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子支付工具

电子支付工具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对于电子货币的认识趋于一致:电子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信用卡市场上流通的以法定货币单位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类的支付工具主要有电子现金和电子钱包。双方支付方式是涉及两方,即买卖双方。为了检验重复使用,电子现金将以某种全球同一标识的形式注册。(二)电子钱包电子钱包是一个可以由持卡人进行安全电子交易和储存交易记录的软件,是在小额购物或购买小商品时常用的“新

与传统支付方式不同,网上支付所选用的电子支付工具是完全数字化的,以Internet为操作平台进行交易支付,通过网络支付看不到货币,也看不到支票和笔,一切与支付有关的记录都被虚拟成一串串的数据位,从基本形态上看是电子数据,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传输电子信息的方式实现支付功能,利用电子支付工具可以方便地实现现金存取、信息汇总、直接消费和贷款等功能。

目前,电子支付工具可分为三大类:电子货币类,如电子现金(Electronic Cash,E-cash)、电子钱包(Electronic Purse)等;电子支票类,如电子支票(Electronic Check)、电子汇款(Electronic Remittance)、电子划款等。电子信用卡类,包括智能卡(Smart Card)、借记卡等。这些工具各有特色,适用于不同的交易过程。对于网上支付,比较重要的或者说有发展前景的是智能卡、电子现金、电子钱包和电子支票。

一、电子货币支付

电子货币作为当代最新的货币形式,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电子货币的认识趋于一致:电子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信用卡市场上流通的以法定货币单位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也就是说,电子货币是一种以电子脉冲代替纸张进行资金传输和储存的信用货币。电子货币是在传统货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货币在本质、职能及作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二者同时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电子货币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通用性、安全性、可控性、依附性和起点高。通用性是指电子货币在使用和结算中的特有简便性:电子货币的使用和结算不受金额限制、不受对象限制、不受区域限制,且使用极为简便。安全性是指电子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对风险的排斥性。可控性是指通过必要的管理手段,将电子货币的流向和流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保证电子货币正常流通。依附性是指电子货币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依附关系。起点高是指基础高,即经济基础高、科技水平高及理论起点高。

电子货币主要具有以下功能:①转账结算功能:直接消费结算,代替现金转账;②储蓄功能:使用电子货币存款和取款;③兑现功能:异地使用货币时,进行货币汇兑;④消费贷款功能:先向银行贷款,提前使用货币。

电子货币类的支付工具主要有电子现金和电子钱包。

(一)电子现金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有大量的小额支付和需要匿名支付的情况,这时信用卡等其他的支付方式并不十分适合,这样就出现了电子现金支付方式。

1.电子现金的定义

电子现金,又称数字现金(Digital Cash)。它是纸币现金的数字化,它以数据形式流通,把现金数值转化成为一系列的加密列数,通过这些序列数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用户在开展电子现金的银行开设账户并在账户内存钱后,就可以接受电子现金的商家使用。如现在的游戏账户、QQ账户等都是常见的电子现金。

2.电子现金的特性

电子现金兼有纸币和数字化现金的优势,具有安全性、匿名性、方便性、成本低、可交换性、可存储性、可分解性等特性。

3.电子现金的使用流程

(1)购买电子现金

电子现金系统要求买方在一家网上银行上拥有一个账户,将足够资金存入该账户以支持今后的支付。买方在电子现金发布银行购买电子现金,电子现金的面额通常小于100美元。 (2)存储电子现金

一旦账户被建立起来,买方就可以使用电子现金软件产生一个任意面额的电子现金,银行对它使用私钥进行数字签名,这样它就有效了。使用专用软件从电子现金银行取出电子现金存在特定的设备上。

(3)用电子现金购买商品或服务

买方同意接收电子现金的卖方订货,用卖方的公钥加密电子现金后,传送给卖方。

(4)资金清算

接收电子现金的卖方与电子现金发放银行之间进行清算,电子现金银行将买方购买商品的钱支付给卖方。这时可能有两种支付方式:双方的和三方的。双方支付方式是涉及两方,即买卖双方。三方支付方式是在交易中,电子现金被发给卖方,卖方迅速把它直接发给发行电子现金的银行,银行检验货币的有效性,并确认它没有被重复使用,将它转入卖方账户。在许多情况下,双方交易是不可行的,因为可能存在重复使用的问题。为了检验是否重复使用,银行将从卖方获得的电子现金与已经使用电子现金数据库进行比较。像纸币一样,电子现金通过一个序列号进行标识。为了检验重复使用,电子现金将以某种全球同一标识的形式注册。

