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欧洲历史为地产形式提供了可能性
欧洲跃向现代文明的第一步开始于古希腊文化。古希腊人以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和城邦方面的成就,成了欧洲文化的源头和基础。由于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强大,因此,即使今日的欧洲精英们谈及自己的文化时,也往往“言必称希腊”。对于希腊文化,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热爱真理,富于理性,就是希腊文化的核心。
罗马文明也是欧洲文化的组成之一,虽然罗马文明中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不及希腊文化影响深远,但罗马文明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后来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洲的代议制度以及公民观念,都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特别是《罗马法》,它不仅是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文法,而且成了欧洲现代法律的基本观念来源。
事实上,任何一个法律的产生,都根源于这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演变的实际状况。因此,有学者认为,欧洲一体化,从传统文化的视角看,实际上是传统《罗马法》在今天结出的丰硕果实。可以说,没有《罗马法》这种民族基因,没有对《罗马法》的文化认同,欧洲的一体化或许难以实现,或许将走过更加漫长艰辛的历程。
美国著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也认为,西方从古典文明中得到很多遗产,包括希腊哲学和理性主义、《罗马法》、拉丁语和基督教。伊斯兰文明和东正文明也对古典文明有所继承,但是在任何方面其程度都远不及西方。
基督在欧洲人的心目中是全人类的救世主,是平等的化身。基督教的基本伦理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种信念千百年来,深深地溶化在欧洲各民族的骨血之中。有的学者指出,虽然欧洲历史上宗教曾多次成为动乱、冲突和战争的肇因,但是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一体化”,却远远早于今天的欧洲一体化。自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以来,基督教不断向外扩张,它不仅遍布欧洲大地,与国家权力体制难解难分,而且成了欧洲人的主要精神支柱和代表文化。
事实上,纵观欧洲的历史,欧洲人既利用基督教做过掠夺和奴役的工具,也利用其作为唤醒过弱者对强者的反抗,并用于促进胜者与败者的和解。基督教提出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无论穷人还是富人,无论官贵还是平民,无论哪个国家民族,他们都沐浴在同一个基督教文化的氛围中。有的学者指出,这种氛围(基督教文化),甚至还规律性地体现在休息日的弥撒和餐桌前的祷告中。正是有了这种浓厚的同一宗教信仰和文化,使欧洲一直以来都具有一种向心力。
在欧洲,凡是大的城邦都是中世纪前的公国,历史文化积淀都比较多,历史文化遗迹比比皆是,不是与希腊和罗马文化有关,就是与基督教文化有关。如果走遍欧洲,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闻到欧洲历史文化的气息,一种统一和平等的气息。
2. 稳固的地产形态对欧洲文化的立体映射
在欧洲大陆,不仅矗立着具有悠久历史的富丽堂皇气派非凡的皇宫、神秘静谧庄严神圣的教堂、古色古香美轮美奂的古堡,更广泛分布着古老、优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富有传统风格的民居老房子。
欧洲的民居老房子一般阳台开满鲜花,窗子两边,一般都有打开着的木质百叶窗,窗子上沿还有弓形或三角形的饰件,既能起到挡雨和美观的作用,也更显得富丽堂皇。老房子的屋顶上,有突起的烟囱和阁楼小窗。
在欧洲,民居的历史有长有短。法国巴黎的建筑,大都有500年的历史。巴黎政府有项规定,老房子的外形必须保持原面貌,只能修复保洁,不能改动。这样固定的形式,让住宅一丝不苟地保留着老房子的原样,古色古香,典雅堂皇。在法国的另外两个大城市里昂、马赛,老城区的房子也保护得很好。
