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相互需求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相互需求理论是西方庸俗经济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前的国际贸易理论。约翰·穆勒承上启下,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提出了相互需求原理;马歇尔第一次把几何数学方法引入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析中去,并对相互需求原理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为了解决国际分工的利益分配问题,他提出了相互需求论。穆勒认为,进口商品的消费需求是决定消费者和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商人能否获得贸易利益的关键。

相互需求理论是西方庸俗经济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前的国际贸易理论。约翰·穆勒承上启下,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提出了相互需求原理;马歇尔第一次把几何数学方法引入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析中去,并对相互需求原理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约翰·穆勒是19世纪中期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通常被看作“最后一个古典主义者”,他也自称斯密、李嘉图的追随者。由于李嘉图没有阐明国际商品交换比率究竟如何确定以及贸易利益将怎样分配的问题,也未考虑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于是约翰·穆勒提出了“相互需求学说”(Reciprocal Demand Doctrine)。

约翰·穆勒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是自李嘉图后英国政治经济学界的另一位主要人物。他的父亲詹姆斯·穆勒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密友。老穆勒十分重视对儿子的早期教育,据约翰·穆勒自传称,他3岁起学希腊语,7岁左右读柏拉图的对话,8岁学拉丁文,11岁读父亲写的《印度史》,13岁学完经济学。他的经济学的学习是在与父亲的散步中完成的。每天清晨,老穆勒带着儿子一起散步,将李嘉图的经济理论说给儿子听,要求儿子回去后做好笔记,交给自己审阅,提出意见,再进行修改。后来,这本笔记成为有名的《经济学纲要》(1821年)。

约翰·穆勒17岁到东印度公司工作,直到1858年。1830年,他开始撰写政治经济学论文,1843年出版了《逻辑学体系》(ASystemof Logic),这本书树立了他作为思想家的名望。1848年,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of Political Economy)出版。这本书辞藻华丽,体系严谨,没有古典经济学著作中那些晦涩难懂的词句和散乱的结构,由此受到学术界的推崇,在很长时间内成为西方国家主要的经济学教科书。这本书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主流古典政治经济学最后一本伟大的教科书”,经过两次修订,1852年发行第三版。1859年,穆勒的《论自由》(On Liberty)问世,这本书同样受到学术界的推崇。1865—1868年,他担任威斯敏斯特议员,此后仍不知疲倦地著述,直到弥留之际,他才说:“我的工作已经做完了。”

约翰·穆勒生活的年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开展、完成,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英国不仅废除了《谷物法》,而且经济也从拿破仑战争后的衰退中恢复;工业革命带来的各种制度的改革,尤其是货币和银行制度的改革均已完成;《济贫法》也已修订到足以促进劳动力自由转移的地步;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英国正在积极地对外进行经济扩张。这一切都使穆勒在经济增长的预期上比李嘉图要乐观得多。但是,穆勒接受了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有关“劳动阶级”的实际工资增加额会被人口迅速增长额吞噬的看法,除了指望劳动阶级能自动地限制人口增长,国家制定公平分配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政策外,他还积极地推崇古典经济学家的自由贸易与比较优势论。为了解决国际分工的利益分配问题,他提出了相互需求论。

(资料来源:彭福永.国际贸易.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5—56)

一、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内容

(一)强调需求对贸易的作用

同斯密和李嘉图强调供给对贸易的作用不同,穆勒从需求角度阐释了贸易问题。穆勒认为,进口商品的消费需求是决定消费者和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商人能否获得贸易利益的关键。他指出:“所谓商业贸易实际上只是使生产成本更为便宜的一种手段。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消费者都是最终的受益者。作为消费者的对立面的商人当然也会获得贸易利益,但这必须以消费者愿意花多少钱购买他们的商品为前提。”这充分反映了穆勒对需求的重视程度,因此,他的贸易思想被归纳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上的“需求派”(Need to Send),区别于斯密和李嘉图的“供给派”(Supply to Send)。

(二)进口是贸易利益的来源

“对外贸易唯一的直接利益寓于进口之中”,这是穆勒区别于斯密和李嘉图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穆勒阐述相互需求理论的基础。穆勒认为,一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以下两大利益:

(1)提高一国消费水平和社会福利。国际贸易可以使一国获得它自己完全不能生产的或者能获得比自己生产还要多的那些商品,因此提高了该国的总体消费水平和社会福利。穆勒提出,各国生产的商品在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努力满足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并以此作为从后者进口商品的支付手段。

(2)提高各国的生产力。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的生产力都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因为“如果开展贸易的两个国家都转而勉强地生产本应从对方进口的那些商品,两国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力一定不如它们各自既为自己生产也为对方生产其劳动具有最大相对效益的商品时那么高”。

(三)贸易双方的需求是相互需求

穆勒认为,外国从本国进口商品的需求亦为本国对外国的出口供给,本国从外国进口商品的需求为外国对本国的出口供给,即一切贸易都是商品的交换,一方出口商品是进口对方商品的手段,一方的供给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所以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

(四)国际贸易条件决定外国商品的价值

穆勒认为,价值规律在国际交换中的作用明显不同于国内,国际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为了得到该商品所需支付给外国的本国商品的数量。换而言之,外国商品的价值由国际贸易条件所决定。

国际贸易条件是指用本国出口商品数量表示的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其水平高低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外国对本国商品需求的数量及其增长同本国对外国商品需求的数量及其增长之间的相对关系;二是本国可以从服务于本国消费需求的国内商品生产中节省下来的资本数量。在比较成本确定的两国互惠贸易中,贸易条件是能够使贸易双方的总出口恰好等于其总进口的那种贸易条件,双方的需求都必须足以支付对方的供给。

(五)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两国需求强度的大小

在双边贸易中,对对方出口商品的需求,以及贸易双方共同遵守的国际贸易条件,随着由各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等因素决定的对对方出口商品的需求强度的相对变动而发生变化。倘若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大于本国对外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外国的相对需求强度较大,本国的相对需求较小,则外国在与本国的竞争中就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本国就可以享有比较有利的贸易条件。

具体来说,对对方出口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较小的国家,在贸易双方的相互竞争中占有较为有利的位置,最终决定的国际贸易条件比较靠近外国的国内交换比率,因而本国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贸易利益。简而言之,贸易双方之间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最终水平,进而决定了国际贸易总利益在交易双方间的交割。

二、国际需求方程式

比较成本只是确定了贸易条件的上下限,在这个交换比例的范围内,具体的、实际的交换比率由什么决定呢?穆勒认为,一国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的数量正好等于其贸易伙伴国在同一贸易条件下所愿意购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时,两国的进口需求与出口供给两两相等,国际贸易处于均衡状态。这就是决定国际贸易条件的国际需求恒等式,又称为国际需求方程式(Equation of International Demand),即相互需求原理。

穆勒举了一个有名的例子来说明,假定英国每生产10码[1]毛呢所消耗的劳动和生产15码麻布相等,德国每生产10码毛呢所消耗的劳动则等于生产20码麻布的耗费劳动。这样10码毛呢在英国换到15码麻布,在德国则可换到20码麻布,即两种商品的国内交换比率分别是10码毛呢:15码麻布和10码毛呢:20码麻布。按比较优势理论,英国出口毛呢,德国出口麻布。如按10:15交换,全部利益都归德国,按10:20交换,利益全归英国。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必有一方对贸易失去兴趣。所以,只有当英国用10码毛呢换到15码以上的麻布和德国用少于20码的麻布换到10码毛呢,即两国都分享到贸易利益时,英德双方才可能进行交换。10码毛呢交换到的麻布介于15码与20码之间,是双方贸易得以发生的限定范围(见表29)。这表明,国际交换比率的上下限是由两国国内交换比率所决定的。那么,10码毛呢到底能换回多少码麻布呢?穆勒认为,双方消费者对对方商品的需求确定了这种实际的贸易条件。

