信息,建立全面、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根据变化的情况做出利率走势的判断。银行相关部门一方面应加强宏观经济的研究,从多种渠道收集反映经济情况、货币政策的信息,加强经济前景的预测与分析,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尤其对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操作的动向、再贴现率、再贷款率等更应时刻关注;另一方面应摸清本行的利率水平与结构,以及各相关因素对利率的影响程度,建立利率的预测模型,当外界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利率水平。

(三)风险及市场竞争因素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面临着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定价目前比较成熟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交易的利率产品,将贷款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风险等因素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发行人比较,寻找到与贷款客户资信状况最接近的发行人,根据其发行的可交易利率产品来定价;二是根据银行历史数据或主观判断,确定某类资信的贷款客户的违约概率,然后按照VAR(Value-at- Risk)的原理定价,使得利差价格在概率意义上能够弥补该类资信客户的违约损失。这两者都要求银行更为深入地了解客户,重视信贷业务历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同时,还要将所制定的利率水平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利率水平相比较,才能保证该银行的利率定价在资金市场上的竞争力。若没有有效的资信评估制度加以配合,利率浮动幅度的扩大很容易误入金融机构借机提高贷款利率之歧途。比扩大利率浮动幅度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就是在推进企业改革和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尽快建立统一、权威的资信评估制度。

(四)客户的资信水平

在贷款业务中,银行让渡的是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虽然银行可以通过利息等方式从让渡资金中得到补偿,但要面临损失本金的风险。所以客户的资信水平是贷款业务定价考虑的基本因素。但由于我国目前企业的资信评级还远没有普及,也不很规范,所以相关的数据资料很难得到。

(五)利率的期限结构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的利率组合以及同一币种不同市场的利率曲线组合。在自由、开放、完善的市场中,利率期限结构是市场对利率预期作出反应的结果,因此,从利率期限结构就可以判断利率的走势。国际市场正常的利率期限结构的形态应该是:(1)在降息预期下,同一市场的利率(收益率)曲线上升变陡;反之,下降变缓。(2)不同市场的利率(收益率)曲线同方向变化,反映出相同的利率预期。一般贷款业务期限越长,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高,机会成本也越大,相应的贷款利率也就越高。但是长期利率的水平反映了人们对未来利率水平的预期,如果人们预期未来利率水平会下降,长期利率就有可能反而更低。但是在实际中利率的期限结构是很难确定的。

(六)有关商业银行的法律规定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合同应当约定贷款种类、借款用途、金额、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违约责任和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在利率未完全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下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一是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二是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三是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四是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同业拆借,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期限,拆借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个月。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或者用于投资。拆出资金限于交足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和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拆入资金用于弥补票据结算、联行汇差头寸的不足和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要。

(七)宏观经济分析及利率走势预测

银行相关部门一方面应加强宏观经济的研究,从多种渠道收集反映经济情况、货币政策的信息,加强经济前景的预测与分析,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尤其对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操作的动向、再贴现率、再贷款率等更应时刻关注;另一方面应摸清本行的利率水平与结构,以及各相关因素对利率的影响程度,建立利率的预测模型,当外界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利率水平。

4. 3. 3 西方贷款定价的主要模式及其比较

在国际范围内,银行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贷款的定价问题。因为如果贷款定价过低,银行的贷款收入不能补偿贷款的违约损失和发放贷款的经营成本,而如果贷款定价过高,又会使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丧失客户,于是,合理确定贷款价格的问题,就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去生产经营。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也即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用数学公式表达为:

P= MC= MR

但是,银行贷款的过程不仅仅是贷款经营的各项成本而已,由于银行贷款的风险因素,银行将要认真地评价客户的信用风险,在风险和收益之间选择适当的平衡。根据信息经济学提出的不对称信息理论,并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现象,在信贷市场,由于银行事前不知道借贷人的风险情况,从而借贷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水平,于是,银行往往根据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择优授信,在其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内实行信贷配给政策。在此,银行贷款的定价要充分考虑借贷人的风险水平,在风险和收益之间选择一种均衡。由此可见,从根本上来说,尽管不同银行运用贷款定价方法不同,但核心都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扩大客户对银行的盈利水平的定价原则。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贷款定价的方法很多,主要可以归为以下五种模式:

