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投资银行在证券化过程中的作用

投资银行在证券化过程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投资银行在证券化过程中的作用在资产证券化的整个过程中,投资银行起到了四种金融创新的作用。投资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业务实际操作中,根据基础资产、经济中的税收、法律环境等的不同,而相应的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

四、投资银行在证券化过程中的作用

在资产证券化的整个过程中,投资银行起到了四种金融创新的作用。

1.组建特别目的机构

特别目的机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贷款发起人的破产风险对证券化的影响而建立的一个空壳公司,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资产的特性与风险、相关的法律法规、税收以及资金筹措者的目的。SPV购买的资产是一种“真实销售”,在法律上不再与发起人的信用相联系,它是一种有限或无追索权的交易活动,因此在基础资产发起人破产时,被证券化的资产不作为清算财产,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SPV本身是一家没有破产风险的实体,因而特别目的机构是一个破产隔离机制。

2.分散和规避风险

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考虑,证券化需要汇集大量的、其权益分散于不同债务人的资产,以达到发行证券所需要的最低规模,而大量的不同借款者的贷款集中化又降低了资产组合中的非系统性风险;通过资产的真实销售及证券化,将卖方的信用和流动性等风险转移和分散到资本市场;通过划分风险档次,将不同信用级别的资产证券匹配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

3.信用构造及提升

真实销售也使资产证券的信用状况与资产原始持有人的信用状况分离开来,从而使本身资信不高的单位通过信用提升,也有可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通过利用基础资产所产生的部分现金来实现自我担保,实现信用的内部增级;通过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实现信用的外部增级,从而使资产证券化中发行的债券成为风险极小、信用级别较高、融资成本较低的融资工具。

4.现金流量的再包装

在一些情况下,特别目的机构重新包装了来自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有抵押担保支撑债券CMO就是现金流量再包装的产物。特别目的机构购买抵押贷款,然后按不同期限分次发行债券,如设计一个快速还本档、一个中期还本档以及一个长期还本档,每个档次反映了预期基础抵押贷款的还本模式。当贷款被借款人归还时,本金首先流入第一档,直到第一档全部还本为止,然后第二档被还本,以后依此类推。投资银行一般通过将现金流包装成具有不同期限、不同提前偿付风险特征的档,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要,例如,一个储蓄机构可以购买一个短期档债券,而一个长期投资者如养老基金可能购买一个更长期的档,因而现金流量再包装创造了价值增值。投资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业务实际操作中,根据基础资产、经济中的税收、法律环境等的不同,而相应的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虽然操作呈现出多样化,但实施过程中都包含和体现一个核心内容和三个重要环节。一个核心内容是指基础资产(被证券化资产)的现金流分析,由于资产证券化实际上是基础资产现金流的证券化,因此对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进行分析无疑就成了一个核心问题;资产证券化的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