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统利息理论的进一步庸俗化

传统利息理论的进一步庸俗化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凯恩斯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的重要性归结为“主要是从货币乃现在与将来之联系这一特点产生的”。他认定利息纯粹是货币现象;它是使用货币支付的报酬,是在特定时期以内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换言之,是不窖藏货币的报酬。

凯恩斯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的重要性归结为“主要是从货币乃现在与将来之联系这一特点产生的”(1)。他认定利息纯粹是货币现象;它是使用货币支付的报酬,是在特定时期以内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换言之,是不窖藏货币的报酬。现在引述他的几段原话如下:

在任何时间,利息既为放弃周转流通性的报酬,故利息所衡量者,乃持有货币者的不愿意程度——不愿意放弃对此货币的流通性控制权。(2)

“个人心理上的时间偏好,如果要全部完成,必须要有两组个别的决定,第一组决定就是我以上所谓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所决定者,乃个人将以其所得几分之几作消费之用,几分之几以某种方式保留为对于未来消费的支配权。(3)

下了这个决定以后,还须下另一个决定。他到底以何种方式,持有它从当前所得或过去储蓄中保留下来的对未来消费之支配权。用即期的、流动的方式(例如货币或其相等品)呢?还是愿意把这即期支配权,放弃一个时候(定期或不定期),听任未来市场情况决定:他可以依何种条件,把对于一类特定物品之延期支配权,变作对一般物品之即期支配权呢?换句话说,他的流动偏好之程度如何?一人的流动偏好:……在各种不同环境下,有多少资源(用货币或工资单位计算)该人愿意用货币形式来保持。(4)

这样,凯恩斯把利息的性质单纯归结为货币现象,归结为流动偏好的心理决策问题:用货币形式保持流通性,还是在一定时间内暂时放弃这种流动偏好?

换句话说,他认为,利息不是对于储蓄本身或等待本身的报酬,而是在一定时间内,放弃周转流动性的报酬。利率所衡量者,乃持有货币者不愿意放弃流动偏好(5),用现金(货币)形式保持资产的偏好的程度。他创立了流动性偏好这个新奇观念。所谓流动性,就是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害其原有价值的条件下,转换成现金的难易程度。现金本身就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凯恩斯确信人们的心理都偏好流动性:欢喜保存现金,即以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一部分资产——尽管这样做会牺牲利息或其他收益。人们既然在心理上有保存现金的偏好;现在,要他放弃这种偏好,把现金贷给别人,则对放弃流动性这种偏好,就非支付利息,弥补他放弃流动性偏好这种特性不可。因此,他就首倡:利息是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

凯恩斯把利息的性质单纯归结为货币现象,归结为如何对待流动偏好的心理决策问题:用货币形式保持这种流动性,还是在一定时间内暂时放弃它,取得利息这份报酬?这是一种高度庸俗化的利息理论。

实质上,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职能资本家为了借进货币资本,不能装进自己腰包而必须支付给货币资本贷出者的那部分利润。它绝对不是什么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

凯恩斯在利息的性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下列两方面的错误:

首先,他完全抹煞了作为纯粹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这两种范畴的本质差别,把两种货币混为一谈。凯恩斯所说的货币,实际上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资本的货币,也就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绝不是一般人们手中作为纯粹货币之用的货币。他自己明确承认:“投资量之大小,乃定于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表的关系。”(6)既然把投资、资本边际效率同利息联结在一起,则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中的货币,必然是属于货币资本的范畴,不是作为纯粹货币的货币,这是毫无疑义的。

他把作为资本的货币所引起的利息,说成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即作为纯粹货币之用的货币,这就是把货币资本的资本主义剥削实质完全抹煞掉,妄自贴上纯粹货币的标签,实属张冠李戴,把利息的资本主义特性完全抹煞,实属十分错误。

其次,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即这一部分利润的特别名称,特别项目。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不能把这部分利润装进自己的腰包,而必须把它支付给资本的所有者,而不是什么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

马克思关于生息资本和利息的性质有过精辟的科学论断,值得在这里加以引述。

生息资本的特别流通:起点是A贷给B的货币;货币在B手里实际转化为资本,完成G-W-G′运动,然后作为G′,作为G+ΔG回到A手中,在这里,ΔG代表利息,ΔG′代表留在职能资本家手中的利润。这样,运动就是:

在这里,ΔG不等于利润的全部,而只是利润的一部分,即利息。

贷放者把他的货币作为资本贷放出去,预付的价值额要作为资本流回,就必须在运动中不仅保存自己,而且增值自己,增大自己的价值量,也就是必须带着一个剩余价值,作为G+ΔG流回。在这里,这个ΔG是利息,即平均利润中不是留在执行职能的资本家手中,而是落到货币资本家手中的部分。

货币资本家在借出期内让渡并出让给产业资本家(即债务人)的使用价值又是什么呢?是货币由于下面这一特点而取得的使用价值:它能够转化为资本,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因而在它的运动中,除了保存自己原有的价值量,还会生产一定的剩余价值,生产平均利润。