(一)成本加成定价模式(Cost-plus Loan Pricing)

这种定价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发放的贷款定价中,主要根据筹集信贷资金的成本以及银行管理费用来确定合理的利率水平。该模型认为对任何贷款的利率应包括四部分(见表4.2):(1)贷款资金的筹集成本;(2)与贷款有关的各项费用(如员工工资、办公费用、物质设施的成本等);(3)贷款的风险溢价,即对贷款可能发生违约风险进行的补偿;(4)贷款的目标利润。其中,每一项可以用贷款数额的百分比来表示。由此得到:贷款利率=贷款的资金成本率+贷款的管理费用率+贷款的风险溢价率+目标利润率。

表4. 2  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模型案例分析  单位:万美元,%

贷款利率=筹集放贷资金的边际成本+非资金性银行经营成本+预计补偿违约风险的边际成本+银行预计利润水平=(成本总额+预期利润)/贷款本金= 75/500= 15%

这种定价模式是从银行自身的角度出发来给贷款定价,有利于商业银行补偿成本,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但是,这种定价方法忽略了客户需求、同业竞争、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利于业务的拓展和稳定的客户关系的建立。此外,采用这种模式需要银行有精心设计的成本核算系统,能够精确地归集和分配成本,而银行属于“多产品企业”(Multiproduct Industry),很难准确地进行成本分摊。最后,采用这种模式需要充分估计贷款的相关风险,对银行的信用评级制度和风险评估机制要求甚高,对银行来说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二)价格领导定价模式(Price Leadership Loan Pricing)

这是国际银行业广泛采用的贷款定价方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为具有不同信用等级或风险程度的客户给予不同水平的风险溢价,实际确定的贷款利率则为: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点数

或: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乘数

这种定价模式源自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后出现的大萧条,西方国家的大银行为了吸引优质客户,建立了优惠利率制,统一贷款收费标准,向信誉最好的客户发放最优惠利率的短期贷款。而对于非优惠利率借款人,则要加收违约风险溢价、期限风险溢价,作为银行对其提供贷款所承担的风险补偿。这种定价方法最主要的就是基准利率以及风险溢价的确定。

与成本加成定价模式相比,这种贷款定价模式是“外向型”的,它以一般利率水平为出发点,结合贷款的风险程度,既考虑了市场利率风险,也考虑了贷款本身的违约风险,这样制定出来的价格较为合理。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许多商业银行都会选择货币市场利率为基准利率,这会降低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由于没有考虑银行自身的经营成本,中小银行采用这种模式会使自身处于不利地位。此外,采用这种模式要兼顾市场利率风险以及贷款自身的风险,这就增加了银行的风险管理难度。在考虑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方面,这种定价模式也不够全面。

(三)客户盈利性分析定价模式(Customer Profitability Analysis Loan Pricing)

前两种定价模式都是针对单一贷款产品的定价方式,仅考虑了成本、风险、竞争以及贷款的利息收入等因素,并未考虑客户与银行各种业务往来的成本与收益,而这些都是银行在定价时必须面对的,于是便产生了客户盈利性分析定价模式。这种模式要求银行在对每笔贷款定价时,首先应该考虑与客户的整体关系,比较银行为该客户提供所有服务的总成本、总收入及银行的目标利润,然后以此来权衡定价水平。用公式表示如下:

