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东布局一核两极三大港口集群

广东布局一核两极三大港口集群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学者在港口与城市、区域和腹地的经济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以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港口与腹地、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在港口与城市、区域和腹地的经济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本书在前人的基础上,着重针对港口与城市产业互动发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城市港口与产业互动情况,为以后港口与其所在城市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

一、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的专家学者对港口与腹地经济关系的研究较早,论述颇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港口与腹地区位联系。德国学者高兹(Kautz)1934年发表了著作《海港区位论》,创立了以海港和腹地之间关系为基础的海港区位理论,掀开了港口与腹地关系的研究序幕。[1]胡佛(Hoover)认为港口、铁路枢纽作为转运点,是发展工业的理想区位。[2]塔弗(Taaffe)、古尔德(Gould)、莫里尔(Morrill)从交通联系的视角对港口与腹地间的空间演化进行了研究,指出随着交通的发展,腹地货流趋于集中。[3]霍伊尔(Hoyle)、平德尔(Pinder)以港口经济发展、城市地域扩张及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港口工业化做了专门论述。[4]里默(Rimmer)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港口的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理想时序模型;[5]霍伊尔(Hoyle)、查理尔(Charlier)对港口的空间结构和港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港口与腹地的交通通达状况对港口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关系。[6]

第二,港口与港口及其经济腹地的关系。巴顿(Patton)、摩根(Mor‐gan)指出腹地在港口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凯尼恩(Kenyon)、海乌斯(Hayuthy)把影响港口腹地竞争的因素扩展到劳动力费用,交通通达性及土地的可得性等方面。梅耶尔(Mayer)对港口的海向腹地和陆向腹地之间的竞争进行了研究。[8]罗德里格斯(Rodrigue)研究了腹地货物集散中心在港口区域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港口腹地物流空间演化的四阶段模型。[9]范·克林科对港口与腹地物流发展的支撑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10];海乌斯、斯莱克(Slack)等人通过对港口和铁路运输腹地协作情况的研究表明港口与腹地的关系日趋多样化、复杂化。[11]科林(Konings)运用边际成本模型证明提高鹿特丹腹地集装箱驳船运输竞争力的可能性。[12]

第三,港口对腹地经济产生的影响。约卡姆(Yochum)以弗吉尼亚港为例,研究了港口活动对港口产业及相关产业产生的影响。以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港口与腹地、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关系。[13]由于数学工具的发展带动了计量经济学的兴起,从而使得西方经济学界对港口的研究重点逐步从定性研究转向了定量研究。1978年,纽约港务局发表研究报告《美国产业的经济影响———水运业投入产出分析》,该报告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港口经营收入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对国民经济的乘数影响。从此以后,各地纷纷开展港口对地区经济影响的研究,并且除了研究港口对地区经济的直接影响之外,还考虑了间接和诱发影响,即经济乘数因素。B.S.Hoyle和D.A.Pinbder在其编著的《港口城市工业化与地区经济发展》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港口与工业布局以及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四,对产业集群的研究。目前,国外很多学者已经把产业集群理论应用于港口经济的研究。他们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应用集群理论研究港口产业集群的某些问题,例如利用产业增加值和就业等指标分析港口产业集群的直接经济效益,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港口产业集群的间接经济效益。国外学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们的研究表明港口经济已经形成集群效应,港口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最早将产业集群理论引入港口经济研究的专家是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的E.Haezendonck教授,他应用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来研究临港产业集群,分析了港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他将港口产业集群定义如下:一系列从事港口相关服务的相互独立的企业,聚集在同一港口周围,采用几乎相同的竞争战略,以获得相对于集群外部的联合竞争优势。[14]Peter W.de.Langen博士对产业集群理论应用于港口经济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他对港口产业集群进行了界定,研究了港口产业集群的绩效以及政府部门在港口产业集群中的角色界定等,并结合鹿特丹港———密西西比港和德班港等港口做了实证研究。[15]Gabriel R.G.Benito等运用波特教授的“钻石理论”对挪威航运部门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分析了集群产业对挪威外贸出口方面的贡献,并指出通过集群的创新效应,使挪威航运产业集群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强大竞争力。[16]Fung等对新加坡港口产业集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出新加坡政府利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克服了国土面积狭小和自然资源不足的劣势,提升了港口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发展了港口产业集群,对新加坡保持世界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芬兰国家技术协会的研究报告,应用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芬兰的航运业集群,对集群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研究。[17]

