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_西方经济学(第四版)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增强,经济对外开放不断加大并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增长,而衡量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国的出口或进口占其GDP的比重。1992年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上的开放经济大国。因此,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差异,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增强,经济对外开放不断加大并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增长,而衡量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国的出口或进口占其GDP的比重。1992年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上的开放经济大国。2012年,中国以货物进出口总额3866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随着贸易壁垒不断降低,国际物流、通信及融资成本也不断降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加速通过贸易和金融这两个渠道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生联系。贸易联系意味着一个国家的部分产品与服务出口到外国,而国内消费或投资的部分产品与服务是由国外进口得到的。当今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许多国家的贸易增长速度大大地超过了本国经济增长速度; 以WTO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以IMF为代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并对世界贸易与国际金融产生重大影响。开放经济也同时将一国经济引入更大范围的竞争体系,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因此,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需要考虑净出口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主要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系统地解释为什么各国与各地区间会产生相互贸易,不同的经济学家从各自的角度阐述这些问题,形成各种国际贸易理论,本节介绍其中几个影响比较大的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产业内贸易分析。开放经济下,贸易优势会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强制力而影响国际贸易。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不同国家之间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存在差异。这个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的,主要有: ①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只有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 ②劳动力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且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③劳动力在一国之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 ④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 ⑤商品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⑥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 ⑦不考虑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即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形成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来度量,如果一国生产某单位产品所需投入的劳动更少,或者投入单位劳动所获得的产出更多,则表明该国在生产这一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因此,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差异,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每个国家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条件不同,都会在某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形成绝对优势,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集中到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上来,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进行国际商品交换,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获得交换的帕累托改进。因此,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

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生产分工和产品交换的可能性,但不能解释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时,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是否可以进行的问题。

(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总结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一国生产不同产品的劳动成本可能比其他国都要高,因而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但只要成本差异的程度不同,各国即可找到本国的比较优势。因为比较生产成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比较单位产品的投入成本,一种是比较单位产品的机会成本。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该国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各国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均能获得交换的帕累托改进,能够使各国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产出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而比较优势主要来自于自然禀赋、后天的资本与知识积累、专业化分工发展以及产业链与产业积聚而产生的外部性等渠道。假设有A、B两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不等,A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B国,处于绝对优势; 而B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均低于A国,处于绝对劣势。两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程度不同,则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在两国也不同,因此,A国应该专业化生产本国具有更大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B国应该专业化生产本国绝对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与对方国家进行交换,两个国家都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并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假设英国和中国两个国家进行贸易,每个国家都只生产粮食和布两种产品,在分工前,两国生产不同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如表7-1所示。

英国生产1单位的粮食需要1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的布需要2单位的劳动。而中国生产1单位的粮食需要8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的布需要4单位的劳动。虽然英国在生产两种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中国,但高的程度不同; 中国在两种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均低于英国,但低的程度也不同。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在英国,多生产1单位粮食的机会成本是放弃0.5个单位布的生产,而中国多生产1单位粮食的机会成本是放弃2个单位布的生产。由此可知,在粮食的生产上,英国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在布的生产上,英国的机会成本比中国高。英国应专业化生产粮食,中国应专业化生产布。两国投入原来各生产1单位粮食和1单位布的劳动量,就会生产出较多的产品,即英国生产出3单位粮食,中国生产出3单位布。我们假定国际比价为1 1,英国用2单位粮食交换中国2单位布,则两国最终消费两种产品的数量比分工前增加,社会福利水平得到提高(见表7-2)。

表7-1 分工前两国的单位劳动成本

表7-2 分工后两国的消费水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即使一国经济没有绝对优势,只要在某些产品上具备比较优势,还是可以集中经济资源生产这些产品,并以之与别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交换,从而实现贸易双方福利水平的提高。而一国的比较优势往往又来自于自然禀赋、获得性禀赋、优越的知识、专业化以及相互外部性的作用。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各国的要素禀赋,即拥有的生产要素情况,是不同的: 一方面,每个国家拥有生产要素的总量和结构都是不相同的; 另一方面,生产不同产品需要投入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如果一国生产的产品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结构与该国拥有的要素结构一致,则这样的产品就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生产投入的要素结构与拥有的要素结构不一致,则产品就缺乏比较优势。各国应该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各国按要素禀赋进行分工和贸易,均能获得交换的帕累托改进,社会福利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例如美国相对富有资本和先进技术,但是相对缺乏劳动力; 中国相对富有劳动力,但是相对缺乏资本和先进技术。美国应该生产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而中国则应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然后,美国可以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交换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双方都能从中得到更多利益。

要素禀赋理论实际上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从要素结构的角度解释了比较优势产生的源泉,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四)产业内贸易分析

从产品内容上看,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产业间贸易,比如中国向美国出口纺织品,并从美国进口波音飞机,这是不同行业之间交换产品和劳务; 另一种是产业内贸易,比如美国向日本出口汽车,但同时又从日本进口汽车,这是同一行业内产品或劳务的交换。