贷款利率=(银行的目标利润+为该客户提供所有服务的总成本-为客户提供所有服务中除贷款利息以外的其他收入)/贷款额

这种客户导向型模式改变了银行传统的思维模式,体现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它试图从银行与客户的全部业务往来关系中寻找最优的贷款价格,实现了差别定价的个性化经营方式。通过这种差别定价,既能吸引和保留那些真正为银行带来利润的优质客户,又能通过提高贷款价格来弥补那些亏损客户给银行带来的损失。但是,这种模型要求银行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实现“分客户核算”,这就对银行的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银行成本管理的难度。

(四)期权贷款定价模型(Option Loan Pricing)

贷款定价中运用期权分析,始于默顿(1974),默顿发现,银行放出一笔贷款的收益状况与卖出一个以借款厂商资产为标的的看跌期权类似。当把银行贷款看做买入看跌期权时,厂商权益价值(E)等于厂商资产价值减去贷款现值(Be-rτ,r为无风险利率),加上以厂商资产为标的的看跌期权价值(p)(Patterson,1995):

E=A-Be+rτ+p

即E+Be-rτ=A+p

这实际是以厂商资产为标的的看涨-看跌期权平价等式:当把贷款作为看跌期权,贷款风险收益就是看跌期权价值。

将权益看做看涨期权,假定厂商资产价值变动为一维纳过程,则可运用布莱尔-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计算权益价值,进而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定义杠杆比率为:d=Be-rτ/A。由此可得风险贷款价值为:

其中,N(h)为标准正态分布累计概率,为厂商资产价值波动率)。

将风险贷款价值折现到期初,则相对于无风险利率的利差为:

由此可以看出,风险贷款价值与厂商负债程度、贷款期限和厂商资产价值波动率成正比。同时,N(h2)可以看做(经风险调整后的)到期归还贷款的概率(Freixas & Rochet,1997),因而贷款拖欠的概率由厂商债务状况决定,并与其成正比。

(五)风险资本定价模型(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

风险资本定价模型,即RAROC,其计算公式如下:

RAROC=(Earnings-Expected Loss)/CAR,其中,CAR是Capital At Risk的缩写。资本是银行抵御损失的惟一最终保护者,因此该方法强调对资本充足率给予充分的重视,并符合巴塞尔监管原则的要求。CAR就是从风险角度考虑银行所需的最低资本量,即所谓“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的指标。由于风险是指不可预计的损失,因此,可以用非预期损失衡量风险的大小,进而得出所需经济资本的大小(非预期损失=贷款头寸×违约率的标准差)。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即为贷款损失的期望值。收入(Earnings)可有多种定义,它可以指不含手续费收入的净利息收益,也可以被定义为净利息手续费收益;它既可以是扣除经营费用的指标,也可以是扣除费用前的指标,而作为参照指标,要求达到的比率显然取决于所选用的收入指标的口径。

(六)几种贷款定价模式的简单比较

总体而言,成本加成定价模型属于内向型,它主要考虑了银行自身的成本、费用和承担的风险,计算相对简便,但其未考虑当前资金市场上的一般利率水平,因而有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和贷款市场的萎缩,同时它对银行自身的成本计算系统和风险评估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价格领导模型属于外向型,它以市场一般价格水平为出发点,寻求适合本行的贷款价格,通过这种模式制定的贷款价格更贴近市场,从而可能更具竞争力。客户盈利性分析模型体现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它摈弃了“就事论事”的思维框架,试图从银行与客户的全部往来关系中寻找最优的贷款价格。采用这种模式,可能会得出富有竞争力的贷款价格,但同时,它也对银行的成本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创新的期权贷款定价模型,它揭示了贷款风险收益的形成原因,并将影响贷款价值和利差的因素统一到一个计算框架中,从而为银行贷款定价实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根据期权分析中影响贷款拖欠的因素,银行可以运用历史数据和预测技术分析贷款拖欠的可能性,有的放矢地开展信用风险管理活动;其缺陷主要表现在该模型关于厂商资产连续交易的假设,在现实贷款交易不足的情况下难以接受(桑得斯,1994),而且,厂商往往同时存在多种债务,银行也可以提供多种贷款,这使得以欧式期权定价模型为基础的分析难以全面而准确地刻画。科学的风险资本定价模型充分考虑了各贷款业务部门的风险度,使贷款定价与其风险程度密切相关,有利于实现贷款价格与风险的配比,同时,它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定价需求,制定不同口径的数据定价,另外,从银行内部管理而言,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考核指标,有利于加强银行各业务部门的业绩考评;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它依赖银行业务的历史数据,而这些数据对未来的预测准确度则值得探讨。

