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洋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缺乏旅游文化内涵

海洋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缺乏旅游文化内涵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海洋城市旅游旅游文化内涵未深入挖掘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品牌的灵魂,是凝聚在城市品牌上的精华,城市品牌建设要充分融入城市旅游文化,凸显城市的文化内涵。

(一)海洋城市旅游旅游文化内涵未深入挖掘

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品牌的灵魂,是凝聚在城市品牌上的精华,城市品牌建设要充分融入城市旅游文化,凸显城市的文化内涵。一个城市源源不断地发展动力就是文化,而体现一个城市内涵思想的也是文化,因此文化对于城市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积极发展的必要基础,而城市的主题文化是城市赖以发展的主要依据。文化是人类不断创造出来的物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人们不断关注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塑造城市品牌的过程中,无论是城市本身还是我们每个人,美好的城市形象都是建立在良好的文化基础上。因此,我们不仅要通过不断努力加强我们自身的城市旅游文化建设,还要不断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城市旅游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牌效应

城市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发掘的过程是通过塑造、规划、框限的方式来展现某个城市的特质目标、特成载体、特质形态。城市是人类精神和物质的集散地,而文化内涵则是城市发展的“风向标”,起到了传递城市主流、主体内涵的作用,旅游文化则是围绕城市主题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是独一无二的、不易被模仿的,是这个城市最鲜明的优势。当充分了解≧市主题文化的优势之后,便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城市的特色进行培养、挖掘、锁定、提炼、创造、升华、规划,从而使城市主题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进而使城市主题文化一跃成为城市的“招牌”,成为主流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只有城市主题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文化。要使一个城市得以长久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挖掘城市主题文化内涵。

很多海洋旅游城市在品牌化建设过程中过于追求速度,忽视无形的文化遗产,忽略城市的发展历程,导致城市精神文明的衰落。就天津滨海新区而言,地处在海河流域下游,拥有海岸线153千米,海域面积3000平方千米,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及地域优势。然而,滨海新区在品牌化建设过程中,一些重要的文化积累不够深厚,如渔民文化及渔民风俗的地域特色文化等。还有一些海洋城市旅游一提到城市品牌建设,就将其理解为建设度假区、建设休闲游乐场、建设主题公园等,片面地认为有了旅游设施就是品牌建设,割断了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旅游文化的关系,对城市旅游文化挖掘深度不够,不能将文化渗透到城市品牌化建设中去,削弱了文化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力量。

(二)海洋城市旅游文化内涵缺乏塑造

旅游城市品牌价值应注重其应有的文化内涵。旅游城市品牌是一个特殊的产品,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同一线路产品其文化含量注入多与少就形成产品层次的高低之别。从竞争的角度看,第一层次的竞争是最原始、最普遍的竞争手段,即价格竞争;第二层次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第三层次是文化竞争,也可以说是最高质量的竞争。创立旅游城市品牌,就必须注重文化内涵的加深,让品牌产品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进行文化竞争。例如,同一条旅游线路,可文化内涵深一些,导游水平高一些,同一星级的饭店产品地方性、民俗性的含量多一些,通过文化内涵抓住旅游消费者的求异心理。同时,也可以强化底蕴浓厚、特色突出的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清明上河园是我国中原地区的文化主题公园,是以弘扬北宋优秀文化为主体的新建旅游区,它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融入独特浓郁的北宋文化风味和氛围,再现了这一千古名画,是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创文化品牌、变资源为效益的成功典例。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塑造城市品牌文化内涵显得越来重要,对提高内部凝聚力、增加外部吸引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由于对城市品牌文化内涵的认识水平较低,我国许多城市盲目攀比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一段时间国内各城市之间就城市建设的问题互相交流、参观之风盛行。这种交流学习往往没有注意对方品牌建设的文化内涵与思想,忽略了城市的灵魂。而真正具有个性的、深层次内涵的城市必须挖掘、提炼和弘扬城市竞争能力的灵魂和核心价值——城市旅游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即城市建设和产业链)、制度文化(即规范制度和公共政策)、精神文化(即城市价值观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三者必须有机统一。

(三)海洋城市旅游文化内涵不受重视

海洋城市旅游品牌价值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文化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长远发展。

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存在行业政策规定,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只能源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的评定,这致使许多旅游城市只是一味参照此标准去发展城市旅游,结果搞成了无主题、无特色、无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很多地区本身旅游资源并不优质,而是借助于该区域内某些景点的拉动,使其旅游职能获得较大发展,于是通过了优秀旅游城市评审。但其决策者却把该城市当成极具旅游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来开发,集中全力开发城市旅游产品,而忽视其区域旅游文化内涵的打造,结果是城市旅游吸引力没增加,城市区域旅游的旅游功能也没突出出来,失去║  自身文化特色,走向平庸化道路。2009年,国家旅游局停止组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强县的验收和命名工作,表明这项工作对我国旅游发展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