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预防上下雷同

预防上下雷同

时间:2022-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门下省是审署下达机构,有封驳之权,负责审查中书省起草的诏旨,如认为不当,可以驳回。其长官为侍中,副长官为门下侍郎,给事中也是省内重要官员,专管封驳之事。其中“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告诉当政者,上下雷同,并不是福,因为“忠臣不私,私臣不忠”。2.防止上下雷同既然上下雷同、相互雷同不是福,而是祸端,那么就应该尽量避免上下雷同的现象发生。

一、原文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隋日内外庶官,政以依违,而致祸乱,人多不能深思此理。当时皆谓祸不及身,面从背言,不以为患。后至大乱一起,家国俱丧,虽有脱身之人,纵不遭刑戮,皆辛苦仅免,甚为时论所贬黜。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政体第二)

二、参考译文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中书省发出的诏书赦令等文告,很多前后说法不一致,有时是文告本身有过失,而造成前后矛盾。当初设置中书省和门下省,就是为了相互监督,防止发生过错。当大家的意见不一样时,能够判断出哪个正确、哪个错误,这本来是为了办好公事。但有些人自己护短,害怕听到过失,只要听到别人议论自己,便怀恨在心。有些人苟且能够避免私人恩怨,也不过是相互照顾脸面,明知诏令有不当的地方,还随即施行;为了迁就一个官员的个人情面,却在顷刻间成为危及万民的大害,这实在是亡国的做法,你们一定要特别注意防范。隋朝时,朝廷内外的大小官员,都违背为政的办法行事,从而招致祸乱发生,而人们大多不能深刻思考这里面的道理。当时大家都以为灾难不会降落到自己头上,阳奉阴违,不觉得那样做是有害的。到后来天下大乱,国破家亡,虽说有人能及时逃脱,幸免死于非命的结果,但也活得非常艰辛,而且深受当时的舆论所谴责。你们必须去除私欲,一心为公,坚守正道,凡事都要相互讨论,互相启发,千万不要上下雷同啊!”

三、领导政要

雷同的词典解释是:随声附和,与他人一样;也指一些事物不该相同而相同。我国古时有一种说法,打雷时万物都同时响应。《礼记·曲礼》说:“毋剿说,毋雷同。”汉代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意思是说,打雷时万物都有回声,但人说话应当用自己的心去表达,不能人云亦云。

唐太宗时期,中央政务机构沿用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草拟有关军国大事的诏旨。其长官为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中书舍人也是省内的重要官员,专门负责进奉表章和草拟诏旨。门下省是审署下达机构,有封驳之权,负责审查中书省起草的诏旨,如认为不当,可以驳回。其长官为侍中,副长官为门下侍郎,给事中也是省内重要官员,专管封驳之事。尚书省主掌行政事务,负责执行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但因唐太宗曾做过尚书令,所以此官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居其位。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全国各项政务。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各下属又分四司,共二十四司。

中书省发出的诏书赦令等文告前后说法矛盾,本篇是唐太宗针对此现象所发表的政见。当初设置中书省和门下省是为了防止出错,而现在为了能够避免私人恩怨,相互照顾脸面,让诏令中错误延续下去,实在不像话。为了迁就个人情面,而酿成在顷刻间成为危及万民的大害,这是亡国的做法。必须去除私欲,一心为公,坚守正道,凡事都要相互讨论,互相启发,千万不能让上下雷同现象发展下去。

1.上下雷同不是福

明智的君主不希望下面大臣对自己唯唯诺诺,更不希望各部门之间相互雷同。因为相互雷同易于滋生祸端。他列举了两种现象:一是“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自己护短,害怕听到过失,只要听到别人议论自己,便怀恨在心。一是“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苟且能够避免私人恩怨,也不过是相互照顾脸面,明知诏令有不当的地方,还随即施行。护短和照顾脸面的结果是“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为了迁就一个官员的个人情面,却在顷刻间成为危及万民的大害。这都是亡国的做法,隋朝就是这样灭亡的。

《后汉书·循吏列传第六十六·任延传》: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其中“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告诉当政者,上下雷同,并不是福,因为“忠臣不私,私臣不忠”。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景春向孟子宣扬当时的两位著名的说客,公孙衍和张仪是“大丈夫”,以示夸耀。公孙衍曾佩五国相印,张仪曾佩秦国的相印,这两个人都是手握大权、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景春夸耀他们是“大丈夫”的论据是,公孙衍、张仪他们一生气便会发生战争,让诸侯们畏惧,他们一平静下来,天下也平静无事了,所以称得上是叱咤风云的“大丈夫”。孟子对公孙衍和张仪这些专搞阴谋诡计,经常无端挑起战乱的人,进行了义正词严的驳斥,他说,公孙衍和张仪只不过是无原则地顺从君主、趋炎附势的人,不算什么大丈夫。