二、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学者对港口与腹地、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经济关系所做的研究,大多是借助国外相关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同时也对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港口与腹地互动发展研究。王杰、杨赞等使用经济地理学中的点轴法和圈层结构法,提出新的点轴划分法与圈层结构划分法对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与腹地进行了实证分析。[18]黎鹏、郎宇对港口与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依据、动力机制及港口腹地一般演化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9]李晶、吕靖通过对港口和区域经济间互动影响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港口经济的发展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是港口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20]黄鹤群也认为港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龙头,港口在城市开放型经济中的龙头地位,不仅在于港口在对外运输、发展外贸方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港口对城市开放型经济起着导向作用和对区域经济开发开放的促进作用。通过发展港口的开放型经济来驱动城市的开放型经济的升级,主张处理好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港口和腹地的关系、港口群体之间和内部分工与协作的关系。陈为忠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指出港口腹地间的经济互动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的重要力量。[21]惠凯从市场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指出腹地资源向港口集聚,发展临港产业集群是港口发展的趋势。[22]董晓菲、韩增林、王荣成以区域经济学中联动发展理论为基础对辽宁沿海区域经济带与东北腹地联动发展的模式、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拓展海陆产业链等问题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23]孟祥林从理论和现实发展状况两个方面论述了河北省临港产业与腹地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24]张广兴、郭宝珍、高霞首次从产业的视角对港口与腹地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河北省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演进共生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25]李南解析了河北省港口腹地互动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明确地提出了互动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相关策略体系。[26]

第二,衡量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量方法方面。王娟指出了现代港口企业经济指标体系中存在的指标体系不全面、不完整,层次不清,没有考虑港口及社会效益等问题。借鉴交通部制定的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一个宏观微观并举,层次清晰、系统全面的港口经济效益指标体系。[27]蒋柳鹏建立了PICCS协调度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连云港市PICCS的协调度。[28]赵金涛根据对港城关系的分析,对现代化港口城市进行了定义,认为现代化港口城市是指经济社会发达,现代化水平很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很高,具有港口资源和较高的利用水平,港口设施完善配套,外向型经济和港航产业发达并成为城市主要支柱产业,同时,又是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航运、物流、贸易和金融中心。[29]基于以上定义,并借鉴英克尔教授、国家计委按小康水平提出了历项指标、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完成的国家“625”工程提出的20项指标,在此基础上了形成了新的现代化港口城市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城市现代化和港口现代化两个部分。宋炳良认为目前港口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的评估基本上还停留在初始效应的研究上,结合上海市的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港口的直接贡献、间接贡献,并对投入产出模型在衡量港口对经济发展贡献中存在的局限加以改进。分析了上海港口及相关产业对上海经济的波及影响和对区域GDP的完全贡献。指出了港口及相关产业的初始经济贡献只占全部贡献的62%左右,通过投入产出表的改进来估算港口及相关产业的波及效应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30]尹海伟、孔繁花在阐述了经济环境协调度的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环境协调度的指标体系、模型和计算方法,并对山东省17市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山东省的实证分析,发现山东省经济环境协调度整体上处于基本协调的阶段,经济发展大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环境协调度与经济发展阶段符合U型曲线,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二类区协调度最低,位于曲线的谷底,说明产业结构对协调度具有重要的影响。[31]陈洪全分析了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模式。[32]陈再齐等以广州港为例,进行了港城互动的理论分析。[33]匡海波借助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带动效应,并分析了港口经济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以大连港为例做实证研究。[34]

