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信运营业协同发展的基本范畴

电信运营业协同发展的基本范畴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信运营业协同发展是指电信运营业行业内部各相关行为主体、设备、系统、数据库等内部各相关要素之间、电信运营业各产业链不同环节及不同主体之间、电信运营业市场价值网各主体及要素之间全方位协作、配合完成某一任务、实现某一目标的方式和过程。体制是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体现形式。

电信运营业协同发展是指电信运营业行业内部各相关行为主体、设备、系统、数据库等内部各相关要素之间、电信运营业各产业链不同环节及不同主体之间、电信运营业市场价值网各主体及要素之间全方位协作、配合完成某一任务、实现某一目标的方式和过程。

(一) 协同发展的相关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

1. 融合与整合的关系

融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从不同角度分析产业融合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其概念主要归结为4类: 从信息通信产业角度看,产业融合是在技术融合、数字融合基础上所产生的产业边界模糊化,最初指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三网融合”。从原因与过程看,产业融合是从技术融合到产品和业务融合,再到市场融合,最后达到产业融合,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从产品服务和产业组织结构看,伴随着产品功能的改变,提供该产品的机构或公司组织之间边界的模糊。从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看,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的结果是出现了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从产业角度,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产业渗透是指发生于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边界处的产业融合; 产业交叉是指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融合,往往发生于高科技产业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 产业重组主要发生于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之间,这些产业往往是某一大类产业内部的子产业。

所谓“整合”,不是狭义的合并,而是广义的一体化——只要是产业价值链上的企业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或控制链上其他企业的决策,使之产生期望的协作行为,就视为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整合”。合并则属于产业价值链整合中最极端的形式。从整合的方向看,产业价值链整合包括纵向整合、横向整合和混合整合。电信企业可以通过对其所从事的价值活动进行细分,清晰地识别出自身价值活动的优劣势,然后对其内外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整合及创新,最终实现有效的企业商业运营模式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创新的目的是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1]所以,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整合的主要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整体。不管是普遍意义上好的、坏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把它们的价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本来无意义的事物变得有意义起来,让这些单一看来无意义或意义不大的事物获得超值的效果。Kahn (1996) 认为整合 (integration) 主要包括两种含义,即互动 (interaction) 和协作 (cooperation)。前者强调职能间的沟通与交流,是一种结构化的跨职能活动; 后者强调职能间的共同的 (connective) 活动,其代表的是非结构化的跨职能活动。研究发现,协作比互动对于产品与工艺绩效的影响更大。

2. 制度、体制、机制的关系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 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 (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 (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 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

体制的基本解释是: 诗文书画等的体裁﹑格调; 格局,规格; 结构; 组织制度; 礼制,规矩。体制,从管理学角度来说,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指的是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限于上下之间有层级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如: 学校体制、领导体制、政治体制等。体制是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体现形式。它为基本制度服务。基本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单一性,而体制则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上来说,体制是联系社会有机体三大子系统——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结合点,是三者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发生作用的桥梁和纽带。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机制,甚至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很长时间以来,“机制”一词越来越时髦,各种体制改革研讨会上,专家发言,必称“机制”,报章杂志乃至红头文件上,也频频出现这个熟悉的字眼。到底什么是“机制”呢? 查阅任何一本汉语词典,大体上都能找到这样的注解: “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等。这些解释,听起来似乎有些拗口,也不大容易记住,但毕竟是权威的、准确的。对机制的这一本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读: 一是机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和为什么由这些部分组成; 二是机器是怎样工作和为什么要这样工作。把机制的本义引申到不同的领域,就产生了不同的机制。如引申到生物领域,就产生了生物机制; 引申到社会领域,就产生了社会机制。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 (例如光合作用或肌肉收缩) 时,常说分析它的“机制”。当中,“机制”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有机体内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各器官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的方式。后来,人们将“机制”一词引入经济学的研究,用“经济机制”一词来表示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

3. 产业价值链、产业集群、市场价值网的关系

(1) 产业价值链

价值链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 1985年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也是指一个企业的价值链或内部价值链。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按照迈克尔·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 (即产业价值链) 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企业间的这种价值链关系,对应于波特的价值链定义,在产业链中、在企业竞争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仅从价值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称之为产业价值链 (industrial value chain)。产业价值链具有整体性、增值性、循环性、层次性、差异性等特征,对产业结构具有量的扩张、深度合作、利益整合、相互依赖、行业龙头主导等关联影响,具有集群效应、链式效应等关联效应。产业价值链中的企业不但能使创新符合需求而且能实现快速创新,并且与上下游环节协同,快速地将技术创新转换为产品,并快速有效地推向市场,进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得整条产业价值链及其各环节企业处于有利地位,真正实现多赢的局面。

