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策是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

上策是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策是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试图跟随市场节奏,你会发现自己总是在市场有起色时退出市场、而在市场升到顶部时进入市场。这表明,彼得·林奇在股市下跌中一旦发现更好的投资对象,非常敢于抄底。原来,彼得·林奇的依据是该公司的财务年报中账面现金超过10亿美元。

上策是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

试图跟随市场节奏,你会发现自己总是在市场有起色时退出市场、而在市场升到顶部时进入市场。人们会认为碰到这样的事是因为自己不走运,实际上,这只是因为他们想入非非。没有人能够比市场精明。有人认为,在股市大跌或回调时投资股票是很危险的,其实此时只有卖股才是危险的,他们忘记了另一种危险——踏空的危险,即在股市飞涨的时候手中没有股票。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彼得·林奇认为,越是在股市下跌的时候,越要保持一份冷静。如果投资者能够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就一定会取得丰厚获利。

他说,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在股市下跌时更加注重个股研究,而不是去看大盘。因为大盘的走势已经非常明朗:正在下跌;可是对于每只个股来说,表现各不相同。关注个股研究,才能发现真正的潜力股。

彼得·林奇自己就非常擅长这种投资策略。1982年,美国股市一片萧条,各种各样的股评专栏里到处可见有关汽车行业如何萧条的悲观情绪。

这时候的彼得·林奇特别对汽车行业的不同个股进行了重点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暂且不管目前的汽车行业是不是萧条,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以后消费者仍然要买汽车,所以这个行业灭不了。相反,如果能趁现在汽车行业萧条时买入有发展潜力的股票,将来的投资回报一定会非常丰厚。

于是,他首先想到了购买福特汽车公司的股票,于是拜访了该公司。在和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交谈时,他感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将来在经济复苏中的受益会更大。

请注意,在拜访上市公司时发现同行或竞争对手的股票更有发展潜力从而买入别的股票,这在彼得·林奇的投资生涯中非常多见。

就这样,彼得·林奇从1982年3月开始大量买入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股票,仅仅过去三四个月,该股票就成为麦哲伦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达到美国证监会规定的5%的投资上限。后来他回忆说,如果不是证监会有这样的限制,他一定会把10%~20%的资金用来投资这只股票。

这表明,彼得·林奇在股市下跌中一旦发现更好的投资对象,非常敢于抄底。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彼得·林奇的这种投资行为不是基于新闻报导,更不是听了某家股评,而是实实在在分析、考察个股的结果。

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彼得·林奇为什么会舍弃福特汽车公司而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股票移情别恋的。要知道,当时华尔街上的那些主力机构都在纷纷预测该公司即将倒闭,而该公司的股价也一路跌到了只有区区2美元,看上去真的离破产不远了。

原来,彼得·林奇的依据是该公司的财务年报中账面现金超过10亿美元。他想,目前美国汽车市场如此萧条,该公司还能在财务上基本收支平衡,这一点非常不容易。由此不难推断,如果将来经济复苏、市场强劲反弹,经营业绩的增长潜力会有多大?

至于破产传闻,他认为,仅仅账面上的那10亿美元现金,就能让该公司度过2年困难时期。也就是说,即使该公司会破产,那至少也是2年以后的事。作为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政府一定会想方设法伸出援助之手的。事实上,美国政府已经表态对该公司提供贷款担保,公司有足够的贷款在短期内维持正常运转。

于是,彼得·林奇依据上述分析在股市大跌行情中捞到了便宜货。在完成收集股票任务后,他于1982年7月拜访了克莱斯勒公司总部,他说这一天“很可能是我整整21年投资生涯中的最重要的一天。”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当天该公司不但派出好几位高级官员与彼得·林奇交流,而且还让他参观了该公司最新研发的新车型。

彼得·林奇原来准备的交流时间为3小时,后来延长到了7小时。尤其是他原计划和该公司总裁只是简单交谈几句的,结果谈了2小时。

更让彼得·林奇满意的是,总裁特地给他介绍了一款新开发的T-115敞篷车。彼得·林奇实事求是地说,当时他对这种敞篷车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一款小轿车。可是当他从公司总裁称这种新开发的敞篷车为“20年来汽车行业最创新的产品”时,开始对这种车型刮目相看了。

他说,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无论对汽车行业有多么了解,都难以保证这个行业不会发生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正是通过这次访问,彼得·林奇对该公司的基本面感到非常满意,认为该公司不但现金充裕,而且开发的新品充满活力,前途无量。

事实上,后来正是这款新车型挽救了该公司命运:9年间销售量高达300万辆,在美国国内的销售量是沃尔沃汽车的5倍。而彼得·林奇从这只股票身上一共赚了1亿多美元。

【投资心法】

彼得·林奇认为,投资者在股市下跌时更要保持一份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的头脑。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打入该行业深入考察、研究个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