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时期的对外开放

中国古代时期的对外开放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对外开放历史悠久,古代的对外开放是以贸易为基本方式,以水道为基本载体逐步形成的,孕育了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运河文明,创立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路丝绸之路”,标志着中国制造的瓷器、丝绸等货物闻名世界,“China”美名世界。回顾历史,古代对外开放的基本特点是:以水为道,以船为舟,以通商为手段,以货物贸易为方式,孕育生成五大文明经济带。

中国对外开放历史悠久,古代的对外开放是以贸易为基本方式,以水道为基本载体逐步形成的,孕育了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运河文明,创立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路丝绸之路”,标志着中国制造的瓷器、丝绸等货物闻名世界,“China”美名世界。

图3-1-1 中国古代对外开放五大流域文明

沿水道通商孕育出五大开放地带,从历史资料研究发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文明古国,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文化政治最发达的古国。“河洛文明”缔造了中华文化,形成了“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运河流域文明”三大经济分布地区,以及“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两大通商交流通道,国内地区之间交流和开放,以及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开放正是沿着这五条大动脉展开的。(见图3-1-1中国古代对外开放五大流域文明)。

回顾历史,古代对外开放的基本特点是:以水为道,以船为舟,以通商为手段,以货物贸易为方式,孕育生成五大文明经济带。

3.1.1 沿黄河流域开放形成华夏都市群

黄河是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繁衍,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和繁茂。黄河流域是文明的摇篮。

黄河,中国古代称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五长河流。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从青藏高原而下,越过青海和甘肃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和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山西和陕西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黄河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在流域内,连同下游河南和山东沿河地区滋润着2亿多亩耕地,哺育着1亿多人口。

自古至今,首都城市集中最多的地方就是黄河流域,顺河而下孕育了诸多城市,青海西宁、甘肃兰州、宁夏银川、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陕西西安、河南洛阳、郑州、开封、山东济南、北京、天津,至今仍然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交通、经济的重要地带。

中国境内已经发现的氏族公社遗址多达7000多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分布在黄河流域。例如:周口店、马家窑、半坡、仰韶、大汶口、龙山,等等。沿河居住着蓝田人、北京人、丁村人,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最早发祥地。夏朝时期,人口集聚分布在黄河流域,也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地带。到了商朝,经济分布形势没有改变,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汉朝时期、唐朝时期,至今仍然是重要经济繁荣地带。

在农耕社会,国家经济发展也正是依托黄河水道。一方面,黄河水浇灌了沿流域的土地,滋润着农作物生长,哺育黄河两岸人民;另一方面,借助黄河水道运输通商,贸易往来,水路是成本最低,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也是当时人们能够将货物运的多、运的远、运的快的唯一交通手段。

“通商”就成为最早进行地域开放的手段,“货物贸易”成为最早进行地域开放的方式。

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在黄河流域内已经发现了2000多处原始村落的遗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时代,祖先们就在这辽阔的土地上定居,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

新石器时代中期,散布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上的黄帝族和当时的蚩尤族、炎帝族同为中国远古时代3个部族。他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后来炎帝联合黄帝攻杀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黄帝族人民逐渐融合,并定居在陕、甘、晋地区,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

3500 多年前进入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华族就是汉族前身,所以汉族人民都把黄帝奉为始祖,自称为黄帝(也称炎黄)子孙。当时华族居住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称这一带为“中华”。后来,华族文化向全国各地传播,“中华”二字便成了整个中国的名称。

商王朝的盘庚迁都殷墟(今河南省安阳县),势力范围已达太行山与泰山之间的华北大平原,称为殷帝国。殷朝文化相当发达,与当时的埃及、巴比伦并称为三大古代帝国,是世界古代三大文化中心。在殷墟至今还保存着刻画挺秀、文句严密的甲骨书和美丽细致的青铜器皿。当时在三大古代帝国以外的世界上,大多数人类还过着原始生活。可见我们祖国是世界文化古国之一,古国文化就在黄河的怀抱里发祥。