(2) 产业集群 (cluster)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 一词表示集群现象的分析。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在一定意义上,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产业群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某个企业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如果将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二者结合起来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或地区间形成的某种产业链或某些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 (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产业集群的微观层次分析,即从单个企业或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 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 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在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进入壁垒; 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 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使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利润产业等。

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是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三是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 四是发挥资源共享效应; 五是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市场价值网 (valueweb)

布兰德伯格 (Brandenburger) 和纳尔波夫 (Nalebuff) 提出的价值网(valuenet) 管理模型解释了所有商业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传统公司利用供应商提供的材料生产产品并同其他生产商竞争以获得顾客。但在价值网中,布兰德伯格和纳尔波夫介绍了商业活动中一个新的因素: 互补者 (comple-mentors) —— “指那些提供互补性产品而不是竞争性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客户、供应商、竞争者或互补者是一家公司扮演的多重角色,即同一家公司可以有多重身份。若要制定有效的战略,公司须理解每个角色扮演者的利益。所以,市场价值网是由客户、供应商、合作企业和它们之间的信息流构成的动态网络。它是由真实的顾客需求所触发,能够快速可靠地对顾客偏好作出反应的一个网状架构。价值网的概念突破了原有价值链的范畴,它从更大的范围内根据顾客需求来组成一个由各个相互协作企业所构成的虚拟价值网。之所以称之为价值网是因为它为所有参与者——企业、供应商和顾客都提供价值,并且参与者之间是基于相互协作的、数字化的网络而运作的。

从本质上讲,价值链与价值网有诸多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价值链关注供应、生产的环节,目的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而价值网则关注的是如何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并改善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二是价值链关注企业生产环节的效率提升; 而价值网则关注整个网络成员共同效率的提升。三是价值链关注的是生产资料的流通; 而价值网则关注价值网络的信息流通,通过知识的共享为网络成员创造价值。四是价值链仅仅把供应商看做供求的交易关系,公司与供应商的关系是对立性的,常常以供应商利益为代价,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 而价值网则把供应商看做是经营一体化的合作伙伴,而且网络的每一位成员对其整体的价值观有高度的认同。五是价值链是将顾客看成营销对象,通过营销手段向他们推销产品,并开展售后服务; 而价值网则把顾客作为企业经营的参与者,营销成了价值网的一个部分,有效地降低营销成本、强化与顾客的沟通方式的目的是他们与顾客一同创造价值。六是价值链模式下,公司主要采用的是成本领先战略或产品差异化战略,通过达到行业最低成本或使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性来获取竞争优势。价值网模式下,体现的是目标集聚战略。公司把战略目标锁定在某个特定的狭窄市场,通过为这些顾客提供超级服务、方便的解决方案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使公司的产品突出出来。与此同时,价值网通过其优异的业务流程设计,使每位成员均在自己的核心能力环境上进行低成本运作。因此,在价值网模式下,公司可以在具有产品差异的同时达到成本领先。[2]

4. 协同经济与企业运营战略

现代工商企业为了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目标,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企业运营战略,优化企业运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协同经济。协同经济主要是通过企业的业务经营战略、资源战略和组织战略的完善,达到企业业务结构、资源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等途径而获得的。企业在试图通过科学的运营战略实现协同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协同和组织协同,而且要努力实现业务、资源和组织三者之间的协同。

企业运营战略作为一个系统,主要由业务经营战略、资源战略和组织战略三个子系统构成。当各个部分按照资本经营原则协同行动时,可以促成企业业务结构、资源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从而产生费用的节约,这种现象就是协同经济。根据企业资本经营的理论,企业运营本质上就是资本经营,即通过科学的运筹,有效地配置、管理和使用资本,使一定费用的有效产出最大化,或一定有效产出的费用最小化,从而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的目标。而协同经济的概念所表示的,是在一动态的有效产出目标的指引下,企业动态优化的业务结构、资源结构和组织结构与费用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工商企业来说,通过科学的运营战略最大限度地获得协同经济,是资本经营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

(1) 由业务结构的优化产生的协同经济

为了实现企业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企业业务经营战略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企业所能支配和控制的资本合理地配置于相应的产业或业务,从而优化业务结构,实现协同经济。这主要包括以下具体途径: ①经由相关多角化获得协同经济; ②经由纵向一体化获得协同经济; ③经由业务投资组合战略获得协同经济。