表4.3是对上述定价模式的简单比较。

表4. 3  贷款定价模式的简单比较

续表

4. 3. 4 国外贷款定价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启示

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的确定是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实施的。具体来说:一是需要较高的金融市场化程度,金融环境发育成熟。这主要是金融市场上有品种相对齐全的融资工具体系,金融主体运作规范,竞争有序,有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内控制度。二是需要金融主体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成本计算系统和风险控制体系,数据资料真实、完整和有效。三是金融企业真正建立了市场化的运作体系,产权清晰,不受任何行政的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完全按照风险最低、效益最高的市场原则进行经营。

虽然我国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已经放开,但其利率政策和经营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区别,我国商业银行在完善贷款定价机制的过程中,决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某一固定的定价模式,而应该根据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仔细分析影响贷款价格的各种因素,灵活地选择相应的定价方式,并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内部管理能力的提高,不断地改进和修订已有的定价方法,逐步建立起适合本行的定价体系。

(一)定价方法的选择

可以考虑采用价格领导定价模式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并结合成本加成和客户盈利性分析定价模式,运用它们的优点,兼顾市场风险和贷款自身的风险,并考虑银行与客户的关系,体现差别化原则。

(二)贷款定价基准利率的确定

目前我国贷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开,但中央银行仍规定各个期限的基准利率,可以考虑参照央行的利率确定基准利率。还有一种方法是参照同业拆借利率。同业拆借利率是以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为基准,根据社会资金的松紧程度和供求关系由拆借双方自由商定的,因此,同业拆借利率能较好地反映市场上资金供求变化的情况。

(三)贷款风险度的测算

首先应考虑影响贷款风险的三个重要因素:企业信用等级、贷款方式以及贷款期限。银行往往对贷款客户进行信用评级。企业信用等级是整个利率浮动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它全面科学地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财务效益状况、资金营运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通过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信用等级,信用等级越高,贷款风险越小。与此同时,在贷款方式、贷款期限上也相应地确定权重系数,以反映不同的风险度。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地区差异、行业关注度等因素,适当调整贷款水平。

(四)加强银行与客户的整体关系,考虑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

主要应分析客户的存款和中间业务情况,存款是一种低成本的资金,可以降低银行的筹资成本;客户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可以享受相应的利率优惠。中间业务收入作为银行资产业务额外的收益,可以抵补贷款利率下浮造成的银行预期利润的损失,因此达到一定额度也可享受一定利率优惠。客户给银行带来的整体利润是银行考虑与客户整体关系的重要出发点,对累计综合贡献度高的优质客户,采取低价策略;对一般的客户采取平价策略;对较差的客户采取高价策略。

(五)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商业银行无论采用何种定价模式,其定价的精确性都依赖于商业银行能否准确地测算其经营成本和贷款的损失概率,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具备完备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尽可能精确地将银行的经营成本分摊到日常经营的各项业务上,同时该系统必须拥有完整的数据积累,使其能够对大量历史信贷项目的损失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以实现对各类贷款风险的量化处理。