殷朝以后,直至北宋,近2500年,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安(古称长安),从西汉至隋唐,先后有11个朝代建都于此,历时1100多年,不仅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洛阳,先后有9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近千年,故称“九朝古都”。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云集于洛阳,为中国和世界文化宝库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而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的斗争也接连不断。秦末的陈胜、吴广,两汉的赤眉、铜马、黄巾,隋末的瓦岗军,唐朝的黄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等,都在黄河流域这块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壮史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是可靠的革命根据地,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黄河流域很早就是中国农业经济开发地区。上游的宁蒙河套平原,中游汾渭盆地,下游引黄灌区都是主要农业生产基地。目前黄河上中游地区仍比较贫困,加快这一地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重心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上黄河流域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一批能源工业、基础工业基地和新兴城市,为进一步发展流域经济奠定了基础。能源工业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目前原煤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约占全国的1/4,已成为区内最大工业部门。铅、锌、铝、铜、铂、钨、金等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以及稀土工业有较大优势。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半坡氏族是中国黄河流域氏族公社的典型代表,4000年前,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到宋元以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自宋元以后,直至近现代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由于人口的压力、自然条件等因素,经济重心南移,但是黄河流域仍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3.1.2 沿长江流域开放形成鱼米城郡群

长江,亚洲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千米,由北至南约966千米。长江流经青藏高原——青海(青)——四川(川)——西藏(藏)——云南(滇)——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注入东海。长江全长6397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尼罗河与南美洲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流经总面积1808500平方千米(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百条支流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总计19个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面积18.8%,流域内有丰富的资源。

长江(扬子江)是江南文明发祥地,河姆渡、三星堆等遗址的发现,都记录了沿长江流域远古人的生存足迹,元谋人、长阳人、和县人,等等。长江流域为人类居住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在安徽省江北发现直立人化石,数处包含人类遗迹的遗址,尤其是在太湖周围,也已被发现。

长江上游除成都平原外,东至三峡地区,西北至甘孜、阿坝境内,西南至安宁河、雅砻江流域,均有遗址发现,初步统计有数十处,其中最著名的属巫山大溪文化遗址,已发掘墓葬214座,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镜、石凿、网坠、鱼钩、箭链、纺轮等生产工具;釜、罐、曲腹杯、碗等生活用具,还有耳坠、玦等装饰品,代表了新石器时期从中期到晚期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有着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美合作农业考古,在遗址新石器早期地层中,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的“稻植硅石”,把世界水稻栽培种植历史提前了1万年,成为世界最早的水稻栽培起源地之一。该地层中还发现了距今17000年前发展有序的大量原始陶片,是世界最早原始制陶发源地。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是已发现的长江流域第一座商代古城,距今3500多年。城邑和宫殿遗址壮观齐全,遗址、遗物、遗骸中明显反映了奴隶社会的阶级分群。1989年江西新干出土大量商代的青铜器、玉器、陶器,距今3200多年。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布江汉地区,尤其是以江汉平原分布为密,仅湖北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有450多处,经发掘和试掘的有60多处,多集中分布在汉江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交汇的江汉平原上。早中晚期文化特征都具备的屈家岭文化,以薄如蛋壳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纺轮等为主要文化特征,还出土有大量稻谷及动物遗骸,畜牧业也相应发展。饲养动物种类增多,并已有了渔业。该文化的影响范围甚广。

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可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位于长江下游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于1973年,出土约7000件珍贵文物中,有成堆稻谷、稻壳遗存,出土大量“骨耜”,证明已脱离“火耕”,开始用“骨耜”翻地;还出土了大片木构建筑,已出现榫卯,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干栏式”木构建筑。三国时期主要城市分布在建业、赤壁、荆州(江陵)、益州(成都)。