第三,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杜其东等人提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日益频繁,与之相适应,港口也在逐步发展。港口作为基本的运输枢纽,对于城市贸易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另外港口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港口城市具有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对于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进行辐射。[35]由于各地区存在资源差异,因此港口的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水平、生产力水平呈现出梯度。许继琴对港口城市的成长和中心职能的增强进行了探讨,依据港城关系的理论,将港口城市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通过港口的建设、临港工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港口工业的集聚效应、港口城市的自增长效应才促进城市发展,并且以宁波港口和城市的发展为例,对港口成长的四个阶段进行了阐释。[36]李增军分析了在现阶段形势下加强港口对腹地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分析的重要性,认为港口对经济腹地影响港城之间关联度较低,关系比较松散等。从经济、体制、历史等方面说明了特点形成的原因,对秦皇岛市港城关系的问题进行了重新的认识,提出要建立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港城关系,主要从寻找港城利益共同点,完善港城之间的沟通渠道,建设良好的口岸环境以及获得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等方面入手。[37]藏秀清、郝庆禄通过对秦皇岛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其目前面临的问题:现有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化水平比较低,与邻港的腹地竞争日益突出,港口功能单一,港口规划与城市及腹地经济发展不协调,融资体制不健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发展港口经济的战略性选择: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改革港口融资体制,调整港口现有码头的功能,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提高服务质量、扩大货源腹地,促进港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和完善秦皇岛港口经济发展的软环境[38]杨华雄指出只有处理好港口和城市的关系,才能达到“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双赢”局面。着重从港口和城市规划的协调,港口和城市交通的协调,港口和城市用地的协调,港口和城市管理的协调四个方面阐述了正确处理港口和城市的关系,积极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39]徐质斌指出了港城一体化战略的经济学依据,总结得出港城一体化的实质,就是根据港口和城市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自觉建立协调机制,将各自独立的经济实体整合为步调一致、互促共生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减少问题,增强互补共生关系。[40]运用输出基础理论和线路延伸组接原理,阐释了港城一体化的动态演进机制。强化发展临港产业,指出临港产业是“港城联动”的核心。

第四,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刘志强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港口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论证了用集群理论分析港口产业的可行性,并对上海航运业集群和临港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研究。[41]邵灵芝应用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港口相关产业,分析了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构成要素及空间布局,进而提出了港口产业集群的螺旋式发展模式。[42]韦学勤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我国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并借鉴国外成熟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研究了我国港口产业集群未来的培育和发展重点,指出了政府的培育职能,跨国企业的推动作用以及产业关联性的重要意义。[43]姜冠男对港口产业集群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临港产业区与港口的协同发展关系,并借鉴国外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以天津港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天津临港产业区与港口的协同发展关系,提出了天津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44]袁艺分析了环渤海区域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三大港口群内港口及其相关产业的企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引入产业集群理论实证分析了环渤海港口群内的相关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借鉴国内外部分港口群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环渤海港口群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的模式,即由港口群整合为港口集群再发展到港口产业集群,最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并针对这一模式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45]陈康波应用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广西北部湾临港产业的发展,重点分析了广西临港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形成机制以及价值链模型的构建,并提出了广西临港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发展思路。[46]

三、简要评述

毋庸置疑,国内外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于港口和腹地、港口和城市经济这些问题都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不仅内容多样、涉及面广,并且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港口与腹地、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协同发展关系问题,有着巨大的学术贡献,对课题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未来认知的有限,有些理论难免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论述不及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而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对具体产业与港口之间的关系研究都较少,大部分研究都是停留在港口与城市或是区域经济之间顶层关系的研究。对港口、产业与城市关系相关研究的涉及面很广,从单个港口到港城互动、从港城关系到国际政策,均有涉及,但基于理论基础之上的港口与产业协调发展相关对策的研究仍很薄弱,比较研究更是没有。港口与产业互动发展的优化研究基本上是以叙述性的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很少,且没有形成相对完整,有效的定量化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难以为港口与产业系统协调发展和优化提供有效的定量化理论及技术支撑,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港城互动理论及实践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课题建立港口与产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比较分析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大连、青岛和宁波7个城市港口与产业互动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 华东师范大学等:《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 Taaffe EJ,Morrill RL,Gould PR.Transport expans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Geographical Review,1963(53):502‐529.

[4] Hoyle BS.and Pinder DA.(eds.).City port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Spati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strategies.Oxford:Pergamon Press1981:23‐339.