2.防止上下雷同

既然上下雷同、相互雷同不是福,而是祸端,那么就应该尽量避免上下雷同的现象发生。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承建一幢大厦,请有关领导审批,领导于百忙中看了相关报告,遂作批示“建议不要使用钢窗”,但忙中出错,竟将“钢”字落掉。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想而知了,每一个下属部门在看到批示后,不是考虑此建议是否合理,而是“人云亦云”或是“想领导所想”地认为领导这么批示必然有领导的意图,也或者是恐怕落下“犯上”之嫌而不敢和领导做深入探讨,遂不作深究,如此这般一层层审批下来,竟没有一人提出异议,房子就这样在领导的“意图”中建成了,但结果是大厦无法正常使用,遂改成了粮仓。


以拍摄周恩来而闻名的意大利摄影家焦尔·洛蒂在我国某地演讲时说:“在世界摄影档案当中,有很多模式化的‘好看’的图片。这种相互雷同的相片,在我看来非常可怕。”他呼吁:“不要拍可怕的好看图片。”

企业也应尽量避免上下雷同现象发生,企业产生上下雷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1)企业领导“一言堂”

浙江某制造型企业,20世纪80年代由叔侄两人联手创立,目前有二千多员工,年产值达5亿元。但由于创业者文化水平不高,管理和运营一直沿用起步阶段的模式,市场调研缺失、企业文化和留人机制不健全,矛盾重重,企业发展停滞不前。另外,董事长和总经理都由侄子一人担任,企业重大事件由其一人决策。其他家族成员在财务、生产等部门任职,执行力相对欠缺。企业中层提出不同意见却不被采纳的情况常常出现,董事长“一言堂”的现象直接导致了董事长和中层矛盾突出。

所谓“一言堂”,过去是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说明这个商店货真价实,从不报虚价。现在则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的封建家长制作风。如果领导者总是一个人制定决策,对下属提出的建议根本不加注意,最终只能使自己成为“一言堂”的堂主,彻底失去下属的信任;下属自然也就失去谏言的兴趣,成为一个旁观者。

(2)顺从心理作祟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说赵高专权,密谋篡位。他担心大臣们反对,于是设下一计,进行试验。他牵着一头鹿,献给秦二世,指着鹿说:“这是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怎么指着鹿当作马呢?”赵高便问左右大臣们,大臣们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奉承说是马,以迎合赵高;也有的刚直不阿,说是鹿。赵高暗地里把说鹿的大臣一个一个地都杀掉了。以后大臣们都怕赵高。

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造成心理顺从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阿顺,奉承的顺从,有些人阿谀奉承讲假话,又带动了一些顺从者及从众的人,也跟着颠倒黑白。一是默认或默许,有些人慑于权势而不表态,这些看上去没有顺从,其实他的举止形同顺从。在企业经营、在日常生活当中,此类默认或默许的人大有人在,严格来讲,他比阿谀奉承者更具破坏力,因为他可以随时讨好占有上风者。

3.企业应该采取争议决策

争议决策是美国通用汽车的斯隆发明的。他最为经典的一句话是:“在没出现不同意见之前,不做出任何决策”。起因是这样的,一次斯隆主持召开一个重要的会议,讨论一项重要抉择。会上未发生争议,与会者对公司决策层提出的方案表示完全同意,一致拥护。眼看就要付诸表决了,没想到斯隆突然宣布:“现在休会。此一问题延期到我们听到激烈的不同意见时再开会决策。”据说这则故事例就是“争议决策”理论的起源和经典例证案例。而通用汽车之所以成为世界汽车业之魁首,与斯隆所一直提倡的“争议决策”不无关系。

管理大师德鲁克也说:“好的决策,应以相互冲突的意见为基础。”人才“不顺服”就在于有主见,有创见,不随波逐流,不看谁的眼色行事,敢于向传统、权威、经典、甚至顶头上司挑战,对领导的观点不会轻易信服,常常提出疑义,不计场合与领导争论不休、寸步不让,使领导陷入尴尬的境地,但是有能力打开局面,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此想到麦克阿瑟所言“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可见,人才正是因为“有用”才使得其不听话、不顺服、不好用。当今,人才研究理论鲜明地指出:“不顺服、不听话”,是人才所共有的特性,显然若要用好人才,领导者对“不顺服”人才这一共性予以充分的尊重、包容是必需的。

所谓“争议决策”,就是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要有激烈的争论和意见分歧,如果百分之百的赞成则应暂时搁置,待继续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之后,再行决策。换言之,是在弄清决策情况和意图的基础上广泛听取意见,平衡利弊,选择最佳方案,以达到最佳决策。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世界里,有不少领导者在决策时与斯隆相反,一味实行“求同决策”,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或是喜欢奉承阿谀,或是独断专行。在这种“求同决策”的影响下,人们不敢也不愿发表不同意见,“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就是这一心态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决策很容易出现失误,给事业造成损失,类似事例屡见不鲜,教训惨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