长江流域是资源宝库,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

一是具有丰富的水运资源。长江流域总通航里程可达7万千米,占全国70%以上。长江干支流航道与京杭运河共同组成中国最大的内河水运网。其中干流通航里程2713千米,上起四川宜宾,下至长江口(云南维西至宜宾825千米河段尚可分段通航)。支流航道700余条,以下游之太湖水系最为发达。干支流水运中心为重庆、武汉、长沙、南昌、芜湖和上海6大港口。与世界各国相比,长江水系通航里程居世界之首。

二是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积温高,农作物生长期长,许多地区雨热同季,农业生产的光、热、水、土条件优越。流域有耕地2460多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而农业生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40%,粮食产量也占全国的40%,其中水稻产量占全国的70%,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油菜籽、芝麻、蚕丝、麻类、茶叶、烟草、水果等经济作物,在全国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江流域也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三是具有丰富的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主要林区在川西、滇北、鄂西、湘西和江西等地。用材林仅次于东北林区;经济林则居全国首位,以油桐、油菜、漆树、柑桔、竹林等最为著称。

四是具有丰富的淡水鱼资源。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河川如网,鱼类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可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

五是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全国已探明的130种矿产中,长江流域有110余种,占全国的80%。

六是具有丰富的旅游观光资源。雨林奇峰、湖泊山脉、人文民俗湖光山色、古刹陈迹、石文墨刻,承载着自然,也承载着历史。

长江之水滋润两岸土地,浇灌农田,孕育生物,繁衍生灵,也哺育两岸人民,集聚人气,承载运输,支撑发展。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城市群流域,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徐州、宁波、苏州、芜湖、铜陵、九江、南昌、长沙、武汉、宜昌、重庆、成都等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都在长江流域。长江之水发挥着生态资源、经济资源的作用,也承载着交通功能,东西横向贯通中华大地,构成生命水道、资源水道、运输水道、繁荣水道,承载着对外开放的通道。

3.1.3 沿运河流域开放形成商贸客栈群

当人类经济活动发展到没有水道的地方怎么办?当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更多运输手段的时候该怎么办?人工开挖水道!运河就这样出现了。

中国古代时就已经开挖运河,成为世界上使用运河最早的国家。闻名世界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是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成为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运河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承载着南北大量物资运输的功能,承载着繁荣经济、方便交流、弘扬文化的重任。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6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由于北方冬天寒冷导致河面冰封,全年通航地域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地区,集中在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由于有了运河水道,沿运河两岸经济繁荣起来,人口逐渐集聚,村落逐步变大,城市逐渐增多,形成了沿运河开放经济带,构成了沿河南北大通道,活跃了商贸、活跃了经济、活跃了往来,形成地区之间相互往来、彼此开放的通道。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古人开通运河的意义在于,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以方便南粮北运。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下的珍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朝,发展于唐宋,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秦始皇(嬴政)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河道,奠定了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京杭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朝,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期运河,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开凿邗沟〔从江都(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第二期运河,主要指隋朝的运河系统。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年)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第三期运河,主要指的是元、明、清阶段。元代时期开凿河道两段,一段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另一段是大都至通州段。至元(元世祖忽必烈年号)十八年(公元1281年)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75千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125千米;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25千米。至元三十年(1293年)元朝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至2014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仍然发挥着其自身的功能和作用。

3.1.4 沿陆路通商开放形成古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中国内陆地区横贯东西走向的经济带,也是将太平洋西岸与大西洋东岸连通起来的通道,称为“欧亚大陆桥”。古“丝绸之路”主要路线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甘肃地区境内),通往中亚(安息古波斯)、西亚,直到欧洲(大秦古罗马)。今“丝绸之路”主要路线已大大延长,东起中国江苏连云港,西至荷兰阿姆斯特丹。这条“路”承载着沿路两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运输之路”、“联通之路”、“开放之路”、“幸福之路”。

古“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由于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影响最大而得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出的,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以西安为起点,往西行进一直延伸到罗马。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例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通路,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不断运向中亚和欧洲。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Silk)之意。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将张骞开辟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Silk Road)。