在利率约束条件下,银企之间贷款合约的执行利率都是以基准利率为基础的,银行利率只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作小幅浮动,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的自主选择权。这不仅导致银行间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而且整体金融效率也难以提高。而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利率杠杆展开竞争,发挥各自的竞争优势,使银企关系出现重新组合[2]。但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防范信贷风险的需要,也对银行信贷部门的贷款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面对不同的市场情况,银行必须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优质客户市场,各家银行都会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进行信贷营销,通常通过给予优质客户的综合授信或最高额授信来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由于银行的实力具有差别,一些中小银行由于自身的规模限制,在贷款规模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在动态竞争的大型客户市场,基本上是实力强劲的银行之间展开博弈。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必须加强管理,不断进行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竞争能力,否则很难扩大市场,除非通过恶性竞争来达到目的,但是银行监管者会采取措施加强监管,防止银行间的无序竞争扰乱金融市场和金融秩序,同时,利率市场化毕竟不等于利率可以任意化。

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也与企业的需求弹性及自身成本有关,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实际操作中基本上很难采取这两种策略。在需求方面,因为贷款产品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银行之间的贷款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贷款本身没有特别的差异化优势来固化某一类企业的需求,银行一般也不会根据企业的贷款需求实施价格歧视的信贷投放。因为贷款投放与风险积聚呈正相关关系,企业的贷款需求增加,银行也未必就敢于提高利率新增贷款,因为信贷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同时银行的谨慎经营原则也要求银行的新增贷款必须遵循比例控制。在成本方面,银行成本的降低有利于银行提高竞争的实力,但也只在低利率竞争情况下发挥作用。当银行成本较高时,银行就不可能再根据自己的利润函数进行定价,因为银行提高利率无疑会使企业转向其他银行,因此银行难以运用纯粹的成本导向策略进行竞争,成本因素只能包含在竞争导向的策略中。因此,需求导向和成本导向的价格策略在贷款市场中发挥作用的空间很小。

4. 4 业务经营自由化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欧盟于1992年颁布第2号银行令,全面推行全能银行制。日本于1999年10月正式实施金融大改革计划(于1996年11月获准通过),允许银行、证券、保险业相互交叉从业,鼓励银行以金融控股公司形式进行业务重组,允许控股公司拥有和控制不同行业的金融子公司。发展中国家如拉美诸国家也早就取消了分业经营制度。韩国已基本完成了向混业经营的过渡。东欧转型国家中的绝大部分在转型伊始时实行的就是全能银行制,只有捷克在1998年又转而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就连最早实行分业经营的美国,也已于1999年10月22日正式废除了统治金融业达60多年之久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代之以新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Financial Service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

综观国际金融业,商业银行不仅已经进入了证券业,而且已经进入保险业和资产管理业。通过业务的拓展,银行不仅可以向客户提供更广范围的金融服务,以抵制存款脱媒和资产流失,又可以增加大量的非利息收入。1950年至1970年间,美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和利差收入差不多同步增长。但自20世纪80年代起,两类收入的增长速度差距开始拉大,特别是在最近20年,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几乎是纯利差收入的两倍。对于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所占的比重,已经成为投资者评估其价值的重要标准。

4. 4. 1 业务经营自由化和金融服务论

对中国银行业来说,业务经营自由化的内容主要包括:(1)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不受行业分工的限制,诸如工商行业的商业银行只能在工商行业的范围内经营,农业的商业银行只能在农业领域内经营,外贸领域的商业银行只能在外贸行业内经营,等等;(2)现代新型的市场经济是开放的市场经济,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金融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因此,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也要打破地域或国界的限制;(3)如前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种类向多样化发展,其经营业务对象,尤其是贷款对象,不存在所有制性质不同的限制,诸如只能给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贷款,限制向私营企业或个体企业贷款,等等。

业务经营自由化的浪潮是与金融服务论的提出分不开的。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不赞成把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提出了“金融服务论”。金融服务论认为,银行也好,证券市场也好,其基本功能都是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包括储蓄的动员和转移、项目评估、企业监控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应当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而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至于这些金融服务主要是由银行还是证券市场提供,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金融服务论的代表人员之一莱文(Levine, 1997)从现有文献出发,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引入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将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归结为五个方面:动员储蓄;合理地配置资源;监督经理和实行公司治理;降低风险;便利商品与服务的交换。