表29 英、德两国国际交换价格比的确定

由此可见,国际交换比越接近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该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就越大于国际分工前的水平。在一个讨价还价的市场中,两国先以10码毛呢换17码麻布开始。按照这个交换比率,英国愿用1000×10码毛呢换进1000×17码麻布,德国愿用1000×17码麻布换进1000×10码毛呢。此时双方的需求正好吸收掉对方的供给,于是它们会按10:17的比例继续进行贸易。然而,英国认为10:17的比例太高,将麻布的需求量降低为800×17码,从而只出口800×10码毛呢。而德国对毛呢的需求量没有变化,只好通过提高毛呢的价格(即用多于17码的麻布换取10码毛呢)来吸收尚未获得的(1000×10800×10=200×10)码毛呢。于是,双方的需求再一次与对方的供给相等,双方将继续按新的贸易条件(10:18)把贸易进行下去。

再假定发生相反的情况,即英国觉得10:17的交换比率十分合算,想购买1200×17码麻布。可是在这种价格水平下德国没有充分满足英国的需求。于是麻布的价格开始上涨,即10码毛呢的价格跌至17码麻布以下。同时,两者的交换比率将不断地自行调整,直至双方的需求又一次吸收掉对方的供给时为止。可见,两种商品的贸易条件是根据双方消费者需求情况的变动自行调整的,实际贸易条件就是使双方进出口都达到均衡时的那种交换比率。换而言之,实际贸易条件就是均衡贸易条件,它是由两国的相互需求决定的。

穆勒又进一步指明了相互需求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国际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贸易交换比率的范围的大小。两国国内交换比率的差异越大,可能获得的贸易利益也越大。这种贸易利益在两国之间分配的多寡,则决定于具体的交换比率。如上所述,10:17的比例将使德国多获利益,10:16的比例对英国更为有利。同时这个具体交换比率(即均衡贸易条件)又决定于两国各自对对方商品需求的相对强度。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实际贸易条件就越接近外国的那种国内交换比率,这个比率会使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本国越有利。反之亦然。上述内容就是穆勒的相互需求学说,用他自己的提法,称为“国际需求方程式”或“价值法则”。

穆勒明确论证了国际贸易条件变动的范围和贸易利益分配各为多少,对完善和发展比较利益论不失为一个重要贡献。但是,力图从需求方面深化有关的认识和分析,本身也是不可取的。商品价格虽然受到供求关系的重要影响,但毕竟不能脱离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因而穆勒所解释的比较利益和国际价值背离了劳动价值论的方向,并产生了重大的错误影响。而且,以贸易收支平衡为前提是很难满足的。以物物交换为例,在一次活动中可求得平衡,但所有活动国际收支平衡不可能。因此,该原理只能运用于经济规模相当、双方的需求都能对市场价格产生显著影响的国家。

为较为精确地描述和说明两个国家两种商品进行贸易时交换比率的确定及其变化趋势,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穆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提供曲线这种几何图解的方法来说明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贸易条件。他将供给和需求综合起来,将其创立的均衡价值理论用于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全面分析与系统研究,提出了国际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国际交换价值,即国际贸易条件,并据此决定贸易利益分配的理论,被称为“国际供需理论”(International Supply-demand Theory)。马歇尔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国际供需曲线分析方法”(Analysis Method of International Supply-demand Curves),这一方法经后世众多经济学家的补充、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现仍被广泛采用的提供曲线分析体系(Offer Curves)。

三、相互需求理论评价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抛弃了劳动价值论,庸俗了李嘉图的理论,集中表现在他用交换价值代替价值,而且在逻辑上还犯了十分明显的循环论证的错误。他认为,本国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它的生产成本,而外国商品的价值则决定于国际交换比率,而国际交换比率决定国际价值。

穆勒的国际需求方程式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因为它的假定前提是物物交换下供给等于需求,这是萨伊定律的搬用。实际上出口和进口不是以物易物同时进行的,而是彼此分离的,因此用相互需求强度决定贸易条件有很大的缺陷。而且,即使这一论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它也只能适用于经济规模相当,双方的需求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两个国家。如果两个国家经济规模相差悬殊,小国的相对需求强度远远小于大国的相对需求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大国的交换比例将是国家间的贸易条件。

[1] 1码=0.914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