货币资本家在把借贷资本的支配权移交给产业资本家的时间内,就是把货币作为资本的这种使用价值——生产平均利润的能力,让渡给产业资本家。

贷出货币的使用价值是:能够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并且作为资本在中等条件下生产平均利润。

然则借入者(产业资本家)付给贷出者(货币资本家)的利息究竟是什么呢?关键在于:借入者是把货币作为资本,作为会自行增值的价值借来的。它要通过作为职能资本加以使用才自行增值,才作为资本来实现。借入者必须把它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即作为价值加上剩余价值(利息)来偿还;而利息只能是他所实现的利润之一部分,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

借入者的产业资本家以这笔借贷资本去执行职能,赚取利润。贷出者的借贷资本家有权要求把利息(他的贷出资本所赚取的利润之一部分)收为己有。

生息资本运动所表现的特征在于:把货币贷出一定时期,然后把它连同利息(剩余价值一部分之转化形态)一起收回,这是生息资本本身所表现的运动的全部形式,这就取得了一个完全表面的,和资本执行职能的现实运动相分离的形态。这里所看到的只是货币的贷出和偿还,中间发生的一切(资本执行职能的全部运动——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料,生产过程把它转化为含有剩余价值在内的商品资本,通过商品出售,它再转化为货币资本)都消失了。

这样,在生息资本的场合,一切都表现为表面的东西:把资本贷放出去,不过表现为资本由贷出者手中转移到借入者手中;已经实现的资本流回来,不过表现为借入者把资本连同利息偿还给贷出者。因此,在利息上,在利润的这个特殊形式上,资本的对立性质表现成这样:利息表现为两个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不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资本的对立性质(资本家同工人之间的对立)表现为完全消失,完全被掩蔽了。

在生息资本上,资本关系取得了最表面、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只是G—G′,是生产更多货币的货币,是没有在两极之间起中介作用的过程而自行增值的价值。这样,在生息资本上,这个自动的拜物教,即自行增值的价值,会生出货币的货币,就纯粹地表现出来了;并且在这个形式上再也看不到它的起源之任何痕迹了。

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庸俗利息学说,都是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方面取得上述最表面、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产物,不论是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把利息说成是“等待”、“储蓄”、“节欲”或“时间偏好”的报酬,还是凯恩斯把利息说成是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他们共同的一个基本错误,都是从生息资本的整个运动中,把它由借入者执行资本职能,剥削剩余价值的这一部分实质关系完全阉割掉,只剩下一个没有实质内容的形式,即G—G′,创造更多货币的货币。这些利息理论只着眼于贷放者有权索取报酬,并编造关于这种索取的种种理由,如“节欲”、“等待”、放弃流动偏好之类的遁词;而完全抹煞了生息资本整个运动中之最本质的内容——作为借入者的职能资本家把这笔货币资本投入资本主义企业,从事剩余价值的剥削,赚取利润,生息资本的这种实质内容才是利息的真正来源。只有从这种真正来源上才能科学地认清利息的性质。凯恩斯及其庸俗前辈抹煞利息的真正来源,歪曲利息的性质,而把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东西,如“等待”、“流动偏好”等,片面强调,编造一些似是而非的利息理论,主旨在于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辩解,完全是庸俗的、错误的。

在关于利息的性质和来源问题上,凯恩斯除同其庸俗前辈犯了上述同样错误而外,他在编造利息理论的庸俗化境界方面,比其前辈滑得更远些。凯恩斯同其庸俗前辈一样,硬说利息是对贷放者的一种报酬;这是他们的共性。但重要的是他更有其独特的个性:在为什么要得到报酬这个问题上,他摒弃了前人的“节欲”、“等待”等名目,改用“流动偏好”这个更为庸俗的概念。他认为,在生息资本的供应方面,个人时间偏好的全部完成必须通过两个决策:一是消费倾向方面的抉择,即个人将以其所得的几分之几用于消费;二是流动偏好方面的抉择,即他究竟以什么方式保持这笔未来消费的支配权,于是凯恩斯编造流动偏好这个新的独特名目。然则人们究竟为什么会有流动偏好:宁愿保存现金呢?据说,这主要是由于未来经济事态的不确定性;至于经济社会之所以要有货币,有利息以及利率之高低,也是与将来的不确定性有密切关联。总之,把利息的性质与来源归结为纯粹的货币现象与心理决策,并且进一步把它同未来经济事态的不确定性联系起来,这就是凯恩斯利息理论的独特格调。

综括上述,凯恩斯在利息理论方面,创立了以“不确定性”为经济基础的“流动偏好”这个高度心理范畴的独特新名目,在现象形象上,似乎比原来的“时间偏好”那种旧名目,要合乎生息资本每每采取货币形态这一现实情况。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于利息的真正来源和利息的剥削实质这个问题来说,“流动偏好”比“时间偏好”更加烦琐,更加晦涩难辨,使问题的实质关系被弄得更加模糊不清。所以,我们可以说,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利息理论,是其前辈的时间偏好利息理论的进一步庸俗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