丝绸是古代中国输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交换回来的商品有珠宝、玉器、毛皮等,因此“丝绸之路”又有“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香料之路”之称,可见,当时的贸易往来也代表了当时的经济开放程度,有关历史文献记载隋唐年代(589—896年)“丝绸之路”空前繁荣,胡商云集京师长安,定居者数以万计。

北方陆上“丝绸之路”是指由黄河中下游通达西域的商路,包括“草原森林丝路”、“沙漠绿洲丝路”。前者存在于先秦时期,后者繁荣于汉唐。“沙漠绿洲丝路”延续千余年,是主干道。其起点随朝代更替政治中心转移而变化。长安(今西安)和洛阳、平城(今大同)、汴梁(今开封)、大都北京曾先后为起点。“草原森林丝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穿蒙古高原,越西伯利亚平原南部至中亚分两支,一支西南行达波斯转西行,另一支西行翻拉尔山越伏尔加河抵黑海滨。两路在西亚辐合抵地中海沿岸国家。

“沙漠绿洲丝路”是北方丝路的主干道,全长7000多千米,分东、中、西3段。东段,自长安至敦煌,较之中西段相对稳定,但长安以西又分3线:

北线由长安(东汉时由洛阳至关中)沿渭河至虢县(今宝鸡),过汧县(今陇县),越六盘山,沿祖厉河,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今武威),是早期的路线。

南线由长安沿渭河过陇关、上邽(今天水)、狄道(今临洮)、枹罕(今河州),由永靖渡黄河,穿西宁,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张掖。

中线与南线在上邽分道,过陇山,至金城郡(今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乌鞘岭至姑臧。中线后来成为主要干线。

南北中三线会合后,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为敦煌至葱岭(今帕米尔)或怛罗斯(今江布尔)。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张骞(qian)两次行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这条路线被称为“国道”,各国使者、商人沿着这条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丝绸之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后来“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延伸到了韩国、日本,西段延伸到了法国、荷兰,再通过海路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经济交流、文化互动促成了汉朝兴盛。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对外经济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古时中国北方有“丝绸之路”,南方有“茶马古道”。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被称为“蜀——身毒道”,因穿行于横断山区,又称“高山峡谷丝路”。

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原群雄割据,蜀地(今川西平原)与身毒间开辟了一条丝路,延续两个多世纪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有人称为“秘密丝路”。直至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发现蜀布、邛竹杖系由身毒转贩而来,元狩元年(公元前122 年)汉武帝派张骞打通“蜀——身毒道”,才发现南方通商之路有3条,分别是: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从成都出发分东、西两支,东支称为五尺道,沿岷江至僰道(今宜宾),过石门关,经朱提(今昭通)、汉阳(今赫章)、味(今曲靖)、滇(今昆明)至叶榆(今大理)。西支称为灵关道,由成都经临邛(今邛崃)、严关(今雅安)、莋(今汉源)、邛都(今西昌)、盐源、青岭(今大姚)、大勃弄(今祥云)至叶榆。两线在叶榆会合,西南行过博南(今永平)、巂唐(今保山)、滇越(今腾冲),经掸国(今缅甸)至身毒。在掸国境内又分陆、海两路至身毒。

3.1.5 沿海通商开放形成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之时。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次要地位。

“汉代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派遣使者和应募的商人出海贸易的航程说: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闻(今属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乘船出海,顺中南半岛东岸南行,经五个月抵达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部)。沿中南半岛西岸北行,经四个月航行抵达湄南河口的邑卢没(今缅甸勃固)。南下沿马来半岛东岸,经二十余日驶抵谌离(今缅甸卑谬),在此弃船登岸,横越地峡,步行十余日,抵达夫甘都卢(今缅甸卑谬)。再登船向西航行于印度洋,经两个多月到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海岸之康契普腊姆)。回国时,由黄支南下至锡兰国(今斯里兰卡),然后向东直航,经八个月驶抵马六甲海峡,泊于皮宗(今新加坡西面之皮散岛),最后再航行两个多月,由皮宗驶达日南郡象林县境(今越南维川县南的茶荞)。