(2) 由资源结构的优化产生的协同经济

企业的资源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企业资源结构的优化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①优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间的联系。有形资产的质量和运作效率的提高,要靠无形资产的增长来推动。优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间的联系必须以无形资产为核心,才能持久地获得协同经济。②优化有形资产的内部结构。有形资产内部结构的优化,不仅体现在企业战略的规划过程中,而且体现在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这种结构优化,是协同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③优化无形资产的内部结构。优化无形资产的内部结构,是优化企业资源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企业在未来的运营中赢得竞争、获取长期超额利润的法宝,是协同经济的最大来源之一。

(3) 由组织结构的优化产生的协同经济

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企业运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获得协同经济的一种重要途径。从当代企业发展的趋势看,经由组织结构的再造或优化而获得协同经济,主要有两种形式: ①通过组织结构的外向优化获得协同经济。在信息社会中,企业组织之间的界限不再像工业时代那样清晰可辨。企业能够轻易实现某些要素与外部相关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具备新的功能,实现新的生产能力。这种新组合实质上是一种动态的合作关系,其主要形式是“战略联盟”和“虚拟公司”。战略联盟和虚拟公司可看作是由组织结构的外向优化产生的协同经济。②通过组织结构的内向优化获得协同经济。组织结构的内向优化主要表现在: 人员结构菱形化; 组织系统扁平化; 分工合作方式的小组化; 通过信息民主化走向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总之,协同经济主要是通过企业的业务经营战略、资源战略和组织战略的完善,达到企业业务结构、资源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等途径获得的。一方面,资源战略和组织战略是业务经营战略取得成功的基础; 另一方面,资源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所积蓄的巨大能量要通过业务结构的优化而获得释放。企业在试图通过科学的运营战略实现协同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和搞好业务协同、资源协同和组织协同,而且要注重和搞好业务、资源、组织三者之间的协同。[3]

5.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

学科集群是针对产业集群的需要,在具有不同属性的较大跨度学科之间形成的、服务于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发展的、形成长期共享平台和机制的一种学科聚集和聚合。[4]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5]产业集群催生了学科集群,学科集群则为产业集群的有效、快速发展提供切实的服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 (以下简称“双集群”) 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会使国家和区域的协同创新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由此产生了双集群的协同创新。双集群协同创新是建立在协同理论基础之上的,协同理论主要应用于群体之间的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和共生关系,它能够针对合作效应和组织现象解决一些系统的复杂性问题。[6]

双集群之间的协同创新是一种新出现的协同创新模式,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技创新中攻克复杂性难题的基本手段,是迅速提升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由于双集群的两方是不同的利益主体,有各自的价值追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学科集群与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能不能在创新上结合起来,形成协同创新效应,取决于有没有一种良好的机制加以保证。双集群进行协同创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机制中[7]:

首先是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指通过利益驱动、优势互补、政策推进、发展需求等因素,激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产生协同创新意愿,提高协作积极性,巩固协同发展的有关政策、制度和运作方式。动力机制是协同创新联盟能够产生和进行的首要条件。其次是协调机制。协调机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协同创新成员间的关系; 二是控制或激励联盟组织实现联盟目标的机制。良好的协调机制是协同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需要建立起信息沟通机制、群体协商机制和监督机制等三个重要机制。总之,协调机制是协同创新联盟能够良性发展和运行的必要条件。再次是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是按照公平、客观的原则,科学地确定协同创新中各方利益分配情况的具体规则和分配方法。通常情况下,利益分配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固定报酬模式、利益共享模式和混合支付模式。利益分配机制是决定协同创新联盟是否能够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协同创新联盟成员积极性的最重要因素。[8]

(二) 电信运营业的基本特性和演进规律

自上世纪80年代在全球范围开始一场旨在打破垄断、推进竞争、放松管制的变革以来,电信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移动通信异军突起,对传统的固定网形成了有力的替代性竞争,在较大程度上奠定了信息社会的基础。另一方面,互联网发展迅猛,不仅给通信业更给全社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目前来看,随着技术特别是市场的发展,传统电信业的内涵属性、业务范围、服务对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 电信运营业的基本特性

(1) 电信网的技术特性

一是网络经济特性。无论是固定电话网,还是移动电话网,网络的总成本总是与其服务区域的经济规模、人口、面积等因素成正向关联特性。同时,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则呈递减趋势。所以,电信网具有典型的网络经济特性。二是全程全网性。电信网络的生产方式,客观上要求网络覆盖的完整性和整个生产过程的统一性。三是网络正效应。随着使用电信服务的用户数量的增加,每个用户从消费此产品或服务中所获效用亦随之增大,此即电信网的正效应。