为什么会出现产业内贸易呢? 这是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因为按照传统贸易理论,各国之间应该进行分工协作,不应该就同类产品展开交易。对此,经济学家们也试图做出一些解释,提出了诸多解释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规模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产业内交易的产生。规模经济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内部规模经济,即企业在产量增加时长期平均生产成本下降所引起的收益增加。由于某些庞大的行业存在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又意味着在一国范围内企业难以生产所有系列的产品,只能集中力量生产其中有限的产品种类,导致其余的产品需要从别国进口。如果允许进口,则在国内市场上就可以购买到更多种类的产品,这也是福利增加的表现。比如以色列的军用飞机制造技术非常先进,而飞机制造是典型的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以色列致力于研究制造军用飞机,就难以兼顾民用飞机的发展,这样,以色列可能会一方面出口军用飞机,另一方面又进口民用飞机,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另一种是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一国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在外部规模经济下,该产业的成本会降低。由外部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能使该国成为商品出口国。

第二种观点认为,不同国家的偏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能够导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比如美国一方面进口日本的汽车,另一方面又向日本出口汽车,这可能是因为有些日本人偏好美国车的宽敞气派,而有些美国人喜欢日本车的小巧精致、节约能耗,这种爱好上的差异促使两国间进行产业内贸易。

第三种观点认为,不同国家的产品在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能够导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就同质产品而言,不同国家存在原料成本与生产自然条件差异而形成生产成本差异,就异质产品而言,不同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存在产品特征组合方式的差异、生产技术差异、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就促使两国间进行产业内贸易。

不论哪一种理论观点,其解释的基本点都是如此交易能给交易国双方带来交换的帕累托改进与社会总福利的提升。但是,国际贸易给参与交易的各国带来的利益改进在各个国家之间并不是被平均分配,因而也常常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论。

二、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一)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金本位制是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在19世纪80年代,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国家都在国内货币制度演变的基础上先后在国内实行了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除金币外,通常还存在可兑换为黄金的银行券及少量其他金属辅币,但只有金币才能完全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国际金本位制就是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通过金本位制,各国通货都与黄金联系在一起,相互之间形成固定汇率制。只要各国遵守金本位制下的规则,保持各自的通货用黄金来担保并可兑换黄金,汇率就可以保持固定。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 黄金在国际交往中充当世界货币,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大部分为黄金。黄金不但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而且可以自由输出输入,一国的金币同另一国的金币或代表金币流通的其他金属(如白银)铸币或银行券之间可以自由兑换。在金币流通的国家内,金币还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自由输出输入,保证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 金币的自由兑换,又保证了黄金与其他代表黄金流通的金属铸币和银行券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 金币的自由铸造或熔化,则具有调节市面上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因而保证了各国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因此,国际金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的不足之处在于: 第一,它限制了一国政府使用货币政策对付失业等问题的能力。第二,只有当黄金与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是稳定的,将货币与黄金挂钩的做法才能确保总体价格水平的稳定。第三,当各国经济增长时,除非能不断地发现新的黄金,否则中央银行无法增加其持有的国际储备。第四,金本位制给予了主要的黄金产出国通过出售黄金来影响世界宏观经济状况的巨大能力。

(二)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短暂存在金汇兑本位。在这种币制下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有着不同于金本位的一些特点: ①各国依然维持金平价,但只是一种不完全的金平价。尽管规定金币作为本位币,但在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 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成黄金或金币,而是通过兑换外汇间接与黄金联系。②汇率实际上是一种钉住汇率制度,即与某一特定国货币挂钩。③一国政府当局或中央银行除持有黄金储备外,还持有大量外汇。这就改变了过去单一黄金储备的格局,扩大了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④国际收支调节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由于很多国家力求收支顺差以形成本国所需要的美元、英镑等外汇储备资产,像美国、英国这样作为提供国际储备资产的国家无须认真对待外汇逆差,而其他国家则需十分注意调节外汇收支状况。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终结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战败,经济陷于崩溃; 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在战争中也遭到严重破坏; 美国在战争中发了财,经济得到空前发展。194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部西方国家总额的60%,其黄金储备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黄金储备的3/4。正是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黄金储备,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在英国、美国的组织下,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着国际货币体系,并作为各成员国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 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协定规定: 参加基金组织的成员国的货币金平价应以黄金和美元来表示,即各国将货币“盯住”美元和黄金。根据当时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则按其含金量与美元定出比价。这就形成所谓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体系,这就带来一种固定但又可以调整的汇率制度。

为使这个体系顺利运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还规定: ①各国货币含金量不得随便变更,如变动超过10%,必须得到基金组织的批准; ②成员国的货币汇率只能在上下1%的限度内波动,如超过规定的上下限,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进行干预,使汇率维持在规定的波动幅度之内; ③美国政府允许各国中央银行以1盎司等于35美元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此外,为调节各国外汇收支不平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金库并提供融资。凡成员国有义务向基金组织认缴份额,基金份额是根据各国经济规模和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而定,并定期检查和调整。如果一国发生外汇收支逆差,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从基金组织取得贷款