而瑞士、奥地利这两个国家,给人以童话王国的感觉,本来风景就优美,加上那些建筑、民居,就更像是世外桃源了。在城里,房子和法国的差不多,古色古香又装点鲜花,不同的是有的墙上还画有壁画,更形象地表明了老房的历史。瑞士、奥地利无论城乡,绿化和植被保护都不错。民居周围同样如此。瑞士、奥地利老百姓的房子旁边,大都有开满鲜花的花园。独门独户的,有大片的碧绿草地,充满了盎然生机,简直就是人们返璞归真的最好平台。
欧洲民居一般都有着较长的历史,既保留着传统的风格,又保持着高雅和时尚,始终用不断更新的鲜花,献给城市温馨和浪漫,让人看不到沧桑的痕迹,只让人看到了历史文化一贯的传承。
欧洲的住房分三大类:公寓、HOUSE和别墅。公寓的概念与国内大致相同,即常见的一幢幢高层或一排排多层,一个门牌号里有几十家房客。
别墅就不同了,欧洲的别墅必是依山傍水,附带方圆几亩的绿地森林,至少也要有标准面积的网球场、游泳池,雇有侍者、园丁、车夫若干,是一个奢华的概念,一般只有艺界红星或商界大贾才能坐拥此等豪宅。
欧洲的中等住宅是HOUSE,大致是一种独门独户的概念,有2层也有3层的,为一个家庭拥有,也有2~3个家庭合住一个的,称为多家庭HOUSE,是中产阶级理想的家居概念。对照国内现有住宅类别,HOUSE暂时还没有比较合适的现成翻译,较接近的是联排别墅,还应加上封闭小区中的单体别墅。
欧洲不轻易对旧有民居做出大的改造,加之欧洲民居建筑风格的固定,形成了欧洲稳固的地产形态。法律的有效保护,也使得这种稳固的地产形态得到加强。
欧洲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发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对豪宅的价值观点与某些人目前对豪宅的看法有很大差别。
如果我们向欧洲房地产圈内人士了解,或是在欧洲生活较长时间,就会发现欧洲有三类顶级豪宅。
第一类豪宅是昔日的贵族府邸,是真正的文化遗产。这一类多可称为私人宫殿或城堡,价值连城。不是出钱能够买得到的豪宅,可谓有市无价。有日本商人愿意支付任何价格,购买德国的这类豪宅,但是当地的政府与社会文化都不可能允许。它们的产权今天多在私人家族或政府手中。有的维修得很好,至今当作别墅使用;有的已作为博物馆或名胜古迹供人们参观凭吊。这一类豪宅杰出的代表就是德国巴伐利亚州路德维希二世国王的林登别墅和他的新天鹅堡。法国也有许多上几个世纪留下来的豪华庄园与古堡,维修保养得很好,是法国的国宝。这也印证了人类消费层次的理论:在温饱、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开始追求旅游、收藏等活动。而对艺术品和文化古迹价值的高度认同与重新评价,是工业社会高度发达之后所出现的现象。任何工业品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复制出来,只有艺术极品和文化古迹,因为其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其独特的价值。所以,豪宅中的文化含金量是要大于其他含金量的。没有文化含量的豪宅,就像没有被点睛的龙,是无法腾空而起的。
欧洲第二类豪宅是可以买得到的豪宅,价值可达数百万以至上千万欧元。它们大多是外观上并不富丽张扬的老房子,坐落在城市郊区非常好的自然环境中,有很高的文化背景或是由著名建筑师设计。常常因为某某名人曾经居住过而身价倍增。文化和历史的价值,也在此类豪宅中得到尊重。
第三类豪宅是位于自然风景特别秀丽及人文资源优越的地区,如法国地中海沿岸就汇集了欧洲大量豪宅,窗外可俯瞰蔚蓝色的海湾,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阳光充沛,这里是欧洲富豪商贾、演艺界名人、画家、艺术家云集的地区,名贵汽车、豪华游艇琳琅满目。这一类豪宅首先得益于其优越的、在欧洲不可多得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得益于其文化传统和多年经营的文化氛围。如尼斯湾海大道以及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戛纳电影盛会、圣特罗佩艺术家别墅区、摩纳哥的一级方程汽车赛和博彩胜地等。
何谓豪宅?欧洲的地产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在欧洲的地产业中,历史文化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历史文化的被推崇,越有历史文化价值越被推崇,也是欧洲稳固的地产形态之一,而且是欧洲地产最主要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