(2) 电信运营业的经济特性

一是规模经济特性。电信业的规模经济性极强,网络规模越大,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越高。二是范围经济性。这是指追加新产品或服务时的联合生产成本要低于单独生产该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主要表现在现有电信网络上增加服务可有效分摊电信网络成本,并实现增值。三是边际成本的弱相关性。在既定网络容量条件下,业务量之增减与边际成本关联度不大。四是成本的沉淀性。电信网络、设备及其人工铺设成本一旦投入,唯有通过经营方能收回价值。五是成本分布的不均匀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不同,不同地区的电信服务成本亦不相同。

(3) 电信运营商的行为特性

一是规模扩张性。电信企业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方能突破盈亏平衡点。电信行业规模扩张之激烈是其他任何行业所无法比拟的。二是价格竞争的非理性。生产成本难以度量,服务成本核算困难,使得电信业的定价缺乏准确依据,致使电信运营商在价格竞争中非理性成分较重。三是互联矛盾的根本性。互联互通总是与大网运营企业根本利益相矛盾,而通过市场又无法解决这一矛盾,因而便成为政府管制之要事。

2.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网络及其演进

网络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向网络运营商提供相应的能力,同时共享用户的收入; 运营商基于网络平台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应用服务,客户支付费用; 系统集成商和终端制造商也向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客户支付相应的集成费用与终端费用; 顾问咨询公司向电信运营商、用户、系统集成商提供顾问咨询服务,并收取相应的咨询费用。类似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长借助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和自组织功能的复合体,通信产业生态系统正是借助这些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一个复杂的价值网络,创造有价值的面向用户的服务。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都拥有一个最适合自身生存的时空位置 (即生态位),运营商也应该要寻找自身合适的生态位,使其所掌握的关键资源与其生态位相匹配,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在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中,掌握的关键资源不同,决定了其生态位不同,同时适应与它的组织模式也不同。比如: 一旦掌握了标准便可以在产业平台组织模式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握了核心技术便可以在供应链组织模式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取得更多的分成,掌握了用户资源并且具有品牌的优势便可以在动态联盟的组织模式掌握主动。日本NTTDoCoMO的i-mode模式,就是集产业平台组织模式、供应链组织模式、动态联盟组织模式于一体的成功电信业发展协同模式。

过去,人们常用“产业价值链”一词来描述通信产业的运营模式。这在网络与业务合二为一、话音业务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是可以的。因为传统的电信产业,其创造价值的过程呈现出单线条的链状形态,整个电信产业,其上下游的关系是简单明了的。由于电信网络技术发展的驱动和客户需求多样化的拉动,传统的电信产业价值链正在发生深刻的裂变——网络与业务分离、数据业务迅速发展,通信产业变得日益庞大而复杂。这意味着“产业价值链”已不能很好地反映电信产业的实际了。而“电信产业生态系统”这个新概念则很好地涵盖了现在的产业特征。一方面数字技术、光通信技术、软件技术、TCP/IP协议的进展从技术上令传统的电信网、计算机网 (主要指因特网) 和有线电视网正通过各种方式趋向于相互渗透和融合,另一方面客户需求也正从单纯语音沟通向信息、服务发展。在技术驱动、需求拉动和市场开放的共同作用下,电信产业形态不断发生裂变,越来越多的主体涌现出来。电信竞争的特征也由产业价值链上的独头垄断、寡头垄断,演变成为复杂巨大系统之中的竞合共生。[9]

3. 电信运营业的演进机制

前提——技术演进。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电信业的面貌和格局。一方面,传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电信业资源状况,使网络的业务承载能力显著提高,进而使得传统的电信业务需求关系发生倒置,电信业务开发越来越向用户需求靠近。另一方面,网络功能趋同和向下一代网络演化强化了电信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特别是三网融合的发展,模糊了原有的业务边界和市场格局,行业结构日趋不稳定。

动力——市场发展。近年来,话音业务收入正在不断萎缩,新的数据业务又无法弥补电话业务收入的下降速度,传统电信业在资本市场的价值日益低值化、边缘化。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互联网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举进军信息通信业,并不断分流电信业的业务和收入,给电信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关键——制度环境。法国电信专家拉丰把“走向规制消亡”作为其《电信竞争》一书的结尾标题。但事实是,引入竞争后,管制并未减少,反而变得更加复杂。实践证明,电信业作为基础产业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对其进行管制的必要性。

(三) 电信运营业的垄断与竞争

1. 电信垄断与竞争问题的不同视角

针对电信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应有以下几个基本的观察视角:

自然垄断、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 这是从成因上进行的分类。电信业具有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成本沉淀性等特征,使得传统的电信业一直被认为是自然垄断行业。这种认识极易坚定政府加强行政干预的决心,使得行政垄断一度成为各国电信业的鲜明特征。客观地说,对电信业这种规模效益性极强的行业来说,即使通过自由竞争最终也能形成垄断性市场结构,即市场垄断,这在美国的电信发展史上已有突出的体现。

网络垄断和业务垄断: 在传统的固定通信网络时代,网络垄断与业务垄断基本一致。在通信技术多样化、通信服务多元化时代,网络垄断和业务垄断的差异逐步凸显。尽管固定电话仍具垄断性,但因移动网、互联网等的快速普及和替代性竞争,固定电话业务日益萎缩。判断电信领域的垄断与竞争,不能仅以网络是否由某企业完全控制为依据,而要视各种业务之间替代竞争的整体情况而定。

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 电信业的垄断性市场结构是由电信业的经济属性决定的,有其必然性。美国电信市场一度出现数百家运营商自由竞争局面,无法发挥规模经济潜力,电信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服务质量和行业发展。与垄断结构所不同的是,电信企业的垄断行为则是反竞争的,是任何时候都应坚决反对的。

2. 电信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电信垄断问题的复杂和深湛,我们应保持一种动态和平衡的观点。

动态观点: 在分析电信行业的垄断和竞争问题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动态地看待电信行业的垄断和竞争问题。在电信业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布网投资大而市场需求小,维持垄断市场结构十分必要。当市场总量扩大、企业积累了一定实力后,维持垄断经营的市场结构便不合时宜,需引入竞争机制。唯有竞争,才能促进技术创新,推动效率改进,更好地增进社会福利。

平衡观点: 哈佛大学的莱本斯坦认为,垄断虽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却会带来垄断企业内部非效率状态,由此引起的总成本的上升会抵销规模经济下成本降低的收益。另一方面,对于电信行业来说,完全、充分的竞争与效率标准亦不相符。过度竞争会破坏电信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多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多元运营主体之间交易的成本极高,无效投资造成的浪费会十分巨大。总之,竞争有其积极的一面,垄断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竞争和垄断都只是一种市场格局,而非追求目标,无论是法律还是政策都不应以单纯的垄断或竞争为目的。

3. 当今电信运营业已极具可竞争性

目前,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无论是电信网络还是电信业务都呈现日益多元化的形态,相互之间不断渗透、替代,使得电信运营业的可竞争性极大增强。主要表现在:

一是同一网络不同业务。电话网原先只承载语音这样的低速模拟信号业务,现在通过调制解调技术,亦能承载数据业务。在互联网上,不仅能浏览网站,还能打电话、看电视、进行多媒体通信。3G网络更是把语音、文字、数据、图像和视频通信等功能集于一身。二是同一业务不同网络。同一业务市场存在可供选择的多个网络,而且相互之间发生替代性竞争,使得原本是自然垄断的市场具有可竞争性。三是不同网络相互融合。技术进步促进电信网与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的融合成为大趋势。各种业务层和网络层正在走向功能和物理上的融合,其带来的不仅是不同网络之间的异质业务竞争,还表现为不同网络的同质业务竞争。

4. 电信运营业的垄断性本质未曾改变

尽管现代电信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作为一个基础性行业,基本的经济规律和性质未曾改变,电信业的本质属性仍然是垄断性。

现代电信业可被看成由多个供应者共同垄断着。随着竞争的加剧,价格会一路下跌,当竞争将行业超额部分的利润蒸发掉时,电信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特征将会再度出现。因此,现代电信业虽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垄断行业,但依然是典型的网络型行业。固定成本的沉淀性并未随着竞争的加剧而改变,而过度的竞争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退出市场。时至今日,电信业本质上依然是也只能是一个垄断性行业。

[1] 张鸿,张利,杨洵等.产业价值链整合视角下电信商业运营模式创新[M]. 科学出版社.2010:29~30

[2] 胡大立. 基于价值网模型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6,(9)

[3] 曾晓洋. 协同经济与企业运营战略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 (38) 4: 138~144

[4] 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玲. 产业集群呼唤学科集群——谈产学研协同创新[J]. 中国科技创业,2010 (6): 62~65

[5] 罗双双,曾献东,文晓玲.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的路径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09 (28): 28~29

[6] 董宇鸿. 基于协同理论的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 (3): 46~48

[7] 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玲. 北京现代制造业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研究[EB/OL]. [2010-12-21].http://www.bjkw.gov.cn/n1143/n1240/n1465/n2216/n3710709/7704284.html.

[8] 周健,刘永.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31 (5): 2~5

[9] 刘冠甲. 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价值定位与运营机制研究[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