艾伦和盖尔(Allen&Gale,1999)从竞争和保险、效率和稳定性、信息搜集及处理和企业治理四个方面对英、美、日、德、法5个发达国家的银行主导型或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他们认为:“不同类型金融系统之间的比较是复杂的,而且不存在一个简单的答案。在实际中,我们观察到大量不同的金融系统,每一个金融系统都有优势和劣势。在分析金融系统时,重要的是理解不同金融系统之间重要的权衡。美国竞争性的、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系统有着不稳定的倾向,大量的信息在公众中扩散所致的‘搭便车’问题模糊了搜集信息的激励,公司控制权市场强加给企业某些外部约束。德国的金融市场是另一个极端,集中性的、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提供了风险分担机制和稳定性,没有太多的信息在公众中扩散,不会产生‘搭便车’问题,私人有很强的激励去搜集信息,对企业的外部限制可能要弱于美国,这给了企业更大的自主权。其他国家的金融系统处于美国和德国这两个极端之间。从对市场的依赖方面看,英国的金融系统与美国的相近,但在允许金融部门的集中度和监管的松紧程度上有差别。日本和法国的金融系统在金融部门的高集中程度、不太依赖市场和公司治理的弱外部约束上更为相近。最后,当市场变得日益成熟时,市场和中介的联合在任何国家都可能是重要的。”[3]

金融服务论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其服务功能上统一起来,为放松各国对银行业务经营的管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全球金融服务业变革的趋势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引入新的参与者的阶段(如图4.1)。在金融管制解除后,各种金融产品的定价将成为金融市场的中心问题,必然要求各银行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各种金融创新;由此所引起的激烈竞争,势必引起银行业务和机构的重新整合,从而对银行业的分业经营制度提出挑战。

图4. 1 全球金融服务业变革的趋势

4. 4. 2 欧美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欧洲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盟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经营压力不断增大,欧盟银行业积极地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欧盟银行业在传统银行业非利息收入的基础上,通过经营的多元化、综合化,将商业银行服务与证券、保险、投资基金等多种金融服务融为一体,广开收入来源,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稳步提高。1998年欧盟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例达到41%,2001年为41. 5%,2002年略有降低,为38%。

欧盟银行业非利息收入的主要特征有:

1.非利息收入对利息收入具有一定的替代性银行的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这两个收入成分具有不同的周期性行为,非利息收入通过抵消利息收入的波动对银行的经营结果具有稳定性的影响。但是,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并不能完全抵消净利息收入的下降。虽然非利息收入在不断增加,但总收入对资产的比率仍然呈现下降的形态。1994年到2002年期间,欧盟银行业经营收入对资产的比率从1994年的2. 97%下降到2001年的2. 6%和2002年的2. 54%。

2.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性具有稳定作用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对银行的盈利性有正的效应。但是,非利息收入也受到非利息收入活动中成本因素的抑制,盈利性的提高也是更好的成本控制和银行资本金更有效使用等因素的结果。

3.银行的规模与非利息收入有正相关的关系一般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高于小银行,这是因为更大规模的业务经营为专业化和产品交叉销售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小银行虽然在结构性转变中更灵活,但成本也相对要高。

4.非利息收入也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一方面,财务经营的利润和证券收入有比较高的波动性,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大;另一方面,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在非利息收入中的波动性比较低,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小。2001年中期以来欧洲股票市场低迷,对欧洲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一是降低了投资者对股票或共同基金进行投资的欲望,从而减少了银行的资产管理和交易活动收入;二是由于一级资本市场和公司重组活动的减少,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减少;三是股票市场低迷对总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间接地冲击了银行的经营。