(5)确认订单

卖方获得付款后,向买方发送订单确认信息。

4.电子现金的局限性

1)用户范围较小。目前提供电子现金开户服务的银行没有普及,只有少数商家接受电子现金。

2)成本较高。电子现金对软、硬件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一个大型数据库存储用户完成的交易和E-Cash序列号,以防止重复消费。

3)货币兑换问题。因为各个国家只能以自己国家的货币形式发行电子现金,因此,进行跨国贸易就必须使用专门的兑换软件。

4)存在安全风险。由于电子货币存储在硬盘中,如果硬盘一旦损坏,电子现金就会丢失,而且无法恢复。同时,担心电子伪钞出现。一旦电子伪钞获得成功,那么,发行人及其使用客户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毁灭性的。

然而,尽管存在一些问题,电子现金的使用仍呈现增长的势头。

5.典型的电子现金介绍

1)E-Cash系统:E-Cash系统是Digi Cash公司开发的在Internet上使用的完全匿名的安全电子现金系统,它使用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来确保安全,电子现金账号可以续存,并且移动电话、掌上电脑和其他信息工具也都支持E-cash支付。

2)Netcash系统:Netcash系统是可记录的匿名电子现金支付系统。其主要特点是设置分级货币服务器来验证和管理电子现金,电子交易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3)Mondex系统:Mondex系统是欧洲使用的,以智能卡为电子钱包的电子现金系统,其特点是可以应用于多种用途,具有信息存储、电子钱包、安全密码锁等功能,可保证安全可靠。

(二)电子钱包

电子钱包是一个可以由持卡人进行安全电子交易和储存交易记录的软件,是在小额购物或购买小商品时常用的“新式钱包”。电子钱包具有安全、方便、快速等特点。在电子钱包中只能装电子货币,即电子现金、电子零钱、电子信用卡、数字化币等。网上购物使用电子钱包,需要在电子钱包服务系统中进行。电子商务活动中电子钱包软件通常是免费提供的。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与自己银行账号相连接的电子商务系统服务器上的电子钱包软件,也可以通过各种保密方式利用Internet上的电子钱包软件。

目前世界上有VISA Cash和Mondex 两大电子钱包服务系统。在电子商务服务系统中设有电子货币和电子钱包的功能管理模块,即电子钱包管理器,顾客可以用它改变保密口令或保密方式,查看自己银行账号上收付往来的电子化账目、清单和数据。电子商务服务系统中还有电子交易记录器,顾客通过查询记录器,可以了解自己都买了什么物品,购买了多少,也可以把查询结果打印出来。

1.电子钱包的功能

1)个人资料管理。消费者成功申请钱包后,系统将在电子钱包服务器为其开立一个属于个人的电子钱包档案,消费者可在此档案中增加、修改、删除个人资料。

2)电子安全证书的管理。包括电子安全证书的申请、存储、删除等。

3)安全电子交易。消费者在网上选择商品后,登录到电子钱包,选择入网银行卡,向支付网关发出付款指令来进行支付。进行SET交易时辨认用户的身份并发送交易信息。

4)交易记录的保存。保存每一笔交易记录以备日后查询。

2.电子钱包的使用

利用电子钱包在网上购物,首先要到银行开设一个账户,在使用电子钱包时,将电子钱包通过有关的应用软件安装到相应的服务器上,该服务器就是电子零售系统的核心。然后利用电子钱包服务系统把自己的各种货币或金融卡上的数据输入进去。接下来的流程如下。

1)和商家达成购销协议并选择用电子钱包支付。

2)将电子钱包装入系统,输入保密口令并进行付款。

3)在电子商务服务器进行合法确认后,在信用卡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进行应收款项和账务往来的电子数据交换和结算处理。

4)经商业银行证明电子钱包付款有效并授权家发货,并将电子收据发给顾客;同时,商家留下整个交易过程中发生往来的财务数据。

5)商家按顾客提供的电子订单将货物交给收货人。

以上过程可以在网上以极短的时间完成。因此,从电子钱包的功能和使用来看,电子钱包具有安全性高、适用性广、记忆力强、管理高效、省时和支持小额支付等优点。电子钱包的支付过程如图4-2所示。

图4-2 电子钱包的支付过程

二、电子支票支付

(一)电子支票的基本知识

1.电子支票的概念

电子支票是一种借鉴纸张支票转移支付的优点,利用数字传递将钱款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的电子付款形式;它将支票改变为带有数字签名的电子报文或者利用其他数字电文代替传统支票的全部信息。

2.电子支票的功能

电子支票和纸质支票的功能大致相同。使用电子支票支付,整个过程在数秒内即可实现,因此事物处理费用低,而且银行也能为参与电子商务提供标准化的资金信息。电子支票既适合个人付款,也适合企业之间的大额资金转账,所以有可能成为最有效率的支付手段。然而,如何鉴定电子支票使用者的真伪也是实际存在的一个问题。因此,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验证机构对此作出认证。