[5] Rimmer PJ.The search for spatial regular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n seaports.Geografiska Annaler.Series B,Human Geography,1967,49(1).

[6] Hoyle B S,Charlier J.Inter‐port competi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ast Af‐rican case study.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5,5(2).

[7] Morgan FW.Ports and harbors.London:Hutchison Press,1958:52‐60.

[8] Mayer HM.Current trends in Great Lakes shipping.Geo Journal,1978(2):117‐122.

[9] Rodrigue J P.Port competition and hinterl and connections.JTRC OECD/ITF Round Table,2008,(4):15‐27.

[10] Van Klink HA.Towards the borderless main port Rotterdam:An analysis of func‐tional special and administrative dynamics in port systems.Rotterdam:Tinbergent Institute Research Series,1995:157‐159.

[11] Hayuth Y.Intermodality:Concept and practice.Lloyd's of London Press,1987:173‐182.

[12] Konings R.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container barge handing in the port of Rotterdam from a transport network perspective.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7,15(6):24‐30.

[13] Yochum GR.etc.The economic impact and rate of return of Virginia's Port on Commonwealth.Virginia:Norfolk,1989:186‐188.

[14] Elvira Haezendonck.The Performance of seaport clusters.Working Paper:96‐97.

[15] Peter W.de Langen.The performance of seaport clusters.Ph.D.Dissertation,Eras‐mus University,2003:85‐86.

[16] Gabriel R.G.Benito.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8217121_Off‐shore_Outsourcing_A_Dynamic_Operation_Mode_Perspective.

[17] Mikko Viitanen.The Finnish maritimecluster.Technology Review,2003(3):145.

[18] 王杰、杨赞、陆春峰:《港口腹地划分的两种新方法探讨———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为例》,《中国航海》2005年第3期。

[19] 黎鹏、郎宇:《论港口与腹地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地理》2005年第6期。

[20] 李晶、吕靖:《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影响机理》,《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1] 陈为忠:《近代的海港城市与山东区域发展———以港口(城市)—腹地互动为视角》,《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2] 惠凯:《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临港优势”》,《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3] 董晓菲、韩增林、王荣成:《东北地区沿海经济带与腹地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经济地理》2009年第1期。

[24] 孟祥林:《河北省临港产业与其腹地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学分析》,《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第1期。

[25] 张广兴、郭宝珍、高霞:《河北省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演进共生: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6] 李南:《河北省临港产业集群与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海洋出版社2011年版。

[27] 王娟:《港口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评价》,《港口科技动态》1997年第7期。

[28] 蒋柳鹏:《“港口—产业—城市”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水利经济》2011年第1期。

[29] 赵金涛:《现代化港口城市的指标体系》,《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2期。

[30] 宋炳良:《论上海港口全部经济贡献的评估》,《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1] 尹海伟、孔繁花:《山东省各市经济环境协调度分析》,《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

[32] 陈洪全:《基于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模式构建》,《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3] 陈再齐、曹小曙、阎小培:《广州港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经济地理》2005年第3期。

[34] 匡海波:《基于关联度模型的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关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8期。

[35] 杜其东、陶其钧、汪诚彪:《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港口比较专题系列研究之一———港口与城市关系研究》,《水运管理》1996年第1期。

[36] 许继琴:《港口城市成长的理论与实证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第4期。

[37] 李增军:《港口对所在城市及腹地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分析》,《港口经济》2002年第2期。

[38] 藏秀清、郝庆禄:《秦皇岛以港兴市战略的思考》,《统计与决策》2003年第3期。

[39] 杨华雄:《论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中国港口》2000年第6期。

[40] 徐质斌:《关于港城经济一体化战略的理论思考》,《港口经济》2004年第6期。

[41] 刘志强:《论港口与产业集群》,2005年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2] 邵灵芝:《港口产业集群的结构分析》,《综合运输》2009年第4期。

[43] 韦学勤:《港口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研究》,2007年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4] 姜冠男:《天津临港产业集群与港口发展研究》,2008年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5] 袁艺:《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环渤海港口群发展模式研究》,2006年天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6] 陈康波:《广西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2008年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