“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朝初达到顶峰,明朝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番禺(后改称广州)、登州(今烟台)、扬州、明州、泉州、刘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丝路”起点可能有两处乃至更多。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广州从秦汉直到唐宋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商港。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广州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泉州发端于唐朝,宋朝和元朝年代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广州、泉州在唐、宋、元朝代侨居的外商多达万人,乃至十万人以上。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进一步开发开放和经济重心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历代海上丝路,亦可分为三大航线:东洋航线、南洋航线、西洋航线。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鲜、日本;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东南亚诸国;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明朝永乐年间,永乐元年(1403年)起,明成祖朱棣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派特使访问周边国家,并促成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外交活动,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西洋是指加里曼丹(婆罗洲)以西海域,《明史·婆罗传》记载:“婆罗名文莱,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其范围包括南中国海西部至印度洋的广大海域。

《明史·郑和传》记载,“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扩大海外政治影响,显示天朝大国的富庶与强盛。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持续28年之久。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6月15日,第一次下西洋,27800多人,分别乘坐208艘船,由今江苏太仓刘家港(刘河镇)出发。宣德五年(1431年)闰12月6日,第七次下西洋,27550人,分别乘坐61艘船,由南京起杭,经刘家港、福建长乐出发,于宣德八年(1433年)返回刘家港。郑和航海中由于过度操劳,从东非返航到印度古里时,与世长辞,终年62岁。

据文献记载,郑和大船长44丈4尺(138米),宽18丈(56米),估算排水量大约14000吨,载重量7000吨,如此庞然大物反映了当时没有动力的帆船时代的制造技术很是先进。

史书记载,郑和下西洋期间,每到一处都受到普遍欢迎。在占城,国王乘大象,其他酋长骑马,来到城郊迎接郑和,前后拥戴着500多人的队伍,持锋刀短枪,打鼓吹椰子壳筒,举行欢迎仪式。在榜葛刺,国王派大臣率领几千人马到港口迎接,并陪到王宫,双方互相赠送礼物,国王设宴招待郑和一行。

郑和船队在28年中,到达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占城(越南南方)、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渤泥(文莱)、爪哇、旧港、苏门答腊、阿鲁、南渤里(今属印度尼西亚)、苏禄(菲律宾苏禄群岛)、锡兰山(斯里兰卡)、溜山(马尔代夫)、榜葛刺(孟加拉)、琐里、加异勒、柯枝、古里(以上四地为今属印度)、忽鲁谟斯(伊朗霍尔木斯)、刺撒(阿曼湾口)、阿丹(也门压锭)、祖法儿(阿曼苏哈尔)、田芳(沙特阿拉伯麦加)、卜刺哇(索马里布拉瓦)、竹步(索马里准博)、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麻林(肯尼亚马林迪)。船队所到地方之多、航行历程之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先河,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郑和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美洲早87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93年,比麦哲伦航行菲律宾早116年。哥伦布的船队也仅仅有三艘帆船88人,最大的船“圣玛利号”载重量才只有250吨,达·伽马的船队也仅有四艘三桅帆船,最大的“圣伽尔利尔号”载重量不过120吨。郑和下西洋事件足以显示当时中国国威盛大的风貌,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中写道:在15世纪后期,这些中国船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所到之处的统治者都肃然起敬。如果坚持下去的话,中国人的力量能够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闻名世界的“中央之国”。他们本应在葡萄牙人之前就占领霍尔木兹海峡并绕过好望角;他们本应在西班牙人之前就发现并征服美洲的。

1492年,哥伦布远航的一个目标就是最终能到达中国,并开创另一条“丝路”更好的贸易要道,但是他却在失望中带领欧洲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于是哥伦布之后的探险家在美洲开启了新世界的殖民地时代,17世纪之后,荷兰与英国也陆续在非洲、美洲、南太平洋扩展势力。19世纪初期,尽管欧洲强权已在海上遍布,中国依然被西方认为是向往之地,是最兴旺与古老的文明,也造成西方在近代期间认为与中国交易能获得巨大利润的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