布雷顿森林体系用美元和黄金为各国货币建立了一种平价,使汇率变得既固定又可以调整,在一定时期内对稳定西方世界货币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增长,也为美国建立美元霸权地位提供了条件。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进入20世纪5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黄金储备减少,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资金大量外流,以致到1960年底出现黄金储备不足以抵补短期外债的情况,从而导致美元危机。当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货币,并用美元向美国挤兑黄金的现象,美元对外价值不断下跌。从60年代到70年代爆发这样的美元危机就达11次之多。尽管美国政府为此采取了许多应急措施,但都未能奏效。1971年8月15日,美国政府被迫宣布停止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黄金。这实际上意味着美国规定的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的官价失效,美元与黄金脱钩。自此,不少西方国家的货币不再钉住美元而实行浮动汇率,从而动摇了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体系解体。

为克服国际金融市场混乱的状况,西方十国集团(比、加、法、德、意、日、荷、瑞典、英、美)于1971年12月在华盛顿举行秘密谈判,最终达成调整货币比价的协议——《史密森学会协议》。其主要内容有: 美元对黄金贬值7.8%,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其他国家的货币,除加拿大元继续浮动外,大多数作了不同程度的升值; 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的汇率波动从±1%扩大到±2.25%,波动幅度共4.5%; 美国取消进口附加税和投资税。到1973年3月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但是这些措施也未能阻止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和美元危机的恶化。1973年2月,国际金融市场又一次爆发美元危机,掀起抛售美元,抢购德国马克、日元和黄金的风潮,从而导致美元战后第二次贬值——贬值10%。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对美元也都实行浮动。“史密森学会协议”随之失效。

(四)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秩序又恢复动荡,国际社会及各方人士也纷纷探析能否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但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并于1974年的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直至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签订达成了“牙买加协议”,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主要内容: 一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金融稳定,缩小汇率波动范围。二是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货币的决定,并规定: 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 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IMF逐步处理其持有的黄金。三是增加特别提款权的份额并增强其作用。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其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其在IMF一般业务中的使用范围,并适时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这一体系的运行,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间的僵硬关系,为国际经济提供了多种清偿货币,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储备货币供不应求的矛盾; 适应了多样化的、不同发展水平的各国经济,为各国维持经济发展与稳定提供了灵活性与独立性,同时有助于保持国内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使国际收支的调节更为有效与及时。但是,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下,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 汇率大起大落,变动不定,汇率体系极不稳定; 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并没有消除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五)欧洲货币体系与欧元

1.欧洲货币体系

1979年3月,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八个成员国[1]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简称EMS),这些国家同意固定任意两国之间的汇率,并对美元联合浮动。此后,西班牙、英国和葡萄牙也先后加入了EMS。EMS创立了新的货币单位ECU,其价值与一揽子欧洲货币的特定数额相联系。EMS的每一成员国都需将其持有的黄金及美元的20%交给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组织,换回等额ECU。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决定成员国货币中心汇率; ②作为成员国货币当局之间的结算工具及整个共同体财政预算的结算工具; ③随着欧洲货币基金的建立,逐渐成为各国货币当局的一种储备资产。

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运作如下: 每两个参与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只能在固定汇率的一个窄幅内波动[2],当两国货币间的汇率超出这一范围时,两国中央银行必须干预外汇市场。例如,如果法国法郎对德国马克贬值超过了它的下限,法国中央银行必须进行干预,出售马克购买法郎,从而减少了国际储备。与之相似,德国中央银行也必须进行干预,出售马克购买法郎,从而增加了国际储备。总之,当一国货币贬值超出下限时,欧洲货币体系要求进行对称干预,即软货币国家放弃国际储备,而硬货币国家获得国际储备。即使汇率变动处于可允许范围之内,中央银行通常也进行干预,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国中央银行干预的话,不要求其他国家中央银行也同时进行干预。

2.欧元和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对促进欧共体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及其经济协调、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1999年1月1日,欧洲单一货币欧元作为欧元区11国的统一货币正式问世,从而标志着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正式确立,欧元与欧洲货币单位实行等值转换。因此,欧洲货币单位于1999年1月1日由欧元取而代之。从1999年1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是欧元的过渡期,欧元区国家实行欧元与成员国货币双重等值计价。从2002年7月1日起,成员国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欧元成为欧元区国家唯一法定货币。由于是单一货币,因此不存在汇率问题,欧洲货币体系的机制亦不复存在。因此,欧元的产生标志着欧洲货币体系的终结,被欧洲货币联盟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所取代,欧元区成员国的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和执行,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成为欧洲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

随着欧元区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加,欧元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美元特权,形成了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局面,导致了美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份额减少。虽然欧元在短期内不可能取代美元,但它的作用在逐步加强。有理由相信,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欧元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而欧元作用的加强将会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由美元单极向美元、欧元等多极过渡。

[1] 这八个国家分别是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和爱尔兰。

[2] 过去汇率的波动范围通常控制在±2.25%,但1992年9月外汇危机后升至±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