目前中国银行业对传统银行业务的依赖性仍然很高,经营收入的90%左右来源于利息收入。从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2005年的收入来看,净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88.73%、94.35%、91.57%、93.24%(见表4.4),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整个银行总利润的40%~60%,并呈快速上升趋势。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银行收入的比重为20.4%,到90年代初达到35.9%;在此期间,美国则从30%上升到38.4%,英国从28.5%上升到41.4%。

表4. 4 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及占比 单位:亿元

注: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及营业收入的统计口径为其上市后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4~2006年)(中国金融出版社)相关数据整理。

国际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发行信用卡的收费、资产证券化的收入、管理共同基金收费、再融资收费、风险投资收入以及信托和交易收入等(见表4.5)。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结算、收付代理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高、收益高的业务较少。

欧洲大多数国家一直实行全能银行制度,美国于1999年解除了分业经营的管制,日本也在进行金融大改革,因此各家银行可以全盘经营各种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其资产的品种结构比较丰富。中国银行业目前虽然尚有分业经营的管制,但是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地设计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的品种和结构,大力开展中间业务,进行客户细分,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和偏好,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经营效益,提高盈利水平。

表4. 5 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纽约分行,《纽约金融》2000年第3期。

4. 4. 3 银行再造与银行核心竞争力

由于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发展,银行业面对的是一个日渐开放、竞争加剧的金融市场。遵循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原则,中国银行业要想实现竞争力的提高,就必须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客户价值的核心理念,在产品和服务设计上,在组织结构或管理结构的调整上,都必须从客户角度出发来考虑,做到为每一个目标客户提供满意服务,而不再是以前那种为“一群顾客”服务的观念。通过贯彻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建立全方位满足顾客的具体措施,最终建立“优质服务型”的竞争优势。

(一)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的再造

目前,中国银行业在组织结构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机构层次设置不合理,与当地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不对称,影响了业务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层次过多造成信息传递阻滞和失真,增加了管理成本,使实行一级法人制的总行决策难以有效贯彻;部门设置不科学,缺乏独立的业务管理部门,导致管理职能弱化,质量低下;按业务品种划分部门,彼此间缺乏沟通与协调,使客户服务流程变得支离破碎,不仅客户价值不能得到实现,而且造成银行资源浪费、效率低下,无法形成整体优势和竞争力;稽核体系建设滞后,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使之难以发挥监督、预防、纠错、评价和保障的职能。这些问题不解决,银行要想生存和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更谈不上提高竞争力。

因此,我国银行业必须进行彻底的再造,通过再造引入全新的治理结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采取市场化的行为,自主调节市场目标定位和经营策略,从而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银行再造要求银行从市场实际出发,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按照客户的价值要求,本着为客户提供更方便、更优质服务的精神,重新设计各项业务流程。将原来分散的职能部门作业模式整合成以客户营销部门为核心的协同作业,把银行的组织结构职能从纵向的金字塔形向横向矩阵管理模式或扁平式机构转变,营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化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业务程序从客户开始,到银行客户部再到其他业务支持部门,最后到达高层决策管理部门,这是银行再造的核心内容。

为了适应业务流程再造的需要,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对客户和市场的反应速度,支持一线部门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建立传递迅速、反馈及时的信息管理系统,科学高效的信息分析预测系统和决策系统,完善的客户信用评估和授信系统,客户的档案资料信息系统,以及各类业务的专业处理系统如通存通兑系统、授信及审贷中心、票据清算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单证中心、网络银行系统和电话银行系统等。这些业务部门的专业支持,是实现银行再造的强有力的物质技术保障和后勤服务保证。

最后,进行银行业企业文化再造。企业文化通常指的是企业的环境或个性以及它所有的方方面面。银行企业文化再造一方面包括企业的CIS战略(即企业形象战略)系统,以准确地突出其经营特色及产品特色,实现市场定位,这是涉及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战略问题;另一方面包括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理念的建设,其宗旨是对内使员工形成一种精诚团结、协调合作的工作氛围和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增强银行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低成本创造高效益。对外通过客户经理及业务员工的工作风格,向客户宣传一种有别于其他银行的企业形象。这是实现银行再造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二)金融业务创新与专业化发展