3.电子支票的特点

1)使用简便。电子支票与传统支票的各种方式相同,易于理解和接受。

2)易于流通。加密的电子支票比电子现金更易于流通,双方银行只要用公钥认证支票即可。

3)适用性广。电子支票适用于各种市场,可以很容易地与EDI应用结合,从而推动EDI基础上的电子订货和电子支付。

4)特别适合于大额结算。

5)不承担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由提供服务器的第三方承担。

6)安全性好。通过简单、成熟的加密工具可以保证电子支票的安全性。

4.电子支票的优势

1)处理速度快,成本低。

2)安全性能好。电子支票是以加密方式传递的,使用了电子签名或者个人身份证号码代替手写签名,还运用了数字证书,这三者成为安全可靠的防欺诈手段。

3)可为新型的在线服务提供便利。

4)简化了客户学习的过程,易于理解并接受。

5)可以为企业市场提供服务。

6)充分发挥金融设施和公共网络的作用。

7)给金融机构带来效益。

5.电子支票使用的基本流程

电子支票的使用一般要经过电子支票(即银行注册,电子支票应具有银行的数字签名)、电子支付付款、清算等过程。

1)客户到银行注册开设账户,存入存款申请电子支票的使用权。

2)开户行审核申请人的资信情况,决定是否给予其使用权。

3)顾客网上购物,填写订单完毕,使用电子支票生成器和开户行发放的授权证明文件生成此支付的电子支票,用户用自己的私钥在电子支票上进行电子签名,用卖方的公钥加密电子支票,形成电子支票文档,一同发往商家。

4)商家将电子支票信息通过支付网关发往收单银行请求验证,收单银行将通过银行专用网络验证后的信息传回商家。

5)支票若有效,商家就确认客户的购物行为,并组织发货。

6)在支票到期前,商家将支票向收单行背书提示,请求兑付。

电子支票交易流程与支付过程如图4-3和图4-4所示。

图4-3 电子支票交易流程

图4-4 电子支票支付过程

(二)电子汇款

电子汇款是指银行以电报或电传方式指示代理行将款项支付给指定收款人的便捷快速的汇款方式。

三、智能卡支付

(一)智能卡概述

智能卡或称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是一种将具有微处理器及大容量存储器的集成电路芯片嵌装于塑料基片上而制成的卡片。智能卡中存储了大量关于使用者的信息,如财务数据、私有加密密钥、账户信息、结算卡号码及健康保险信息,可以用来进行电子支付。智能卡是在法国问世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Roland Moreno公司采取在一张信用卡大小的塑料卡片上安装嵌入式存储器芯片的方法,率先开发成功IC存储卡。经过20多年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卡,即在塑料卡上安装嵌入式微型控制器芯片的IC卡,由摩托罗拉和Bull HN公司于1997年研制成功。在美国,人们更多地使用ATM卡。智能卡与ATM卡的区别在于两者分别是通过嵌入式芯片和磁条来储存信息。但由于智能卡存储信息量较大,存储信息的范围较广,安全性也较好,因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近15年来,中国国家金卡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我国仍然是全球IC卡及IC卡模块最主要的生产大国。 据IC卡行业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金融IC卡已发行5.93亿张,当年净增4.7亿张。2014年我国金融IC卡发行已突破10亿张,占新增银行卡发行总量的八成以上。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我国金融IC卡累计发卡量突破18.83亿张,金融IC卡已成为我国新发银行卡主流产品。IC卡在电信、社会保障、税务、公安、交通、建设及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等许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卡)、社会保障IC卡、城市交通IC卡、电话IC卡、三表(水、电、气表)IC卡、消费IC卡等行业。IC卡应用已经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对提高各行业及地方政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改变人民的生活模式和提高生活质量,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智能卡应用范围

智能卡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

1)电子支付:如智能卡用于支付电话费、代替信用卡。

2)电子识别:如能控制对大楼房间或系统的访问,如计算机或收银机。

3)数字存储:即一种必须适合存储和查询数据的应用,如存储和查询病历,目标跟踪信息和处理验证信息。

(三)智能卡的优点

1)存储容量大、存储信息量大。智能卡采用芯片技术,并结合EPROM、EEPROM等内存技术,相当于一台小型计算机,具有计算与存储数据的能力。

2)数据保密性好,存储可靠。智能卡本身的安全性极好,自带一套安全监控方式,利用特殊的技术将中央处理器整合在卡片中,虽然卡片中只有薄薄的一层,却提供了非常隐秘的数据保护措施,并且必须借助特殊仪器才能读取卡片中的资料,不容易被伪造,提供了良好且安全的应用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