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_中国外商投资发展报告5.1.2 FDI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属于同一产业类别的产品的贸易现象。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消费需求多样性密切相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同样与消费需求多样性密切相关,但这种消费主体往往存在收入差距,其所消费的产品也是同类但不同质。FDI对产业内贸易的直接影响表现为诱发并扩大产业内贸易。

5.1.2 FDI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属于同一产业类别的产品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理论先驱克鲁伯(Grubel)和洛依德(Leoyd)认为,可以根据两个条件来判定是否属于“同一产业”内的贸易:其一,使用相同或类似投入要素生产的同一类产品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其二,在消费中具有替代性的同一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显然,现实中的产业内贸易既可满足第一个条件,也可满足第二个条件,抑或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由此,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型。所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是指对同一产业分类中,品质基本相同但品牌不同的产品进行相互贸易。如一国在出口某一品牌产品的同时,也进口其他国家所生产的不同品牌的该类产品。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消费需求多样性密切相关。从Grubel—Leoyd的定义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最符合产业内贸易的本质属性,即使用相同或类似的生产要素,产品具有密切的替代关系。在现实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大多发生于要素禀赋相似、收入水平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不同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它是指进出口产品属于同一产业但产品品质存在差异的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也不同于一般的垂直贸易,因为后者通常发生于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且进出口产品分属截然不同的产业(如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同样与消费需求多样性密切相关,但这种消费主体往往存在收入差距,其所消费的产品也是同类但不同质。现实中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两种情况:一是任何国家都存在高品质产品和低品质产品的消费者,因此,为满足本国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高品质产品的生产国会同时进口品质较低的同类产品,而低品质产品的生产国也会同时进口具有较高品质的同类产品(如东亚国家生产一般纺织品,但同时也向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进口高档纺织品)。二是基于工序分工的产业内贸易,即跨国公司为有效利用世界各国的要素禀赋和生产结构差异以寻求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往往选择将一些产品的生产过程分离为不同的生产工序,并把这些工序以“适地适产”原则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这样,就产生了属于同一产业的零部件和制成品之间的贸易(如一国生产零部件,出口到其他国家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再向这些国家进口加工组装好的最终制成品)。由于第二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基于工序分工的产业内贸易实际是建立在贸易国之间存在要素禀赋差异的基础之上,并且其国际分工的实质也是垂直分工而非水平分工,所以,对于此种产业内贸易是否属于本来意义上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界至今仍有争议。不过从理论上讲,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故一般可用H—O—S模型加以解释。在现实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大多发生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彼此之间。

FDI对产业内贸易的直接影响表现为诱发并扩大产业内贸易。

FDI能直接导致产业内贸易增加,是因为FDI本身就具有深化产业内分工、扩大同类产品贸易的作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产业内分工直接相关,当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发展到产业内分工(包括产业内垂直分工和产业内水平分工)时,国际贸易才会由产业间贸易推进到产业内贸易。FDI的微观主体——跨国公司在全球若干国家或地区建立子公司,由母子公司共同进行研发、生产、营销活动,使跨越国界的企业内分工体系逐渐形成,这种分工体系深化到产业内,便诱发了产业内贸易。首先,跨国公司拥有巨大的研发资源,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往往会开发出许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类似的差异产品,跨国公司为实现规模经济,使这些差异产品能以最低成本达到最优生产规模,一般都采取多区位生产方式,让各个子公司分别集中生产某一种差异产品,其结果就是:差异产品的产业内水平分工由此建立起来,因差异产品需求而导致的相关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得以增加。其次,跨国公司的产品线中既有高附加值产品,又有低附加值产品,为保持本国的技术垄断优势,同时寻求效率并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跨国公司通常将高附加值产品(多为技术密集型产品)留在母国生产,而将低附加值产品(多为资本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安排在工资成本较低、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发展中东道国生产,这样,母国与发展中东道国之间就形成垂直型产业内分工关系,它们之间相关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也因此扩大。最后,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应对全球竞争,会根据各子公司所在国家的市场资源特点和要素密集特征,将生产工序分离并分散进行,如将部分研发、财务和技术密集型零部件的生产等职能保留在母公司,而将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的生产工序转移到海外子公司,由此形成母子公司间的企业内垂直分工。当母公司向子公司出口机器设备和零部件,而子公司经过加工组装,又将成品出口到母国或第三国时,由于这些机器设备、零部件和成品在统计上往往被划归同一产业,所以,这种企业内垂直分工就直接促进了基于工序分工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