金融业务创新是业务经营自由化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为适应金融全球化、自由化、信息化的潮流,中国银行也不断推出金融业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为其参与全球银行业国际竞争提供了基础。

(1)银行卡业务。截至2005年底,国内银行卡发行总量达9. 6亿张,其中借记卡9. 2亿张,占95%,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和准贷记卡)数量约4 000万张,占5%。以3季度为例,从表4.6可以看出,虽然发卡总量是不断上升的,但是第3季度,人民币借记卡、信用卡发卡增量双双放缓,主要是因为总发卡增量减少的原因。3季度发卡量增速放缓是我国银行卡产业经营从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的结果。借记卡收费旨在推动银行卡业务更加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更换准贷记卡则是提高用卡质量、清理睡眠卡的一次洗牌。两项措施是提高我国银行卡服务质量的具体方法,银行卡总体增量的下降为两项措施的自然结果。

表4. 6 2005年第3季度发卡情况比较 单位:万张,%

数据来源:中国银联网站:http://www. chinaunionpay. com/。

(2)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网上银行业务。招商银行1998年4月在国内面向企事业单位首家推出网上企业银行1.0版,是国内第一家网上银行。此后,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2004年交易金额达到1.7万亿元。工商银行2000年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渠道进行整合,提出电子银行服务概念。截至2005年10月底,工行网上银行交易额33.5万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网上银行。2005年8月,兴业银行在国内率先建立一套“五星领航”网上银行服务规范和服务体系。根据艾瑞市场咨询公司(iResearch)发布的《2005年中国网上银行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网上银行交易额达72.6万亿元,其中个人网上银行交易额2.4万亿元,较2004年增长5倍。i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工商银行的企业网上银行仍占据绝对的优势,市场份额为59.2%,但较2004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然后是建设银行11.8%,农业银行6.1%。目前网上银行已成为国内金融行业关注的热点,2005年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各大银行都加强了该业务在技术、营销和服务等方面的投入。

(3)银行理财业务成为消费者新宠。由于近两年股市下滑,股票收益缩水,而银行推出的理财服务因为有专业团队的运作而成为消费者新的投资渠道。2005年,银行推出的本币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固定收益型,收益率远远超出定期存款,还合理避税。因而本币理财产品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成为商业银行2005年争夺焦点之一。在创新大旗指引下,多家商业银行加入了本币理财市场的份额 争夺战,不仅抬高了本币理财的收益率(1年期甚至达到3.24%),也创造了“3个月销售300亿元”的神话,成为银行个人中间业务的最大亮点。

(4)开展银行基金混业经营。2005年2月,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其后,共有工银瑞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建信基金3家基金公司问世。在银行作为基金发行主渠道的情况下,银行系基金的优势不言自明。3只银行系基金平均始发规模是51.3亿份,而券商系基金2005年首发规模只有10亿份。银行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会将商业银行的储蓄资金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性基金,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利用商业银行在基金销售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该类基金如果得以大规模建立,则意味着会刺激中国的债券市场,导致发债量大幅增加,从银行贷款发展到债务市场发债,将会推动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的转变,提高其直接融资的比例,从而减轻银行信贷风险,有利于多层次的金融市场的建立。银行基金的推出,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改革方式。支持商业银行吸收境外战略投资者等合格机构采取股权多元化方式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不仅顺应了金融业发展的潮流,而且有利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多元化经营,分散间接融资风险。

【注释】

[1]长期以来,货币流通速度往往是不稳定的。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

[2]Ausubel L. M. The Failure of Competition in the Credit Card Marke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1, 81(1):50- 81.

[3][美]富兰克林·艾伦和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